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述变电站巡检技术与方式的发展历程,阐述智能机器人巡检的优越性。在分析变电所应用智能监控系统的可行性与市场前景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一种变电所巡检机器人系统,介绍该智能巡检机器人的结构组成、主要功能及其实现和系统的软件环境。  相似文献   

2.
资讯     
《农村电气化》2016,(6):63-63
浙江电力深化应用智能巡检机器人
  国网浙江电力大力推广应用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以辅助运维人员开展110 kV及以上变电站的例行巡检、故障研判、设备状态核对、应急处置等工作,提高设备状态管控能力和精益化管理水平。目前,国网浙江电力已在全省布置了56套机器人系统,覆盖全省165座110 kV及以上变电站,实现11个地市公司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全覆盖。2016年以来,这些机器人累计发现设备缺陷131例,有效提升了变电设备精益化管控水平。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分析目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发展现状和巡检机器人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目前巡检机器人的问题点,进行实例机械设计和造型设计,设计一款机械折叠臂巡检机器人和一款挂轨式机器人,获得两款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设计方案,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农村电气化》2020,(4):45-45
在国网湖北武汉供电公司下辖的车城北变电站配电房内,会看到一个顶着两个大眼睛的“巡检人员”,这是智能巡检机器人。疫情防控初期,形势严峻的湖北武汉实施了封城管理,而怎样在人手不足,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保证保电工作正常运行同时又避免保电人员交叉感染,这些问题都被智能巡检机器人一一解决。  相似文献   

5.
移动机器人在变电站设备巡检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智能移动机器人完成电站设备巡检,以期提高变电站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推进变电站无人值守进程.分析目前我国变电站设备的两种主要巡检方式的不足,介绍变电站设备巡检机器人系统的总体结构,并给出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法.该系统具有远程红外监测与诊断、远程图像监控与诊断、远程防盗报警诊断3种功能,可以使机器人系统的非接触式移动检测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接触式监控相结合,真正实现变电站设备全监控.根据操作人员在基站的任务操作,可以自主完成变电站设备的巡检工作.通过3G无线网络,利用红外远程监控系统实时将相关数据传送至远端管理人员,完成对变电站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和调度指挥.  相似文献   

6.
正国网浙江电力大力推广应用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以辅助运维人员开展110kV及以上变电站的例行巡检、故障研判、设备状态核对、应急处置等工作,提高设备状态管控能力和精益化管理水平。目前,国网浙江电力已在全省布置了56套机器人系统,覆盖全省165座110kV及以上变电站,实现11个地市公司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  相似文献   

7.
传统温室大棚生产中存在人工获取农作物巡查数据不方便、覆盖率小等缺陷,急需智能巡检装备实时准确获取管控信息。通过对温室大棚结构环境和生产需求调研分析,设计了一种温室大棚巡检机器人,在实验室环境搭建巡检机器人平台进行了性能试验研究,该机器人能够执行全天候自动巡检任务,快速高效获取蔬菜生产过程的实时管理监控信息。  相似文献   

8.
基于激光雷达的巡检机器人导航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巡检机器人能够高效、可靠地完成巡检任务,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准确、稳定的导航定位是巡检机器人执行巡检任务的基础。本文研究了基于激光雷达的巡检机器人导航系统,可实现机器人在室内外环境下的地图建立、路径规划和导航定位。导航系统由远程监控平台与巡检机器人组成,远程监控平台发布巡检任务、监控机器人状态、查询与存储检测数据,巡检机器人可实现自主导航定位、遍历检测点、执行数据采集等巡检任务,二者通过无线网络实现远程数据交互。融合激光雷达与编码器信息,使用高鲁棒性Gmapping算法建立二维环境地图。根据地图与检测点信息,采用分支界定算法搜索最优巡检路线,以减少巡检时间和能源消耗。使用自适应蒙特卡罗定位(AMCL)算法估计机器人位置和姿态,结合巡检路线,进行导航定位。根据横向偏差与航向偏差,通过经典的PID算法完成机器人驱动控制。机器人搭载可见光相机与红外相机,可对目标进行可见光通道与红外通道的融合图像检测。对巡检机器人进行了室内导航定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1 m/s的速度下,位置与航向偏差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小于5 cm和1.1°,标准差(SD)分别小于5 cm和1.5°,能够满足巡检导航定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农电管理》2014,(1):6-6
2013年12月5日,中山供电局500kV桂山巡维中心正式招聘了一位“新同事”——智能巡检机器人。将无轨化智能巡检机器人投入到设备巡视工作,在南方电网公司属首例。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春节期间,一台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在辽宁鞍山220kV王铁变电站投入试运行。这是全国首台轨道式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其代替人工巡视变电站线路,可节省人力,保障人身安全,并且比其他类型巡检机器人更具稳定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农业智能巡检机器人,可以巡检农作物生长环境和生长状况。机器人的实时位置通过GPS定位获取,通过事先设定好的轨迹运行;轨迹跟踪控制算法采用自适应鲁棒滑模控制算法,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验证,证明了算法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鲁棒性;最后,将算法写入TI公司的TMS320F28335处理器,并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表明:基于该算法的智能巡检机器人运行稳定,可以较好地实现农业田间巡检功能,解放了劳动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郭峰  谭宏 《农村电气化》2007,(5):33-33,59
该文针对县级供电企业尤其是山区县变电站地处偏远、分布分散、站点多、设备巡检缺乏质量监督技术手段这一课题,通过建设应用变电站移动巡检系统的思路解决了设备巡检到位监督、巡检信息孤岛作业、重复劳动工作强度大等一系列问题。该系统在陕西宝鸡供电局凤县供电分局已成功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是移动巡检系统在县级供电企业中成功应用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3.
正国网四川电力公司在全川16个地市供电公司共64个500 k V和220 k V变电站部署安装了机器人巡检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在变电站的广泛使用,实现了变电站全天候、全方位、全自主智能巡检,已然成为500 k V变电站的重要"员工"。国网四川电力公司高度重视机器人信息安全,科信  相似文献   

14.
变电站数量不断增加,绝大部分的变电站各类巡视工作还需人工开展,运维工作量大;辅助综合监控系统不具备红外测温功能,开展远程巡视无法发现设备发热缺陷;部分配置机器人系统的变电站,受限于网络安全因素,巡视结果不能直接应用于内网生产系统,无法真正替代人工巡视;设备区高处的运行情况,如绝缘子损坏、避雷针、构架等螺栓松脱、变形等隐患无法通过常规人工及远方巡视发现。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开展变电站无人机系统建设,打造“高空无人机+地面机器人+智能视频摄像头”三位一体巡视体系,实现户外设备区全方位巡视;贯通无人机系统、机器人系统与辅助综合监控系统网络连接,立体化巡视结果能及时反馈至内网生产系统,提升智能化巡视质效。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成功,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已基本实现国内区域全覆盖,可具备厘米级高精度定位能力。基于变电站巡检业务场景需要,文章针对常用的机器人导航方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使用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并辅以视觉导航的巡检机器人导航方法,可以实时有效地对智能巡检机器人的运动姿态进行控制,满足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巡检精度要求。由于不使用价格昂贵的激光雷达,大大节省了巡检机器人的制造成本,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技术被运用于电力行业中,电力自动化、智能化成为电力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在配电站运营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引进先进技术,构建无人值守配电站,提出智能巡检机器人应用思想,利用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巡检,有效提升巡检效率、准确性与可靠性,全面获取配电站运行资料,分析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异常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10月11日,由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主办的第四届国际电力机器人学术会议(CARPI)在济南召开,会议通过主题演讲、论文宣读、参观电力机器人生产基地等方式,交流电力机器人技术发展最新成果,研讨未来发展方向,促进各方深入交流合作。会议期间,国网山东电力自主研发的"电力机器人家族"获得中外专家学者广泛赞誉。在本次学术会议上,国网山东电力"机器人家族"中的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阀厅智能巡检机器人、室内轨道智能巡检机器人、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系  相似文献   

18.
2023年9月4日,随着220kV夏庄变电站无人机智能巡检机场亮相秋检,标志着山东枣庄供电公司首批9座无人机智能巡检机场全部建成启用。据介绍,每座机场巡检半径4km,每架无人机飞行时长35min,实现半径内输变配设备无人机全业务综合巡检。无人机机场,可为无人机提供起降、自动充电、数据回传等“一站式”服务,不需要运维人员到达作业现场,也不需现场人为操作,在技术上实现了无人机巡检由人工现场操作模式向远程智能自主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一种新型的高压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对其机械结构进行了介绍。用D-H法推导了该机器人的正运动学方程并给出了运动学逆解。经试验证明,该机器人具有跨越所有线路障碍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该文分析生产MIS系统与智能巡检系统结合的设计思路,介绍引入了PDA、RFID、Wi-Fi、图像及音视频采集等新设备、新技术在智能巡检系统中的应用。解决了智能巡检系统的数据重复录入、业务模块不能衔接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