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的民族地区具有不同的特色产品,开发特色产品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四川省甘孜藏区是我国典型的民族地区,甘孜藏区最具优势的特色产品就是牦牛肉产品.通过对甘孜藏区牦牛肉产品进行分析,认为该特色产品开发在肉源、加工工艺、市场营销、政府政策、融资方面存在诸多制约与问题,提出应完善融资、税收等支持政策,加强肉源基地建设,提高加工工艺,完善市场营销等促进民族地区特色产品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自然资源丰富的甘孜藏区虽然地处偏远的经济落后的川西地区,但同样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恶劣的问题。从甘孜藏区的生态环境入手,简要介绍甘孜藏区的情况,分析该地区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一些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2):248-249
研究川西高原甘孜藏区脱贫长效机制建设,以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白玉县班充村为例。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断穷根,走出高原;产业发展促进牧民就业,搞经济,保收入;生态保护确保草场可持续发展,固水土,防沙化。教育+产业+生态的长效机制,甘孜藏区脱贫攻坚成果长久保存,具有可行性、长久性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4.
张明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948-4949,4952
生态人类学的主旨是探讨人与环境的良性发展,这种价值诉求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实现民族地区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冰  高照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386-11391
[目的]以陕西吴起县为例,对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进行探讨。[方法]以陕西吴起县为例,针对社会经济贫困、贫困人口数量较多、生态环境脆弱等实际情况,以生态脆弱区、生态经济理论为依据,介绍生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该区的主要环境问题。[结果]生态脆弱、经济落后地区应汲取经验积极探索,着力走出一条在经济建设中恢复生态、在生态恢复中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路子,因地制宜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结论]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局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使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生活,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6.
搜集了古浪县生态移民规划、政策和实施资料,实地调查统计了干城乡446户移民农户基本情况,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草原生态移民情况.结果表明,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古浪县移民具有必然性;该地采取了高海拔山区整村搬迁和绿洲川区部分搬迁相结合的移民方式,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总体上看,移民是古浪县恢复生态和脱贫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张云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152-20154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移民模式进行了探析。宁夏扶贫开发的基本模式为就地移民模式和异地开发模式,其中异地开发模式包括围绕城市辐射区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城市劳务移民模式和建立大型生态移民区模式3种类型。总结了宁夏生态移民的成功经验,一是在对移民区生态移民科学选址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产业规划;二是制定科学、全面的生态移民政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陕西吴起县为例,对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进行探讨。[方法]以陕西吴起县为例,针对社会经济贫困、贫困人口数量较多、生态环境脆弱等实际情况,以生态脆弱区、生态经济理论为依据,介绍生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该区的主要环境问题。[结果]生态脆弱、经济落后地区应汲取经验积极探索,着力走出一条在经济建设中恢复生态、在生态恢复中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路子,因地制宜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结论]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局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使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生活,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9.
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是怒江州亟待解决的两大难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该研究以1978~2012年为研究时段,对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三次产业及产业内部进行时间序列和空间差异分析,并采用产业结构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模型对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78 ~2012年研究区一产比例持续下降,二产比例不断增大,三产比例稳中有升;泸水、福贡、贡山3县产业结构逐渐发展为以第三产业为主,而兰坪县则以二产为主;在产业不断演替的过程中,由于怒江州产业结构变化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处于较弱到中等水平,生态环境整体情况良好.研究区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并逐渐趋于合理化,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陕西省榆林市生态脆弱区生态敏感性和安全格局,为该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北方农牧交错带典型生态脆弱区榆林市为研究对象,选取水资源、地质灾害、土壤侵蚀、生境和荒漠化5个生态因子,在单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通过综合敏感性分析构建榆林生态安全格局。[结果]土壤侵蚀和地质灾害是影响榆林市生态安全最敏感的因子,中度敏感和高度敏感区面积占有较大比例。生态安全底线、满意和理想区面积比分别为25.69%、41.95%和32.36%。受自然条件和用地现状影响,榆林市生态安全格局地域差异明显,底线区位于白于山、中-南部土壤侵蚀、地灾频发和黄河沿岸地区,满意区位于定边县中部、横山-榆阳中部和神木-府谷北部,理想区主要为古长城以北的风沙区。[结论]榆林市生态敏感性主要以中度敏感为主,其中土壤侵蚀和地质灾害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生态移民,是指政府为了保护地区生态或为了使生态脆弱地区居民脱离贫困而实施的移民工程。滇桂黔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移民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还面临政府对生态移民区搬迁后期关注度有待提高、产业基础较差,产业链短,移民收入来源单一、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政府对移民地的早期规划与现实实施存在冲突等问题。为此,应采取提高生态移民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健全生态移民保障体制,提升生态移民重建程度、保护民族文化,增强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性等措施提高生态移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头道沟铁矿土地复垦的研究,得出生态脆弱区铁矿复垦的方法及复垦经验。  相似文献   

13.
孙倩 《甘肃农业》2023,(7):15-20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产业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县域产业发展的困境入手,从国家和地方层面深刻剖析了高质量产业发展的研究背景,总结了夏河县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并通过阐述夏河县资源基础与产业发展现状特征,提出了夏河县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及战略,对区域高质量产业进行了体系构建。最后对夏河县的高质量产业空间布局优化进行总结概括,提出符合高寒民族地区产业的三类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将云南省泸水市72个行政村作为评价单元,从资源环境状况、可持续利用策略、基础设施状况3个方面选取15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用熵权法、层次分析法结合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加权指数法计算评价结果,使用ArcGIS、SPSS软件完成数据与图件的分析处理,并对泸水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泸水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15.
从景观生态学出发,建立区域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以杨庄河工业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定量分析了区域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变化原因。结果显示,区域生态承载力1999--2001年呈持续下降趋势,2001年以后逐步回升,但仍处于不可承载状态,石化工业的开发建设继而加大对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是生态承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例,在分析鄂尔多斯市耕地数量变化的基础上,研究了鄂尔多斯市耕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环境脆弱区耕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过程中的各种制约因素,提出了鄂尔多斯市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刺梨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水果,近年来刺梨产品及相关加工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刺梨产业已经成为黔南州的重要特色产业。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实现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刺梨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落后的民族地区一直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我国云南省连片特困民族地区,近年来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一村一品""协会+基地+农户""生态旅游""现代化产业园区"等产业扶贫模式,在扶贫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制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水平低下、产业主体发展能力弱、贫困户产业扶贫参与度低、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力不强、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产业扶贫收益未能完全流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必须加大产业扶贫支持力度、做好扶贫产业定位、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充分调动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才能切实提升产业扶贫实效,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相似文献   

19.
以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治理、资源减量利用、废弃物减排与资源循环利用五个维度构建生态脆弱贫困区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评价2005-2012年定西市七县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分析循环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的耦合度,并进一步指出障碍因素,为生态脆弱贫困县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科学建议。研究发现:1)定西市各县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波动较大,绝大多数县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高;2)定西市各县区循环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耦合度表现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与扶贫开发耦合度越高的特征;3)各县区循环经济发展障碍因素不同,水平较高县区障碍因素为贫困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胁迫,而水平较低县区主要受制于资源循环利用与废弃物减排水平不足。总体来看,循环经济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可以有效促进扶贫开发,是生态脆弱贫困县域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和吸收国内外关于生态脆弱带发展可持续生态农业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针对重庆三峡库区生态脆弱性和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特征,提出了库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目标,构建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就重庆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