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阳 《长江蔬菜》2011,(24):23-24
比较了高山栽培5种不同种植密度对晓丰甘蓝的生物学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山栽培晓丰甘蓝株行距为40 cm×45 cm时,其产量、纯收入较其他种植密度分别提高2.3%~14.2%和6.3%~19.3%,是一种较为合适的高山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效农业,近几年来,笔者试验示范了春红薯—越冬甘蓝种植模式。该模式投资少,管理简单,经济效益高。特别是越冬甘蓝收获时正值露地菜青黄不接、设施蔬菜价格高企之季,又因其病虫害少,几乎不喷药,为无公害产品,  相似文献   

3.
甘蓝是上海地区主要栽培的蔬菜品种,为提高夏甘蓝的产量和种植效益,筛选出适宜在我地夏季推广种植的最佳品种,我们引进了7个夏甘蓝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甘蓝是萧山区主要种植蔬菜品种之一,种植模式有春甘蓝、夏甘蓝、秋甘蓝及冬甘蓝,全区常年种植面积1333.3hm^2左右,以鸡心、牛心、宝盛、冠皇、中甘21、兰州包等常规品种为主。一些常规品种,产量表现一般,经济效益不佳,市场占有力弱,为寻找适宜萧山区种植的甘蓝新品种,我们从日本、韩国等地引进5个新品种,结合本地常规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甘蓝是慈溪市的主要蔬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60余万hm2。由于种植品种之多,无明确的主栽品种。因此,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相差较大。为筛选出适合本地秋季种植的又能获得优质高产的品种,2008年我们引入了6个甘蓝品种进行了秋季品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夏秋两用甘蓝早夏-1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球甘蓝简称甘蓝,是我国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每年种植面积约26.7万hm^2,占蔬菜总种植面积的25%~30%,在蔬菜的周年供应及农产品出口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早夏-16是上海市农科院园艺所新育成的杂交一代甘蓝新品种,2003年5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认)定,2004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早夏-16甘蓝适应性、抗逆性强,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华南、华北地区均可栽培,但在种植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秋甘蓝是我区秋季主要种植蔬菜品种之一。为摸索出不同种植密度对甘蓝产量与性状的影响,我们在农垦二场十四分场开展了不同密度种植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根据研究结果,在山西省中部高中低三种肥力的菜田上,早熟类甘蓝亩产2500—3500公斤,建议施肥量为,纯氮4—10公斤,五氧化二磷2—8公斤,氧化钾0-6公斤。中熟类甘蓝亩产4000—8000公斤,建议施肥量为,纯氮8—15公斤.五氧化二磷4—10公斤,氧化钾2—10公斤。在同一肥力土壤上种植甘蓝时,随着甘蓝产量的增加(甘蓝生育期增长),氮磷钾的施肥量可适当增加。应用测土施肥技术,与当地习惯施肥方法相比,可减少氮肥34.8%-73.7%,甘蓝平均亩增产10.5%-13.2%。甘蓝可食部分硝态氮的含量比对照减少15.5%-32.2%。  相似文献   

9.
我国甘蓝品种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蓝是结球甘蓝的简称,由于其具有适应性广、耐寒和耐热性较强、病害少、产量高、营养丰富、耐贮运等特点,在我国各地普遍种植,2003年的播种面积达到88.33万hm^2,在蔬菜栽培和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甘蓝品种也在不断丰富和更新,尤其近年来随着生产上种植甘蓝茬口的增加和不同季节市场的需要,甘蓝品种的需求逐渐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加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推广种植的甘蓝品种已有100余个。  相似文献   

10.
刘兴明 《中国蔬菜》2017,1(3):58-60
以大棚辣椒越夏一大茬栽培为对照,调查分析了北京市延庆区5种大棚种植模式的蔬菜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种种植模式的蔬菜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投入产出比均明显高于对照,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其中番茄—紫菜豆、结球莴苣—小西瓜—甘蓝和番茄—芹菜这3种种植模式茬口安排科学合理,可优先进行推广;小西瓜—小西瓜和芹菜—芹菜这2种种植模式需要注意合理轮作,不可连续种植。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效农业,近几年来,笔者试验示范了春红薯—越冬甘蓝种植模式。该模式投资少,管理简单,经济效益高。特别是越冬甘蓝收获时正值露地菜青黄不接、设施蔬菜价格高企之  相似文献   

12.
针对南京地区气候条件,以轮作方式入手,从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洋葱、甜玉米、甘蓝的栽培关键技术介绍了洋葱—夏甜玉米—夏秋甘蓝高产高效栽培配套技术,以期为江苏及环境相似地区洋葱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范例。  相似文献   

13.
傲雪一号越冬甘蓝是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河南商丘引进的甘蓝品种。经过在陕西宝鸡地区两年的试验、示范种植,傲雪一号越冬甘蓝表现出适应性强、极耐寒、露地能安全越冬、高产优质等优点,而且栽培技术简单,生产成本低,春淡季上市,种植效益突出。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试验筛选出了河西走廊甘蓝最佳单位面积种植量。试验以中甘21为试验材料,设5个不同种植量处理,调查并分析不同处理下甘蓝的植物学性状、单球质量及产量。结果表明:在不同处理中,处理3(667 m~2种植9 523株,株行距20 c m×35 c m)在植物学性状、经济性状等方面综合表现优于其他4个处理。处理3栽植量适合河西走廊供应小球型甘蓝的生产基地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5.
小菜蛾属鳞翅目菜蛾科,在黑龙江省一年发生4~6代,是十字花科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施用农药是防治小菜蛾的重要措施。黑龙江省甘蓝种植面积较大,近年来小菜蛾发生较重,影响了甘蓝的产量与品质。为了给小菜蛾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服务于黑龙江省蔬菜生产,故进行20%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可溶性粒剂防治甘蓝小菜蛾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6.
山西南部冬小麦开始收获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月1日,麦收后6月上旬开始种植复播作物。后茬复播作物一般以玉米、大豆、甘蓝、白菜、大葱、胡萝卜等为主。近年来,随着辣椒价格,尤其是干椒价格的上升,部分地区辣椒的种植面积开始扩大  相似文献   

17.
甘蓝原产欧洲,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富含维生素、粗纤维等营养物质。甘蓝具有适应性强,对环境要求低,抗病、抗逆性强,易栽培,产量高,耐贮耐运等优良特性,目前我国每年种植面积已达88万hm2,在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甘蓝品种也在不断丰富和更新;随着生产上种植甘蓝茬口的增加和不同季节的市场需求,甘蓝栽培呈现出多种模式,  相似文献   

18.
甘蓝是萧山垦区夏秋季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但目前夏秋季种植的甘蓝品种产量较低,抗性差,易发生心腐病等生理性病害,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我们于2005年引进了4个夏秋甘蓝品种与常规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通过试验,初步筛选出了适宜本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圆春甘蓝的丰产栽培技术,在河南郑州地区进行了圆春甘蓝播种期及种植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河南地区圆春甘蓝的适宜播期为9月30日至10月5日,适宜株行距为35 cm×45 cm.  相似文献   

20.
陈文远 《西南园艺》2010,(5):50-50,55
苍溪县地处四川东北部,引进重庆三千种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西园四号’甘蓝已有15年栽培历史,常年种植面积近万亩,占甘蓝种植面积50%以上。‘西园四号’甘蓝为一代杂交种,早中熟,生育110天左右,长势强,抗病毒病,叶球扁圆形,结球紧实,单球2kg左右,每667m2产4000-5000kg,可作夏、秋甘蓝种植,田间表现抗热、抗病力强,整齐度高,产量稳定,品质优,口感回甜,可炒食或作汤,深受消费者喜爱,售价同比其他甘蓝品种高出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