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高产玉米杂交种‘晋单77号’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选育高产、抗旱、抗倒伏、抗病玉米新品种,山西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采用传统育种方法与分子技术结合,利用美国玉米优良种质,以L3115作母本,以L0367作父本选育出‘晋单77号’玉米杂交种,2010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晋单77号’具有高产、优质、多抗、耐密的优点,淀粉含量74.45%,属高淀粉品种,平均产量达11400 kg/hm~2。该品种的种子生产技术简便,产量高,降低了生产成本。在生产中结合科学管理,提高单产,带动总产增加,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基础,开发应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2.
‘晋单54'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T14-3B为母本,自选系X19-1为父本,于2002年选育而成.在2004年山西省预备试验中,以11685.0 kg/h㎡的单产水平排第2位,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17.9%.2005-2006年在山西省的2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0084.5 kg/h㎡,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9.7%,位于参试品种的第66.在2006年的玉米中晚熟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0833.0 kg/h㎡,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10.9%,位于参试品种的第76.该品种高产、优质、多抗,淀粉含量73.63%,属于高淀粉品种.自然条件下高抗玉米大、小斑病和茎腐病,高抗丝黑穗病,高抗玉米螟,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平均产量可达10867.5 kg/h㎡,开发应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3.
并单5号是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用自选自交系201-417作母本,201-546作父本杂交选育的早熟高淀粉玉米单交种。淀粉含量76.39%,达国家一级高淀粉品种标准。2006年1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8月年列入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为了使该品种尽快地应用于生产,我们在不同生态区从种植密度、种植方式、父母本种植比例、施肥等方面对该品种的制种技术进行了试验与示范,组装形成了并单5号高产高效制种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4.
优质高产玉米杂交种东润88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选育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产量高的玉米新品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玉米种质创新课题组以自选系L012作母本、L066作父本,于2008年选育而成东润88。东润88具有高产、优质、多抗、耐密的优点,淀粉含量73.69%,属于高淀粉品种,平均产量达10 950 kg/hm2。该品种的种子生产技术简便,产量高,生产成本低。在生产中应结合科学管理,提高单产,带动总产增加,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基础,且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中熟耐旱高淀粉玉米杂交种新玉41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选育适宜新疆种植的中熟高淀粉玉米品种.[方法]选择中熟玉米自交系502作母本,588作父本,进行品种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新玉41号区试产量907.15 kg/667 m~2,比对照新玉13增产8.86;,生产试验产量860.6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0.3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生育期126.6 d,比对照晚熟2.9 d,所需≥10℃有效积温2 600℃.耐旱指数1.39,超过1级耐旱水平,具有极强的耐旱性.籽粒容重730 g/L,淀粉含量75.96;,千粒重330 g,籽粒半马齿,金黄色.抗玉米黑粉病、丝黑穗病和青枯病.适宜种植密度为4 500~5 000株/667 m~2.[结论]新玉41号中熟耐旱高产高淀粉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2007年2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新审玉2007年31号).2008年9月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0080475.8).适宜新疆北疆地区春播、南疆地区套播种植.  相似文献   

6.
龙作2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以自交系"L201"为母本、自交系"L21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良玉米单交种。黑龙江省玉米区域试验表明,龙作2号比对照品种"兴垦3号"平均增产13.6%;生产试验龙作2号较对照增产19.5%。该品种具有抗倒性极强,高产、稳产、籽粒品质好、出籽率高、制种产量高等优点。2013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7.
小扁豆新品种晋扁豆3号的选育经过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育高产优质的小扁豆新品种是促进晋北地区及同类生态区小扁豆生产的有效途径。晋扁豆3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小杂豆课题组以晋北农家小扁豆品种为基础材料利用系统选择法选育而成的小扁豆新品种,2015年9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总结了晋扁豆3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轮作倒茬、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与储存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高产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并单5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用美国玉米抗病种质与我国早熟、高淀粉种质选育而成的高产早熟抗病玉米单交种。2006年2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一、伊犁地区玉米育种、生产现状 1、新品种的选育 2001年,通过伊犁州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玉米新品种达5个(伊单11~15号).伊单11号为早熟品种,其他为中熟或中早熟品种.其中伊单15号为高淀粉中早熟品种,改写了伊犁州玉米无品质育种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1 品种来源 金玉1号是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97年以自育系858作母本,自育系409作父本选育的高产、高淀粉、多抗、中熟玉米新杂交种.1998-1999年参加品鉴试验,2000-2001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2002-2003年参加甘肃省玉米中(中晚)熟组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生产试验,2004年12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甘审玉2005004),2005年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1.
高产玉米杂交种“盛玉688”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选育高产、抗旱、抗倒伏、抗病玉米新品种,山西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将传统育种方法与现代育种技术相结合,利用美国优质玉米种质资源PH6WC和PH4CV,通过杂交和二环系选育,对本研究室历年来选育的优良自交系进行了改良,并通过分子辅助抗性鉴定等方法,筛选获得T0725和T0750优良自交系,通过测配、品比试验、不同生态区布点试验以及生产试验,获得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产量高的玉米新品种‘盛玉68’,较对照平均增产5%以上,且中抗大斑病,中抗穗腐病,中抗粗缩病。并于2016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盛玉68’具有高产、优质、多抗、耐密等优点,容重735 g/L,粗蛋白含量10.00%,粗脂肪含量3.72%,粗淀粉含量72.56%,属高淀粉品种,出籽率87.1%,平均产量达11841 kg/hm2。该品种的种子生产技术简便,产量高,降低了生产成本。在生产中结合科学管理,提高单产,带动总产增加,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基础,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玉米杂交种‘中地88’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选育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产量高的中晚熟耐密玉米新品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M3-11为母本、D2-7为父本,于2008年选育而成‘中地88’。以‘先玉335’为对照,2011年‘中地88’参加山西省玉米中晚熟耐密组预备试验,平均产量为13815.0 kg/hm2(增产4.1%、排第8位);2012—2013年参加山西省玉米中晚熟耐密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3608.0 kg/hm2(增产6.6%、排第4位);2013年参加山西省玉米中晚熟耐密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2693.0 kg/hm2(增产6.8%,排第4位)。‘中地88’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高抗玉米矮花叶病,中抗粗缩病、大斑病和茎腐病,感丝黑穗病、穗腐病)、耐密的优点,淀粉含量74.0%,属高淀粉品种,平均产量达13372.0 kg/hm2,开发应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3.
玉米生产在山西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多年来山西省玉米单产一直徘徊在5 250 kg/hm2的较低水平,尤其大面积旱地。在充分借鉴国内外高产典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增密为核心的各种技术集成配套"的观点,通过全省多年多点的试验研究,创新集成了不同生态类型区的高产模式,初步建立起了玉米抗旱高产技术体系,并在各玉米产区布点示范,取得了较大面积旱地玉米公顷产量超15 000 kg的高产记录,该技术成果对实现山西省玉米丰产增粮计划、促进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北地区玉米生产投入及生态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西北地区玉米生产的投入与生态环境风险.[方法]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西北地区六省或自治区(新疆、陕西、山西、宁夏、内蒙古、甘肃)15年间(2004-2018年)玉米生产的投入(肥料、农药、柴油、地膜、种子及人工)与生态环境风险(温室气体排放、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及人体毒性)进行评价,定量化该地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玉米(Zea mays L.)杂交种忻玉6009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增产潜力。[方法]介绍忻玉6009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最后提出其高产栽培技术。[结果]忻玉6009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育系t14-3b为母本,自选系Z295为父本,于2004年选育而成。在2007年山西省预备试验中,以11 460.0 kg/hm2的单产水平排第13位,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17.6%。2008~2009年在山西省2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0 872.0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8.2%,位于参试品种第7位。在2009年玉米中晚熟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1 103.0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8.2%,位于参试品种第6位。忻玉6009高产、优质、多抗,淀粉含量72.8%,属于高淀粉品种。忻玉6009中抗矮花叶病,抗玉米穗腐病、粗缩病,感丝黑穗病、大斑病、茎腐病。[结论]忻玉6009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开发应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6.
玉米新品种瑞普959是以WX523为母本、WX318为父本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2010、2011年参加山西春播中晚熟区试验平均产量11 563.5 kg/hm~2,比对照品种大丰26增产7.3%。2011年参加山西春播中晚熟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1 412.0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5.6%。介绍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抗病性、栽培技术要点,指出其主要特点为抗倒伏、生育期适宜、高产稳产性好等,适宜在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早熟春玉米杂交种同单38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单38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玉米研究中心以自交系母本1262与父本同71杂交而成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属早熟春玉米品种,2001-2005年在各级各类试验及生产中表现出高产、优质、抗病和适应性好等特点,产量在8500~9500kg/hm2。适宜在早熟春玉米区种植,种植密度以6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玉米生产上病害发生危害严重,缺乏抗病丰产杂交种的问题,利用国内抗病优异玉米种质材料,组配基础群体,采用回交转育、定向接种鉴定,早代配合力测定方法,以选育的抗病优良自交系‘X136-4’为母本,‘X232’作父本,杂交组配育成抗病丰产玉米新品种‘晋单83’,2011年通过山西省审定。试验结果,该品种高抗茎腐病、矮花叶病,抗穗腐病、粗缩病,中抗丝黑穗病、大斑病。籽粒粗淀粉含量高达76.14%。区试平均产量9630.8 kg/hm2,比对照增产6.4%;生产试验产量9976.5 kg/hm2,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6.8%;该品种的制种技术简单,产量高,成本低。在生产上提出了适期早播,因地合理密植,科学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表明,该品种抗病性强,品质优良,丰产性好,适应性广,适宜在山西南部复播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忻糯301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N301为母本、自选系N401为父本,于2002年选育而成,通过2005—2007年的直接生产试验,3 a平均产量9 694 kg/hm2,比对照增产5.0%,比垦黏1号增产18.1%,于2008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高,一般产量为0.8万~1.0万kg/hm2,最高产量可达1.2万kg/hm2以上;抗穗腐病、矮花叶病、青枯病等多种病害,营养丰富,既可作为干籽粒加工用,也可鲜食利用;适宜在山西省中北部地区种植,结合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做到良种良法配套,才能达到高产目标。  相似文献   

20.
晋西北高寒区玉米引种试验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从国内外引进35 个玉米新品种,通过3 年引种观察、品比试验和栽培技术配套研究,筛选出适宜晋西北高寒山区种植的特早熟高产新品种2 个,地膜覆盖栽培的早熟高产新品种7 个,并已开始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