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以高淀粉品种晋薯2号、中淀粉品种内薯3号和低淀粉品种紫花白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小区试验.在生育期间,从植株茎叶淀粉含量、单株叶面积、单株干物重、单株茎数和块茎数等方面与块茎淀粉含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1)叶片和茎秆中的淀粉含量与块茎淀粉含量呈正相关.因此,生育前中期叶片和生育中后期茎秆的淀粉含量,可做为马铃薯高淀粉育种早期选择的生理指标和品质预测的依据;(2)单株叶面积和单株干物重始终与块茎淀粉含量呈正相关.因此,单株最大叶面积和任何生育时期的单株干物重,均可做为马铃薯高淀粉育种早期选择和品质预测的生理指标;(3)单株茎数、单株块茎数与块茎淀粉含量呈正相关或显著正相关.故单株茎数、单株块茎数可做为马铃薯高淀粉育种早期选择的重要生理指标和品质预测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块茎大小与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同一地点以不同高淀粉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 ,对各品种的总块茎产量、不同级别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单位面积上淀粉产量取决于总块茎产量和淀粉含量。不同大小块茎的淀粉含量受品种影响较大 ,有些品种各级别块茎的淀粉含量相对一致 ,有些品种的差异则较大。分别测定不同级别块茎淀粉含量 ,用加权平均方法得到某品种的淀粉含量 ,比随机取样得到的淀粉含量更准确  相似文献   

3.
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块茎大小与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同一地点以不同高淀粉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各品种的总块茎产量、不同级别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单位面积上淀粉产量取决于总块茎产量和淀粉含量。不同大小块茎的淀粉含量受品种影响较大,有些品种各级别块茎的淀粉含量相对一致,有些品种的差异则较大。分别测定不同级别块茎淀粉含量,用加权平均方法得到某品种的淀粉含量,比随机取样得到的淀粉含量更准确。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高淀粉品种晋薯2号、中淀粉品种内薯3号和低淀粉品种紫花白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小区试验,在生育期间从还原糖和可溶性糖的代谢与块茎淀粉含量积累变化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1)块茎淀粉含量的积累变化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做为马铃薯高淀粉育种早期选择和品质预测的重要生理指标;(2)块茎淀粉含量积累变化与叶片还原糖含量变化呈正相关,故叶片还原糖含量亦可做为马铃薯高淀粉育种早期选择和品质预测的生理指标;(3)块茎淀粉含量积累变化与茎秆、块茎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变化相关性不强,但生育后期与茎秆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摘要本试验以高淀粉品种晋薯2号、中淀粉品种内薯3号和低淀粉品种紫花白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小区试验,在生育期间从植株茎叶生长、块茎淀粉含量变化、叶绿素含量、叶绿体超微结构、匍匐茎结构和淀粉粒大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其结果:(1)块茎淀粉含量与淀粉粒直径、叶绿素b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可作为马铃薯高淀粉育种早期选择和品质鉴定的重要生理指标;(2)块茎淀粉含量与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体基粒数及基粒片层数、匍匐茎维管束横切面占匍匐茎横切面的百分比呈正相关趋势,以上各项生理参数可作为马铃薯高淀粉育种早期选择和品质鉴定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1982~1987年的连续试验,总计获得了4组600多对相关数据,论证了马铃薯高淀粉育种实生苗和无性世代比重间的相关性,从而说明了在实生苗世代进行高淀粉材料筛选的可靠性;并认为在实生苗世代测定和筛选高淀粉材料的株系系统测定法,是可行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高淀粉品种晋薯2号、中淀粉品种内薯3号、低淀粉品种紫花白为材料,从播种后至块茎形成期,对种薯中的干物质、淀粉、氮、磷向新生器官的转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出苗前种薯的干物质和淀粉向新生器官转移量和转移速度与种薯淀粉含量成正相关;出苗后各品种转移速度加快,尤其低淀粉品种更快;至块茎形成期,各品种干物质转移率达到80%~83%,品种间差异不大。各品种种薯内氮、磷向新生器官转移的量和速度与种薯淀粉含量亦成正相关;至块茎形成期,各品种氮素的转移率达81.8%~88.1%,磷素的转移率达75%~81.2%。各品种氮素的转移率均高于磷素的转移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实生苗世代准确测定和筛选高淀粉材料的有效方法——株系系统测定筛选法.此法通过对实生苗单株块茎淀粉含量的系统测定和统计,得到单株块茎淀粉含量的平均数、变异幅度和上下限,最后以所得数据的综合分析结果作为依据,准确筛选高淀粉材料.连续几年的试验结果证明这种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9.
为了创制优异的加工型马铃薯基因型和新品种,试验对98份马铃薯种质的块茎品质(淀粉、还原糖含量)进行检测,鉴定筛选出20份高淀粉(淀粉含量≥18.0%)种质材料,39份低还原糖(还原糖含量≤0.20%)种质材料。根据种质的亲缘关系和主要特性进行杂交亲本的选配,配制“高淀粉×低还原糖”类型的杂交亲本组合,筛选出后代F1单株表现优异的炸片高淀粉加工型组合“天薯10号×克新17号”。对组合“天薯10号×克新17号”后代239份F1群体的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和炸片色泽进行检测与分析,鉴定筛选出一批具有优良基因型的马铃薯种质材料:83份基因型淀粉含量≥18.0%,56份基因型还原糖含量≤0.20%,85份基因型炸片色泽值≤3.0。这些优异的基因型可作为高淀粉和低还原糖马铃薯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适应性强、产量高,块茎富含淀粉,其淀粉品质优于其他作物。马铃薯淀粉加工需要品种产量高、淀粉含量高,且在年际间表现稳定。以垦区主栽品种‘延薯4号’为对照,评价6个马铃薯品种的块茎产量、淀粉含量、淀粉产量及其稳定性,以期筛选出适用于当地马铃薯淀粉加工的品种。试验于2019~2021年在克山农场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块茎产量、淀粉含量、淀粉产量品种×年份互作效应显著,所以需要进行品种稳定性分析。‘北薯2号’淀粉含量21.77%,淀粉产量11 304 kg/hm2,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延薯4号’,且年际间表现稳定,表现出淀粉加工品种的潜力。‘东农321’淀粉含量14.82%,稳定性中等,块茎产量较高,为53 170 kg/hm2,稳定性好,由于块茎产量较高,所以淀粉产量较高且表现稳定,可作鲜食和淀粉加工兼用型品种试种。研究结果可为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品种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高淀粉品种晋薯2号、中淀粉品种内薯3号、低淀粉品种紫花白为材料,对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及叶柄的全氮、全磷、全钾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其结果:同一品种内,随生育时期的推移,叶片和叶柄的氮、磷、钾含量均逐渐下降;各品种氮、磷在叶片中的含量始终高于叶柄,而钾在叶片中的含量则始终低于叶柄;不同品种叶片和叶柄氮、磷、钾含量变化与品种的淀粉含量呈正相关。生育中后期相关更显著,而叶柄氮、磷、钾含量与品种淀扮含量达到了显著正相关.因此,生育中后期叶柄的氮、磷、钾的含量是衡量马铃薯品种淀粉含量高低的重要生理指标,可做为马铃薯高淀粉育种早期选择和品质预测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以高淀粉品种晋薯2号、中淀粉品种内薯3号、低淀粉品种紫花白为材料,对不同生育时期块茎淀粉含量、淀粉积累速度与淀粉磷酸化酶、蔗糖转化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全生育期3个品种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不同生育时期,各品种淀粉含量与淀粉磷酸化酶活性无明显规律性;不同生育时期,各品种淀粉积累速度与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呈正相关。淀粉含量和温度是影响淀粉磷酸化酶活性的两个重要因素,而温度又起主导作用。全生育期,3个品种的蔗糖转化酶均呈苗期为最高,中期显著下降,后期略有回升的变化趋势;不同生育时期,各品种淀粉含量与蔗糖转化酶活性均呈显著负相关;不同生育时期,各品种淀粉积累速度与蔗糖转化酶活性亦呈负相关。因此,蔗糖转化酶活性可作为马铃薯高淀粉育种早期选择的重要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 选用淀 粉含量高 低不同的 89273 、农 牧7432 2 、390363 18 、388226 单3 、底西芮、紫花白、388221 2 七个品种 ( 系) 为材料, 研究了马铃薯生育期间叶片组织结构变化与块茎淀粉含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生育期间叶片肉总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与淀粉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并在苗期和块茎增长期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栅栏组织细胞密度、海绵组织细胞密度与淀粉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并在苗期和块茎形成期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叶柄组织结构与淀粉含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以内薯7号和克新1号原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品种3个施肥处理二裂式裂区试验设计,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测定,对生育期间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与叶片、茎秆干物率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在块茎形成时便表现出品种特性;块茎淀粉含量与叶片、茎秆干物率呈显著正相关;增施肥料可降低茎秆干物率和块茎淀粉含量,影响马铃薯的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15.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低世代筛选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在育种低世代遗传改良中的问题,提出了简易的碘蓝染色法:采用一定量的半粒糙米染色,按照染色后颜色由棕红到深蓝的差异,将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分为4个类别,分别对应的直链淀粉含量由低到高。使用该方法测定了28份供试水稻品种,染色结果与实测值呈极显著相关(r=0.95**)。利用低世代遗传群体的研究,并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验证了该方法对Wx基因筛选的准确性。22份恢复系与保持系育种亲本通过此法所得直链淀粉含量与稻米淀粉合成相关基因标记之间的符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高淀粉品种晋薯2号,中淀粉品种内薯3号,低淀粉比花白为材料,对不同生育时期块茎淀粉含量,淀粉积累速度与淀粉磷酸化酶,蔗糖转化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全生育期3个品种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生育后期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块茎淀粉含量是马铃薯品种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性状,本研究对俄引薯1号、龙引薯1号、海伦3号3个不同熟期品种在生育后期不同阶段的块茎产量、淀粉含量以及淀粉产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3个品种的马铃薯块茎产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龙引薯1号>俄引薯1号>海伦3号。随着收获期的延后,各品种的块茎产量逐渐增加,其中8月31日与9月7日间增长速度最快。淀粉含量在生育后期先增加后降低,呈抛物线趋势变化,但淀粉产量随着收获期的延后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8.
对马铃薯9个亲本及其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的18个杂种无性一代的8个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①8个性状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杂种优势,超中亲优势的大小顺序为:烂薯率>块茎产量>结薯数>淀粉含量>单个块茎重>薯形>块茎外观>结薯习性;超高亲优势的排列顺序则为:结薯数>单个块茎重>块茎产量>块茎外观>烂薯率>淀粉含量>薯形>结薯习性。②品种P(2L0031-17)、P(4陇薯3号)、P(7L0218-38)、P(995D-P-8)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是理想的亲本材料。③组合P1×P4、P2×P9在淀粉含量、块茎产量等性状上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在马铃薯高淀粉育种中应选择高淀粉材料作为亲本之一,选配组合时亲本最好采用高×高类型或高×低类型配置组合。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以高淀粉品种晋薯2号、中淀粉品种内薯3号和低淀粉品种紫花白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小区试验,在生育期间从植株茎叶生长及各器官氮、磷、钾的含量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其结果:(1)含生育期3个品种的叶、茎秆、块茎含氮的浓度均随生育期间的推移而呈逐渐下降趋势。各生育时期块茎淀粉含量始终与茎秆含氮浓度呈正相关,与块茎含氮浓度呈负相关,与苗期和淀粉积累期叶片含氮浓度呈正相关。苗期叶片和块茎形成期茎秆的含氮浓度,可做为高淀粉育种早期选择的重要生理指标,块茎含氮浓度可做为品质鉴定的重要依据;(2)全生育期3个品种叶、茎秆、块茎的含磷浓度的变化与氮相同,均随生育期推移而呈下降趋势。各生育时期块茎淀粉含量始终与叶片、茎秆含磷浓度呈正相关.与块茎的含磷浓度不相关。幼苗期叶片和块茎形成期茎秆含磷浓度可做为高淀粉育种早期选择的重要生理指标;(3) 全生育期3个品种叶、茎秆、块茎含钾浓度变化与氮、磷相同,均随生育期推移而呈逐渐下降趋势。块茎淀粉含量除生育后期与叶片含钾浓度呈正相关外,与茎秆、块茎各时期含钾浓度、叶片前中期含钾浓度不相关或相关不强。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淀粉具有其他淀粉所没有的一些优良特性,在食品、饲料、化工、胶粘剂、造纸、纺织、可生物降解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高产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可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然而,目前生产上尚缺乏高产高淀粉品种,特别是早熟品种。为鉴定筛选适合淀粉加工的早熟马铃薯品种。2021和2022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在黑龙江省克山农场以‘尤佳70’为对照,评价7个早熟马铃薯品种(‘东农312’‘龙薯3号’‘中薯早35’‘中薯早39’‘中薯早43’‘中薯早44’和‘中薯早45’)的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表现及其稳定性。‘中薯早39’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稳定性表现中等,块茎产量46 643 kg/hm2,略高于供试8个品种的平均值43 676 kg/hm2,但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尤佳70’块茎产量;淀粉含量18.68%,在供试的8个品种中最高,使得其淀粉产量在供试的8个品种中最高,达8 699 kg/hm2,与其他品种(包括对照‘尤佳70’)相比差异均显著。‘中薯早39’总体表现优良,可以作为早熟淀粉加工型品种大面积试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