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过去几年我们对鲤仔鱼的开食饵料作过多种试验,都是以动物性蛋白为主的。采用这些配合饵料都没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改变鲤仔有的开食饵料,主要靠添加其它一些质量好的饵料配合剂,考虑到鲤仔鱼个体发育早期段阶的生理消化特点:4—5日龄的鲤仔鱼消化酶的活性很低。很明显,分解和消化所吃食物的能力是不强的。因此,为了保证鲤仔鱼人工饵料的高效能,应含有必要数量的生物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2.
鱼类早期生长的细微差别对其存活以及整个生活史阶段的生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而摄食是影响仔鱼期生长的最重要的外界影响因子之一。在水温19.5~20.5℃下,对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仔鱼的开口时间、适宜开口饵料和投饵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匙吻鲟仔鱼在6日龄初次摄食,摄食率在7—8日龄迅速升高,9—10日龄达到100%,11-13日龄略有降低,14-15日龄迅速降低,不可逆点(PNR期)出现在15日龄;以轮虫作为开口饵料,仔鱼的存活率和生长优于丰年虫和颗粒饲料组;养殖水体中轮虫密度在120—150个/mL可满足仔鱼的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3.
生物饵料对黑鲷仔鱼前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水产增养殖业的日益发展,鱼类的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国内近年来在鱼类种苗培育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鱼类的种苗生产中,对饵料的适口性和营养的要求比较高。日本在鱼类的种苗生产中,对生物饵料的培养,特别是小球藻、轮虫等的培养极为重视,几乎所有的鱼类种苗生产中都使用小球藻和轮虫作为仔鱼的主要饵料。我国大部份也是采用单细胞藻和轮虫培育仔鱼,同时也用一些个体较小的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海洋仔鱼消化系统,包括胃、肠道以及胰脏发育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描述了其消化系统在发育过程中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对仔鱼发育过程中包括胃蛋白酶、胰酶、肠酶及其他消化酶的变化以及饵料组分的影响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7.
鳗鲡仔鱼微型胶囊饵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备了囊心物为液态的,含脂溶性营养物(lipidic solubility nutriment,LSN)及水溶性营养物(water solubility,WSN)的明胶(GT)-羧甲基纤维素(CMC)微型胶囊饵料。制备方法为将WSN和LSN分别溶入适量水和鱼油中,再将水与鱼油制成W/O乳剂,最后以GT、CMC为囊材将乳滴包裹成微囊。平均囊径为41.2μm。对鳗鲡(Anguilla japonica)仔鳗的投喂实验表明,微囊饵料加上天然饵料可使仔鳗存活15d,而只投喂天然饵料的仔鳗只存活了8d。 相似文献
8.
大量研究表明,海水鱼苗对饵料中的某些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有特殊的需要,如果饵料中缺乏这些HUFA,如DHA(docoaahexaenoic acid 22:6n-3)、EPA(eicosapentaenoic acid 20:5n-3)和AA(arachidonic acid 20:4n-6),将严重影响其营养价值。主要介绍了HUFA对海水鱼苗的营养和生理作用以及饵料中的各种HUFA水平在海水鱼苗培育中的作用,并且给出了某些海水鱼苗对饵料中HUFA的需要量和各种HUFA之间的适宜比例。 相似文献
9.
10.
日本鳗鲡仔鱼的开口饵料和行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连续多年日本鳗鲡人工繁殖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饵料对日本鳗鲡仔鱼存活率的影响,并记录了仔鱼的运动特征和摄食行为。结果显示,与对照组(不投饵)相比,投喂以鲨鱼卵、磷虾提取液为基础的饵料和以鲨鱼卵、海蜇匀浆液为基础的饵料以及微绿球藻液均提高了日本鳗鲡仔鱼的存活率,仔鱼发育至柳叶鳗前期阶段;而投喂以鲨鱼卵、卤虫匀浆液为基础的饵料和以卤虫匀浆液、磷虾提取液为基础的饵料,以及轮虫、海带+龙须菜匀浆液或海蜇以及发酵鲨鱼肉,均降低日本鳗鲡仔鱼的存活率。实验同时还研究了日本鳗鲡仔鱼的主动摄食行为,摄食时仔鱼先用吻端反复多次触碰食物,然后张开下颌咬食,证实了日本鳗鲡早期仔鱼的摄食方式是触碰后咬食。 相似文献
11.
微粒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微粒饲料的发展历史、特点、种类、加工工艺及配方.微粒饲料按加工工艺及性状不同分为微粘饲料、微胶囊饲料和微膜饲料.苗种摄食习性、消化生理特征及营养需求不同,对微粒饲料的要求也不同.指出了微粒饲料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大眼狮鲈鱼苗的池塘培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眼狮鲈又称白眼鲈 (StizostedionvitreumMtchill) ,英文名Walleye ,隶属鲈形目、鲈科、狮鲈属。原产于北美洲东部 ,是美国和加拿大重要的游钓鱼类和经济鱼类。为了增加我国北方地区池塘养鱼和内陆水域鱼类增养殖的品种 ,1993~ 2 0 0 0年我所连续 8年从加拿大萨斯卡切温省引进大眼狮鲈发眼鱼卵和鱼苗 ,移植到哈尔滨地区 ,培育成夏花后 ,放流到内陆水域自然增殖或作为池塘搭配鱼类养殖。现将池塘培育大眼狮鲈鱼苗的试验情况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池塘条件与放养量利用沙底塘与泥底塘进行大眼狮鲈… 相似文献
16.
17.
1物料因素1.1密度与粒度密度越大,制粒产量越高。粒度细,表面积大,蒸汽吸收快,有利于水分调节,提高产量与质量。理想的粒度分布是:3.35mm以上,不得超过1%;2mm以上,不得超过5%;1mm以上,约占20%;0.5mm以上,约占30%;0.25mm以上,约占24%;0.25mm以下,不得低于20%。1.2物料水分物料水 相似文献
18.
19.
齐口裂腹鱼的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水培育齐口裂腹鱼,选择3龄以上雌雄亲鱼各60尾,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和地欧酮3种药物混合对雌鱼进行注射催产,催产率为85%,受精率为79%,适宜催产的水温为9~16℃;在14~16℃的水温条件下,受精卵在202h内全部出膜,孵出仔鱼约61万尾,孵化率为80%。对孵出的61万尾仔鱼进行了逾90d的培养,共计出塘45万尾,成活率约为74%。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培育的齐口裂腹鱼亲鱼性腺能够发育成熟,经催产能成功繁殖。 相似文献
20.
唇(鱼骨)池塘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唇鲋夏花培育、1龄秋片苗种培育和2龄秋片苗种培育生产性试验.夏花培育池0.67 hm2,轮虫高峰期下塘唇(鱼骨)水花鱼苗10万尾.经24 d培育,鱼苗的平均全长达34.92 mm,增长4.04倍,平均体质量达0.285 g,增长142.5倍,鱼苗在22日龄后体质量增长较快,出塘唇(鱼骨)夏花8.2万尾,成活率82%.1龄秋片苗种培育试验池塘面积0.27 hm2,放养夏花8万尾(平均全长2.58 cm),经142 d培育,平均全长达16.62 cm,增长6.44倍,平均体质量达37.88 g,增长291.38倍,出塘秋片鱼种6.248万尾,成活率78.1%,饵料系数2.5.2龄苗种培育池塘0.2 hm2,放养1万尾(平均体质量15.6 g),经101 d饲养,平均全长达18.21 cm,增长1.56倍,平均体质量达56.66 g,增长3.63倍,出塘唇(鱼骨)鱼种9960尾,成活率99.6%,饵料系数2.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