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导痰汤治疗中风痰浊上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
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导痰汤,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
效总显著进步率为55.00Ic,对照组为36.70I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显效率为
63.30Ic,对照组为30.00I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中药导痰汤治疗中风痰浊上扰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观察平眩方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平眩方治疗,对照组采用颈复康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四周,并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分级评分改变、经颅多普勒检查血流参数的改变;并在治疗期间观察有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颅多普勒检查,两组治疗后VA、BA的Vs、Vd值升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平眩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瘀阻络证)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其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分级评分改善与颈复康组疗效相当,TCD指标改善及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化痰脉通片对痰瘀型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ative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5例CAS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痰脉通片口服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ox-LDL、IL-6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ox-LD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IMT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痰瘀型CAS患者采用化痰脉通片联合西药治疗可显著降低其血清ox-LDL水平,从而达到保护血管内皮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化痰通咽汤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风痰瘀阻证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证属风痰瘀阻证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化痰通咽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基本治疗和康复治疗,疗程4周,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吞咽功能障碍中医评价量表评分,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吞咽困难生活质量测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基本治疗和康复治疗基础上综合运用化痰通咽汤结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风痰瘀阻证吞咽障碍患者,能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1病例
患者,女,54岁,2007年9月初诊,中风先期已经在某院住院1月。病情未明显好转。现在觅左手足不遂,痛觉全失,口角歪斜,流涎,胸闷泛恶,两颊绯红,头痛阵作,大便五日未行,诊脉沉细, 相似文献
7.
面神经炎始于外邪,成于痰瘀,本于正虚,乃三者相互兼夹而发病;其临床表现体现了多种发病因素同时并见的特点;其治疗宜分清主次,杂合以治。《内经》“杂合以治”理论对面神经炎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9.
长期卧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痰液等分泌物易阻塞于呼吸道,甚则肺部形成瘀血,极易引发坠积性肺炎。中医认为“久卧伤气”,气伤则虚、气伤痰阻、气伤血瘀,终致痰瘀互结。COPD患者肺、脾、肾虚,痰瘀交阻,久卧于床则加重三脏之虚,痰瘀益甚而合并坠积性肺炎。故从COPD并发坠积性肺炎的中医病机出发,深入剖析“久卧伤气”与COPD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关系,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