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菜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作物,它是油料作物、蛋白质作物,也是工业原料作物和能源作物.而合理应用油菜的种植技术不但能大幅的提高产量,还能大大优化菜籽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近年来,除油用外,油菜的菜用、饲用、肥用、花用和蜜用等功能被不断开发和整合,大大提升了油菜的种植效益[1~3]。通过研究、示范和实践,形成了多种利用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技术体系。1 油菜多功能利用模式我国油菜种植优势区域主要包括长江流域冬油菜区和北方春油菜区。一般以收获菜籽为目的的油菜,在我国长江流域的冬油菜区,播种时间为9月下旬10月初,初花期为3月初,终花期为4月初,收获时间为5月上中旬;在西北和东北地区的播种时间为4~5月,花期为7~8月,收获期为9月。  相似文献   

3.
双低油菜“一菜两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既是油料作物,也是蛋白质作物、能源作物、饲料作物、绿肥作物、蔬菜作物、观赏作物,是目前第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作物。选择双低油菜品种种植,搞好栽培管理,培育壮苗,实现油菜秋发与春发并举、菜薹与菜籽兼容,既可以收获菜薹,又可以收获优质菜籽,达到"一菜两用"、增产增效的目的,种一季油菜轻轻松松赚2次钱。  相似文献   

4.
双低甘蓝型油菜既是油料作物又是蔬菜作物,薹期摘取主薹可作蔬菜用,成熟时收获菜籽供榨油用,可一菜两用.油菜在采收菜薹增加收益的同时,通过摘薹还可促进油菜植株二次分枝,从而增加菜籽产量,提高油菜的生产效益.该文从选用良种、播前准备、育苗、移栽、田间管理、适时摘薹、冻后处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双低甘蓝型油菜一菜...  相似文献   

5.
贺刚 《长江蔬菜》2016,(9):47-47
正甘蓝型油菜通常作为油料作物栽培,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品种、口味要求也不断增加,油菜薹作为绿色健康蔬菜端上了人们餐桌,成为可口的菜肴,油菜的蔬菜性俨然而生,那么怎样既能收获较多的油菜薹,又能有较好的油菜籽收成呢?成都市崇州市江源土壤肥沃,适宜油菜栽培,通过在该地4年的栽培试验,总结出甘蓝型油菜作为油、菜兼用作物的栽培技术,不仅油菜薹收益好,且较小甚至不影响油菜籽产量,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油菜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但采用常规施肥种植模式,导致成本高、产量低、收益低。根据油菜常规施肥实际,结合油菜作物的需肥特性,针对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本文制定了油菜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得出昌宁县漭水镇油菜N、P、K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7.
白菜型小油菜是甘肃省河西绿洲区重要的油料作物,种植面积正逐年增加.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变革以及油菜面积的扩大,油菜田杂草构成也日趋复杂.杂草种类多、危害重,杂草与油菜争光、争水、争肥,一些缠绕性的杂草,如薄蒴草、卷茎蓼等常缠绕油菜,造成田间通风透光不良,当油菜停止生长后,如遇湿度大、气温高的环境条件,薄蒴草生长迅速,很快将作物全部覆盖,犹如一张巨大的网罩在作物群体上,易发生草盖苗,会造成油菜倒伏、落荚,最终导致产量和质量下降.因此,控制杂草危害是确保油菜持续增产增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油菜每年食用植物油的产量位居第一,饲用蛋白的产量位于第二;此外,油菜还有花用、蜜用、菜用、肥用等功能。我国对油菜籽的需求量很高,但目前菜籽油市场不断萎缩,传统的油菜产业面临巨大挑战。为此,我们持续研发出了油菜的衍生产品,包括油菜花茶、油菜芽苗菜、油菜花护肤品、油菜饼干、油菜花酒、油菜相关文创产品、油菜盆栽花卉等。这些衍生品的商品化,一方面将带动某些油菜种植地区,特别是偏僻、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相关产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另一方面还可以丰富景区或美丽乡村建设点的旅游产品,促进区域旅游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9.
油菜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冬季作物,常用来榨油[1]。近年来,油菜薹由于风味独特、口感细嫩,营养价值和食用品质都很好,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2]。薹用油菜作为菜心、白菜薹和红菜薹等蔬菜品种的补充,极大地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  相似文献   

10.
油菜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为了提高油菜的产量,各国都致力于油菜的育种工作。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分子标记技术广泛地应用油菜育种。本文从遗传和物理图谱构建、基因的定位与克隆、数量性状位点的遗传分析、遗传多样性的评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面,综述了分子标记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