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南盘江沿江低热河谷区引进和发展芒果栽培参考,从选地整地、选种引种、定植方法、后续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芒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了摸清都柳江低热河谷区夏橙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生育期定期采样,研究了伏令夏橙果实的鲜重、水分、干物质的增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6月初以前果实生长缓慢,7月中旬至9月初果实生长十分迅速,鲜重增长很快;9月以后果实多次出现负增长;9月以前果实中干物质不断积累,此后变化幅度很大。在1月,果实出现较轻程度的返青,以后再转为橙黄色;5月份,果实出现大面积的返青。在都柳江低热河谷区,伏令夏橙果实能够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3.
玉溪低热河谷区香蕉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蕉是常绿性多年生大型草本植物,喜高温多湿气候,玉溪低热河谷区属干热河谷气候类型,从气候上分析香蕉生产条件有利有弊.结合近年来玉溪低热河谷香蕉生产经验,扬长避短,从品种选择、蕉园建立、土壤管理、肥料管理、水分管理、树体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完善一套玉溪低热河谷区栽培技术,以供生产之用.  相似文献   

4.
水稻是我县低热河谷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生产状况对我县低热河谷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人围绕实现水稻不断高产、优质、高效这一中心,于2010年组织实施了八个品种的重复比较试验,为我县低热河谷区提供抗性强、丰产、稳产性好的优良品种。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从自然气候条件、选地、备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套袋和采收等方面介绍怒江低热河谷红龙果的栽培技术,以期指导类似地区红龙果的种植生产。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更多适应低热河谷杂交玉米新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了5个杂交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INC63产量最高,为6814kg/hm2,比正大619(CK)增产19.98%;其他依次为正大808、金玉511、亚航639,产量分别为6409、6355、6267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2.85%、11.90%、10.35%。经方差分析,INC63、正大808、金玉511、亚航639等品种与正大619比较产量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西番莲作为贵州省十三五主推精品水果之一,在贵州省果树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中扮演重要角色。其特有的芳香气息与酸甜口感使之成为水果市场新宠。从适用范围、环境要求、常见繁殖方式及后期管理、栽培要点、主要病虫害防治、采收时期等方面介绍了贵州低热河谷地区西番莲的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低热河谷区进行16.3hm2加工型马铃薯大西洋品种的冬季示范种植和配套丰产栽培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收获时测产,结果平均产量达到了22.20t/hm2,比常规种植的米拉等老品种17.25t/hm2平均增产28.7%以上,平均增加产值6 750元/hm2,平均增加收入22.7%,促进了种植农户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9.
怒江低热河谷芒果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怒江低热河谷野生芒果资源调查分析认为:该区野生芒果资源可分为野生种、半野生种、半栽培种、栽培种4个类型,其分布表现出小分散大集中的特点,集中分布在海拔700~900m地带;怒江低热河谷是芒果原产地之一;潞江三年芒是通过自然或当地农民长期筛选培育的地方性优良品种,也是从野生芒果长期自然演化及人工选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11.
为鉴定新育成(引进)品种(组合)在贵州省罗甸县低热河谷区域的丰产性、适应性及抗逆性,为品种审定提供科学依据,筛选出适宜该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玉米新品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块,按照贵州省低热河谷杂交玉米试验实施方案,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行长为5 m、5行区,安排13个品种(组合),设3次重复,共39个小区进行品比试验,记载玉米各个生育期主要性状,成熟时取样考种和小区脱粒计产,进行产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WX1603、正大808(CK)、雅玉219;株高由低到高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华农玉8008、真4679、金玉1808;穗位高由低到高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华农玉8008、金玉1808、新中玉2号;百粒重由高到低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金玉1808、新中玉2号、真4679。综上所述,WX1603比正大808(CK)增产,且适应性、抗逆性较好,建议安排生产试验进一步观察,为品种审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滇中低热河谷区水稻进行"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是提高低热河谷地区水稻产量、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经统计分析,拟合建立了氮、磷、钾与稻谷产量的三元二次、一元二次水稻肥料效应方程,并进一步计算求得该试验点水稻配方施肥量,最佳产量的纯N、P2O5、K2O施用量分别是226.95 kg/hm2、32.25 kg/hm2、55.35 kg/hm2,对应稻谷产量8790.0 kg/hm2;最高产量的纯N、P2O5、K2O施用量分别是245.25 kg/hm2、59.85 kg/hm2、133.8kg/hm2,对应稻谷产量9 129.0 kg/hm2。  相似文献   

13.
《农技服务》2019,(5):12-13
为提高三都县低热河谷区早春辣椒种植地的利用率和效益,进行了早春辣椒净作与套种毛豆试验。结果表明:早春辣椒套种毛豆较辣椒净作亩减少辣椒106.72公斤,增产毛豆448.59公斤,产值增加1 830.34元,提高39.43%。早春辣椒套种毛豆是适宜在三都县低热河谷区应用推广的一种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4.
贵州西南低热河谷区芒果生产的气候风险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州西南低热河谷区自然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及其对芒果生产的危害特点分析,结果表明,安龙、册亨、贞丰、镇宁、望谟、罗句等县(市)海拔600m以下的低热河谷区是发展芒果商业化栽培的优势区域,并针对性地提出发展芒果生产的栽培对策及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5.
潞江坝地区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6~2007年连续2年在云南潞江坝地区通过性诱剂诱捕,对桔小实蝇种群动态进行了全年监测,并对气温及寄主植物对桔小实蝇数量变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在潞江坝全年发生,冬季种群数量低,夏季种群数量高,于7月形成1次种群增长高峰。潞江坝全年气温变化处于桔小实蝇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范围内,是桔小实蝇在潞江坝全年发生的主要原因。芒果、龙眼、番石榴、柑橘等是桔小实蝇在潞江坝的主要适宜寄主,其挂果期和产量是影响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的另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rdel)是重要的检疫性果蔬害虫,采用实验室内饲养技术提供龄期一致的试虫是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综合防治,以及抗药性机制的重要前提。为提高桔小实蝇室内饲养效率与规范性,以天然寄主果实与人工饲料饲喂桔小实蝇,观察记录桔小实蝇的孵化、羽化、取食、产卵等行为,摸索出卵、幼虫、蛹、成虫各个虫期的饲养流程及其技术要点。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对桔小实蝇的生长发育进行研究并构建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人工饲料饲养和寄主果实饲养2种模式下,桔小实蝇的净增殖率R0分别为262.29、278.30,平均世代历期T分别为59.37、53.18,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0.12、0.13,周限增长率λ分别为1.02、1.21,种群倍增时间DT分别为8.33、9.21。因此,寄主果实和人工饲料对桔小实蝇的饲养效果接近,且均有利于桔小实蝇的种群增长。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更多适应低热河谷杂交玉米新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了5个杂交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INC63产量最高,为6 814 kg/hm2,比正大619(CK)增产19.98%;其他依次为正大808、金玉511、亚航639,产量分别为6 409、6 355、6 267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2.85%、11.90%、10.35%。经方差分析,INC63、正大808、金玉511、亚航639等品种与正大619比较产量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结合罗平县鲁布革、长底等低热河谷槽区实际,研究探索"蔬菜—水稻—蔬菜"一年三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以期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相似文献   

19.
西双版纳州桔小实蝇、瓜实蝇和南瓜实蝇种群动态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1年至2003年连续3年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勐龙和打洛,用Steiner诱捕器和Mcphail诱捕器内加各种引诱剂和诱饵诱集各种实蝇,严密监测实蝇种群发生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实蝇在西双版纳常年发生。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属于绝对优势种,瓜实蝇(B.cucurbitae)和南瓜实蝇(B.tau)次之。3个诱集点实蝇种群动态基本一致,种群数量发生高峰期集中在5月底至7月初,从5月初至6月中旬,田间种群数量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并保持较高的种群数量,9月以后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分析表明,3个诱集点诱集的实蝇种群数量差异不大,年度间的种群数量变化较小。芒果和龙眼是当地实蝇喜好的寄主水果,其种植面积、挂果期和产量对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动影响较大,是影响该地区实蝇种群变动的又一主要因素。此外,气温、降雨等也影响西双版纳实蝇种群数量的变动过程。  相似文献   

20.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山蚂蝗属根瘤菌抗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金沙江于热河谷山蚂蝗属根瘤菌的抗逆性,为优良菌株的选育提供种质资源。[方法]对34株分离自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山蚂蝗根瘤菌进行了耐酸碱、耐盐、耐高温或低温的抗逆性试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供试菌株的耐酸碱性较强,全部供试菌株能在pH值5.0~11.0、64.7%的菌株能在pH值4.0~12.0的YMA培养基上生长;多数菌株耐盐性弱,70.6%的菌株不能在浓度1%NaCl的YMA培养基上生长,只有29.4%的菌株能耐浓度3%-5%的NaCl环境;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宽,32.4%的菌株在4℃下表现为有活力,70.6%的菌株在10℃下能生长,37℃或60℃热激处理30min后,分别有94.3%、44.1%的菌株仍有活力,有17.6%的菌株在4~60℃均能生长,表现出极强的抗低温和抗热性。[结论]筛选到抗盐、抗酸碱、抗低温和高温性能均较强的优良菌株4株:Sdr28、Sdr32、Sdr33、Sdr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