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运行方式简介乙发电厂因35 kV送电线路施工受阻,无法通过35 kV电压等级接入丙变电站,临时通过一条10kV专线(鸿峰线)就近接入甲变电站10 kVⅡ段母线,甲变电站10 kVⅡ段母线上还有5回馈线。甲变电站地处沿海及漂染工业区,运行环境较为恶劣,线路的电缆段较多,为消除接地故障引发的谐振和弧光过电压,装设了消谐电压互感器及自动调谐消弧线圈,为增加接地选线的准确性,还装设了一套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局部电网接线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
安媛  石锦 《农村电工》2007,15(9):24-25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也称为谐振接地系统.电网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自动消除电网的瞬间单相接地故障.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能保证补偿精度,不仅可以提高补偿的动作成功率,同时能够限制弧光接地过电压和铁磁谐振过电压,有利于电网的安全运行.由于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与人工调谐消弧线圈相比,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已大量地在配电网中运行.  相似文献   

3.
从一起虚幻接地的案例导入,介绍了消弧线圈放大电网不平衡电压的原理,从而导致电网中性点电压升高并引起虚幻接地的现象,并推导出电网不平衡电压与中性点电压的关系式.结合大数据系统查找出某三相不平衡的高压用户,解决变电站母线不平衡电压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几起过电压击穿避雷器的故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几起接地故障引起的系统内避雷器及电缆头击穿事故,经过分析避雷器损坏的原因,发现原因出在系统过电压及避雷器选型不合理等问题上,结合变电站的具体情况,采用了更换使用年限长、选型不合要求的避雷器、加装电容电流补偿装置或消弧消谐装置等防范措施,来降低变电站避雷器的故障率。  相似文献   

5.
该文介绍了10kV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及线路接地故障选线的原理,并阐述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10kV线路接地选线的两种主要实现方法。即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分布武接地选线系统和智站化自动调谐式消弧系统专用接地选相系统。  相似文献   

6.
根据广东汕头潮阳区和潮南区变电站10kV母线电容电流的实测结果,为减少接地电容电流、降低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的事故,提出了将中性点不接地方式改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国网浙江海宁市供电公司110 kV盐官变电站10 kV母线频繁单相接地而原因不明,经检查发现是由于消弧线圈有异常而引起的,这类故障比较少见,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电压异常时具有一定的参考性。1背景介绍110 kV盐官变电站#1主变容量为31.5 MVA,于1998年投入运行,10 kV侧中性点不接地,2009年在10 kV所用变增加消弧线圈接地。正常方式下,10 kVⅠ、Ⅱ段母线分列运行,如图1所示。据统计2013年盐官变电站  相似文献   

8.
东城变电站是一座35 kV变电站.采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方式运行,10 kV线路电流保护采用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2008年2月20日,该变电站10 kV母线接地报警,与此同时10 kV璜溪线速断跳闸.运行人员首先选择处理接地故障,发现10kV安丰线L2相接地.断开安丰线断路器后开始试送璜溪线断路器.这时10kV母线接地报警,显示L1相接地.断开璜溪线断路器后接地报警解除.运行人员判断璜溪线L1相接地.  相似文献   

9.
从当前工程实际应用出发,介绍了配电网接地补偿原则与常用方法,并针对老式消弧线圈应用中出现的弊端,详细地介绍了自动调谐式接地补偿装置的组成,作用与特点,它不仅能自动跟踪补偿小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的电容电流,而且控制方便,维护简单,有利于电网的安全与灵活运行。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消弧线圈补偿系统依靠人工调节分接头,不能满足电力系统日益发展的需要。研究一种自动调谐系统,使它自动地、准确地补偿电网电容电流,充分发挥消弧线圈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更何况变电站要实现自动化控制,对接地消弧装置控制系统自动化的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如何使消弧线圈补偿系统与计算机相配合,提高其自动控制能力,尽量减少接地残流和降低恢复电压的上升速度,是单相接地灭弧装置控制系统研究发展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网中,当发出接地信号时,值班运行人员应迅速做出准确判断。对此,可参照以下几点:1防止把下列现象当作接地故障(1)电压互感器保险熔断或隔离开关辅助接点接触不良。(2)由于一相断线或断路器、隔离开关一相未接通或带电作业分相搭拆部分线路,造成三相参数不对称。(3)空投母线切除部分线路或单相接地故障消失时,由于激发起的铁磁谐振现象造成的假接地现象(如出现接地信号,且一相、两相或三相电压超过线电压,表针打到头或三相电压轮流升高超过线电压,并同时缓慢摆动,则均属谐振)。2根据故…  相似文献   

12.
1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应适时使用消弧线圈配电网的中性点大都采用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 ,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但农网建设改造工程完成后电网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尤其是随着配电网的扩大和电缆线路的增加 ,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增加 ,若配电网的电容电流超过规范规定时 ,中性点必须经消弧线圈接地 ,并按过补偿来整定 ,以补偿接地故障电容电流。条件允许时宜选用自动跟踪、自动调谐式消弧线圈 ,使系统在最佳补偿状态下运行。2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应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具有保护特性好、通流容量大、动作反应快、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13.
1 前言福建省沿海晋江、石狮地区 ,由于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 ,供电负荷急剧增加 ,为满足用电需求 ,变电所中 10 k V出线也相应增多 ,对于一般已建 110 / 10 k V变电所 ,沿海地区均采用 10 k V侧△形接法 ,中性点不接地 ,未装设接地变、消弧线圈及补偿装置。当电网出现单相短路时 ,电容电流急剧增加 ,迫切要求加装消弧线圈及自动调谐装置 ,以利用消弧线圈的感性电流补偿电容电流 ,以消除隐患。2 沿海地区低压电网运行特点(1) 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 ,非接地相电压比正常时相电压升高 3倍 ,流过故障点的短路电流为全线路接地电容电流之和。…  相似文献   

14.
首先对谐振接地方式正常运行和单相故障等值电路进行分析。然后基于磁通控制原理,以带铁芯气隙的双绕组变压器为基础原件,采用有源逆变技术对原边线圈回路电流进行实时动态跟踪,通过调节磁通补偿系数达到一次侧等效电感线性无级可调的效果。最后建立了经磁通控制消弧装置补偿的系统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短路故障的Simulink仿真模型,结果显示消弧线圈补偿裕度宽、无谐波污染、且能够实现无级调节。  相似文献   

15.
110kV变电站接地变压器保护误动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盐城地区电网中多次发生110kV变电站接地变压器保护误动事故.严重影响了电网的稳定运行,为了找出问题所在,该文分析了引起接地变压器保护误动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阻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保护电网安全稳定地运行。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电力线路由以往的架空线路改为电缆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时的接地电流增加,产生过电压,影响电网及设备的正常运行。加装接地变压器后,配置相应的继电保护,在实际的正常运行过程中,各地均出现接地保护误动,影响了电网的正常运行,降低了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指标。本文主要根据日常的工作经验,通过变电站接地保护误动的事故案例,分析了接地保护误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35 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中低压配网中,谐振接地的运行方式最为常用,单相接地短路是谐振接地系统最常见的故障。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时,由于消弧线圈的补偿作用,使得系统稳态的电流数值很小,和稳态电流相比,暂态电流特征量更加明显,而且消弧线圈的影响较小。利用小波变换提取故障时的暂态信号特征量,并在此基础上对单相接地故障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小波变换在谐振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北京电网分区运行,其中枢纽站的接地方式关系整个电网运行,K分区中的A变电站采用220 kV变压器中压侧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的运行方式。分析了该分区的主变中性点接地情况、A变电站的等值网络,同时计算了A变电站的短路容量、不同主变并列运行时的单相短路电流,计算表明,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后可降低其单相短路电流,满足设备热稳定性要求。同时提出中性点小电抗投运后对现场运行、倒闸操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农村供电多以35kV变电站为主,以10kV电网辐射式配电,通过在变电站10kV母线并联电容器组的静止补偿方式实现无功补偿,补偿容量一般为主变容量的10%~15%,这种传统的无功补偿方式在电网中虽然能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但是由于农村电网负荷波动较大,对无功功率的需求亦不稳定,而投入补偿电容器的容量又没有办法分级控制,过补偿及欠补偿的情况经常发生,给县级电网的调度运行管理及无功管理带来许多困难,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也造成一定的威胁。为此西华县电业局在35kV栗村变电站增容改造中,选用DS2002无功补偿综合自动控制装置,实现了该站无功平衡及电压调整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20.
10kV母线系统属于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在日常运行中,会发生单相接地、电压互感器断线、内部过电压等母线电压不平稳的现象,某些症状又不易区分,运行人员往往容易产生误判断,延误障碍的处理,危及电网的安全运行。现仅就单电源多线路系统进行分析。1单相接地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