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荔浦芋为试材,研究避雨栽培对荔浦芋生长、产量及芋疫病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苗期到生长旺盛期,其生长的高度、茎粗、叶片的生长量均比露地栽培旺盛,并且能有效控制荔浦芋芋疫病的发生,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广西荔浦芋     
荔浦芋在广西各地都有栽培,但以荔浦县城栽培的品质最优。荔浦芋实为槟榔芋,栽培历史悠久。据1709年荔浦县旧志记载,至今已有三百年。荔浦芋在荔浦县经过长期栽培和选育,早已成为该县的优良农家品种,是广西素负盛名的特产蔬菜。荔浦芋食用以母芋为主,肉质细致松粉,特富芳香味,品质之佳,非其他品种所及。荔浦芋和猪肉做成“荔芋扣肉”,色、香、味俱全,是节日和  相似文献   

3.
芋头(Colocasia esculenta),又称芋艿、青芋、芋魁、毛芋等,天南星科作物,在我国南方普遍栽培[1]。槟榔芋属魁芋类变种,是桂林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在3330 hm^(2)以上,主要种植的品种有荔浦芋、桂芋2号等,其中荔浦芋是桂林市极具地方特色的农作物,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相似文献   

4.
正荔浦县地处广西东北部、桂林市南部,历史悠久,建制于公元前111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时数1 472.4 h、年均气温19.6℃、年均无霜期316 d,年均降雨量1 442 mm,温暖湿润,很适合荔浦芋生长,生产的荔浦芋品质独特,名闻天下。髴荔浦芋种植历史与现状荔浦芋属天南星科芋属,属魁芋中的槟榔芋,是芋中的佼佼者。荔浦芋在荔浦县栽培历史悠久,据文字记载始于清朝康熙四十八年,至今已有340多a的历史,最先是由福建人带入荔浦  相似文献   

5.
荔浦芋[Colocasia esculenta(L.)Schoott](2n=2x=28),属天南星科芋属,是槟榔芋的著名品种,为魁芋类型,是广西极具特色和历史的农作物,因盛产于广西桂林荔浦县而闻名,至今已有逾340 a历史,现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因其品质好,效益高,种植荔浦芋是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水田种植是荔浦芋重要栽培模式,但芋头忌连作,加上近几年水果种植面积激增,导致芋头栽培面积受到影响。荔浦县以丘陵地带为主,坡岭较多,本试验为探索利用本地丰富的坡岭资源,总结荔浦芋旱地栽高产种植模式,为荔浦芋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槟榔芋杂交一代1-6、14-2、12-4、13-5和桂芋2号以及对照荔浦芋共6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观察记录各品种的植物学性状、生育期情况、疫病和软腐病发病情况、测定产量指标及品质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桂芋2号产量、品质及抗软腐病均优于对照荔浦芋,可为推广品种;1-6、14-2、12-4、13-5四个品种则表现出较强的抗疫病能力,但抗软腐病、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显著或极显著劣于对照,不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荔浦芋新品种桂芋2号在张家港地区的大棚栽培引种技术,结果表明,桂芋2号适合在张家港地区种植,667 m2产量可达2 044 kg,667 m2效益在7 000~8 000元。  相似文献   

8.
无公害荔浦芋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浦芋的主要病虫害有 :芋软腐病、芋疫病、斜纹夜蛾、芋单线天蛾、金龟子 (蛴螬 )、蝼蛄、蚜虫等。为了生产无公害荔浦芋 ,应遵循“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原则 ,即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 ,综合利用生态控制 ,科学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并严格控制低毒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深度 ,交替轮换使用农药 ;严格控制用药安全间隔期 ,抓关键时期用药 ;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1 农业防治1 .1 芋田选择 芋田要选择在远离厂矿、医院、垃圾和主要交通要道 ,排灌方便 ,土壤肥沃、疏松的地方。1 .2 种苗的选择 …  相似文献   

9.
以晚熟鲜食葡萄品种"红地球"为试材,研究避雨栽培和露地栽培对"红地球"霜霉病、炭疽病、白腐病、灰霉病的发病率以及烂果率、果实品质、经济效益的影响,同时测定避雨栽培和露地栽培下的光照强度,并进行不同棚架材料成本和寿命分析。结果表明:避雨栽培大幅减少了施药次数和用药量,降低农药残留,提高了果实品质,减少了烂果率,从而增加了经济效益,避雨栽培比露地栽培平均每667m~2收益高出55.8%;避雨栽培显著降低葡萄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灰霉病发生率,尤其是对霜霉病的预防效果特别显著,葡萄避雨栽培比露地栽培的霜霉病发病率降低91.4%;但避雨栽培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光照强度;通过4种不同避雨棚搭建材料成本对比分析,全钢丝型材料避雨棚符合低成本、长寿命的生产要求,是陕西关中平原地区葡萄避雨栽培的理想搭建材料。  相似文献   

10.
广西荔浦芋生长发育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5年测定126片叶建立了此回归议程,r=0.99536 荔浦芋是槟榔芋( Colocasia esculentaSchott)的著名品种,属魁芋类型(Formasolitarius Chang),为广西名特产蔬菜之一,全区各地均有栽培,以荔浦县栽培的地方品种历史悠久,品质最好,故名。其产量高,球茎肉质松粉,灰白带有明显紫红色摈榔花纹,香味浓,独具风味,耐贮藏运输,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也是广西的重要出口蔬菜之一。由于荔浦芋仍沿用传统的栽培方法,产量和品质都难以显著提高,适应不了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本试验对荔浦芋的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为生产上采取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提高其产量和品…  相似文献   

11.
槟榔芋疫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镇东山村发展槟榔芋已成为农户创收的主导产业。由于受芋疫病的危害,一般减产10-25%,严重者减产达70%以上,个别的基础绝收。该病是一种流行性强,破坏性大的病害,为此,笔者对该病进行多年观察研究,已初步掌握其发生规律,并总结出一套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四川芋疫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独臣 《长江蔬菜》2013,(18):118-119
芋疫病是四川芋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对芋质量和产量都有一定的影响。从发病特征、病原茵、发生条件等方面对四川芋疫病发生规律进行综述.并就四川地区芋头生产情况提出四川芋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荔浦芋是我县的名特优产品 ,种植已有 30 0多年的历史 ,近几年种植面积在 2 0 0 0hm2 左右。芋疫病是荔浦芋的主要病害之一 ,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的 98%以上 ,产量损失 1 2 %— 2 5 % ,为害严重的田块减产5 0 %以上。1 症状与病原芋疫病主要为害叶片和叶柄 ,亦可为害球茎。初发病时 ,叶面出现黄褐色圆形斑点 ,以后逐渐扩大 ,有明显的浓淡相间的同心轮纹 ,边缘有墨绿色的水渍状环。湿度大时病斑表面有白色薄粉层。几个病斑常愈合成不规则形 ,病斑中央部分后期腐烂穿孔 ,严重时仅残留叶脉。叶柄受害产生不规则褐色病斑 ,…  相似文献   

14.
荔浦芋组培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荔浦芋属天南星科(Araceae)芋属(Colocasia Schott)魁芋类型,是广西重要出口蔬菜品种之一。为了提高荔浦芋的产量、品质,笔者于1998年开始进行茎尖培养,获得的组培苗经ELISA检测不带黄瓜花叶病毒(CMV),经8~10代的继代培养得到大量的组培脱毒苗。经大棚移栽、大田定植、原种繁殖、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组培荔浦芋不带病毒,产量和品质均超过对照,现将荔浦芋组培脱毒技术及应用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广西葡萄一年两收避雨栽培模式推广面积逐年扩大,栽培模式的改变,造成病虫害种类增多,危害期延长,导致防治难度增大,通过多年的监测、调查和试验,总结了一年两收避雨栽培模式下葡萄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发生的最早时期、防治最佳时期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荔浦芋,又名魁芋,天南星科芋属植物,是槟榔芋的著名品种[1]。广西荔浦地区特有的土壤质地、地理环境、气候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种植荔浦芋,并形成其独特品质,产出的荔浦芋肉质细腻、香甜、松软粉糯[2]。荔浦芋中含有多种蛋白质、淀粉、游离氨基酸、维生素和无机盐,具有补气养肾、健脾胃之功效,既可制作点心等美味佳肴,又能作为滋补身体的营养品[3]。  相似文献   

17.
邱祖杨 《长江蔬菜》2015,(22):97-99
荔浦芋是荔浦县名特优传统产品,种植已有340多a的历史.1998年以来,荔浦县精心挑选在品质、形状等各项指标最符合荔浦芋特征的种芋进行茎尖组织培养,保持了荔浦芋原有的品味,提高了荔浦芋的生长势、抗病性、产量和品质,品种优势保持3~4 a.  相似文献   

18.
对采集自南宁市、柳州市柳江区、桂林市荔浦县青山镇、贺州市贺街桂芋2号栽培区芋疫病标样进行病原分离,通过形态特征和r DNA-ITS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病原进行分析,通过与辣椒疫霉A1和A2交配型菌株进行对峙培养测定其交配型,并利用甲霜灵(metalaxyl)对该病原进行敏感性测定。通过对芋疫病病原形态特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将引起桂芋2号的疫病病原鉴定为芋疫霉(Phytophthora colocasiae),其r DNA-ITS序列与Gen Bank已发表的P.colocasiae不同分离物序列同源性均达99%。通过与辣椒疫霉对峙培养证实来自桂芋2号不同生态栽培区的8个芋疫霉菌株均为A2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测定显示8个芋疫霉菌株均对甲霜灵敏感。说明引起桂芋2号芋疫病的病原为芋疫霉,交配型为A2交配型,且对甲霜灵未出现抗性。其交配型的鉴定和甲霜灵敏感性测定可作为芋抗病品种选育、轮作和化学防治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南方早熟梨进行了田间避雨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避雨栽培可以降低或减少病虫对早熟梨的危害,从而防止了南方早熟梨秋季翻花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20.
发挥“荔蒲芋”品牌优势 促进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荔浦芋是以荔浦县种植历史悠久 ,品质优良而得名。 2 0 0 0年荔浦芋获得广西第一个农产品注册商标 ,2 0 0 1年获得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本文试图分析发展荔浦芋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从而找准对策 ,促进荔浦芋生产发展。1 荔浦芋生产情况荔浦县地处广西东北部 ,桂林市南缘 ,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近几年荔浦芋发展速度加快 ,2 0 0 1年达到 3 2 0 0 hm2 ,2 0 0 2年达 40 66.7hm2 ,2 0 0 1年母芋产量 7.2万 t,产值 2 .8亿元 ,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 1 8.3 % ,2 0 0 2年预计母芋产量9.1 5万 t,产值 3 .66亿元。荔浦芋采取地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