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不同最终炭化温度(300~700℃)的竹炭进行比表面的测定,结果表明炭化温度为700℃的竹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385m2/g)。将炭化温度为700℃的竹炭进行生物改性处理,利用竹炭本身的吸附能力及微生物菌群的生物降解作用,对污水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生物改性竹炭对污水中COD去除率达到94.00%,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6.67%,色度去除率达到88.73%,浊度去除率达到92.56%。通过扫描电镜分析生物改性竹炭,观察到竹炭的表面和内部孔隙均分布着丰富的微生物菌群。可见,以竹炭作为载体,为微生物聚集、繁殖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在适当的温度及营养条件下,能够同时发挥竹炭的吸附作用和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使水质得到净化。  相似文献   

2.
竹炭比表面积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不同种类、年龄的竹材制备竹炭,考察了炭化温度和炭化时间,以及竹材种类、年龄对竹炭的得率、比表面积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得率受炭化温度和时间的影响显著,竹种之间略有差异,而与竹龄无紧密关系;竹炭比表面积主要受炭化温度和炭化时间的影响,在炭化温度800℃、炭化时间2~3 h下,制得竹炭的比表面积最大。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炭化温度、不同保温时间和不同竹龄竹炭的远红外比辐射强度进行了测试,并探讨了不同因素对竹炭远红外功效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竹炭具有优异的远红外发射功效,炭化温度对竹炭远红外发射功效影响最大,其次是竹龄和保温时间.制备高远红外比辐射率竹炭较优的工艺参数为炭化温度700℃,竹龄4a,保温时间5h,远红外比辐射率可达0.937.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我国住宅小区灰水回用现状及灰水处理工艺,分析了各种处理工艺的优缺点,并收集住宅灰水,检测COD、NH3-N、TN、TP和浊度5项水质指标,搭建超滤膜和人工湿地装置,对灰水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住宅灰水COD、NH3-N、TN、TP指标值较低,属于优质回用水水源;超滤装置对灰水浊度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平均出水浊度2.0NTU,去除率97.1%,并能够去除灰水中部分COD、TN、TP;潜流式人工湿地能够有效去除灰水污染物质,其中COD平均去除率可达88.6%。经过技术比较,两种工艺处理住宅灰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人工湿地循环净化杭州植物园玉泉观鱼池水效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工湿地已被广泛用于处理各种类型的废水,采用中一欧合作设计的新型人工湿地循环处理杭州植物园玉泉养鱼池水,并对运行效果进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湿地氨氮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达96.43%;对总氮去除率为12.10%;对硝态氮的去除率较差;总磷的去除率为32.28%,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46.55%;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去除率为59.65%。湿地出水溶解氧浓度和入水相关不大;出水浊度和电导率比入水有明显降低。初步表明湿地出水可以代替地下水进行鱼塘水的更新。  相似文献   

6.
以毛竹粉、钠基膨润土为原料,通过机械捏合、活化、炭化制备毛竹/膨润土复合吸附材料(以下简称MBC)。比较了不同活化温度下的MBC对造纸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活化温度为600℃的MBC对造纸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当废水p H值为6,吸附剂投加量为6 mg·L-1,反应温度为40℃,吸附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废水的COD_(cr)去除率66.7%,浊度去除率99%;红外光谱分析表明MBC表面具有C-O-P、Si-O-Mg两种基团,有利于去除废水中的COD_(cr)和浊度。吸附动力学分析表明,采用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够较好的模拟MBC对COD_(cr)的吸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竹炭吸附水中余氯影响因素的考察,系统研究了竹炭对水中余氯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竹炭对水中余氯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用炭化温度400℃、粒径<0.112mm的竹炭2.0g,在20℃条件下振荡吸附2h,处理浓度为25mg/L余氯水溶液350mL时,竹炭对余氯的去除率达95.50%。根据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当余氯浓度在10~30mg/L范围内时,竹炭对水中余氯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  相似文献   

8.
《林业科学》2021,57(7)
【目的】探究相同炭化工艺下不同竹种、竹龄和竹材不同部位等因素与竹炭热值之间的关系,分析竹炭热值与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推导热值计算的经验公式,为竹材工业化和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24种竹材以及安吉县2~13年生毛竹,在相同炭化工艺条件下烧制成炭,采用控制变量法测试24种竹材中部炭化料、2~13年生毛竹中部炭化料以及毛竹材不同竹龄(4、5、6年)和不同部位(梢部、中部和基部)炭化料的热值和工业分析参数,分析不同竹种、竹龄和竹材不同部位炭化料热值与固定碳、挥发分和灰分含量之间的关系。通过SPSS软件对热值与固定碳、挥发分和灰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鉴定和分析,根据竹炭热值与竹材炭化料固定碳含量和炭化温度之间的关系推导热值计算的经验公式。【结果】24种竹材竹炭热值为27.94~32.98 kJ·g~(-1),平均值为31.10 kJ·g~(-1),标准差为1.11,固定碳含量为75.35%~92.59%,平均值为85.87%,标准差为3.65,灰分含量为3.34%~15.98%,平均值为7.21%,挥发分含量平均值为6.91%; 2~13年生毛竹竹炭热值为30.93~33.81 kJ·g~(-1),固定碳、灰分和挥发分含量的标准差均在5以下; 4、5、6年竹龄毛竹炭化料各部位热值绝对差异在1.38 kJ·g~(-1)以内,相对差异在3%以内。竹炭的高位热值与固定碳含量呈正相关、与灰分含量呈负相关,通过试验以及整理归纳大量竹炭炭化温度与热值、理化性能的测试数据,推导出竹炭热值(Q)与其炭化温度(T)和相应的固定碳含量(C)之间换算的经验公式。【结论】1)不同竹种炭化料热值和工业分析参数存在显著差异,取决于不同竹种各自的结构特性,相同竹种炭化料,木质素含量较高的基部热值高于中部和梢部,竹龄和生长部位对热值和工业分析参数变化无明显影响; 2)竹材炭化料热值与固定碳、灰分含量之间呈线性关系,其中热值与固定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灰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热值(Q)与固定碳含量(C)的经验公式以及固定碳含量与其相对应炭化温度(T)的经验公式为Q=0.001 8C2-0.111C+28.099 (R~2=0.72)、C=26.934ln T-93.122(R~2=0.88)。  相似文献   

9.
竹炭对水中余氯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竹炭吸附水中余氯影响因素的调察,系统研究了竹炭对水中余氯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竹炭对水中余氯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用炭化温度400℃、粒径小于0.112 mm的竹炭2.0 g,在20℃条件下振荡吸附2 h,处理浓度为25 mg/L余氯水溶液350 mL时,竹炭对余氯的去除率达95.50%。根据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当余氯浓度在10~30 mg/L范围内,竹炭对水中余氯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  相似文献   

10.
高温炭化法制备竹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温炭化法制备竹炭,探讨温度、保温时间和升温速率对竹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通过N2吸附等温线对其孔隙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提高、保温时间延长,竹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吸附值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升温速率的提高,促进了炭素前驱体石墨化程度的提高,不利于竹炭孔隙结构的发达;高温炭化法可以制得微孔、中孔、大孔较发达的竹炭。在较佳的实验条件下,高温炭化法可制得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吸附值分别为280 mg.g-1和947.3 mg.g-1的竹炭。  相似文献   

11.
不同土壤类型对毛竹林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福建省常见的7种土壤类型(红壤、黄红壤、黄壤、紫色土、红土、黄泥土、水稻土)对毛竹林出笋数、新竹成竹率和新竹胸径的影响。结果显示,毛竹林出笋数及新竹胸径在不同土壤类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新竹成竹率在不同土壤类型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认为,在毛竹造林时应优先选择退耕的农地,即耕作土壤黄泥土和红土。  相似文献   

12.
毛竹叶及其竹鞭生化物质对杉木种子的发芽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杉木种子发芽试验,检测毛竹叶及竹鞭生化物质对杉木的化感作用;就总体而言,毛竹叶和竹鞭生化物质对杉木种子发芽有着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毛竹叶及竹鞭非极性与极性生化物质的差异而言,毛竹叶及鞭弱极性生化物质对杉木种子发芽的促进作用强于极性生化物质。  相似文献   

13.
毛竹生长发育规律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生  陈建华  朱凡 《经济林研究》2007,25(4):74-76,89
毛竹不同于其它树种,有其独特的生长发育规律。为了掌握毛竹地下部分——竹鞭、笋芽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竹笋成竹规律,在湖南省湘阴县进行了长期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影响毛竹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毛竹地下部分的生长发育条件:竹鞭在疏松、肥沃、湿润、板岩或页岩发育的黄红壤中生长最为适宜;竹鞭在土层中分布深、生长壮实,鞭芽饱满、生活力强、萌发力强、发笋多,竹笋粗壮、成竹率高,新竹胸径大、竹竿高、出材率高。  相似文献   

14.
竹腔施肥对毛竹笋中重金属及微量元素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连续5年施肥及未实施竹腔施肥的毛竹笋中重金属及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量,数据显示:竹腔施肥后,笋中重金属铅减少了78%,镉减少了52%,砷提高了31%;微量元素铜提高了18%,锌减少了18%、硼减少了16%、钼减少了80%;施肥前后,亚硝酸盐及汞笋内均未检出。分析结果表明:竹腔施肥有利于提高毛竹笋的食用安全性及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5.
The manufacture technologies of two kinds of bamboo laminated panel and their physical-mechanical properties have been studied in the paper. The species of bamboo are the D. yunnanicus Hsueh et D. Z. Li in Yunnan Province and P. heterocycla var. pubescens Ohwi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data are offered in order to provide proof to produce architectural panel by bamboo materials. The results show as follows: Laminated bamboo panel can be produced by the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panels reached or even exceeded some pine used in architecture. Comparing the physical-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aminated panel made of two bamboo species, it can be seen that properties of laminated D. yunnanicus Hsueh et D. Z. Li panel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laminated P. heterocycla var. pubescens Ohwi panel, but dimensional stability was poorer than the latter. In the comparison of laminated directions, it can be seen that parallel panel had bett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an crossed pan  相似文献   

16.
毛竹林氮素营养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结合"四因素二次回归最优设计"的施肥试验,在毛竹林小年施肥后至大年新竹长叶的不同生长季节,采样分析了叶片氮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对不同生长季的叶片含氮量及叶绿素含量与新竹产量进行回归分析显示:12月采集的叶样,叶片含氮量与新竹产量呈显著的抛物线回归关系,4月出笋期采集的叶样,叶绿素含量也与新竹产量呈显著回归关系;利用氮含量方程求算留养密度2 180株/hm2的毛竹林最高理论产量相应的最适养分含量和临界值,分别为31.1 5mg/g和32.55mg/g;对叶片氮含量及叶绿素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施肥后一个月(9月)两者呈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冬季(12月)两者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抛物线回归关系,说明毛竹叶营养与内部生理指标间具很强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山竹缘蝽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竹缘蝽在浙江黄岩一年一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和石缝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危害毛竹,雷竹等,成虫有补充营养的习性,每雌虫产卵20-70粒,卵期10-18d,5月下旬出现若虫,以若虫,成虫吸取竹笋和嫩竹的汁液,使竹子生长衰弱,严重时,可使竹子死亡。  相似文献   

18.
毛竹冬笋生长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0株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和30条毛竹鞭跳鞭上的冬笋生长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母竹胸径大小与冬笋产量之间的相关性方程为y=63.815x-80.805,R~=0.0802,相关性不显著;②母竹年龄2a的冬笋产量显著高于6a的冬笋产量,t=2.409>t_((29)0.05)2.045,母竹年龄4a的冬笋产量也高于6a的冬笋产量t=2.508 3>t_((29)0.05)2.045,母竹年龄大小对笋产量有显著的影响;③毛竹竹鞭跳鞭上的冬笋数量,来鞭大于去鞭,来鞭上的冬笋占冬笋总产量的71.4%,冬笋生长的范围多数在距母竹100cm以内,占冬笋总产量的68%;④通过母竹找到竹鞭的冬笋,去鞭上的冬笋产量显著高于来鞭上的冬笋产量,来鞭冬笋产量仅占2.62%;⑤随着母竹年龄的增加,冬笋的着生点距离母竹越远,2年生的母竹其冬笋产量、冬笋根数长在100cm以内的达41%,长在200cm以上的只有24%,而6年生的母竹,其冬笋产量、冬笋根数长在100cm以内的仅有14%和18%,长在200cm以上的达46%和42%。  相似文献   

19.
2种广东丛生竹炭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广东小叶龙竹和马来甜龙竹2种丛生竹,在砖土窑设备中炭化制取竹炭。测试分析其基本理化性能,进行甲醛、苯等有害物质吸附特性试验,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其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2种丛生竹炭的基本理化性能差异不明显,但小叶龙竹炭比表面积是马来巨竹炭的3倍,相差比较大。(2)2种竹炭对甲醛、氨、苯和甲苯都具有吸附功能,但吸附的回归方程不同,吸附效果小叶龙竹炭比马来巨竹炭好。(3)经电子扫描电镜观测2种竹炭的微观结构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20.
作者调查分析了福安市的竹类资源及其竹林分布的垂直带谱和竹林植被,通过成片竹林群落样方的观察,提出了福安市经济竹类应用前景是“突出绿竹、开发小竹、管好毛竹”.并结合发展分奖造纸竹林基地、工业专用竹林基地、观赏竹基地,这一思路将对闽东地区竹类发展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