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酸磷和植酸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大量研究结果显示,植酸酶在动物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从植酸磷和有效磷的关系、植酸磷测定方法、饲料中的植酸磷含量、植酸酶的来源和植酸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等方面,就近10年来对植酸磷和植酸酶的研究动态和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植酸酶添加到仔猪饲粮中可提高仔猪生长性能及磷消化利用率,同时减少猪粪尿中磷的排出,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试验选用60日龄杜长大仔猪,研究不同水平的植酸酶替代磷酸氢钙对仔猪生长性能及磷消化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仔猪饲粮中添加750FTU/kg和1000 FTU/kg植酸酶替代80%磷酸氢钙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4.72%和5.24%,差异显著(P<0.05),饲料利用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33%和3.67%(P<0.05)。仔猪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磷的表观消化率和利用率,同时磷的排泄量减少。试验结果证实了在仔猪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大部分替代磷酸氢钙,减少无机磷的添加量,从而减少猪粪尿中磷的排出,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从增重效果及饲料成本来看,植酸酶添加量为750 FTU/kg(与对照组相比)较为适宜,可显著减少粪尿中磷的排泄量23.75%(P<0.01)。  相似文献   

3.
4.
本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旨在研究酸梅粉和柠檬酸对微生物植酸酶改善生长猪钙、磷消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植酸酶的基础上添加1.5%酸梅粉使植酸磷、钙和磷的消化率分别提高17.52%(P<0.05)、21.78%(P<0.05)和27.24%(P<0.05),同时使钙和磷的沉积率也分别提高25.86%(P<0.05)和33.16%(P<0.05);添加1.5%柠檬酸使植酸磷、钙和磷的消化率分别继续提高了8.14%、16.51%和13.13%(P>0.05),同时使钙和磷的沉积率也分别提高了20.94%和12.61%(P>0.05)。以上结果表明,酸梅粉和微生物植酸酶在提高生长猪饲粮植酸磷消化率及钙磷利用率方面存在互作;柠檬酸仅有进一步提高植酸酶对植酸磷的消化和对钙磷的利用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植酸酶对黄河鲤鱼生长性能及植酸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黄河鲤鱼分别饲喂对照基础日粮及添加植酸酶日粮表明,添加植酸酶组鲤鱼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都有升高,而饵料系数、死亡率都降低了。证实在黄河鲤鱼的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促进鲤鱼的生长和提高植酸磷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随机选取60周龄高产海兰褐商品蛋鸡108只,研究在不同非植酸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蛋鸡料蛋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300 FTU/kg水平植酸酶与添加150 FTU/kg水平组和未添加组相比,料蛋比明显降低(P<0.01),当日粮中非植酸磷水平为0.15%时,料蛋比低于添加0.10%和0.20%(P<0.05);非植酸磷与植酸酶同时添加时有明显的交互作用,以添加非植酸磷水平为0.10%,植酸酶为300 FTU/kg时,料蛋比最低.  相似文献   

7.
8.
植酸酶对猪粪便中氮、磷及植酸磷排放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改善畜禽的生产性能,提高磷利用率和矿物元素利用率。研究对生长育肥猪全期添加植酸酶进行试验,观察其对猪粪磷、植酸磷、粪氮排放量及生产性能的影响,以便为植酸酶的更广泛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磷的利用率,消除植酸的抗营养作用,在过去30年植酸酶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动物饲料。目前,高效的植酸酶已经面市,但植酸酶的功效仍有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植酸酶在水产饲料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植酸酶的酶学性质、影响因素、对鱼类的营养及能量代谢等方面探讨其在水产饲料中的研究进展,并从国内外研究例证中初步分析了植酸酶提高饲料中磷利用率以及降低水体污染的作用,并为植酸酶制剂在渔用配合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三个平面笼养肉鸡试验(试验一、二、三)研究非植酸磷(NPP:nonphytin phosphorus)需要的应用及层架式鸡笼试验中确定的植酸酶(PHY)和25-羟胆钙化醇(25D)对节约NPP的影响,试验期为49天。设定6个NPP日粮处理组,肉鸡分四阶段饲养。处理1到6分别如下:NRC(1994)的NPP(C)、马里兰大学NPP(UMD)、UMD NPP-0.0064%(UMD+PHY)、  相似文献   

12.
论植物性饲料磷的有效利用与植酸酶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放银 《饲料工业》1995,16(5):35-37
论植物性饲料磷的有效利用与植酸酶的应用邵阳高等专科学校王放银作为单胃动物猪、鸡饲料主要成分的植物性饲料虽含有相当数量的磷,但因为植酸盐的存在而难以利用,造成磷源的巨大浪费、饲料成本增加、环境污染和动物生产性能降低。因此,充分利用植物饲料磷则具有重大的...  相似文献   

13.
植酸和微生物植酸酶在家禽营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植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籽实的有机络合物,它常和二价或三价阳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盐,也可以和蛋白质络合从而降低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它还可降低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α-淀粉酶的活性。资料表明幼年家禽消化道内植酸酶很少,随年龄增大而稍有增加。由于体内缺乏水解植酸的内源性植酸酶,所以家禽对植酸磷的生物利用率很低。许多因素如日粮钙、无机磷水平、维生素D3添加量、家禽年龄和品种都影响植酸的水解。在谷物为主的家禽日粮中添加微生物植酸酶可促进被植酸络合的磷、钙、锌和铜的生物利用率,提高肉仔鸡和火鸡对粗蛋白、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微生物植酸酶的效果取决于添加量、日粮钙、磷水平和钙与磷的比例,它的经济效益通过提高被植酸络合的矿物元素和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以及降低粪中磷、氮排出,减少环境污染来表现。  相似文献   

14.
生长猪植酸酶的磷当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植酸磷利用的影响,确定生长猪的植酸酶磷当量。本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NaH2PO4.2H2O提供外源无机磷,同时添加植酸酶,设计1个低磷基础日粮、4个加磷日粮和3个加酶日粮,分别提供0.4、0.8、1.2、1.6g/kg的有效磷或500、750、1000FTU/kg植酸酶。选择96头体重22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等分到8个处理中。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响应指标(猪趾骨折断强度和趾骨灰分磷含量)与外源磷添加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而确定植酸酶的磷当量值。结果表明:(1)随外源磷和植酸酶水平的提高,试验猪生产性能明显改善(P<0.05),趾骨灰分磷含量和血磷水平都极显著地升高(P<0.01);(2)无机磷添加水平与响应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线性关系:y=10.79x 27.23(x-添加磷(g/kg),y-趾骨强度(kg),R2=0.92);y=1.44x 6.86(x-添加磷(g/kg),y-灰分磷(%),R2=0.99);(3)植酸酶的磷当量值与日粮中植酸酶和无机磷水平密切相关,同时也受相应指标种类的影响。本试验条件下,500、750、1000FTU/kg植酸酶分别可替代1kg玉米-豆粕日粮中0.09g、0.44g和0.72g(折断强度)或0.23g、0.58g、1.06g(灰分磷)无机磷。  相似文献   

15.
植酸酶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144只7周龄的三黄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2个重复,日粮为不添加无机磷的玉米-麸皮-豆粕型饲料。对照组日粮中不添加植酸酶,试验组(1、2、3组)分别添加400、800、1200 FTU/kg的植酸酶,对生长肉鸡磷利用率及相关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2、3组的日增重分别提高-6%、3.86%、0.86% ;而耗料增重比则分别降低-1.77%、4.68%、2.16%。血清中磷含量分别提高-12.04%、45.24%(p<0.05)、38.78%(p<0.05),粪中磷的含量分别下降1.42%、6.09%、4.66%,胫骨各项指标得到了改善,磷的利用率分别提高-0.83%、10.13%(p<0.05)、1.53%。800FTU/kg 是比较适宜的添加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猪规模化养殖的普及,大量的粪便和污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日益威胁人类的安全与健康,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畜牧业生产及畜牧业经济领域,成为我国政府及人民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饲料工业》2017,(16):22-29
试验旨在研究含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低磷日粮中添加高剂量植酸酶对1~42日龄肉鸡生长性能、骨骼矿化和钙磷沉积率的影响。将250只1日龄肉鸡公雏随机分成5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10只。1个对照组:非植酸磷(NPP)含量为0.45%/0.35%;4个试验组按照2×2因子设计试验:2个NPP含量(1~21日龄,NPP含量分别为0.35%和0.25%;22~42日龄,NPP含量分别为0.25%和0.15%),植酸酶2个添加水平为1 000 IU/kg和10 000 IU/kg。结果显示:(1)与日粮中NPP含量0.35%/0.25%相比,NPP含量为0.25%/0.15%时,42日龄肉鸡体增重、血浆无机磷浓度、股骨和胫骨灰分重量、钙含量以及跖骨直径和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31~34日龄肉鸡钙沉积率和11~14日龄肉鸡磷沉积率显著提高(P<0.05)。(2)与日粮中植酸酶添加1 000 IU/kg相比,植酸酶添加10 000 IU/kg时,42日龄肉鸡体增重、采食量、血浆无机磷浓度、股骨重量和灰分重量、胫骨和跖骨长度显著提高(P<0.05),11~14日龄肉鸡钙磷沉积率显著提高(P<0.05)。(3)与日粮中NPP含量0.45%/0.35%相比,日粮中0.35%/0.25%NPP+1 000 IU/kg植酸酶或0.25%/0.15%NPP+10 000 IU/kg植酸酶时,肉鸡生长性能和骨骼矿化(除跖骨磷含量外)未受到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1~42日龄肉鸡日粮中NPP含量为0.35%/0.25%时,植酸酶适宜添加量为1 000 IU/kg;NPP含量为0.25%/0.15%时,植酸酶适宜添加量为10 000 IU/kg。  相似文献   

18.
通过比较在添加植酸酶(试验1)和不添加植酸酶(试验2)时的生产性能和骨骼质量参数的表观回归曲线,研究不同水平C a和非植酸磷(NPP)的日粮中添加植酸酶的效果。在这2个试验中,0~16日龄的Cobb×Cobb肉仔鸡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1采用4×4因子设计,钙水平分别为:0.38%、0.58%、0.78%和0.98%,NPP水平分别为:0.2%、0.3%、0.4%和0.5%。试验2采用混合循环试验设计,日粮中C a水平为0.38%、0.47%、0.68%、0.89%和0.98%,NPP水平为0.20%、0.24%、0.35%、0.46%和0.50%。需要指出的是,设计中同时含有一个最低水平的C a和NPP(0.38%C a和0.20%NPP)组合。所有C a和NPP的组合均添加657U/kg的N atuphos 5000植酸酶,此外,其中的4个组合(0.38%C a和0.20%NPP,0.47%C a和0.24%NPP,0.68%C a和0.35%NPP及0.89%C a和0.46%NPP)不添加植酸酶,用以确定试验中多个表观回归曲线间比较特殊变量的可行性。通过比较添加与不添加植酸酶的表观曲线,结果显示:在高C a低NPP条件下,植酸酶对生长性能和骨质量的影响最明显,但当C a水平降低或NPP水平提高的情况下,植酸酶的影响程度有所下降。第3个试验证明了在高C a低NPP比低C a低NPP时,植酸酶更能发挥其功效。以上数据说明,在添加植酸酶时,不能仅以单独的NPP等价量来确定其添加量。  相似文献   

19.
以饲喂玉米-豆粕基础日粮的21日龄肉仔鸡为研究对象,通过3个连续5 d的试验,研究微生物植酸酶对表观植酸磷(PP)水解的影响。试验1:在玉米-豆粕基础日粮(Ca 0.7%,TP 0.4%,NPP 0.12%)中分别添加0、250、500,750、1000、1500、2000和5000 FTU/kg的植酸酶,植酸磷水解率分别达到43.12%、68.12%、74.7%、85.02%、85.25%、92.77%、96.91%和99.45%。试验2:在肉仔鸡玉米-豆粕基础日粮(Ca 0.5%,PP 0.17%)中不添加植酸酶,分别添加0.08%、0.13%、0.18%、0.23%、0.28%、0.33%、0.38%和0.45%NPP,植酸磷水解率分别为8.5%、27.6%、26.4%、28.9%、26.3%、17.1%、21.0%和27.7%。肉仔鸡饲喂相同日粮(Ca 0.5%,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NPP),并添加1000 FTU/kg的植酸酶,可以使植酸磷水解率显著增加(P<0.05)到80.9%、75.9%、73.5%、72.2%、68.4%、71.6%、58.3%和62.5%。试验3:除将Ca提高到0.9%外,其他和试验2的方式相同。不添加植酸酶的条件下,添加0.08%、0.13%、0.18%、0.23%、0.28%、0.33%、0.38%和0.45%NPP时植酸磷水解率分别为49.2%、19.6%、16.0%、8.0%、9.4%、2.1%、4.0%和4.2%。添加植酸酶使植酸磷的水解率显著提高(P<0.05)到85.3%、76.1%、70.0%、76.1%、62.6%、68.6%、67.4%和63.7%。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当日粮补充高浓度植酸酶(5000 FTU/kg)时,可以水解几乎所有的植酸磷(99.45%),但补充1000 FTU/kg植酸酶可获得最高的总磷存留量。补充1000 FTU/kg植酸酶时,日粮NPP的浓度越低(0.08%),植酸磷的水解率越高。这些数据也表明,与不添加植酸酶的低Ca(0.5%)日粮相比,饲喂高Ca(0.9%)日粮的肉仔鸡体内P的生理阈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