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3月,贵州省沿河县甘溪乡任家宅村山羊发生了一种以高热、眼鼻有大量分泌物、上消化道溃疡和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疫病,发病死亡率高、危害严重。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检查、病理剖检变化、鉴别诊断,结合病料送检结果,确诊为山羊小反刍兽疫。该文就该病诊断过程、诊断要点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置方案,有效控制了疫病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2.
小反刍兽疫是山羊、绵羊及一些野生小反刍动物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我国2007年首次在西藏发生后,2013年到2014年在全国呈现出快速扩散的态势,大多数省区小反刍兽疫疫情均有报道。通过对太原市3起小反刍兽疫疫情的发生、流行、调查、诊断、处置进行分析,对小反刍兽疫的临床症状、流行特点以及防控措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2014年3月中旬,贵州省沿河自治县甘溪乡任家宅村山羊发生了一种以高热、眼鼻流大量分泌物、口腔溃疡和坏死、腹泻等为主要特征的疫病,发病死亡严重。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检查、病理剖检变化、鉴别诊断,结合病料送检结果,确诊为山羊小反刍兽疫。文章就疫情的处置方法及过程、组织措施和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并总结形成一套符合山区自然生态特点的重大动物疫情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4.
对湖南省宁远县保安镇某羊场调入的黑山羊疑似小反刍兽疫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引起该疫情的为输入性小反刍兽疫,来源追踪显示病羊来自Y省某活羊交易市场,该起疫情向周围羊场扩散的风险很低。  相似文献   

5.
2007年,我国西藏阿里地区发生首例小反刍兽疫疫情。2010年,西藏小反刍兽疫疫情扑灭。2013年12月起,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多个省份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受疫情影响,我国全面暂停活羊跨省调运,多数省份还关闭了活羊交易场所,并积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处置疫情,从而遏制了疫情的扩大化和避免了次生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某县某村自2014年3月23日起陆续发生羊只死亡情况,临床症状表现为气喘、咳嗽,鼻腔流脓性或浆液性分泌物,体温升高等,为调查本起疫情的发病原因及可能的传播风险因素,我们通过建立病例定义,现场访谈并结合实验室筛查等方法,对该起疫情开展了全面调查。结果发现疫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传播特点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证明该疫情为小反刍兽疫,感染羊只系武某从S省购入的波尔山羊,与武某羊场山羊密切接触的李某20只羊中,有5只感染小反刍兽疫,而其他未与武某密切接触的5户养羊户的羊群中未发现小反刍兽疫病例。调查最终确认本次小反刍兽疫疫情为通过从S省引羊所致的输入性疫情。  相似文献   

7.
2014年3月底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养羊户从外省购入山羊后,山羊出现发热、咳嗽、流涎、腹泻等小反刍兽疫疑似症状。采集3只病死山羊病料、8只发病山羊棉拭子和8份血清样品分别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利用阻断ELISA试剂盒对8份血清样本进行抗体检测,结果全部阳性;利用小反刍兽疫病毒特异性荧光定量R T-PCR方法,从11只病羊样品中均检测到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结果经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复核确认,确诊为湖北省首例山羊小反刍兽疫疫情。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ELISA法对槐山羊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槐山羊小反刍疫的免疫效果整体较为理想,免疫质量高、副作用小,且免疫后有效期达12个月.同时,对槐山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措施进行分析研究,普及小反刍兽疫疫苗,提高槐山羊的抗病能力,保证当地养羊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发热、口炎、腹泻和肺炎为特征的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而被我国及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传染病,绵山羊是小反刍兽疫病毒的自然宿主,山羊比绵羊更易感染。近年来,我国主要养羊区域均有小反刍兽疫疫情的发生,给我国的养羊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2015年8月18日,江西省发生一起疑似小反刍兽疫疫情。为了解此次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分析疫点向外传播疫病的风险,紧急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首先建立病例定义,采集样本进行检测;然后采用座谈、实地调查和问卷等方式进行调查。经实验室检测,此次暴发确诊为小反刍兽疫疫情,袭击率为100%(148/148),病死率为85%(126/148)。调查认为,本次疫情主要来源于病羊的购买、混群与跨省运输,人员和车辆的流动引起了一定的疫情扩散。按照《小反刍兽疫防治技术规范》要求,对养殖场进行了处置,并对全县养羊场户进行了疫情排查,未发现其它疫点。调查结果提示,应规范产地检疫,严格活畜调运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调运,连续监测当地养羊场。  相似文献   

11.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烈性、接触性重大跨国动物疫病.目前,该病在我国已经发生,给我国畜牧业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同多数病毒性疾病的防制相同,对小反刍兽疫PPRS的防制仍以疫苗免疫预防为主.文章对小反刍兽疫的各类疫苗进行综述,以期为疫苗的合理应用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12.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羊瘟、伪牛瘟等.小反刍兽疫自发现起在非洲、中东以及亚洲大范围流行,为发展中国家的养羊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影响了这些国家的经济.FAO-OIE于2015年发布了《PPR全球控制和根除战略》,目标为到2030年在全世界范围内消除小反刍兽疫.文章就小反刍兽疫的发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动物检疫》2007,24(8):26-26
农业部新闻办公室2007年7月26日发布。西藏自治区日土县于2007年7月25日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小反刍兽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反刍兽疫又称小反刍兽假性牛瘟、肺肠炎、口炎肺肠炎综合征等,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烈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口炎、腹泻和肺炎为特征。对羊,尤其是山羊危害严重,野生动物也可感染。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国际兽疫局(OIE)法定报告性疾病名录中规定的A类传染病[《国际动物卫生法典》(1999)]及根据我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  相似文献   

15.
小反刍兽疫是由副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山羊、绵羊、野生小反刍兽的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本文从兽医流行病学、诊断、防控等方面综述了该病的研究进展与最新的防控政策动态,为该病的研究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小反刍兽疫(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易感动物以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为主。目前,小反刍兽疫主要流行于西非、中非、中东、阿拉伯半岛及南亚等地区。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和高效的预防性疫苗将为该病的防控奠定良好的基础。论文对小反刍兽疫全球流行现状、诊断技术及疫苗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2014年3月中旬,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甘溪乡仁家宅村发生了一起山羊小反刍兽疫疫情。小反刍兽疫疫情在沿河尚属首次发生。疫情发生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启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按照《小反刍兽疫防治技术规范》,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理"的方针,快速反应,严格处理,迅速扑灭了疫情。文章详细介绍了疫点基础信息、疫情基本情况、疫情传播过程、疫源追溯、疫源追踪、疫情处置等应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并进行了疫情评估,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3月初,修水县山羊养殖户从外省引进山羊,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现将该疫情诊断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某养羊户存栏山羊147只,为扩大养殖规模,3月2日从外省引进金堂黑山羊184只,4日羊群开始发病,陆续出现不明原因死亡,症状主要有不食、发烧、流鼻涕。至3月底合计死亡282只,存活49只。另一养殖户3月19日从外省引进波尔杂交羊61只,24日开始大量死亡,至4月2日死亡43只,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兽医学报》2017,(7):1234-1236
为分析小反刍兽疫母源抗体的产生与消长规律,对3个养殖场内14只怀孕母羊产前1个月进行小反刍兽疫疫苗免疫,采样检测分娩前母羊和所产羔羊7日龄、14日龄、21日龄的血清抗体。结果显示:小反刍兽疫抗体阴性母羊所产小羊抗体持续阴性,而抗体阳性母羊所产羔羊母源抗体有84.6%的窝产阳性率,母源抗体的半衰期在21d以上。  相似文献   

20.
广西南宁市横县某养殖场自2016年8月2日起陆续出现羊只死亡情况。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病理变化,判断为疑似小反刍兽疫疫情。为调查本起疫情的来源及扩散范围,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综合该疫情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此次暴发为小反刍兽疫疫情,袭击率为91.0%(212/233),病死率为66.5%(141/212)。溯源分析显示,发病羊只来自江苏省徐州市某活羊交易市场,追踪调查发现本次疫情仅局限于该养殖场,未在全县其他养羊场户发现病例。调查结果提示,应严格活畜调运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调运,规范产地检疫,以降低疫情跨区域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