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免疫诱抗剂氨基寡糖素的应用效果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11~2012年连续在陕西、山东和海南等22个省(直辖市)40多个基点开展的植物免疫诱抗剂氨基寡糖素的田间应用试验示范以及农产品质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植物免疫诱抗剂氨基寡糖素具有显著的防控农作物病害、促进农作物增产和改善农产品品质的效果.分析了氨基寡糖素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下一步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5%氨基寡糖素水剂和0.5%几丁聚糖水剂为对照,进行新型植物免疫诱抗剂对槟榔黄化病的田间防效试验,并筛选出防控效果最好的组分配比。结果表明,组分配比为0.001%羟烯腺嘌呤+8%岩藻多糖+20%黄腐酸钾的新型植物免疫诱抗剂对槟榔黄化病的防效最佳,药后60d的防效为75.19%,且对槟榔安全无药害,可在生产上作为防控黄化病的备选药剂。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等5种植物生长调节诱抗剂在香葱上的应用效果,开展不同处理对香葱生长及产量影响,筛选出适合在香葱上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诱抗剂,结果表明,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和5%氨基寡糖素水剂连续使用3次后,香葱葱管数、分蘖数和株高、产量均有大幅度增加,可推荐在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植物免疫诱导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邱德文 《植物保护》2016,42(5):10-14
植物免疫诱导技术是近年来发展十分快速的新领域,本文从具有植物免疫诱导作用的蛋白质、壳寡糖和微生物诱导菌等方面介绍了我国植物免疫诱导技术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植物免疫诱导剂的作用机理及诱导和提高植物免疫抗病的作用,分析了植物免疫诱导剂蛋白质生物农药、壳寡糖生物农药及微生物诱抗剂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植物免疫诱抗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利用植物免疫的原理开发植物免疫诱抗剂成为植物保护研究的全新领域。本文阐述了植物免疫诱抗剂的作用机理,总结了植物免疫激发子的主要种类(蛋白类、寡糖类、脂类激发子等)及其鉴定方法,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植物免疫诱抗剂的开发及应用现状,并对植物免疫诱抗剂的研究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植物医生》2008,21(3):28
生物诱抗激发植物自身防御体系的抗病、抗虫的植物免疫诱抗药物已成为生物源农药开发的新热点,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此类制剂包括激活蛋白、壳寡糖、脱落酸、木霉、芽孢杆菌等是基于充分利用植物自身的天然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绿色环保的诱抗剂对苎麻生长发育以及抗苎麻夜蛾Arcte coerula特性的影响,选取4种常见且经济的诱抗剂水杨酸、几丁寡糖、壳寡糖1500和壳寡糖1000,分别设置8个浓度处理苎麻后喂食苎麻夜蛾,观察其取食叶面积,在田间处理区半人工释放苎麻夜蛾,观察其为害程度,并在收获时测量苎麻株高和原麻产量。结果表明,4种诱抗剂在适宜浓度下均能显著诱导苎麻对苎麻夜蛾的抗性,田间试验和室内试验结果的一致性较好。其中,80×10-6几丁寡糖稀释液处理对苎麻的诱抗效果最高,苎麻夜蛾为害程度指数仅为8.38,其次是120×10-6壳寡糖1000稀释液处理,为害程度指数为16.71,3.0 g/L壳寡糖1500处理和1.2 mmol/L水杨酸处理对苎麻的诱抗效果最低,为害程度指数分别为27.21和28.07。4种诱抗剂在适宜浓度下都能显著增加苎麻株高和原麻产量,但各诱抗剂处理的增产量无显著差异,原麻产量以40×10-6壳寡糖1000稀释液处理最高,其次为2.0 g/L壳寡糖1500处理,最后为120×10-6几丁寡...  相似文献   

8.
氨基寡糖素2%水剂防治番茄病毒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田间试验以明确氨基寡糖素2%水剂防治番茄病毒病的效果。结果表明,氨基寡糖素2%水剂能够很好的控制番茄病毒病,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对照,且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几丁聚糖、氨基寡糖素、菇类蛋白多糖等,不仅具有抑杀真菌、细菌、病毒的作用,而且能调节作物生长,诱导植物抗性,同时还具有保鲜功效.  相似文献   

10.
柑橘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集成试验示范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在四川南充开展"农业防控+释放捕食螨+‘四诱’技术(灯诱、黄板、食诱、性诱)+科学用药"和"农业防控+释放捕食螨+‘三诱’技术(黄板、食诱、性诱)+科学用药"2种柑橘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试验示范。结果表明,2种模式均可有效防控柑橘病虫害,对害螨控制时间可达180 d以上,对柑橘潜叶蛾、蚜虫、柑橘粉虱、锈壁虱和叶甲的防控持效性亦优于化学防治对照;食诱剂对斜纹夜蛾、柑橘凤蝶与金龟类害虫诱杀效果较好;使用氨基寡糖素诱导,柑橘抗炭疽病效果明显。绿色防控区的产量及经济效益均优于化学防治区。同时,社会、生态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1.
植物诱导抗病性与诱抗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糖、蛋白和糖蛋白三大类生物源激发子为重要的植物诱抗剂,本文分析了植物诱抗剂作用于植物后所发生的一系列信号识别与信号传导过程及植物典型的防卫反应,为植物诱抗剂的研发和植物诱导抗病性分子机理的探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氨基寡糖素在新疆的应用实践及使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2013年连续2年在新疆开展了5%氨基寡糖素水剂诱导抗病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氨基寡糖素对甜瓜、制种西瓜等8种作物上的12种病害有一定的诱导抗病和防控作用,防效为8.1%~100%;对棉花、莴笋等6种作物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较对照增产1.6%~53.4%;可以显著促进甜瓜、大枣、莴笋的生长;改善甜瓜、番茄、西瓜、大枣的品质;对缓解制种刀豆冷害和因2,4-滴丁酯引起的棉花药害有较好作用。结合该药剂在新疆的应用实践,探讨了氨基寡糖素与常规杀菌剂组合减量使用、确定合适的施用次数及施药适期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氨基寡糖素与噻唑膦混用对哈密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在海南省东方市感城镇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0 d、30 d和60 d,10%噻唑膦颗粒剂、0.5%氨基寡糖素颗粒剂和10.5%噻唑·氨基颗粒剂(噻唑膦∶氨基寡糖素=20∶1)对哈密瓜根结线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氨基寡糖素与噻唑膦混配可减少噻唑膦的用量,提高哈密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玉米田除草剂飘移为害烟草的有效缓解剂,以烟草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选择芸薹素内酯、赤霉酸、复硝酚钠、速优素、超磷诱抗剂和富钙缓解剂6种缓解剂,通过试验调查其对玉米田除草剂莠去津和硝磺草酮飘移药害的缓解效果,并进行了超磷诱抗剂、富钙缓解剂和芸薹素内酯不同使用时间缓解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缓解剂对莠去津和硝磺草酮飘移药害的缓解效应存在显著差异(P0.05);富钙缓解剂、超磷诱抗剂药前使用与芸薹素内酯药后使用的缓解效果较好,缓解效应为60.57%~74.84%。比较富钙缓解剂、超磷诱抗剂和芸薹素内酯不同使用时间的效果发现,预防或缓解上述两除草剂的药害,最好是在施药前5~7 d使用富钙缓解剂和超磷诱抗剂,缓解效应为66.46%~78.61%;或药后1~3 d使用芸薹素内酯,缓解效应为67.81%~68.01%。  相似文献   

15.
氨基寡糖素在豇豆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豇豆田施用氨基寡糖素,并设置对照药剂处理,调查与比较后发现,在豇豆生长初期使用氨基寡糖素能够促进豇豆生长,提早花期,对豇豆病害有较好的防效。单独使用氨基寡糖素可以达到甚至优于常规药剂的防病效果。单独使用氨基寡糖素处理的豇豆鲜重显著高于常规药剂处理。在发病严重的情况下,氨基寡糖素配合少量(次)化学药剂使用,防病、增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寡糖生物防治应用及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诱导防御是当前国际生物防治学的热点内容,研究发现寡糖类物质是一类有效的诱导子,对于植物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植物应对病虫害的能力。利用其进行植物病虫害防治是植物保护的新途径。本文将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寡糖诱导子来源和实际应用情况,以及寡糖诱抗机理研究中寡糖识别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烟草和TMV为供试对象,评价了114种植物提取物诱导烟草抗TMV的活性,同时测试了这些植物提取物对TMV的钝化活性和抑制病毒粒子增殖的活性。结果表明,山苍子、平姜、苦参、八角、白屈菜、余甘子和五倍子共7种植物提取物对烟草具有显著的诱抗活性,对TMV的诱抗效果分别为78.90%、67.23%、66.82%、58.87%、53.92%、51.56%和51.28%,具有作为激发子诱导烟草抗病毒活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结果为开发植物源免疫诱抗剂生物农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植物免疫诱抗剂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与杀菌剂减量混用的增效作用,采用温室盆栽和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评价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与2种化学杀菌剂减量混用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并测定植物抗性相关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单独施用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的田间最高防治效果仅为36.76%,但与杀菌剂减量30%混用,能明显提高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防效17.20~32.68百分点,恢复或优于2种杀菌剂推荐剂量防治水平,并且施用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能提高小麦植株抗性相关防御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降低丙二醛积累对小麦叶片细胞造成的损伤。因此,利用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与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混用防治小麦白粉病,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可降低2种杀菌剂施用量约30%。  相似文献   

19.
用PDA培养基平板法测定了0.4%OS-诱抗剂水剂对水稻纹枯病菌、小麦纹枯病菌、油菜菌核病菌、辣椒立枯病菌、瓜类绵腐病菌、黄瓜枯萎病菌的生物活性,其EC50值分别为34.56、59.33、33.17、85.92、91.91、122.87μg/mL,OS-诱抗剂对水稻纹枯病、油菜菌核病较好。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经OS-诱抗剂处理后的植物提取液中酚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相对于对照有明显的变化,说明OS-诱抗剂对植物的防病作用可能是促使植物体内产生了酚类抗病物质。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积分脉冲法检测氨基寡糖素母药及水剂中游离氨基葡萄糖含量的方法。以DionexAminoTrap Column (氨基捕获柱)和DionexCarboPac PA100阴离子交换柱为分离柱,用17 m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洗脱目标物游离氨基葡萄糖,200 m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冲洗氨基寡糖素,流速为1.0 mL/min,总分析时间为30 min。在最优分离条件下,可消除氨基寡糖素对氨基葡萄糖的干扰,氨基葡萄糖的检出限可达到0.01 mg/L (S/N=3),标准线性范围为0.02~10 mg/L,相关系数为0.9999。对市售的氨基寡糖素母药及水剂进行检测,3次平行样品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9%,添加回收率在90%~99%之间,检测结果准确可靠。该方法可用于氨基寡糖素母药及水剂中游离氨基葡萄糖的检测,对氨基寡糖素农药质量判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