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墨西哥棉花种质资源引种观察沈新莲,周宝良,黄骏麒,吴敬音,顾立美(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南京210014)棉花种质资源常具有推广品种所没有的抗病性、抗虫性、耐瘠薄、耐寒、高纤维品质潜力等基因,是培育突破性棉花新品种的基础,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棉花...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棉花纤维品质提升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北省近10年来审定的品种和多年来用品种间杂交、陆海远缘杂交方法创造的种质资源材料纤维品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 审定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提升潜力较大; 陆海远缘杂交创造的种质材料纤维品质优异, 是提升棉花纤维品质的优良亲本。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陆地棉品种(系)田间不同取样期纤维品质变化的研究表明,纤维长度、纤维整齐度、纤维伸长率、麦克隆值和纤维比强度5项品质性状年度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亦即各品种(系)的纤维品质在年度间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6次取样中,各品种(系)的测试结果都有明显的峰值出现,并且各次取样的测试结果与其平均值都有一定的差异。即使同一次取样,各品种(系)的测试结果与其平均值的差异程度亦不同。在优质棉生产中,宜首先选用优质品种,并将其吐絮高峰调整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宜。在棉花育种的品系预备试验和品系比较试验等试验中,为提高对纤维品质评选的准确性,应综合考虑其它农艺性状或增加取样次数,不宜只依据某一次取样的测试结果来断定某一品系纤维品质的优劣。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棉花种质资源纤维品质性状多样性,筛选出高品质种质资源,为棉花品种改良奠定基础。【方法】以新引进的120份国内外棉花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田间种植的方法,利用田间表型结合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其纤维品质的品质性状整体状况及形状间的相关性,结合分子标记手段,分析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结果】120份资源上半部平均长度均在33 mm以下,其中31份棉花样品马克隆值属于A级范围,断裂比强度最小为24.08,最大为38.4。共检测到95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5.58个多态性位点。供试材料可分为2个类群,分类结果与其品质性状大致相同。【结论】120份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PSP25523-1、苏联棉5系、苏联棉28系和鄂抗棉7共4份材料纤维品质优良,可以作为优质亲本改良新疆棉花。  相似文献   

5.
转反义GhADF1基因对陆地棉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反义的棉花GhADF1基因导入陆地棉基因组,进一步了解抑制GhADF1基因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方法】构建了GhADF1基因的反义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Coker312。【结果】通过PCR检测卡那霉素抗性选择和系统选育获得3个不同转基因事件纯合系(A5、A9、A20),Southern blot显示:反义GhADF1基因已整合到受体基因组中,且能稳定遗传。转基因纯合系连续3代纤维品质分析显示,它们的纤维比强度和长度与对照相比都显著提高。【结论】转反义GhADF1基因可以提高棉花纤维比强度和长度,改善棉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高温气候的频繁出现给棉花生产带来了极大影响。为了解转iaaM基因棉花种质的高温适应性,以陆地棉标准系TM-1、转iaaM基因种质IF11及其相同遗传背景的IF11(无)为材料,对比分析了3个棉花种质在2013年棉花铃期极端高温与2012年相对正常温度条件下棉铃产量性状、纤维品质和棉仁营养品质的差异,探讨极端高温条件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铃期极端高温条件下,籽棉单铃质量、籽指和仁指明显下降,纤维长度、纤维强度和马克隆值等级降低,棉仁棉酚含量降低,脂肪酸不饱和度降低,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变化趋势则存在品种间差异;3个材料中,转iaaM基因种质的棉铃产量性状降低程度最大,而纤维品质表现相对稳定;IF11棉仁蛋白含量略有下降,粗脂肪含量显著增加,棉酚含量降低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7.
海岛棉铃柄、铃重与纤维品质的关系李春兰,刘键萍(塔里木农垦大学,阿拉尔,843300)棉花的皮棉产量与纤维品质的负相关关系一直是棉花育种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它直接影响着皮棉产量和棉纤维品质的进一步提高。若能利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寻找一个直观、简单、便于...  相似文献   

8.
冀优624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优质棉育种室培育的集丰产、抗虫、抗病于一体的特优质纤维棉花新种质.其母本冀棉22号(冀9119系)是海岛棉与陆地棉杂交[(海岛棉×邢6871)×(海岛棉×冀邯5号)]×(海岛棉×冀棉8号),经多年连续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早熟棉花新品系,其父本是高产抗虫棉花品系,遗传背景丰富,通过多年系选和定向培育,在第9代得到了丰产抗虫特优质纤维棉花新种质冀优642.  相似文献   

9.
陆地棉纤维品质改良目标及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纺织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出口创汇的支柱行业之一。棉花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我国纺织行业的用棉量约占全部纺织纤维用量的64%左右,对棉花的依存度极高。棉花纤维品质对于纺织工业的发展及原棉出口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棉花纤维品质包括品种品质、生产品质、加工品质和运输品质等多种类型。影响棉花纤维品质的因素包括品种遗传特性、生态条件、栽培措施、采摘、收购、贮藏、  相似文献   

10.
辽河流域棉区不同铃期和铃位棉花纤维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辽河流域棉区棉铃纤维品质受外部环境条件影响的程度,采用对比法试验设计,对2 个棉花品种(‘辽棉19 号’和‘AC-33B’),3 个坐果时期(伏前桃、伏桃、秋桃)、2 个坐果位置(1~4 果枝、5~8果枝)棉铃的棉花纤维品质进行比较研究。比较分析了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整齐度和伸长率,以及各指标的变异系数的大小。结果表明:‘辽棉19 号’和‘AC-33B’的纤维品质都达到了短季棉A级或AA级的标准,同时马克隆值受环境影响更为明显。对于不同铃期和铃位的棉铃,其纤维品质的各项指标以及各指标的变异系数表现有所不同,但规律相似,即前中期(伏前桃、伏桃)形成的中下部(1~4 果枝)棉铃综合品质优于后期(秋桃)形成的上部(5~8 果枝)棉铃,说明环境条件影响棉花纤维品质的形成。总体来说,伏桃的纤维品质表现较优,应该成为高产优质栽培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李付广 《中国农业科学》2023,(23):4561-4564
<正>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天然纤维的主要来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全球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棉花纤维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影响棉花纤维品质的主要指标包括: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fiber length,FL)、纤维断裂比强度(fiber strength,FS)、马克隆值(fiber micronaire,FM)、整齐度(fiber uniformity,FU)等,这些指标也是决定纺织品质量的重要因素[1]。长期以来,棉花纤维品质与产量的同步改良一直是棉花育种中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以鲁棉696 作为供试材料,设置播种时间(5 月25 日、6 月5 日)、播种深度(3cm、5cm)和覆盖物(基质、50%基 质+50%耕作层土壤、耕作层土壤)的三因素再裂区试验。探究不同处理方式对棉花出苗率、产量、纤维品质的影响。试 验表明,选择6 月5 日播种,播种深度为3cm,覆盖物为50%基质+50%耕作层土壤,棉花出苗率、产量、纤维品质达到最 优。  相似文献   

13.
新疆棉花纤维品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具有棉花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新疆棉花素以原棉品级高、色泽好、纤维长而著称,是我国高品质棉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和出口产品。据多年统计,新疆平均细绒棉为1.85级,纤维长29.51mm,衣分36.4%;棉花一、二级品率连续保持在80%以上,棉花商品率高达97.5%。经过“九五”攻关,新疆已选育出一批丰产性好、抗病性强、纤维品质优良的早熟陆地棉新品系和一……  相似文献   

14.
棉花高纤维品质新种质培育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棉花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据纺织部门研究,环绽纺纱最重要的是长度,其次为强度,再次为细度;而气流纺纱,以强度为最重要,细度次之,长度又次之。与化纤混纺,也需要高强度的棉纤维。为了改进我国的棉花纤维品质,我们于1980年起开展了高纤维品质新种质培育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棉株不同座果点纤维品质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为了明确棉株不同座果点棉花纤维品质的差异及对品质贡献率的大小,于2000至2001年研究了不同座果点对品质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第二座果点棉铃对纤维品质的贡献率最大,达到38.31%,其次是第一座果点(31.81%),再次是第三座果点(29.88%)。确定了棉株65个座果点的品质特点,并以综合指标为尺度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将这些座果点分成差异明显的6大类,其中Ⅱ-Ⅴ类为优质类,Ⅰ类、Ⅵ类为较差类;就时间分布而言,7月20日以前(伏前桃)的纤维品质最差,贡献率仅16.38%,7月20日至8月20日(伏桃)的纤维品质最好,贡献率达35.36%,8月21日至9月10日(早秋桃)的品质贡献率为28.54%,而9月10日以后(晚秋桃)品质贡献率减少为19.72%。  相似文献   

16.
棉花纤维品质指标及其提高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棉花纤维品质的指标和纺织技术革新对棉花纤维品质提出的新要求,并提出了提高我国棉花市场竞争力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TM-1为对照,研究了5个棉花纤维突变体的形态发生与农艺性状。结果表明棉花纤维突变体胚珠纤维分化突起与对照TM-1同样首先发生在胚珠脊突处,然后是合点处及胚珠中部,最后在珠孔端。有短绒有短纤维突变体(Li)与对照TM-1一样,以在开花当天(0DPA)突起为主;到开花后第5日5DPA)短绒(即第二批细胞)突起。无短绒有纤维的光籽(N1)在开花当天(0DPA)在合点附近有突起,开花后第1日(1DPA)仍有突起。纤维突变体的衣分和衣指均较低,这是突变体产量低的主要原因,但突变体籽指较TM-1高。突变体纤维的比强度较差,其他纤维品质指标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合理布点初探冷苏凤,葛知男(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南京210014)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多年多点试验鉴定新品种的丰产性、早熟性、抗逆性、纤维品质及适应范围,为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依据。随着我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的逐步完善,品种...  相似文献   

19.
陆地棉纤维品质与苗期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品质改良是我国棉花育种的主攻方向之一。纤维品质测定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棉花育种的早期世代 ,很难对中选株、系全部进行测定 ,从而限制了人们在育种早期世代对棉花纤维品质进行选择。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苗期性状与纤维品质的相关分析 ,确定可以在苗期对纤维品质进行初步间接选择的性状 ,以防在间、定苗时过早拔掉优质棉单株 ,进而提高棉花品质育种效率。鉴于苗期性状易受环境条件影响 ,本研究选用多个材料连续试验两年 ,通过增加重复以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1 材料与方法试验于 1 997、 1 998年在山东农业大学泰安农场进行。…  相似文献   

20.
棉属野生种为棉花育种提供了类型丰富的抗源及优质潜力等基因。迄今为止,在以下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1)品质育种方面,从陆地棉×异常棉组合获得了一批高品质种质系,纤维比强度达35gf/tex以上,麦克隆值3.5~4.0,长度35mm;(2)抗虫育种方面,从陆地棉×瑟伯氏棉、陆地棉×比克氏棉、陆地棉×异常棉组合选出了一批抗棉铃虫或蚜虫的种质系;(3)抗病育种方面,从陆地棉×司笃克氏棉、陆地棉×亚洲棉×斯特提棉后代中得到了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的种质材料,(4)种子无酚植株有酚棉花新类型的培育方面,已从中棉×比克氏棉后代中获得了一批株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