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份耐盐性不同的大麦品种为材料,比较NaC1处理种子萌发后的根、茎、叶生长量和过氧化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以及脯氨酸(Pro)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5%NaCI胁迫严重抑制供试品种种子萌发后的生长量以及POD和SOD活性,"花11"受抑程度明显小于"花30","花11"的脯氨酸含量提高幅度小于"花30".0.5%NaCI浸种预处理提高了"花30"在1.5%NaCI胁迫下的生长量、POD和SOD活性,脯氨酸含量下降;降低了"花11"的生长量和POD活性,SOD活性显著提高,脯氨酸含量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2.
平湖市大麦品种比较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平湖市种植的大麦品种,提高大麦种植的产量,2012年特进行了大麦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秀10-3"、"秀11-1"、"浙09-67"产量较对照"花30"高,综合性状好,适宜在平湖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麦绿素用大麦品种的品质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麦绿素用大麦的品质要求,对6个大麦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30和苏啤3号的鲜重和干重以及茎叶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茎叶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黄皮裸大麦,大中88-91及花30其次;茎叶营养元素Ca、Mg、Cu、Zn含量较为均衡的是六棱子,而花30只是Zn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花11"大麦氮、钾肥料的最佳配比,进一步提高其产量和品质,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氮、钾肥料最佳配比在N2K3(N16kg/667m2、K12kg/667m2),虽然产量不是最高,但在抗倒性、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麦芽浸出物等综合性方面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田试验,采用裂区实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播期、不同播种密度和不同施肥量对大麦品种“花11”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期早播,适当增加基本苗和施肥量有利于增加有效穗数,从而提高产量;适当减少施肥量,控制有效穗数,可防止发生倒伏,有利于提高粒重和籽粒淀粉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提高啤酒大麦的品质。试验认为,可根据播期合理控制基本苗和氮肥,增施磷钾肥,控制有效穗数,从而保证“花11”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6.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而种子产业的核心是优良种源。上海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黄剑华等人用一种新的大麦育种技术,培育出优质多产大麦品种"花11",这是国际上首例运用单倍体细胞工程技术育成的谷类新品种。该项目获得上海市  相似文献   

7.
沿海滩涂土壤大麦氮、磷、钾最佳施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海滩涂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养分匮乏,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大多来源于肥料,施肥对产量的影响较大。本研究以大麦品种"花22"为试验材料,在上海崇明东滩沿海土壤上设置了大麦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小区试验,研究氮磷钾施肥量与配比对大麦生长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麦生长对于氮肥的依赖性较大,多数生物学性状与施氮量显著相关;通过建立不同肥料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方程,确定了沿海滩涂土壤上大麦氮、磷、钾推荐施用量分别为299.22、99.29、76.51 kg/hm~2。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啤酒大麦"花11"的推广应用,提高"花11"种植水平,2008年秋进行了"花11"播期、密度、肥料三因子三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早播条件下,种植密度高会引起倒伏,获得高产应利用分蘖优势;晚播条件下,增加基本苗可提高产量。不同氮肥用量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不同播期间产量差异显著。抽穗后干物质累积越多,产量越高,影响干物质累积的因素是播期>氮肥>密度。蛋白质含量与氮肥用量显著相关,其次是播期,与密度相关性最小。千粒重与淀粉含量呈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栽培上应适期播种,采用较低的基本苗,提高抽穗率,增加抽穗后的干物质累积,提高产量,后期减少氮肥用量以降低蛋白质含量,提高品质。  相似文献   

9.
摘要:为给皖北及邻近地区引种大麦新品种“花11”提供依据,研究了不同播期和不同播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11”品种在皖北地区的播种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播种密度为22万/667m2较为合适,其中播种期对产量的影响比较小,而播种量对产量的影响比较大。因此设置更多的播期、适当再提高播种密度可能有助于找到更适宜的播期和密度来提高“花11”在皖北地区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鉴定上海市引进的大麦新品种(系)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等综合特性表现,筛选出适于上海市种植的大麦新品种(系),为品种审定及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了相关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苏啤5号"、"花22"、的丰产性、综合抗性均较好,但"花22"不宜过早播种。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崇明县大麦高产栽培水平,进行了不同播期、种植密度与磷肥用量对大麦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因素不同水平对大麦"花22"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但以磷肥用量对其影响为最大,且在迟播条件下影响最为显著。崇明县"花22"适宜播期在11月5日左右,基本苗以240万苗/hm~2较为适宜。在适期播种、适宜基本苗条件下,磷肥用量为90kg/hm~2可节本增效;在迟播、稀播条件下,磷肥用量为135kg/hm~2可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2.
对浙江省4种雀梅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分析表明:雀梅所含的生物碱以大麦碱为主;雀梅中的总生物碱含量以及大麦碱含量均以刺藤子为最高,以钩刺雀梅藤为最低。它们的含量次序都是刺藤子、雀梅藤、梗花雀梅藤和钩刺雀梅藤,而且种间差异极显著。4种雀梅所含大麦碱和其他生物碱都主要存在于地下部分,其中须根中含量最高,主根中次之,而地上部分所含的量很少。经检验,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两者间也存在着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应用MMF方程对3个大麦品种籽粒发育期间的植酸累积过程进行拟合分析,并研究其与蛋白质、总磷含量动态累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发育期间,供试大麦品种的植酸含量随时间变化过程符合"S"型曲线,累积速率变化则呈"慢-快-慢"的单峰曲线,累积高峰出现在花后13~14 d;不同大麦品种的植酸累积特征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裸大麦品种CAW453的植酸累积持续时间较2个皮大麦品系(03-34和06-08)短,但其累积速率的变化幅度较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籽粒发育期间植酸含量和粒质量变化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植酸累积动态并不受蛋白质和总磷含量的影响,其合成速率与蛋白质、总磷累积速率之间关系不密切.本研究结果显示,大麦籽粒中植酸和磷的累积机制可能彼此独立,在大麦籽粒发育期间可能存在着比植酸合成更为活跃的其他磷代谢行为.  相似文献   

14.
"闽麦06"是采用系谱法从"浙皮1号"与"加拿大11"的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大麦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穗大、粒多、综合性状较好,抗白粉病、网斑病和赤霉病,抗倒伏,属中熟大麦品种。文末对大麦丰产稳产的育种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氮肥施用时期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取了10个大麦品种种植在三种氮肥施用时期下,研究氮肥施用时期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施用时期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显著;品种间蛋白质及其三种组分含量差异均极显著;谷蛋白含量的氮肥施用时期与品种的互作效应极显著,蛋白质含量其二者互作效应也显著。同时,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醇溶蛋白含量和谷蛋白含量分别存在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盐溶蛋白含量与谷蛋白含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大麦和小麦品种在早播条件下鲜叶产量以及刈青后籽粒产量的试验研究,选择适宜本地区早播种植、刈青后收获籽粒的叶粒兼用大麦、小麦品种。结果表明:二棱大麦扬农啤5号、花30和苏啤3号及小麦品种矮早王冬前鲜叶产量较高。春后第2次刈青,裸大麦六棱子鲜叶产量最高。随刈青次数的增加,各品种成熟期籽粒产量,大麦品种中除大中88-91和花30变化不大外,其它均比正常播种生长的低。因此,大中88-91宜作为早播叶粒兼用多棱大麦品种,花30宜作为早播叶粒兼用二棱大麦品种,扬麦11和5E122可作为早播叶粒兼用型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7.
<正>人们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要求依用途而不同.一般作饲用的蛋白质含量愈高愈好,而作啤酒用的蛋白质含量则不宜过高.影响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主要因素是品种,其次是环境.已知土壤中的氮、磷、钾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有一定影响,而在气象因子中,国内普遍认为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降雨量呈负相关.为了进一步了解环境因子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笔者从1984年以来进行了以下测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该研究旨在研究其黄酮类化合物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以在栽培和育种等方面提高大麦籽粒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方法]该研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研究了种植在昆明,曲靖,保山地区大麦籽粒儿茶素,杨梅素,槲皮素,山柰酚的含量,并对这几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基因型,环境及基因型×环境四大大麦黄酮含量的相互作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儿茶素和山奈酚含量的基因型方差、环境方差和G×E互作方差趋势相同,为基因型变异>环境变异>G×E互作变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槲皮素和总黄酮含量的基因型方差、环境方差和G×E互作方差趋势相同,为基因型变异>G×E互作变异>环境变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杨梅素含量的基因型方差和环境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G×E互作方差达显著水平;杨梅素含量的基因型变异>环境变异>G×E互作变异;总黄酮含量的基因型变异>环境变异>G×E互作变异。不同大麦品种,紫光芒大麦和宽颖大麦在曲靖,昆明,保山三个地区都具有较高的槲皮素含量,其他大麦几乎不含槲皮素,研究中发现,紫光芒大麦和宽颖大麦的籽粒颜色为紫色,而其他品种的大麦籽粒颜色均为黄色。[结论]该研究中的四种黄酮类化合物及总黄酮都是主要受遗传控制及遗传环境相互作用。紫色大麦籽粒中具有较高的槲皮素含量。  相似文献   

19.
<正>对从云南省农科院引进的8个啤酒大麦品种,2个自选品系以及1个本地品种为对照11个大麦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05-3"、"05-12"和"云大麦2号"早熟性好,株型较高,具有较强的抗倒伏性,其次抗冻性好,比较适宜剑川的高海拔冷凉气候,可作为优质啤酒大麦在剑川县推广种植。通过引种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宜剑川栽培的优良大麦品种,对解决大麦的原料缺乏问题和使当地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利用RNAi抑制B-hordein合成降低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RNAi策略抑制大麦籽粒B-hordein的表达,获得高氮肥水平下籽粒蛋白质含量降低的转基因大麦新种质,探索大麦品质改良新途径。【方法】采用同源PCR技术克隆大麦B-hordein核心保守序列,通过Gateway技术构建大麦B-hordein的RNAi植物表达载体pBract207-zz-gp4,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大麦Golden Promise幼胚,获得转基因植株。通过PCR检测、Southern杂交验证RNAi构件在转基因大麦及其后代基因组的整合情况。采用半定量RT-PCR分析转基因大麦花后不同发育时期B-hordein转录表达情况。基于近红外谷物分析仪测定蛋白质含量,并进行醇溶蛋白SDS-PAGE检测,以筛选蛋白质含量降低的转基因大麦株系。开展氮肥运筹相关试验,检验RNAi效率及高氮肥水平下转基因大麦蛋白质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获得大麦B-hordein片段2条(Gp4和Gp5),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大小为349 bp,聚类分析表明该序列跟已知大麦醇溶蛋白基因同源性最高达92%,与该基因已登录的mRNA序列同源性高于98%,确认所得片段为大麦B醇溶蛋白基因片段。利用Gateway技术将Gp4片段正反向插入载体pBract207,反向重复序列用i18 和 iv2 intron连接,构建了Ubi启动子驱动的大麦B-hordein RNAi植物表达载体 pBract207-zz-gp4。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大麦Golden Promise幼胚,结合目标基因及筛选标记基因的PCR验证,获得含有RNAi构件及筛选标记基因的转基因大麦株系11个。Southern杂交检测表明RNAi构件已经稳定整合到T2/T3转基因大麦基因组。随机选取6个T3转基因大麦株系,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花后不同发育时期转基因大麦籽粒B-hordein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转基因对照,20 d时转基因株系表达量不仅相比同期对照降低28.19%-55.19%,而且在各时期中也最低。利用随机选取的T1和T3籽粒进行蛋白质含量测定表明,8个转基因大麦株系的蛋白质含量相比非转基因对照显著降低,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与非转基因相比,转基因各株系B-醇溶蛋白比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3个株系B-醇溶蛋白比率降低明显,平均减幅为49.42%。采用蛋白质含量降低的转基因大麦株系RNAi-20开展氮肥运筹试验,结果表明,高氮肥水平HN2及HN3处理,该株系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非转基因对照;施以等量高氮肥时,伴随氮肥后移(HN2到HN3),该株系总蛋白含量相对非转基因对照逐渐降低。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B醇溶蛋白含量降低,电泳带型发生变化。【结论】RNAi技术能抑制籽粒B-hordein表达,降低B-醇溶蛋白含量,高氮肥水平下能显著降低大麦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