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东台市林场9-2、4、69、创新、108、京2、美荷和北抗等8个杨树无性系1年生扦插苗的年生长节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苗高和地径年生长量方差分析F值分别为2.80和3.10,供试无性系存在显著差异。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京2、创新、108和北抗等4个无性系苗高和地径的均值都超过69杨。苗高增幅分别为11.96%,10.48%,5.67%和5.27%;地径增幅分别为3.13%,7.50%,22.50%和6.25%。这为进一步选择适应当地土壤、气候和水分等条件的优良杨树品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开展杨树无性系苗期试验研究,对引种杨树无性系进行了苗期初步筛选,为进一步做好良种选育工作奠定基础。试验采用随机区组,对1年生无性系苗木进行了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节律研究,并对1年生无性系苗木年生长量进行了方差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各无性系苗高和地径生长曲线形状和趋势基本一直,均成"S"生长曲线,但各无性系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渤丰1号的地径速生期最长,LX-2的苗高速生期最长,拟小青的苗高和地径速生期最短;LX-2、渤丰1号和014苗高生长量较对照增幅77.42%、58.20%、52.64%;178-2-145、108和LX-2的地径生长量较对照增幅51.16%、49.61%、44.96%。供试的无性系LX-2、渤丰1号、014、108、178-2-145和中绥12号,1年生苗木年生长量均优本地良种加小×俄9号。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选择伊犁州适生杨树无性系,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8个杨树无性系1年生扦插苗进行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节律研究。结果表明:各无性系苗高和地径生长均为“S”形生长曲线,各无性系之间差异不显著;171、LX-1和TL-3的苗高年生长量均高于对照,分别为362.90、305.79和303.94 cm,较对照增加21.27%、2.19%和1.56%,TL-3和LX-1达到了显著水平,171达到了极显著水平;171、DX-08-8和TL-3的地径年生长量均高于对照,分别为2.26、1.93和1.92 cm,较对照增加36.90%、16.73%和16.33%,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无性系171和TL-3苗期在本地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1年生苗年生长量均优于本地良种日本白杨。  相似文献   

4.
姚颖  姚德生 《河北林果研究》2011,(4):349-351,368
为了丰富当地杨树种质资源,从南京林业大学引种4个美洲黑杨无性系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4个无性系中,895杨、797杨、95杨在当地均有良好的生长适宜性,其苗高分别为对照加拿大杨的124.3%、116.8%和114.2%,地径分别为对照加拿大杨的159.3%、136.5%和133.9%。关键词:美洲黑杨;引种;苗期试验;成活率;生长量  相似文献   

5.
杨树8个无性系引种苗期试验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引种杨树8个无性系扦插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的扦插成活率和苗期高、径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A65/27、A61/186、A65/31、T120无性系苗期生长量高于对照35/66杨.  相似文献   

6.
对杂交选育和引种的9个杨树无性系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的苗期地径、胸径和苗高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黑小2号、J10、J7等3个无性系表现最优,地径、胸径、树高分别较小黑杨提高45.03%~22.16%、70.99%~14.96%、44.31%~16.43%。  相似文献   

7.
对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滩地8年生的Ⅰ-72、Ⅰ-69和中林46计3种杨树无性系混交林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林46杨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均明显小于Ⅰ-72杨和Ⅰ-69杨。8年生的中林46杨平均材积只有0.199m3/株,Ⅰ-72杨和Ⅰ-69杨的平均材积分别是0.499 m3/株和0.360 m3/株。Ⅰ-72杨的胸径明显大于Ⅰ-69杨,但树高差异很小。就以上3种杨树无性系而言,中林46杨不宜在长江滩地上进行造林;Ⅰ-72杨和Ⅰ-69杨较适宜,尤其是在大株行距造林中,采用Ⅰ-72杨则更容易培育大径材。  相似文献   

8.
滇橄榄不同无性系嫁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年生、地径大于4mm的滇橄榄留床实生苗为砧木,以8个滇橄榄优良无性系木质化枝条为接穗,开展滇橄榄嫁接试验,对不同无性系嫁接成活率、生长量的差异性及其与砧木地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滇橄榄不同无性系间嫁接成活率及苗木生长量差异达显著水平;砧木地径对无性系嫁接成活率影响较小,但对苗木后期生长影响较大;砧木地径保持在4mm以上的,其平均嫁接成活率均在74%以上,其中,砧木地径为9-16.2mm的嫁接成活率最高,达80%以上;2-6月是滇橄榄无性系苗高生长主要时期,净生长量占2-10月苗高总生长量的54%-68%。6-10月是滇橄榄无性系苗木地径生长主要时期,净生长量占2-10月地径总生长量的61%-69%。  相似文献   

9.
从南京林业大学引进895杨、95杨、797杨3个美洲黑杨杂种无性系,在甘肃天水渭河谷地苗期试验的基础上,于当地不同地区建立试验林,进行区域化对比试验。3a试验结果表明:3个无性系生长表现较好,其中以895杨和797杨优势明显,与对照加拿大杨差异极显著,其单株材积平均生长量均超过对照20%~60%,而95杨与对照加拿大杨无显著差异。初步认为,3个无性系可在甘肃省天水地区各杨树栽培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鲁林9号、鲁林16号杨树新品种的生长特性,为育苗和造林提供理论指导,以鲁林9号、鲁林16号及对照I-108杨1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利用Logistic方程对3个杨树无性系的苗高、胸径的生长节律进行拟合并对叶片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皆在0.99以上,并以此将各无性系的年生长过程划分为成活期、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时期。鲁林9号杨和鲁林16号杨速生期持续时间长于I-108杨,速生期内的苗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达到63%,地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最达66%,地径进入速生期的时间早于苗高。鲁林9号杨和鲁林16号杨单叶生物量的累积量大,相对含水量高,对光能的利用能力强。对2个杨树新品种年生长规律及生长特性的研究,为加强林木生产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南方型杨树新无性系生长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年生54个南方型杨树无性系为材料,对其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杨树无性系胸径、树高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且受遗传控制较强,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846 5和0.605 0,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3.95%、3.25%。不同杨树无性系胸径、树高连年生长量呈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造林后第3年平均年生长量最大,5年生时林木材积累积量均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杨树无性系LA09-N56、LA06-N30、LA09-N23、TN01-49具有树皮光滑、干形通直,落叶晚等特征,与目前湖区普遍应用的良种XL-80、XL-90、XL-75生长量相当,均表现优良,且适宜长江及洞庭湖区滩地生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Populus deltoidesCL"SZ-2"等73个杨树无性系的苗木培育和造林试验,比较分析其造林成活率、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并利用聚类分析法,初选出SZ-2杨、SZ-31杨、SZ-5杨3个优良无性系,其9年生林分生长量均高于目前浙江省表现最好的35/66杨10%以上,其中SZ-2无性系9年生林分平均胸径达37.7cm、树高达24m、单株材积达1.2946m3/hm2,分别为35/66杨的118.93%、116.50和164.69%。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验 ,对杨树无性系BT17、I-69、10 7杨的生长规律及造纸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 :各无性系之间胸径、树高连年生长量差异不大 ,而年度间生长差异明显。 5年生时材积生长仍处于加速阶段 ,均未达到数量成熟龄。此时单株材积大小是 :BT17杨 >I -69杨 >10 7杨。密度对林分树高生长影响不大 ;对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影响显著。研究发现 :纤维长度从底部园盘到梢部圆盘逐渐减小。BT17的综纤维素、a -纤维素的含量最高 ,而木质素、灰份、1%NaOH抽出物的含量低于I-69杨、10 7杨。各无性系的造纸适宜性排序为BT17杨、I -69杨、10 7杨。  相似文献   

14.
对20世纪末新引进到辽宁并经初选的12个杨树无性系进行了引种试验研究,通过无性系多点生长对比试验、室内外物候观测、对杨干象抗性评价和材性测试等,筛选出生长快、适应强的杨树新品种中辽1号杨,其材积生长量分别超过当地对照种辽宁杨、沙兰杨、荷兰3930杨和I-214杨14.8%~68.1%。其生长进程中高生长最快期是在5~6年生,连年生长量最大数值达到3.6 m;胸径生长最快期是在3~5年生,连年生长量最大数值达到6.34 cm。而且干型好、材质优良,对杨干象有相对较强的抗性,可作为新品种在其适生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5.
湘林—90等5个美洲黑杨新无性系速丰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引进国内外优树材料、优良无性系、人工杂交及天然实生苗230多份种质材料中,经过苗期选择、无性化繁殖,在湖区分3地、共71个无性系参加对比试验造林;经过7~8年的定位观测,选定美洲黑杨55/65×W07杂交组合FI的湘林-90、湘林-75、湘林-101,美洲黑杨W10×2KEN8杂交组合F1的湘林-77、湘林-92共5个美洲黑杨杂交新无性系为优良、速生杨树无性系。5—8年生,湘林-90等5个杨树新无性系的胸径、材积均大于试验林平均数+标准差,且生长量排序均位居参试无性系前列,显著高于对照I-69杨、中汉-17杨。8年生,湘林-90、湘林-77材积比I-69分别增产50.1%和44.8%,比中汉-17增产32.8%和28.1%,生长优势显著;湘林-101、湘林-92、湘林-75材积比I-69增产29.1%-25.3%,比中汉-17增产14.3%~10.9%,均达新种审定增产10%以上的增产标准。诸多无性系试验表明,新无性系的生长性状,需5~6年后才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种杨树在民勤的引种适应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4月通过扦插造林试验,在甘肃省的民勤进行了31种杨树对其地的适应性研究。扦插造林后的10月30日对各种杨树扦插植株成活及生长动态的监测结果表明:各种杨树插穗在民勤扦插的生根时间,扦插成活率,扦插植株的株高和地径生长均有明显的不同;杨树扦插植株的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927 2),其回归方程为:y=1.157 2x-0.185 7(R2=0.859 7)。经对各种杨树扦插造林封顶期的成活率、株高和地径的测定结果作聚类分析得出:内蒙中绥4号,内蒙30,内蒙赤美杨和河北沙兰杨在民勤的适应性最好,其扦插造林的成活率大于50%,扦插植株的株高大于1.3 m,地径大于1.4 cm,可以用作营造该地沙区农田防护林的首选树种;河北易县山哈扬-2,廊坊杨4号和ZGY杨适应性较优,其扦插造林成活率大于50%,扦插植株的株高大于1 m,地径大于1 cm,可以用作该地区农田防护林的备选树种;69号杨较为特殊,其扦插造林成活率小于10%,但扦插植株的株高大于1.5 m,地径大于1.5 cm,提高其成活率后可以利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 8个杨树新品系的苗期观察和造林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南林 80 1 0 5号杨和阜新1号杨两个无性系的树高、胸径生长量均超过当地主栽品种美洲黑杨 (Ⅰ - 69)。这两个无性系具有树干通直、干形圆满、分枝角度小、萌动展叶早、生长期长、抗病虫害等优良特性 ,可以在皖北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出适合桓台县当地生长的杨树优良新无性系品种,对26个黑杨派杨树新无性系进行苗期生长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无性系的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广泛的遗传变异,苗高、地径、胸径3个性状均受强遗传控制,3个生长性状间表现出极显著的遗传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和综合评定,初步筛选出21个生长量较大、育苗成活率较高的无性系,可参与区域化造林试验.  相似文献   

19.
柳树无性系苗期遗传测定与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引进的45个柳树无性系在菏泽地区的苗期生长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苗高、地径的生长差异显著,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基础。无性系苗高广义遗传力为73%,遗传变异系数为7.78%;地径广义遗传力为72.2%,遗传变异系数为9.3%;以苗高、地径年生长量为指标,应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选出表现好的柳树无性系9个,其苗高、地径遗传增益分别为8.1%,10.5%。  相似文献   

20.
杨树的苗期生长能映射后期的长势 ,通过对 10 7杨、天演速生杨与本地区生长较好的I 6 9杨在苗期生长量上的比较 ,表明 10 7杨生长最好 ,其次是I 6 9杨 ,天演速生杨生长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