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鬼臼毒素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衍生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鉴定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和构型,测定了其对5龄菜青虫(Pieris rapae)、3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和3龄粘虫(Mythimna separata)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具反式内酯环的鬼臼衍生物活性显著高于具顺式内酯环的衍生物,4位取代基对杀虫活性影响较大;推测出了较为理想的鬼臼毒素类似物杀虫活性物质的结构通式。  相似文献   

2.
以鬼臼毒素为原料合成了几种衍生物 ,用质谱和核磁共振鉴定了其结构。以5龄菜青虫 (Pieris rapae)、3龄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和 3龄粘虫 (Mythimna separataWalker)为试虫 ,测定了其生物活性。结果表明 ,鬼臼毒素类似物对菜青虫表现出明显的结构与活性规律。母体的几种异构体中 ,鬼臼毒素的活性最强 ;4′位为甲氧基的衍生物较 4’位为羟基的活性要高 ;内酯环打开的衍生物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3.
以鬼臼毒素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衍生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鉴定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和构型 ,测定了其对 5龄菜青虫 (Pierisrapae)、3龄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和 3龄粘虫 (Mythimna separata)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 ,具反式内酯环的鬼臼衍生物活性显著高于具顺式内酯环的衍生物 ,4位取代基对杀虫活性影响较大 ;推测出了较为理想的鬼臼毒素类似物杀虫活性物质的结构通式。  相似文献   

4.
以菜青虫(PierisrapaeL.)为标准试虫进行生物活性跟踪测试,对杀虫植物砂地柏(SabinavulgarisAnt.)果实中杀虫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经溶剂提取、4次柱层析及重结晶,得到一种杀虫活性成分纯品,代号为SFO2.生测结果表明,SFO2对菜青虫有较强的拒食及胃毒毒杀作用,但没有触杀活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从砂地柏(Sabina vulgaris Ant)果实中获得新的具有杀虫活性的鬼臼毒素类化合物。采用活性示踪法,从砂地柏中分离并鉴定出6种此类化合物:鬼臼毒素、脱氧鬼臼毒素、苦鬼臼毒素、乙酰苦鬼臼毒素、乙酰表鬼臼毒素和脱氧苦鬼臼毒素。分别采用小叶碟添加法和浸叶法测定了6种化合物对3龄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幼虫的拒食活性以及对4龄菜青虫Pieris rapae Linnaeus幼虫和3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innaeus幼虫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这6种化合物对3种试虫均有一定的拒食或毒杀活性,其中鬼臼毒素和脱氧鬼臼毒素的杀虫活性相对较高,乙酰苦鬼臼毒素的杀虫活性相对较低。而且苦鬼臼毒素、乙酰苦鬼臼毒素、乙酰表鬼臼毒素和脱氧苦鬼臼毒素是首次报道的鬼臼毒素类杀虫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6.
3种鬼臼毒类物质杀虫活性测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鬼臼毒素、脱氧鬼臼毒素和 α-阿朴苦鬼臼 3种化合物对菜青虫均有很强的拒食和毒杀活性。 48h的拒食中质量浓度分别为 0 .0 5 7,0 .0 5 2和 0 .0 70 g· L- 1。以 0 .0 4g· L- 1鬼臼毒素、0 .0 5 g· L- 1脱氧鬼臼毒素和 α-阿朴苦鬼臼分别处理菜青虫 ,最终全部死亡。菜青虫对 3种化合物表现出的中毒症状均较缓慢。 3种化合物对小菜蛾具有一定的拒食和毒杀活性 ,对粘虫仅表现出拒食活性  相似文献   

7.
植物提取液对菜青虫的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用3龄菜青虫对曼陀罗,泽漆,苍耳、天名精等12种杀虫植物的提取液进行了室内杀虫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曼陀罗叶和泽漆植株的提取液对菜青虫的触杀作用和胃毒作用均很强,其触杀死亡率分别达到84.4%和75.5%,而其胃毒死亡率则分别高达92%和88%。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探讨软枝黄蝉杀虫活性成分.以菜青虫为靶标昆虫,采用生物活性示踪法分离鉴定软枝黄蝉杀虫活性成分,采用小叶碟添加法测定活性成分对菜青虫幼虫的杀虫活性;3种活性成分鉴定分别为黄蝉花定、黄蝉花辛和黄蝉花索。活性测试结果表明.3种活性成分对菜青虫5龄幼虫均有很强的拒食作用.处理后48hAFC.加值分别为0.071,0.045和0.103mg/mL,同时,3种化合物对菜青虫还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其中,以黄蝉花素毒杀作用最强,其LC50值仅为0.026mg/mL,优于对照药剂川楝素(0.033mg/mL);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可能是软枝黄蝉主要的杀虫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地区砂地柏各部位中脱氧鬼臼毒素的含量进行了测试 ,并以菜青虫为试虫测试了各样品的生物活性 ,初步探讨了脱氧鬼臼毒素含量与生物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各测试样品中都含有脱氧鬼臼毒素 0 .2 5~ 1 .40 mg/g。脱氧鬼臼毒素的含量与菜青虫的拒食率、死亡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说明砂地柏组织中还含有其他具杀虫活性的成分。  相似文献   

10.
砂地柏中脱氧鬼臼毒素含量与杀虫活性测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不同地区砂地柏各部位中脱氧鬼臼毒素的含量进行了测试,并以菜青虫为试虫测试了各样品的生物活性,初步探讨了脱氧鬼臼毒素含量与生物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各测试样品中都含有脱氧鬼臼素0.25~1.40mg/g。脱氧鬼臼毒素的含量与菜青虫的拒食率、死亡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说明砂地柏组织中还含有其他具杀虫活性的成分。  相似文献   

11.
对槌果藤(Capparis spinosa L.)的杀虫活性成分进行了粗提,并采用叶碟法、浸渍法和喷雾法分别测定了各提取物对斜纹夜蛾的拒食活性,氯仿提取物对菜蚜及菜青虫触杀活性,氯仿提取物对菜青虫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槌果藤各提取物对3龄幼虫均有很好的非选择性拒食活性,其中氯仿提取物活性最高,各提取物对5龄幼虫拒食活性较低;氯仿提取物不仅对菜蚜及菜青虫均有很好的触杀活性,而且对田间种植甘蓝上的菜青虫危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湘西黑藤的杀虫活性及其杀虫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湘西黑藤的杀虫活性及其有效成分。【方法】通过叶片浸渍法和叶碟法测定了该植物提取物对几种害虫的杀虫活性和拒食活性,并在活性跟踪的基础上,通过萃取、柱层析、薄层制备、重结晶、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对其有效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该植物仅根有杀虫活性,根甲醇提取物对桃蚜无翅蚜成虫、3龄菜青虫、白纹伊蚊4龄幼虫、玉米螟3龄幼虫、黄曲条跳甲成虫、棉蚜无翅蚜成虫和甘薯天蛾3龄幼虫都有毒杀效果,其24 h的LC50值分别是30.9 mg•L-1、38.4 mg•L-1、135.4 mg•L-1、161.7 mg•L-1、180.3 mg•L-1、212.9 mg•L-1和244.5 mg•L-1。首次从该植物根中分离和鉴定了5个活性化合物,即鱼藤酮、6a,12a-脱氢鱼藤素、Tephrosin、Isolonchcarpin和Pongaflavone。鱼藤酮、6a,12a-脱氢鱼藤素和Tephrosin对白纹伊蚊4龄幼虫、3龄菜青虫、黄曲条跳甲成虫和棉蚜都表现出毒杀活性,在浓度为100 mg•L-1时,死亡率为62.3%~100%;Isolonchcarpin和Pongaflavone对甘薯天蛾3龄幼虫有拒食活性,48 h的AFC50值分别是195.5 mg•L-1和106.6 mg•L-1。【结论】湘西黑藤各部位中仅根为活性部位。该植物根的甲醇提取物对棉蚜等多种害虫有较高的活性。首次从该植物的根中分离5个活性成分,即鱼藤酮、6a,12a-脱氢鱼藤素、Tephrosin、Isolonchcarpin和Pongaflavone。前3个成分对多种害虫有较高的毒杀活性,后2个成分对甘薯天蛾幼虫有拒食活性。  相似文献   

13.
中乌头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中乌头碱(Mesaconitine)结构与杀虫活性间的关系。[方法]以中乌头碱为原料合成了7种衍生物,并经质谱与核磁共振结合鉴定了其结构 以稻飞虱(Nilaparvata legen)、粘虫(Mythima separate)、红蜘蛛(Tetranychus cinnabarnus)、蚜虫(Aphis medicagini)为试虫,测定了衍生物的杀虫活性。[结果]化合物A、B、C、F、G具有一定杀虫活性,其中化合物F和G对稻飞虱活性显著,死亡率分别达到70%和85%。[结论]中乌头碱分子中,保留3-OH1、3-OH1、5-OH有利于保持化合物的杀虫活性,中乌头碱的无机酸盐对稻飞虱有较高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4.
砂地柏果实中杀虫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以菜青虫为为标准试虫进行生物活性跟踪测试,对杀虫植物砂地柏果实中杀虫活性万分进行了分离。经溶剂提取,4次柱层析及重结晶,得到一种杀虫活性成分纯品,代号为SFO2,生测结果表明,SFO2对菜青虫有较强的拒食及胃毒毒钉作用,但没有酶杀活性。  相似文献   

15.
微红新月蕨的杀虫活性和活性组分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微红新月蕨(Pronephrium megacuspe)的杀虫成分并对其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通过生物活性测定确定微红新月蕨提取物对几种害虫的杀虫活性及其作用方式,并在活性跟踪的基础上,通过萃取、柱层析、薄层层析制备、重结晶、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对活性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微红新月蕨甲醇提取物对家蝇成虫(Musca domestica)、白纹伊蚊4龄幼虫(Aedes albopictus)、桃蚜(Myzus persicae)具有较好的毒杀活性,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和菜粉蝶(Pieris rapae)3龄幼虫具有拒食活性。从微红新月蕨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和鉴定了4种化合物,即7-羟基-5-甲氧基-6,8-二甲基黄烷酮、2',4'-二羟基-3'-甲基-6'-甲氧基查尔酮、5,7-二羟基-6,8-二甲基黄烷酮和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上述4种化合物在50 mg•L-1的浓度下,对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都具有拒食活性;5,7-二羟基-6,8-二甲基黄烷酮对小菜蛾3龄幼虫具有较弱的拒食活性,24 h的平均拒食率为40.51%,另外3种化合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没有拒食活性;2 ?g/头的剂量下,这4种化合物对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没有触杀活性,24和48 h的平均死亡率为0;1 ?g/头的剂量下,5,7-二羟基-6,8-二甲基黄烷酮对小菜蛾3龄幼虫48 h的平均死亡率为33.76%,另外3种化合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也基本没有触杀活性。【结论】微红新月蕨甲醇提取物对多种害虫具有较高的活性,从该植物中已分离鉴定出的4种化合物母体结构一致,但取代基不同或取代的位置不同,其活性也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微红新月蕨中其它化学成分及其构效关系值得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新的高活性杀虫化合物。【方法】以松油烯-4-醇为原料,对其4位羟基进行修饰,设计合成了6种松油烯-4-醇酯类衍生物Z1~Z6和2种松油烯-4-醇醚类衍生物M1~M2,其中Z3、Z5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谱、高分辨质谱等方法确证;并分别测定了合成衍生物对家蝇的杀虫作用。【结果】目标化合物普遍对家蝇具有一定的熏蒸和触杀活性,其中熏蒸活性均弱于松油烯-4-醇;丙酸酯衍生物的触杀活性明显提高,其LD50为0.038 7mg/头,触杀毒力是松油烯-4-醇的3.42倍;苯甲酸酯、苯磺酸酯和对甲苯磺酸酯衍生物的触杀活性也有所提高;而丙烯酸酯、甲醚、乙醚衍生物的活性大幅下降。【结论】4位羟基的改变对衍生物的杀虫活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刘海峰  全炳武  李翔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645-20646,20648
[目的]研究12种长白山有毒植物提取的生物碱杀虫活性,为长白山有毒植物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小叶碟法研究12种有毒植物提取的生物碱对3~5龄菜青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和拒食活性。[结果]不同有毒植物提取的生物碱处理对菜青虫的生长发育构成影响有所不同。苦参、曼佗罗、天南星、藜芦和雷公藤生物碱等5个处理使试虫体重逐渐下降,直至最后死亡;葛根、北乌头、升麻和延胡索生物碱处理可使菜青虫提前化蛹,蛹态畸形;葛根、北乌头、升麻、天南星、延胡索和藜芦生物碱处理,48 h后菜青虫拒食率均在90%以上,升麻和延胡索处理拒食率最高,为100%。[结论]葛根、北乌头、延胡索、升麻和天南星等5种有毒植物的杀虫活性研究报道较少,在植物源农药的开发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寻找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新型天然产物源杀虫分子。[方法]以天然产物胆固醇为先导化合物,通过化学衍生法在其母体上引入活性腙类结构,并利用~1H NMR、IR等现代波谱技术对其结构予以表征;同时采用经典小叶碟添加法初步测试所制备衍生物在1g·L~(-1)浓度下对三龄前期东方粘虫的胃毒作用。[结果]~1H NMR和IR数据显示所合成的衍生物均为目标产物;杀虫活性测试发现所有供试衍生物对三龄前期东方粘虫的最终校正致死率均比胆固醇高,与阳性对照药剂川楝素相比,绝大多数化合物均表现出较强的杀虫活性,其中以衍生物3d的活性最为突出,最终校正死亡率达到了55.2%;同时分析数据发现,大多数衍生物对粘虫的作用也符合天然产物农药缓效型的特点,即致死、致畸作用主要集中在蛹和成虫阶段。[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胆固醇母体上引入腙类结构有助于提高其杀虫活性,同时预示此类化合物具有发展成新型天然产物源杀虫剂的潜力,也为新型杀虫剂的创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用 3龄菜青虫对曼陀罗、泽漆、苍耳、天名精等 1 2种杀虫植物的提取液进行了室内杀虫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 :曼陀罗叶和泽漆植株的提取液对菜青虫的触杀作用和胃毒作用均很强 ,其触杀死亡率分别达到 84 .4 %和 75.5%,而其胃毒死亡率则分别高达 92 %和 88%。苍耳植株提取液 ( 53 mg/kg)对菜青虫的胃毒作用最高 ,达到 94 %,但其触杀死亡率只有 57.8%。天名精、乌桕叶、苦楝叶和番茄叶则对菜青虫有较强的拒食作用 ,拒食率分别高达 92 .9%、92 .1 %、91 .3 %和 87.6%。苍耳和曼陀罗的拒食活性则较小 ,但对菜青虫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则较强 ,处理后 72 h其生长比率也只有 3 8.7%和 4 1 .2 %。  相似文献   

20.
啶虫脒的杀虫活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研究了啶虫脒对7种害虫的杀虫活性.啶虫脒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的接触LD50值为2.17×10-3μg/头,其活性是吡虫啉的1/6;对萝卜蚜(Hyadaphis erysimi)的接触LC50值为46.86 mg/L,其活性是吡虫啉的1.6倍;在18℃、25℃、32℃这3种不同温度下,啶虫脒对萝卜蚜的接触LC50值分别为34.55 mg/L、46.8 6mg/L、15.43?mg/L;啶虫脒对大猿叶甲(Colcaphellus bowringi)、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黄守瓜(Aulacophora femoralis)3种蔬菜鞘翅目害虫成虫的接触LC50值分别为3.72 mg/L、32.14 mg/L、40.78 mg/L;3%啶虫脒乳油2000倍处理菜青虫(Plutella xylostella)3龄幼虫5?d的死亡率达100%,500倍处理斜纹夜蛾(Prodenia latura)2龄幼虫,5 d的死亡率为93.33%.啶虫脒对大猿叶甲、菜青虫的杀虫活性高,是防治这两种蔬菜害虫的优良杀虫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