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产茶园茶树嫁接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不同嫁接时间、不同嫁接品种、不同嫁接方法、不同接穗形式、不同接后处理、不同遮荫处理等对茶树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进行研究,探索采用茶树嫁接改造低产老茶园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茶树嫁接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考虑到春茶的经济效益,一般以夏秋接或冬接为宜;砧木品种不同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差异较小,但不同接穗品种抗逆性有较大差异;嫁接方法以“1芽1叶-劈接—套袋”和“1芽2叶—劈接-以土代绑”较为理想;夏秋季嫁接以遮阳网遮荫较为理想,冬季嫁接以采用地膜覆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茶树嫁接是茶叶生产中用于品种改良的有效措施,具有操作容易、成活率高的优点。对品种差、产量低的投产茶树进行嫁接改良后,经过2年的综合管理,茶树就可以投产,效果显著。现将茶树嫁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茶树嫁接是茶叶生产中用于品种改良的有效措施,具有操作容易、成活率高的优点.对品种差、产量低的投产茶树进行嫁接改良后,经过2年的综合管理,茶树就可以投产,效果显著.现将茶树嫁接技术介绍如下. 1.砧木选择.应选择生长良好、产量低、品种差的茶树进行嫁接改良. 2.接穗选择.可选用“云抗10号”、“云抗14号”等优良品种作接穗.接穗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茎皮呈红棕色、芽比较饱满的一年生木质化枝条.将采集的枝条剪去叶片,打成捆,系上品种标签.枝条最好是当天采集当天嫁接.  相似文献   

4.
二年生嫁接茶树的冬季光合特性与抗寒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嫁接茶树龙井43/鸠坑(接穗/砧木)、水仙/鸠坑及龙井43、水仙、鸠坑的冬季光合特性表现为: Pn(净光合速率)、Rd(暗呼吸速率)、Gs(气孔导度)和Tr(蒸腾速率) 等水平较低,处理间差异较明显;龙井43的光合能力较强,水仙较弱;嫁接茶树的Rd值都比接穗品种低,Tr比接穗品种高,Gs变化较小;暗呼吸测定条件下,各处理间的Ci(胞间CO 2浓度)差异较小,光照条件下的Ci,嫁接茶树比接穗品种高.嫁接茶树Chla(叶绿素a)的含量明显高于接穗品种,与砧木品种接近,Chlb(叶绿素b)含量变化较小.田间自然条件下茶树抗寒性调查结果表明,抗寒性强弱与光合能力的大小有较大的相关性,净光合速率高其抗寒性也较强.  相似文献   

5.
茶树嫁接繁殖,是近年研究成功的茶树品种更新和茶园改造的一项快捷新技术,一般当年嫁接成活后,第二年就可以恢复投产,具有繁殖速度快,回收期短、见效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茶树嫁接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加快老茶园品种改造,提高良种覆盖率,推动茶叶产业化建设起到积极作用.1999年以来,我们利用秋冬农事空闲,进行"低位嫁接,以土代绑"的茶树秋冬季嫁接试验,取得了成功,总结出了一套成熟、实用的嫁接技术.  相似文献   

7.
嫁接茶树新梢生育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嫁接茶树春季茶芽的萌发期、生育动态,与接穗品种相似;嫁接茶树第一年抗冻能力比其接穗品种弱且易受冻害侵袭;5 月20 日嫁接的龙井43/鸠坑、乌牛早/鸠坑、浙农113/鸠坑、福建水仙/鸠坑均表现为芽梢萌发后,生长势强,日平均生长量达1 cm 左右。四个嫁接组合中,以乌牛早/鸠坑接后愈合生长最快,35 d 后新梢开始抽生,生长量最大.嫁接茶树接后三个月内,就有侧枝发生,这对树冠的培养有利,但不同接穗品种间的分枝差异甚大,其中浙农 113/鸠坑的侧枝发生量最多,其次是乌牛早/鸠坑、龙井43/鸠坑,福建水仙/鸠坑基本无分枝发生。因此,对现行的嫁接改造初期的茶树修剪、采摘制度应考虑重新制订。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茶树良种化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嫁接对茶树良种化的作用,介绍了云南省茶树良种化嫁接技术,包括嫁接方法及时间、砧木与接穗选择、嫁接管理等内容,以期为云南茶区的嫁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茶叶良种对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起着决定性作用。如今红茶、大宗绿茶市场疲软,效益低下、品种陈旧的茶园,迫切需要改造、优化调整茶树品种结构,以快速适应市场环境变化。采用嫁接的方法就是更新品种的途径之一。嫁接换种投入少、成园快、效益高,嫁接方法中的劈接法优势最突出。视频中详细讲解了正确的劈接方法,以助茶农在茶叶产业发展中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华文 《农家参谋》2008,(11):16-16
秋冬季节,茶树嫁接应用"低位嫁接,以土代绑"技术,可以大大加快老茶园品种改造,提高良种覆盖率,推动茶叶产业化建设。一、时间和材料嫁接以10~12月为宜。准备1.8米长的竹条、弹簧剪、嫁接刀、螺丝刀、小锯及农膜等。  相似文献   

11.
严小海 《新农村》2006,(6):12-12
茶园嫁接换种,对加快调整茶树品种结构,推进茶树无性良种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主要优点就是生长速度快,在5月下旬实施嫁接的茶树嫁接苗,在经过1个月左右的愈合期之后的2个月内,第一轮新梢的每天生长速度可达1.0厘米,嫁接两年后,即可成园,并可达到一般种植4~5年茶园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以‘红露珍’山茶花为砧木对普通金花茶嫁接的影响,为金花茶优质嫁接苗繁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5个不同油茶、茶树及山茶花品种为砧木对普通金花茶进行嫁接,筛选出最适宜的砧木品种‘红露珍’山茶花,再以‘红露珍’山茶花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种植年限、不同嫁接方法及不同嫁接时间对普通金花茶嫁接的影响。【结果】在供试5个油茶、茶树及山茶花砧木品种中,最适宜作普通金花茶砧木的是‘红露珍’山茶花,红皮糙果茶和宛田红花油茶次之;以‘红露珍’山茶花为砧木嫁接普通金花茶时,1年生至5年生的‘红露珍’山茶花对普通金花茶嫁接的成活率维持在92.5%~96.4%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平均新梢长度随着砧木的种植年限而增加,从6.8 cm至18.3 cm依次递增;当使用不同嫁接方法进行嫁接时,插皮接的成活率及平均新梢长度均为最佳;在嫁接时间上,春秋季嫁接的成活率与夏冬季有显著差异,并且以春季嫁接最佳,秋季次之。【结论】以‘红露珍’山茶花为砧木嫁接普通金花茶时,应选择2~3年生砧木苗在春季用插皮接法进行嫁接。  相似文献   

13.
利用桂热2号茶树接穗嫁接在不同品种的砧木茶树上,观察桂热2号茶树与各砧木品种的亲和力.结果表明利用云南大叶种茶作为桂热2号的砧木,嫁接成活率最高,为87.3%.其次为福云6号品种,为72.1%.最差是福鼎大毫品种,为59.7%.以云南大叶种砧木的愈合时间最短,为23.75天,福鼎大毫砧木的愈合时间最长,为33天,福云6号的愈合时间为29.25天.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广大茶区的茶园大都是有性系群体茶树品种,主要表现发芽不整齐,品质不一致,产量低,给茶园管理和采制带来一定困难,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茶树低位嫁接为低产茶园彻底改造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现结合生产实践,将茶树低位嫁接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5.
嫁接英红九号改造低效益茶园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科研基地20多个不同茶龄茶树品种砧木上,采用英红九号为接穗,嫁接茶园总面积5.3 hm2,嫁接总株数10万多株,总成活率87.1%;嫁接后一龄以上茶树主要生产性状多数优于英红九号移栽种植的四龄茶树:嫁接后3~4龄每667 m2干茶产量161.2 kg以上.超过了常规改植四龄英红九号茶园;嫁接后红茶品质好,汤色红艳,滋味鲜浓,香气高爽,叶底红亮,产品卖价高;经济效益分析显示,嫁接换种费用每667 m2比常规改植节约480元,产值增加42.1%~165.6%.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罗老师 :请问“99’江西主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茶树短穗低位嫁接换种技术”的单位怎样联系 ,是以实地嫁接换种为主 ,还是以培训学员为主?恳请早日答复为盼 ,不胜感激。请对此技术作一介绍好吗?瑞金市九堡镇人民政府杨柳青杨柳青同志 :茶树的嫁接换种是近几年才摸索成功的先进实用技术 ,过去茶树嫁接成活率很低 ,自从采用了短穗低位嫁接技术以后 ,成活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丛成活率可高达100 %。具体做法是 :对需要改造的原有老茶树于春茶后进行重修剪或台刈 ,每丛茶蔸留5—10个树桩作砧木 ,选择需要的品种以当年生木质化枝条剪…  相似文献   

17.
名茶的培育离不开优良的品种,改造低产茶园、提高产量也离不开优良品种。茶园换种改造,过去较多的是采用全面翻种、利用短穗扦插育苗再定植建园的方法,育苗周期长,移栽成活率低,成本大、见效慢,而且水土流失严重。而茶树嫁接换种,既是茶树良种繁育推广的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云南梁河县茶技站于2005年1~2月份在县茶树良种对5亩品种差,产量低,数龄有15年的茶树进行低位嫁接换种试验示范.2005年5月查看成活率达85%,经过修剪、施肥等管理,至2006年10月统计,数体高度为65~70厘米,茶树蓬面较好,茶园覆盖度达80%,已成园.经对比,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茶园管理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茶树低位嫁接换种比新植茶园提前2年投产,效益显著,现将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无性繁殖是目前茶树良种繁育中最常用的方法,尤其对不结实或结实低的品种更为重要。无性繁殖即用茶树的营养体繁育种苗,主要方法有扦插、压条、分株、嫁接等,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的是短穗扦插。1短穗扦插的优点短穗扦插具有无性繁殖的优点,具体是:能保持良种的特征、特性,后代性  相似文献   

20.
云南大叶种茶树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荣 《中国农技推广》2008,24(12):26-27
宁洱县是普洱茶之乡,茶叶生产是其传统及支柱产业。云南大叶种茶是当地种植最为广泛的品种,也是加工普洱茶的最好原料。而为保持该品种优良特性、增加产量、改进品质,就必须通过嫁接对茶园进行更新换种。因此,结合多年工作实践,扼要阐明了茶树嫁接价值,具体介绍了相关嫁接技术及后期管理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