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麦长管蚜种群动态的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麦长管蚜的种群进行动态分析,揭示出麦长管蚜种群动态的一般规律,以确定最佳的防治时期。通过对麦长管蚜进行定时、定点、定株的系统调查,利用平均密度( x)、平均拥挤度(m )、聚块性指标(m / x)等参数作为指标对麦长管蚜种群动态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即小麦拔节到收获),把麦长管蚜整个种群动态过程分为八个状态集,4个时期,即点片发生期、初盛期、猖獗危害期和衰退期;而且防治麦长管蚜的最佳时期要在初盛期A3,避免猖獗危害期的出现,以达到经济、有效的控制麦长管蚜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冀东地区小麦长管蚜及其寄生蜂种群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4年3月25日至6月10日对秦皇岛地区麦长管蚜及其寄生蜂的田间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探讨麦长管蚜种群的发生规律及其寄生蜂的种类和数量动态。调查结果表明:在4月1日(此期为小麦返青期)麦长管蚜开始发生,此时百株有翅麦长管蚜的数量达到49.5头,百株无翅麦长管蚜的数量达到125.0头;而后急剧上升,在5月13日(此期为小麦抽穗期)麦长管蚜达到最高峰,此时百株麦长管蚜的数量为1 172.5头,发生程度为二级;而后百株蚜量急剧下降,至6月3日(此期为小麦乳熟末期),百株麦长管蚜的数量降到了0.0头。通过鉴定,麦长管蚜的初寄生蜂主要有2种,均属于蚜茧蜂属;重寄生蜂有2种分别为金小蜂属1种、宽缘金小蜂属1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寄主植物对麦长管蚜种群分化的作用,剖析寄主转换对其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方法】在人工气候箱中于温度(20±1)℃、相对湿度(65±5)%、光周期为16h∶8h(L∶D)的条件下,对麦长管蚜在不同寄主植物(小麦、大麦、燕麦)及转换寄主后的生活史和生命表参数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寄主植物上,麦长管蚜种群的若虫发育历期以及成虫寿命、存活率和繁殖力都存在很大差异。当原始寄主和替代寄主相同时,与大麦上麦长管蚜种群相比,小麦和燕麦上麦长管蚜种群若虫发育历期和成虫寿命较短,存活率、繁殖力、种群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和周限增长率均较高。小麦上麦长管蚜种群转到燕麦上后,其成虫寿命和繁殖期缩短。大麦上麦长管蚜种群转接到小麦和燕麦上后,其若虫发育历期明显缩短,净增殖率明显增加。各寄主植物上麦长管蚜种群转换寄主后,其存活率和繁殖力会发生明显改变。【结论】转换寄主后,各寄主植物上麦长管蚜种群呈现一定程度的分化。  相似文献   

4.
麦长管蚜具有远距离迁飞习性,其种群在小麦田发生、发展和消亡均可能受温度、湿度、风雨等气象因素的影响,而在麦长管蚜种群不同发育阶段出现不同的气象因素也将使其防治策略发生变化。重点分析5月温度、湿度、瞬时风速、降水量等对2019年河北省小麦田麦长管蚜种群发展动态的影响,以期明确影响河北省麦长管蚜种群发展的关键气象因子。小麦田麦长管蚜种群发展动态结果表明,河北省保定和唐山地区麦长管蚜在麦田快速发展时,当地小麦分别处于扬花后期至灌浆初期和小麦扬花期,而保定地区麦长管蚜至小麦乳熟后期才开始出现种群数量下降,唐山地区麦长管蚜却在小麦灌浆期出现了种群数量的快速下降。结合气象因素分析发现,在平均气温相近的情况下,保定和唐山地区最高气温均于5月22—24日出现了高于36℃的天气,而保定地区麦长管蚜种群数量于23日出现了急剧下降,可以确定与此次高温天气有关,但唐山地区麦长管蚜种群数量于19日便开始出现下降,与5月19—20日唐山地区小麦田出现的大风天气有关,当时风速为8.3~16.0 m/s,达到了5~7级,其中7级大风持续时间为3 h。而2地降水量和田间相对湿度的变化不是麦长管蚜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室内22℃条件下,利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理论研究了济麦22上麦长管蚜种群生命表,并比较了有翅型和无翅型麦长管蚜的发育历期和繁殖力。结果发现,济麦22上麦长管蚜的寿命为23.0±1.0d,繁殖力为24.6±1.1头/雌。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净生殖率(R0)和平均世代周期(T)分别为0.22±0.01 d-1、1.25±0.01 d-1、20.28±1.38头、13.48±0.19 d。济麦22上有翅型麦长管蚜若蚜历期、产蚜前期显著长于无翅型,但成蚜期、产蚜历期和繁殖力却显著低于无翅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农药胁迫对不同体色型麦长管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为蚜虫生态遗传与进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不同剂量氧化乐果、吡虫啉农药胁迫下,于人工气候箱中饲养2种不同体色型(红色型和绿色型)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初生若蚜,分别测定各处理麦长管蚜的发育历期、体质量差、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种群平均世代周期、净增殖率及内禀增长率等生长发育和繁殖生物学参数。【结果】随着氧化乐果和吡虫啉施用剂量的增加,2种体色型麦长管蚜的发育历期、种群平均世代周期均增加,且绿色型麦长管蚜增加幅度比红色型大;2种体色型麦长管蚜的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均减少,且绿色型麦长管蚜减小幅度比红色型大。【结论】农药胁迫对2种体色型麦长管蚜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延缓作用,对其繁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绿色型麦长管蚜比红色型更敏感。  相似文献   

7.
在小麦拔节到乳熟期内,麦长管蚜自然种群是以不同虫龄、不同翅型和不同体色蚜虫组成的混合群体.小麦拔节-孕穗和乳熟期以绿色有翅蚜为主,扬花-灌浆期以绿色无翅蚜为主.抗感两小麦品种上麦长管蚜自然种群在数量、翅型、虫龄和体色组成等方面差异显著.抗蚜品种上麦蚜种群数量显著低于感蚜品种;小麦灌浆期,抗蚜品种上成蚜比例和无翅蚜比例均显著低于感蚜品种.蚜虫自然种群体色结构分析表明,红体色麦长管蚜更喜取食感蚜小麦品种.结果表明,寄主生育期和寄主品种显著影响麦长管蚜种群结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农药胁迫对不同体色型麦长管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为蚜虫生态遗传与进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不同剂量氧化乐果、吡虫啉农药胁迫下,于人工气候箱中饲养2种不同体色型(红色型和绿色型)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初生若蚜,分别测定各处理麦长管蚜的发育历期、体质量差、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种群平均世代周期、净增殖率及内禀增长率等生长发育和繁殖生物学参数。【结果】随着氧化乐果和吡虫啉施用剂量的增加,2种体色型麦长管蚜的发育历期、种群平均世代周期均增加,且绿色型麦长管蚜增加幅度比红色型大;2种体色型麦长管蚜的相对日均体质量增长率、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均减少,且绿色型麦长管蚜减小幅度比红色型大。【结论】农药胁迫对2种体色型麦长管蚜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延缓作用,对其繁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绿色型麦长管蚜比红色型更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及小麦单作田麦长管蚜的种群动态研究,探讨果麦间作模式下麦田麦长管蚜的发生危害特点及与小麦单作田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定期定点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麦长管蚜种群动态.[结果]麦长管蚜5月上中旬开始危害,核桃小麦间作田发生危害时间稍早于红枣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果麦间作模式下麦田麦长管蚜田间消长规律与小麦单作田基本一致,危害高峰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核桃小麦间作田麦长管蚜发生量大于红枣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麦长管蚜发生量.[结论]核桃小麦间作麦田、红枣小麦间作麦田和小麦单作田麦长管蚜的田间消长规律基本一致;麦长管蚜在核桃小麦间作田的危害重于其在红枣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麦蚜发生规律及预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多年系统观测,关中麦区麦蚜种类为麦长管蚜、麦二叉蚜、禾谷缢蚜、麦无网蚜和玉米蚜。麦长管蚜是小麦生长后期危害优势种;渭北旱塬和关中灌区西部小麦生长前期的优势种分别为麦二叉蚜和禾谷缢蚜。据麦蚜混合种群数量消长规律,提出渭北春季麦蚜混合种群发生量峰值预测式。麦二叉蚜、麦长管蚜在渭北非极端寒冷年份可以成、若蚜安全越冬,未谷缢蚜只部分年份可以越冬。小麦适期晚播可减少黄矮病的发生,但对麦蚜却无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麦蚜与其天敌种群在数量及空间上的动态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麦蚜与其天敌种群在数量上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麦长管蚜、麦二叉蚜在麦田的水平格局为聚集分布,其天敌呈现为随机分布,在垂直格局上龟纹瓢虫对麦二叉蚜有负取向相关,龟纹瓢虫对麦长管蚜种群数量有明显的追随跟踪攻击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评估紫外线UV-B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用中波紫外线(UV-B)连续照射8代麦长管蚜3、4龄若虫,并用特定年龄生命表方法对其后代生态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麦长管蚜在实验室条件下多代饲养,表现出明显的种群退化现象.在UV-B的影响下,随着世代的增加,麦长管蚜的内禀增长率(Rm)、净增值率(R0)、周限增长率(λ)和种群数量趋势指数(I)均下降,到第3代出现最低值,后趋于稳定,而发育历期(T)呈递增趋势;UV-B处理后,F1~F5代麦长管蚜的2、3和4龄若虫发育历期延长,而到F7代差异不显著;成虫寿命、繁殖力(F)和种群数量趋势指数(T)均先减少后增加或趋于稳定,并且最小值基本都在第3代出现.这说明,UV-B对亲代麦长管蚜的影响可以传递到子代,产生累积作用,UV-B作为不利环境因子阻碍麦长管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但随着处理代数的累加,增强麦长管蚜对胁迫的适应性.并且UV-B处理对麦长管蚜翅型变化影响显著.翅型的变化与麦长管蚜生态学参数变化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以8个不同地区的麦长管蚜(Macrosiphumavenae)种群为虫源,每种群10个个体用6种随机引物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引物在8个种群间共产生272个RAPD标记,种群内的相似度比种群间的高得多。利用Nei氏相似系数,对8个种群的RAPD-PCR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北京与山东试虫采集地种群遗传距离为0.0239,在8个地区中最小,山西试虫采集地种群与其他7个地区差异最大,这说明不同地区的麦长管蚜(M.ave-nae)种群的确存在着遗传变异。用UPGMA法构建的聚类图发现,麦长管蚜聚成3个群体:山东和北京群体,安徽、四川和陕西群体,新疆群体,呈梯度分布,单纯以地理隔离不能解释麦长管蚜自然群体间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14.
小麦生长中后期2种麦蚜垂直分布及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小麦生长中后期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的垂直分布及生态位,结果表明,2种麦蚜在麦田混合发生,种群动态相似,主要分布于小麦穗部和中上部叶片,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宽度值接近,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分别高达0.8513和0.8418,禾谷缢管蚜的空间生态位重叠值大于麦长管蚜,麦长管蚜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大于禾谷缢管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3种蚜虫在大麦上的种群参数差异.[方法]以大麦为寄主,在温度为(23±1)℃的人工气候室条件下比较玉米蚜、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3种蚜虫的生长发育和种群增长差异.[结果]3种蚜虫若虫历期(7.63 ~8.50 d)、成虫寿命(11.23~13.89 d)以及存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若蚜存活率较高,变为成蚜后存活率明显下降,呈典型Ⅰ型.3种蚜虫有翅蚜比例大小为玉米蚜<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繁殖力顺序与有翅蚜比例相反.玉米蚜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最高,分别为51.40、0.31、1.36,麦长管蚜最低,分别为24.63、0.24、1.28.[结论]3种蚜虫在大麦上的适生性大小顺序为玉米蚜、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  相似文献   

16.
对小麦植株化学成分与麦长管蚜和二叉蚜种群消长的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在高肥田和中肥田r-氨基丁酸与麦长管蚜种群消长的关系最为密切,胱氨酸与赖氨酸次之;精氨酸与麦二叉蚜种群消长的关系最为密切,蛋氨酸,缬氨酸次之。  相似文献   

17.
连续两年(2019-2020年)在青海高原对燕麦生长期发生的蚜虫种群数量定期开展监测,并采用形态学方法对蚜虫种类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为害燕麦的蚜虫有4种,分别是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和麦无网长管蚜,其中,前2种为优势种类,麦长管蚜主要为害麦穗,7月中旬至8月中旬种群密度均较大;麦二叉蚜与禾谷缢管蚜主要为害叶片和茎秆,7月中旬前后是这两种蚜虫的主要发生期;麦无网长管蚜以取食叶片为主,6月中旬至7月上旬是该虫的主要发生期。燕麦蚜虫整体种群数量从6月中下旬开始呈上升趋势,至7月中下旬达到高峰期,因此,建议在6月初麦蚜始发期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防麦蚜数量达到经济危害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微波照射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生态学参数及体内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为麦长管蚜种群爆发、综合治理、微波辐射产生毒性效应的分子机理及微波对昆虫种群遗传进化的影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不同强度微波照射(功率分别为2,4,6W;照射时间分别为10,20,30s)麦长管蚜后,对第2代麦长管蚜进行特定时间生命表研究,分析微波辐射对麦长管蚜生态学参数的影响,并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分析微波辐射对麦长管蚜体内抗氧化酶同工酶的影响。【结果】微波处理后,麦长管蚜的平均世代周期(T)、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均在中低强度(2,4W)照射时较对照有所提高,而在高强度(6W)照射时较对照显著降低。微波处理对麦长管蚜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氧化酶系统有明显影响,POD同工酶有新酶带出现,CAT和SOD同工酶酶带亮度随着微波辐射强度的增大而减弱。【结论】微波胁迫后麦长管蚜的生态学参数发生了变化,说明微波对麦长管蚜的毒害已遗传到下一代,高强度的微波处理对其影响更大。微波胁迫对麦长管蚜POD同工酶具有明显的激活效应,但是对CAT和SOD同工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实验种群参数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自然变温(平均20.21℃)条件下,组建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禾谷缢管蚜的发育速率快,若蚜存活率高,有翅蚜比率明显偏低;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的种群趋势指数(1)分别为54.40和33.70,净增殖率(Ro)、内禀增长力(r_m)及周限增长率(λ)分别为54.15和34.0、0.2486和0.1688及1.2822和1.1839.尽管这两种麦蚜成蚜期远长于若蚜期,但由于内禀增长力均相当大,使得稳定年龄分布中若蚜的比率分别高达90.35%和89.31%。  相似文献   

20.
宁夏中宁县麦蚜种群空间分布与蚜茧蜂的跟踪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棋盘式五点取样法调查,应用聚集度指标和灰色关联度法,对不同景观结构下麦蚜及僵蚜田间分布型变化和时间动态进行分析与模拟。发现当地蚜茧蜂10种,蚜小蜂1种。麦长管蚜、麦二叉蚜及僵蚜在时空上呈负二项分布,聚集强度随虫口密度增加而增强。麦长管蚜聚集程度受田块景观复杂程度的影响显著,麦二叉蚜则不显著。2种蚜虫空间格局表现为扩散-聚集周期性变化,但周期性变化不尽相同。僵蚜分布与蚜虫分布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但对麦长管蚜跟踪明显高于对麦二叉蚜的跟踪。用Blackith种群聚集指数分析,结果表明蚜虫的聚集原因主要是由环境因素所引起。当麦长管蚜、麦二叉蚜平均密度分别大于5.57、8.26/株时,聚集程度取决于本身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对麦蚜种群数量具有显著性跟踪关系的蚜茧蜂主要有燕麦蚜茧蜂、烟蚜茧蜂及四川蚜茧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