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杀螨剂螺螨酯防治苹果全爪螨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2007年,对240g/L螺螨酯悬浮剂防治苹果全爪螨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40g/L螺螨酯悬浮剂4000~6000倍液是防治苹果全爪螨的高效药剂,持效期可达49天,优于目前生产常规药剂15%哒螨灵乳油3000倍液。  相似文献   

2.
采用室内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代森锰锌、百菌清、戊唑醇、甲基硫菌灵及咯菌腈5种杀菌剂对蓝莓枝枯病菌(Neofusicoccum parvum)的抑制作用,并对盆栽蓝莓和田间蓝莓植株进行了5种杀菌剂的药剂保护及治疗试验。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代森锰锌、百菌清、戊唑醇、甲基硫菌灵及咯菌腈对蓝莓枝枯病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EC50值介于0.051 5~4.117 9 mg/L,其中以咯菌腈的室内抑菌效果最佳。温室盆栽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蓝莓枝枯病均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以百菌清及戊唑醇对枝条的保护效果较好,但对已经发病的枝条无治疗效果。因此,在田间生产中,应注重枝干伤口的保护,及时在修剪后喷施杀菌剂预防病原菌的侵染发生。  相似文献   

3.
苹果果实轮纹病是我国苹果产区的重要病害,近年来危害日趋严重。该病是一种潜伏侵染病害,分生孢子飞散传播,与雨水有密切关系,所以在防治上应选用对孢子萌发有强烈抑制作用、耐雨水冲刷且残效期长的低毒保护性杀菌剂。基于以上指导思想,我们于1988年对苹果果实轮纹病的药剂防治进行了试验。 一、试验内容和结果分析 (一)室内不同药剂抑制孢子萌发试 验 1、材料和方法 供试药剂: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50%丰米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混合剂(简…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试验评价20%烯肟菌胺·戊唑醇对苹果病害的综合治理能力。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优于生产常规使用的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2.5%腈菌唑乳油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剂量100~200 g a.i./hm~2。对苹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优于同类进口药剂25%嘧菌酯悬浮剂、50%醚菌酯干悬浮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对采收期和贮藏期苹果轮纹病的防治效果优于50%醚菌酯干悬浮剂、多菌灵、代森锰锌推荐剂量。对苹果树主要病害具有很好的综合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防治苹果叶螨经济有效的药剂,测定了3种不同药剂、浓度对苹果叶螨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螺螨酯悬浮剂4 000倍液对苹果叶螨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4 d防效达96.4%,速效性和持效性好于常规药剂三唑锡;49%软皂水剂药后14 d防效94.2%,持效性与三唑锡接近。综上所述,18%阿维·螺螨酯悬浮剂和49%软皂水剂2种新型杀虫剂是目前防治苹果叶螨的有效药剂,建议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6种杀螨剂对苹果红蜘蛛的防治效果,均按推荐浓度施用。结果表明,30%腈吡螨酯SC3000倍液和20%丁氟螨酯SC 2000倍液对苹果红蜘蛛防治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为显著,施药后3~20天防治效果均在97%以上。110g/L乙螨唑SC 5000倍液的速效性较差,持效性显著,药后10天、15天的防效分别为84. 7%和86. 5%。240g/L螺螨酯SC 40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为稳定,药后3~20天的防治效果均在82%以上。在苹果安全生产中,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推荐30%腈吡螨酯SC、20%丁氟螨酯SC、110g/L乙螨唑SC和240g/L螺螨酯SC合理轮换使用防治苹果红蜘蛛。  相似文献   

7.
2017年以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柑桔品种试验园的柑桔全爪螨为对象,室内测定了30%腈吡螨酯悬浮剂对柑桔红蜘蛛雌成螨的毒力,结果表明,30%腈吡螨酯悬浮剂对柑桔红蜘蛛具有较高活性,LC50为12.274 7mg/L,毒力是15%哒螨灵乳油的2.28倍,是240g/L螺螨酯悬浮剂的4.76倍。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腈吡螨酯对柑桔红蜘蛛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速效性好且持效期长,30%腈吡螨酯悬浮剂3 000和2 000倍液药后3d的防治效果分别达95.19%和99.71%,药后30d的防治效果仍达92.26%和97.94%。腈吡螨酯是目前防治柑桔红蜘蛛的理想替换药剂之一。  相似文献   

8.
柿树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抑菌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十字交叉法和血球计数板法测定柿树炭疽病菌Colleltrichum horri的生物学特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16种常用杀菌剂对该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和对孢子萌发的影响。柿树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产孢温度为28℃,适合菌丝生长的pH值为4.0~6.0,最适产孢pH值为4.0;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和麦芽糖,最佳氮源为牛肉膏。16种常用杀菌剂中,33.5%喹啉铜悬浮剂、25%溴菌腈乳油和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柿树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抑制效果最好,可作为防治柿树炭疽病的优选药剂,其次为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400g·L~(-1)氟硅唑乳油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可作为备选药剂。该研究结果可为柿树炭疽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4种药剂防治梨二斑叶螨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叶面喷施24%螺螨酯悬浮剂、20%丁氟螨酯乳油、20%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5%哒螨灵乳油4种药剂防治二斑叶螨的效果。结果表明,24%螺螨酯悬浮剂2000、2500倍液,20%丁氟螨酯乳油5000倍液防治二斑叶螨,对成螨、若螨和卵均效果显著,无药害发生,药后第1天起防效渐升,药后第5天至第10天防效一直维持在90%以上,防效显著高于三唑锡和哒螨灵,是防治二斑叶螨比较理想的药剂。5%哒螨灵2000倍液药后第3天达最高防效60%,以后降低;20%三唑锡2500倍液药后第5天达最高防效74%,以后降低。二者防治成螨、若螨效果一般,对卵无效。  相似文献   

10.
1 花期前后是防治黑点病的有利时期 2001年以来,笔者根据红富士苹果套袋后霉心病发病率直线上升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花期前后树上喷药防治,结果意外发现,凡此期喷布硫悬浮剂、代森锰锌、腈菌唑等杀菌剂的果园均很少有黑点病发生.  相似文献   

1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种杀菌剂对杨梅褐斑病菌Mycosphaerella myricae的抑菌活性,测定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基线,并进行了部分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嘧菌酯的抑制活性最强,EC_(50)为0.96mg/L;百菌清的活性最弱,EC_(50)为69.24mg/L;其余药剂的抑制活性依次为吡唑醚菌酯氟硅唑腈菌唑抑霉唑戊唑醇咪鲜胺喹啉铜代森锰锌多菌灵,EC_(50)在3.25~68.73mg/L之间。供试100株病菌对嘧菌酯的EC_(50)在0.15~2.17mg/L之间,呈近似正态的连续分布,其平均EC_(50)为0.97±0.22mg/L,可作为该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基线,用于田间抗药性监测。嘧菌酯对杨梅褐斑病具有很好的田间控制效果,其防效显著优于喹啉铜和多菌灵。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药剂对梨园二斑叶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乳油、24%螺螨酯悬浮剂是防治梨园二斑叶螨首选药剂,药后15 d防效仍在90%以上,在防治过程中可与浏阳霉素、哒螨灵、联苯肼酯、藜芦碱等交替使用,防止害螨产生抗药性;在二斑叶螨发生初期,推荐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或24%螺螨酯悬浮剂2 500倍液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3.
作者就甘肃省苹果产区矮化密植苹果新品种的抗病性和药剂防治效果进行调查和试验。结果表明,‘烟富10’‘福布瑞斯’及‘响富’对炭疽叶枯病、斑点落叶病的抗性较强,‘秦脆’对白粉病的抗性较强;克菌丹和苯甲丙环唑对‘福布瑞斯’‘响富’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丙森锌和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对所有供试品种苹果斑点落叶病和炭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都好,代森锰锌和腈菌唑对所有供试品种3种病害的防治效果都好。  相似文献   

14.
以当前常用的3种杀螨剂螺虫乙酯、螺螨双酯、乙螨唑及其复配药剂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苹果园进行了苹果全爪螨(Panonychus ulmi Koch)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螺螨双酯悬浮剂和22.4%螺虫乙酯悬浮剂,不论是单剂还是与其它药剂混用,其速效性和持效性均很好;110g·L~(-1)乙螨唑悬浮剂单独使用速效性很差,不能迅速的降低螨口密度,需要与速效性好的杀螨剂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草莓苗期防治炭疽病的高效药剂,对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4%腈苯唑悬浮剂等10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4%腈苯唑悬浮剂1000倍液、25%嘧菌酯乳油1500倍液、50%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等3个处理综合效果佳,防效均高于80%;所选的8个治疗性杀菌剂的效果均明显优于78%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两个保护性杀菌剂.草莓苗期炭疽病发病初期至中期病情指数增长率明显高于中后期,因此,要重视发病前与发病初期的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苹果黑星病的有效防治药剂,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测试了9种杀菌剂对苹果黑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氟啶胺、氟唑菌酰羟胺和吡唑醚菌酯3种药剂对苹果黑星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较好,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003 0、0.004 6、0.008 2 mg/L。在病菌侵染前使用,9种药剂都能有效保护苹果叶片防止苹果黑星病菌的侵染,施药5 d后保护效果都在70%以上;其中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80%克菌丹水分散粒剂和20%吡噻菌胺悬浮剂3种药剂的保护效果较好,施药5 d后接种,防效仍在90%以上。病菌侵染后使用,9种药剂中只有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40%嘧霉胺悬浮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种药剂能有效抑制侵染病菌的扩展致病,病菌接种4 d后施药,防效在80%以上。9种测试药剂中,氟唑菌酰羟胺、嘧霉胺、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4种药剂可作为防治苹果黑星病的主要推荐药剂,克菌丹和吡噻菌胺2种药剂可作为防治苹果黑星病的保护性药剂推荐使用,在病菌侵染前或侵染后的5 d内使用可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选出防治猕猴桃褐斑病效果较好的药剂,用嘧菌酯、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3种药剂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猕猴桃褐斑病发病初期,3种药剂对猕猴桃褐斑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1.7%、74.6%、70.8%,其中,嘧菌酯防治效果最好,代森锰锌的防治效果次之,甲基硫菌灵的防治效果最低。  相似文献   

18.
2012年用10%苯醚甲环唑WG等7种药剂进行了防治梨黑星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WG、400 g/L氟硅唑EC、40%腈菌唑WP、430 g/L戊唑醇SC、5%己唑醇ME等5种药剂对梨黑星病有显著防治效果,50%醚菌酯WG和80%代森锰锌WP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19.
以咪鲜胺、咯菌腈、戊唑醇、异菌脲和腐霉利等为试验药剂,开展番茄枯萎病菌的抑菌试验,并对抑制效果好的药剂进行复配试验,筛选出对番茄枯萎病菌抑制效果好的浓度及复配比例。结果表明,咪鲜胺和咯菌腈对番茄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0.1μg·mL-1咪鲜胺对枯萎病菌的抑菌率为73.8%,EC50为0.02μg·mL-1;0.1μg·mL-1咯菌腈对枯萎病菌的抑菌率为48.7%,EC50为0.17μg·mL-1。0.1μg·mL-1咪鲜胺和0.1μg·mL-1咯菌腈以体积比为2∶8进行复配时,抑制效果最佳,抑菌率为91.1%。研究结果对化学药剂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为防治番茄枯萎病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在重庆万州选15~25年生实生红桔(Citrus reticulata)树进行了红桔褐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防治药剂筛选试验,从18种药剂中初步筛选出对红桔褐斑病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为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5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33.5%喹啉铜悬浮剂(2 000倍液)和86.2%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可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