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长期施用化肥和畜禽粪可导致土壤中磷的积累,从而影响土壤中磷的生物有效性和可移动性,后者与土壤中磷存在的化学形态有关。为了解蔬菜地土壤磷积累过程中其化学形态的演变与土壤性状的关系,选择了红粘泥、黄筋泥、泥质田、淡涂泥和油黄泥等5种不同性状的土壤,通过添加化肥和猪粪模拟构建了不同磷积累的系列土壤,采用Hedley磷形态分析方法鉴定了土壤磷的化学形态及释放法潜力。结果表明:与未加磷处理土壤相比,所有蔬菜地土壤中磷的积累对H_2O-P和NaHCO_(3~-)IP增幅影响最大;在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中,磷积累可明显促进HCl-P的形成,但对NaOH-IP的影响较小;在富铝化土壤中,磷的积累有利于NaOH-IP的形成,但对HCl-P形成的影响较小。无论是施化肥还是有机肥,土壤中积累的磷主要为无机态,对有机态磷的贡献较小;随着土壤磷的不断积累,磷积累对H_2O-P和NaHCO_(3~-)IP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粘土矿物固定化微生物对土壤中阿特拉津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粘土矿物为载体,采用吸附挂膜法对已筛选的阿特拉津降解菌株进行固定化,并应用固定化微生物降解土壤中的阿特拉津.结果表明,该菌株在粘土矿物上生长良好,根据菌种生理生化特性、环境扫描电镜图片以及16SrDNA基因的相似性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Ochrobactrum sp..接种降解菌能明显加快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粘土矿物固定化微生物的降解效果要明显优于游离菌,粘土矿物粒径越小,固定化微生物的降解效果越好,纳米粘土矿物同定化微生物的降解效果要好于原粘土矿物.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描述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降解过程,不同土壤中阿特拉津的降解速率不同.阿特拉津在红壤、砂姜黑土、黄褐土中的降解半衰期(t1/2)分别为36.9、49.1、55.0 d,投加纳米蒙脱石固定化降解菌后的半衰期则分别为16.3、25.3、21.7 d.  相似文献   

3.
阿特拉津的主要降解产物在土壤中转化与运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萌  任理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5):1690-1697
 阿特拉津是中国华北和东北地区玉米地常用的除草剂,它在土壤环境中的主要降解产物脱乙基阿特拉津和脱异丙基阿特拉津具有与其母体化合物类似的毒性,且极性高、易在土壤中运移。对阿特拉津的主要降解产物在土壤环境中的运移与转化规律开展定量研究,已受到环境科学和土壤科学领域的关注,但系统深入的研究尚不充分。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阿特拉津的主要降解产物在土壤中的吸附、降解和淋溶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为国内的科研工作者开展与此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涝渍是影响油菜产量与质量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本研究利用行业标准(QX/T 107—2009)中油菜涝渍等级指标,分析了1961—2010 年安徽省油菜涝渍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时间上,油菜开花期和抽薹期涝渍指数值最大,此时期涝渍发生的次数占全生育期的70%~80%。近50 年来,抽薹期涝渍指数值呈上升趋势,灌浆期呈下降趋势。从空间上看,油菜不同生育期涝渍指数均呈现自北向南递增的规律。安徽省涝渍害主要发生在江淮及其以南地区,江淮区涝渍发生的几率为5~6 年1 遇,沿江区油菜涝渍害为2 年1 遇,其中轻度涝渍发生的几率是3~4 年1 遇,中度涝渍的几率是5~6 年1 遇,重度涝渍的几率是15~16 年1 遇。皖南山区涝渍害为1~2 年1 遇,其中轻度和中度涝渍的几率均是3 年1 遇,重度涝渍的几率是5年1遇。  相似文献   

5.
阿特拉津降解菌ADH-2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长期施用阿特拉津的玉米地中采集土样,通过富集培养的方法分离出一株能以阿特拉津为唯一碳、氮源生长的细菌ADH-2,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的相似性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该菌在10h内对100mg·L-1 阿特拉津的降解率为99.9%.外加氮源能促进菌株的生长,但对阿特拉津的降解有轻微的抑制作用.外加蔗糖和葡萄糖能显著促进菌株的生长,但对阿特拉津的降解表现出显著的抑制.而淀粉既能促进菌株的生长又能促进阿特拉津的降解.对其降解基因的初步研究显示,该菌含有trzN、atzB和atzC 3个阿特拉津降解相关基因.通过与本实验室另外两株阿特拉津降解菌比较,菌株ADH-2具有更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阿特拉津对不同肥力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采用现场采集土壤样品、室内施药培养方法,研究了除草剂阿特拉津对4种长期定位施肥处理下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特拉津对不同肥力土壤中蔗糖酶的影响有明显差异。CK、NPK、NPK+S土壤受影响规律相似,施药初期对土壤蔗糖酶的影响较小,激活或抑制率随着处理时间延续呈现“升-降-升”的规律,第4d和第16d的激活影响最明显。NPK+M土壤蔗糖酶处理当天受到明显的激活作用,此后就受到较强的抑制作用。按处理时间比较可以看出4种土壤蔗糖酶的激活率以NPK为最高,NPK+S、CK依次次之;而NPK+M土壤蔗糖酶整体处于被抑制状态。同一处理时间下4种土壤都以阿特拉津浓度为20mg·kg-1处理时激活率最大。  相似文献   

7.
冉治霖  朱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137-6139,6161
[目的]鉴定1株阿特拉津(ATZ)降解菌株,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对取自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进行驯化培养,分离能够降解除草剂ATZ的菌株;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试验对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其室内降解效果进行优化。[结果]试验分离到1株能降解ATZ的菌株L-1,该菌株与Arthrobacter菌株基因相似,同源性达99%以上,结合生理生化方法,确定该菌株为节杆菌(Arthrobacter sp.);L-1降解ATZ时培养基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加入量为3 g/L。在此条件下,将L-1接种于阿特拉津无机盐培养基(ATZ浓度为500 mg/L)96 h后降解率达94.8%。[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ATZ降解菌株及其在ATZ微污染水体生物修复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阿特拉津(Atrzine)是典型的环境激素类污染物,在土壤中残留期长,且具有淋溶性,可对水生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因而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污染物而备受关注.土壤中阿特拉津的迁移、转化和降解与其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密切相关.影响土壤中阿特拉津吸附行为的因素有很多,综述了有机质、土壤矿物、pH值、离子强度和温度等土壤理化性质对阿特拉津吸附行为的影响,及其吸附数学模型和吸附机理研究进展,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阿特拉津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陕北地区受阿特拉津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3株可降解阿特拉津的菌株,分别编号为AT-1、AT-2和AT-3,27 h的阿特拉津降解率分别为79.2%、77.6%、70.4%,初步鉴定这3株菌均属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相似文献   

10.
栽参土壤中阿特拉津降解菌株筛选及影响生物降解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年施用阿特拉津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3株长势良好的放线菌株S1、S2、S3作为供试苗。对其培养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菌在20-30℃之间生长良好,适宜生长的pH范围是6.0-8.0;最适宜生长的基质中应含有可溶性淀粉和硝酸钾。向供试土壤中分别接种供试菌的单株或同数量的混合菌种结果表明,以混合菌接种并加入足够的碳源处理最有利于接种菌的生长,与其它各种处理间的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几种主要母质类型菜园土壤的磷素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野外土壤调查取样与室内分析,研究了湖南省3种母质类型发育的菜园土壤的磷素状况,并对土壤磷素活化系数及磷的迁移淋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结果表明,由河流沉积物发育的冲积菜园土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最高,平均分别达2.04 g/kg和194.7 mg/kg,磷素活化系数(PAC)为6.7-12.9,平均9.6;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红菜园土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其次,平均分别为1.28 g/kg和102.8 mg/kg,PAC为1.9-12.1,平均6.8;洞庭湖湖积物发育的潮菜园土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平均分别为1.18g/kg和30.5 mg/kg,PAC为1.3-4.7,平均2.5.土壤无机磷是土壤磷素的主要形态,红菜园土中无机磷占全磷的比例为79.8%.磷素形态以O-P和Fe-P为主(占57.7%);冲积菜园土无机磷占全磷的比例为89.0%,磷素形态以Fe-P为主(占36.6%);潮菜园土无机磷占全磷的比例为85.0%,磷素形态以Ca-P为主(占88.1%).土壤有机磷组分以中活性有机磷(MLOP)和中稳性有机磷(MROP)为主,占土壤有机磷总量的80%以上.Ca2-P、AI-P、Fe-P、LOP(活性有机磷)、MLOP(中活性有机磷)是作物的有效磷源,Ca8-P、O-P、Ca10-P和MROP(中稳性有机磷)、HROP(高稳性有机磷)为作物的潜在磷源.  相似文献   

12.
以长期定位施肥蔬菜保护地土壤为材料,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磷素在剖面上分布特征的 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在剖面中均呈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的趋 势,而且在同一土层内,施有机肥各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高于不施有机肥各处理。在0-60cm土体内 施有机肥各处理土壤磷素活化系数明显高于对照和不施有机肥各处理。在土壤剖面中施肥各处理有 机磷含量均高于对照,配施有机肥处理也高于单施化肥处理。磷素在土壤中的积累和长期施用有机肥 是导致土壤磷素向下层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菜地土壤磷的农学和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菜地土壤磷的累积状况,介绍了菜地土壤磷累积在提高蔬菜产量上积极的农学意义,重点从菜地土壤磷的环境效应角度,综述了菜地土壤磷素流失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贡献、表征菜地土壤磷流失潜能的指标、土壤磷流失的"突变点"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菜地土壤磷的农学和环境效应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重庆地区典型紫色土壤的肥力特征,采集重庆地区旱作地、水旱轮作和水田3种土地利用方式侏罗系时期形成的典型紫色土共354个,进行养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中有机质、氮素和微量元素(硼除外)含量在水田中最高,旱作地中最低;旱作地的有效磷含量最高,是水田的1.8倍;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在各土地利用方式下含量无明显差异。不同土壤类型微量元素含量各不相同,以自流井组暗紫泥中含量最高。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氮库含量及碳氮比大小关系表明,水田利用方式最有利于土壤有机碳氮的积累,但积累速率并非同步。由此可见,水田是重庆紫色土保持土壤肥力质量的最佳土地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化学性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对武夷山风景区的3类天然林(马尾松林、杉木林、阔叶林)和3类人工或半人工林(经济林、竹林、茶园)不同层次(0~20cm,20~40cm和40~60cm)土壤的化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由于人为干扰(施肥、垦复等)的影响,使人工林的土壤养分要普遍高于天然林。就同一森林类型而言,不同层次的土壤养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除pH值外,其它土壤养分指标基本上呈现出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从而在化学性质方面有力地揭示了武夷山风景区不同森林类型的土壤特征。  相似文献   

16.
紧实胁迫对不同土壤类型玉米养分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明确不同土壤类型玉米植株养分累积、分配和产量对土壤紧实胁迫的响应。【方法】采用微区桶栽,设计了土壤类型和紧实度两因素试验,研究玉米地上部养分吸收、分配和产量变化特征,及其对紧实胁迫的响应。【结果】结果表明,紧实胁迫下不同类型土壤上玉米的根干重、根长度、养分累积量和分配量以及产量均呈下降趋势,各参数变化顺序均表现为:潮土砂姜黑土黄褐土;紧实胁迫下叶片中的养分分配比例高于茎鞘,养分转移率表现为黄褐土砂姜黑土潮土。降低土壤紧实度促进了玉米根干重和根长度的增加,增加了各类土壤上玉米单株和各器官中氮、磷、钾的累积量和玉米产量,其中黄褐土和砂姜黑土增加幅度较大,潮土较小;玉米叶片和茎鞘中的氮、磷、钾转移率随紧实度的降低而下降。【结论】紧实胁迫影响不同土壤类型玉米根系生长、养分累积和吸收,生产实践中对不同土壤类型可通过降低紧实度来改善根系生长,提高玉米养分的吸收和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7.
从石灰性土壤中分离,筛选出解磷细菌,进行油菜盆栽生物模拟试验,研究了北方石灰性土壤中解磷细菌对磷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石灰性土壤中,解磷细菌可以促进Ca2-P、Al-P、Fe-P增加,降低土壤中难溶态Ca10-P、缓效态Ca8-P,对O-P影响不明显,从而证明了解磷细菌能够促进石灰性土壤中磷素形态向易被作物利用状态转化,减缓向缓效态、难溶态的转化。  相似文献   

18.
以宁夏盐池县3种典型土壤灰钙土、红黏土和风沙土为对象,研究柠条根际及非根际土壤的养分、颗粒组成及分布特征,并探讨土壤养分与土壤颗粒组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柠条根际土壤的颗粒组成差异明显,灰钙土中粉粒含量最高为45.95%,红黏土、风沙土依次递减,风沙土中细砂含量最高为61%,红黏土、灰钙土依次递减;土壤pH值在不同土壤类型中差异不显著(P>0.05),红黏土根际中有机碳含量分别比灰钙土和风沙土高1.29、2.12g·kg-1,灰钙土中全氮含量分别比红黏土、风沙土高0.07、0.19g·kg-1,差异显著(P<0.05),柠条在不同土壤类型中对土壤养分的富集率不同,风沙土中有机碳、全氮的富集率分别是红黏土的6.82、1.00倍,红黏土中速效磷的富集率分别是灰钙土和风沙土的2.69、10.38倍。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与黏、粉粒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细砂、中砂含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由此可见,不同土壤类型影响柠条根际养分的富集率,风沙土中能够富集更多的养分,红黏土对速效养分的富集作用更强,土壤中的粉粒、细砂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典型土壤磷素形态及有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Tiessen-Moir磷素分级法,测定吉林省黑土、白浆土、黑钙土、暗棕壤4种农田土壤类型磷素组分形态及有效性,分析不同磷素形态之间及各磷素组分与有效磷的相关性,了解土壤磷素的生物有效性和动态变化,为提高磷素高效利用提供参考.结果 表明,黑土、白浆土、黑钙土、暗棕壤无机磷占总磷的比例分别为56.73%、55.33%...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红壤上玉米适宜的磷肥施用量。[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0、60、120、180、240 kg/hm~2磷肥施用量对玉米生长、养分积累及红壤中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磷肥施用量为120 kg/hm~2时,红壤中玉米株高、茎粗均优于其他处理,磷肥施用量为120、180 kg/hm~2时促进玉米生物量的积累,提高植株磷养分含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和全磷含量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红壤中玉米的适宜磷用量为12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