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一 《新农村》2007,(5):31-31
孩子呱呱坠地,给父母带来欢乐、期望。年轻的父母首先想到的是给他以充足的营养、丰富的知识和智力开发……但对如何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却考虑不多。贝多芬曾告诫后人:“把‘德性’教给你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孩童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切莫错过这个时期。1·把握好教育的时机对幼儿教育也有个时机问题,如孩子获得成功时,家长在鼓励的同时,可提出新的要求;当孩子受到挫折时,家长要关心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和对待;当孩子对某事产生兴趣时,家长要因势利导,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孩子发怒激动时,家长要冷静…  相似文献   

2.
<正>孩子出生时就好比是一张白纸,父母将在这张白纸上画上第一笔。这一笔怎样画、画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人生。毫无疑问,父母是儿童的启蒙老师,也是第一任老师。孩子出生后至幼儿期,父母是其接触最多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无时不在影响着孩子。为了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做父母的要当好这第一任老师。2~3岁是儿童开始形戍个性、品德的重要时期,能初步掌握  相似文献   

3.
<正>经常听到有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你要他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他不理不睬,甚至用白眼回敬你;你耐心给他讲道理,却遭到无理反驳;你批评他的错误行为,他却"砰"的一声摔门而去……我们不禁要问,孩子们为什么要和大人作对?心理学家认为,他们这样做大多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或是用这种方式来显示自己与大人争论的能力。当然,不能把孩子所有的顶撞统统视为与父母作对,因为当孩  相似文献   

4.
胡莹莹 《新农业》2014,(12):6-7
<正>相关调查显示,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监护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一个突出的农村社会问题。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的离开往往是为了给他们创造更好的生  相似文献   

5.
Madison DuPaix 《百姓》2010,(11):42-45
许多成年人至今还和存钱奋斗着,但是大部分的人最终都成为了"月光族"。大人亦是如此,所以教导孩子存钱就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现在的小孩子不仅没有储蓄的习惯,用钱的时候更是大手大脚,想买什么东西就向父母要钱,他们的字典里没有"节俭"这个词。很多父母也认为孩子们要什么就给什么是爱他最好的体现。但是即使给孩子金山银山,也不如给他创造财富与打理财富的头脑和双手。因为坏的理财观念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一个人的理财教育,应该从孩童时代便开始做起。为人父母,如何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以身作则为孩子做个好榜样?如何使用正确的方法向孩子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呢?如何通过对孩子理财教育将学习与情绪相结合,了解子女各方面的情绪问题,从而帮助孩子了解及认识自己,把个人潜能全面发挥出来?你的小财主,由你做主。  相似文献   

6.
<正>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当孩子入学后许多家长、老师常常因为孩子进步缓慢而着急,由此或者粗暴地给孩子戴上"脑子笨"、"性格难以改变"之类的帽子,或者自认为学识浅、水平低,不会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7.
一、表扬过多 太多的表扬会给孩子带来许多束缚与负担,当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时,孩子很容易产生挫折、内疚感.如父母总夸孩子"太聪明了",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孩子就会深深地自责与沮丧,自尊心与自信心受到打击.因此,父母最好就某件具体的事情表扬孩子,如"你今天的作业写得很好!"  相似文献   

8.
我从哪里来?     
正每个孩子都可能问过父母:"我是从哪里来的?"回答五花八门——"你是花盆里长出来的""你是树上结的""你是路边捡的"……以这样的话来搪塞孩子,有些孩子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开明一点的父母可能会说:"你是爸爸妈妈相爱的果子,你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啊。"但如果孩子进一步追问:"那怎么就能从肚子里出来呢?"很多父母就有些尴尬了,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解释生命的成长历程,或者以别的话题来转移  相似文献   

9.
每个孩子都免不了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因为孩子正是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重要的问题不是孩子是否犯错误,而是父母采取何种态度.父母对待孩子的错误所采取的态度,恰如一把犁刀的两面:它可以割破孩子的心,留下永恒的伤疤;也可以从中"掘出生命的新水源".……  相似文献   

10.
<正>暑假,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期,可以在家避暑,可以外出旅游,可以睡个懒觉,当然,还有一些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摆脱了学校的看管,一下子处于"真空"状态,他们的暑假生活怎么过?是否安全?是否给他们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1.不要让学习教育在暑期成为空白(1)家长多尽一份责任关注孩子  相似文献   

11.
如今,越来越多的"80后"年轻人,愿意接受父母介绍的对象或安排的相亲。一家知名婚恋网站的调查显示,30岁以下首次结婚的男女,近半数人的另一半是通过父母亲友介绍的,其中有7成左右网友表示经过父母认可后才确定结婚对象。更有不少热心父母,积极为孩子"包"下从安排相亲、操办结婚到养育孩子的全套流程。张磊和王萍就是这样一对小夫妻。"两家父母是关系很好的朋友,都很喜欢我们,就撮合我们在一起。"两人的"恋爱模式"经常是,张磊被王萍父母叫到家中,与王萍一起看电视、吃晚饭。就这样交往  相似文献   

12.
作为父母,我们总想给予孩子最好的一切,除了供应孩子吃穿和学费以外,有些家庭还会给孩子一些零花钱,因此正确引导孩子消费十分重要。如何给孩子零花钱,让孩子学会分辨哪些消费是有价值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的建议吧。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最珍贵的"宝贝"。他们虽然还未成年,但在家长及其亲朋好友的"赞助"下,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了一些"积蓄",孩子会要求拿零花钱来购买零食、玩具等物品。  相似文献   

13.
一、给孩子温暖 父母对孩子关爱、敏感、尊重和平等是最重要的。要让一个孩子听话,最重要的首先不是严格,而是给他温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非常疼爱、关心、敏感,孩子的顺从、合作行为就比较多。如果父母呵斥、冷漠、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他就会不合作、不听话。  相似文献   

14.
父母对孩子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培养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那么,为孩子买保险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先保大人一个家庭中究竟先为谁投保?很多家长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当然应该先给孩子投保,传统的观念使父母们总想把关爱和保障先让孩子得到。其实这是一  相似文献   

15.
几位老朋友在闲谈如何教育孩子时,说起一个颇有教育特色的家庭,家里的老人常给孩子讲"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孩子懂得礼让谦恭、先人后己的道理;讲"狼来了"的故事,教育孩子说老实话、做老实人的原则:讲"龟兔赛跑"的故事,教育孩子树立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意志;讲"映雪夜读"的故事,教育孩子勤奋刻苦、努力学习……这个家庭教育孩子始终以"德"为重.  相似文献   

16.
<正>成千上万的父母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教育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却并不知道这些教育方式对孩子来说有多么不受欢迎。下面就列举四种不受孩子喜欢的教育方式。一、居高临下在中国传统的理念里,"天地君亲师"对人的影响尤其深刻,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往往要求孩子绝对服从父母,父母们总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在孩子的视线中,从来不考虑孩子的感受,这样的教育方式会令孩子觉得这个世界太不公平了。爸爸妈妈们可曾想过,如果你不蹲下身来,与孩  相似文献   

17.
王晓 《当代农业》2010,(14):61-61
俗话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孩子爱心的培养,需要父母的爱心浇灌。一、以身示教,胜于言传父母、亲人是爱心传递的使者,尊老爱幼,用心去影响孩子,潜移默化中使孩子拥有爱的感知,同时,耐心地给孩子讲解什么是爱,父母为什么这样做。  相似文献   

18.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越来越多的父母用买保险的方式为孩子的未来作规划。那么,怎样科学地给孩子买保险?不妨教你六招。1、确定“保护伞”为孩子买保险不一定要以孩子的名义进行,父母才是孩子的最可靠的“保护伞”。因为孩子的保障,最终来源于父母的收入,只要父母能顺利地工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2021,(7)
正在孩子的教育上,放手不管和过度娇惯,都是不当的做法。聪明的父母要懂得该管的管、不该管的放手,做好"三不惯两不管",孩子才能少走弯路,变得越来越优秀。"不尊重人"不惯不知道你家孩子是否有这种现象:在闹情绪的时候,经常脏话连篇;长辈来家做客,  相似文献   

20.
覃大学 《湖南农业》2005,(11):28-28
慈爱孩子成长有生理需求,更重要的是心理需求。孩子被人爱着,会产生强烈的安全感和归属感。父母要教育好孩子,就要爱孩子。但爱孩子不可溺爱或纵容,父母之爱要讲一定原则。表扬二三岁的小孩就开始喜欢旁人表扬他(她),四五岁时,这种心理更趋强烈。因孩子理念里还有其他的价值观,父母的表扬就是他(她)最渴望的肯定。孩子经过努力,哪怕是一点点成绩,都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鼓励意味着给孩子以勇气和信心,使他们能正视和对付生活中的一切。鼓励孩子时,父母应使用委婉的话语,还应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批评父母批评孩子时,要尊重其人格,要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