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豇豆疫病俗称死藤,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豇豆的重要病害.该病是1983年前后突然发生的新病害,曾给生产造成不小损失.本病流行性强,年度间病情差异大,是豇豆生产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病害.病菌的寄主范围仅限于长豇豆、豇豆和饭豇豆等豇豆属作物.  相似文献   

2.
豇豆煤霉病(Cercospora cruenta Sacc.)是荆州镇郊区豇豆上的主要病害,每年5月中旬在春播豇豆上始见发病,6月上中旬病害迅速扩展蔓延,6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发病盛期,陆续为害不同播期的豇豆,9月中下旬在秋播豇豆上病害停止扩展。1988年我们在城郊蔬菜区对豇豆煤霉病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现报道如后:  相似文献   

3.
豇豆根腐病是豇豆上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由于豇豆种植年数的增加、面积的扩大、品种的变化等,成为豇豆上发病最重、危害最大、防治最困难的病害,在局部区域尤为突出。一般发病率为30%~40%,严重的达60%以上,由于缺乏科学指导,菜农对其防治盲目性较大,往往发病严重后才开始用药,收效不大,且易造成产品的农药残留,严重影响了豇豆产品的质量和种植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对该病进行了研究,旨在通过对豇豆根腐病造成的豇豆产量损失进行定量分析,确立经济危害允许水平,确定防治指标,为其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豇豆栽培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但温暖高湿环境造成豇豆病虫害发生严重,极大地影响了豇豆的产量、质量和商品性。豇豆病害主要有锈病、煤霉病、枯萎病、病毒病,虫害主要有豆荚螟、地老虎、斜纹夜蛾、蚜虫、潜叶蝇等,现将豇豆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豇豆锈病为豇豆常见病害,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初为黄白色斑点,稍隆起,扩大后呈黄色疮斑,表皮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状物,后期变为黑色。病重叶迅速干  相似文献   

5.
豇豆生产是丽水市莲都区蔬菜的支柱产业。由于连年种植,各种病害发生逐年加重,其中豇豆根腐病成了豇豆上发病最重、为害最大、防治最难的病害,一般发病率为25%~40%,严重的达50%以上,造成豇豆减产达20%~60%。  相似文献   

6.
豇豆原产于亚热带地区,耐热性强,不耐低温,植株生长适宜温度15~30°C。播种面积大,3~8月均可播种,是春夏秋季蔬菜主栽品种,对蔬菜周年供应,尤其是7~9月夏淡供应有积极作用。锈病和细菌性叶斑病为其重要病害,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严重影响豇豆品质和产量,两病害症状相似,极易混淆,因病原不同,防治方法有别,正确识别两病害对豇豆提质增产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豇豆是我国重要的豆科蔬菜作物,栽培面积达67万hm2以上,湖北常年豇豆种植面积4万hm2,武汉常年豇豆种植面积6 667 hm2。在豇豆生产中,栽培管理不当或环境条件的影响,易造成病害流行,导致产量和品质严重受损。武汉地区秋季露地栽培的豇豆,常发生的病害有枯萎病、锈病、炭疽病、轮纹病、煤霉病、白粉病等。  相似文献   

8.
豇豆是我地主要栽培的无公害蔬菜品种之一,因其耐热、易管理、施药少、产量高、效益好,深受广大菜农欢迎。但由于多年重茬栽培,各种病害逐年加重,其中根腐病已成为我市发病最重、危害最大、防治最困难的病害,重病田死亡率达60%~90%,甚至绝收。因此,2006-2009年我们调查其发生危害情况,摸清了如皋地区豇豆根腐病主要病原真菌种类及环境与发病关系,为综合防治豇豆根腐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豇豆锈病是豇豆的常见病,以中南及西南地区受害较重.夏秋高温多雨,病害易于流行,严重时,病叶扭曲枯死.豇豆锈病菌是单主寄生的全型锈菌,生活史中的五个阶段在豇豆上引起不同的症状,导致豇豆锈病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豇豆在洋县栽培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1600hm2,是菜农的主栽作物之一。由于全县各地常年大面积连片种植,为病原生物繁衍提供了充足的寄主。豇豆疫病与细菌性疫病是危害豇豆的主要病害,两者症状相似,但防治方法却不同。在实际生产中,菜农朋友对这两种病害容易混淆,从而错过防治适期,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现将这两种疫病的区别及  相似文献   

11.
马青 《西北园艺》2001,(3):42-43
豇豆煤霉病又称叶斑病、叶霉病,是豇豆上一种较为严重的病害。该病可造成叶片干枯脱落,影响植株结荚,使产量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12.
不同生物肥料在豇豆上的应用效果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微生物菌肥、生物有机肥和化肥配置的4个肥料组合在豇豆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菌肥能显著降低老菜地上的豇豆病害及死亡率,提高豇豆产量,改善豇豆品质,说明微生物菌肥能够协调豇豆在老菜地上的正常生长,降低暴风雨对伏缺豇豆正常生长的影响,减轻土壤连作障碍,其中以稼乐宝微生物菌肥+阿康复合肥组合效果最好,成本低,产量高.  相似文献   

13.
早枯病是长江流域豇豆经常发生的病害,近两年有加重的趋势.2003年如皋市豇豆早枯病面积达到30%,产量损失10%~20%,最严重的田块产量损失超过50%.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合浦县生产的无公害豇豆被列为上海世博会特供产品。由于豇豆产区的农户连年种植,致使多种病害同时发生,特别是豇豆锈病和煤霉病的相似症状,导致菜农误诊,延误防治。我县处于沿海地区,在多雨年份为害尤为严重。因此,在生产上一定要重视对"两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豇豆连作障碍消减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豇豆生产是丽水市莲都区蔬菜的支柱产业,因连年种植,连作障碍严重,各种土传病害发生逐年加重,严重影响豇豆质量安全和产业发展。为此开展科学研究,总结推出以"耐连作障碍品种+土壤消毒(土壤修复)+合理施肥+科学管理"和"豆稻水旱轮作"为主要技术的豇豆连作障碍消减关键技术,并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6.
山东邹城市种植日光温室豇豆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主要运用控促相结合的技术措施,使豇豆提前上市,增产增效。主要介绍了加温日光温室豇豆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豇豆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豇豆叶绿体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及其在近缘种的通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磊  李依  郭瑞 《长江蔬菜》2014,(6):9-15
从公共数据库中下载豇豆叶绿体基因组,对其进行全序列分析,揭示豇豆cpSSR的分布特点和基序特征,进一步研究豇豆cpSSR在豆类植物中的通用性。研究结果表明,豇豆叶绿体基因组上共有52个微卫星,主要分布于LSC区,且以A/T为单碱基重复基序的微卫星为主;从豇豆的52个叶绿体微卫星中筛选出8对多态性豇豆cpSSR引物,在豌豆、利马豆和菜豆中均成功扩增,表明这些豇豆cpSSR引物在其豆类近缘种中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8.
豇豆生产上常发生死藤现象,我们通过多年调查和分析,发现枯萎病、疫病、根腐病及涝害是导致死藤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介绍了以上几种病害的发病症状、病原及发病条件等,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控方法,为豇豆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吴松 《上海蔬菜》2007,(5):99-100
豇豆锈病(Uromyces vignae Barcl.)是豇豆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国内外许多豇豆产区都普遍发生,淮安地区5~10月尤其是6~8月发生危害最为严重,常导致叶片早衰,甚至枯萎,影响后期产量。为搞清该病在淮安地区的发生规律,筛选出防治该病的有效药剂,我们于2005~2006年对该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筛选出防治该病的有效药剂,现将2年来的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属坏死环斑病毒病(Prunus necrotic ring-spot virus,PNRSV)是樱桃等李属作物重要病害之一,属豇豆花叶病毒科等轴不稳环斑病毒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全国检疫性有害生物[1]。幼树感病可造成严重损失,是一种毁灭性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