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根据2014年10月和2015年5月白马井渔港近岸的水质监测结果,采用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对该海域水质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白马井渔港近岸海域海水质量总体良好,基本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局部海域海水呈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2年5~10月北戴河近岸海域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该海域几个重要化学指标变化特征,并应用富营养指数法、潜在性富营养化程度评价法和小球藻培养法对北戴河近岸海域富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同时对3种方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营养指数法计算结果显示,8和9月北戴河近岸海域海水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尤其8月的营养状态指数(E)均值>3,已处于高富营养化.其他月份调查海域海水水质较好,尚未达到富营养化水平.潜在性富营养化法计算结果:5 ~7月北戴河近岸海域营养水平很低,水质质量较好.8和9月由于降雨和径流的影响,致使无机氮水平升高,但由于磷的限制,总体上尚处于潜在性富营养化阶段.通过对营养状态指数和小球藻比生长常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北戴河近岸海域营养状态指数和小球藻比生长常数总体上成正相关关系,表明小球藻培养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北戴河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状况.  相似文献   

3.
海头港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状况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5年春季海头港近岸海域的水质监测结果,采用水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对海头港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海头港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浓度较低,单因子指数值较小,有机污染指数值较小,水质良好,该海域处于贫营养化水平,富营养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2012—2013年流沙湾海水养殖区4个季度的水质数据,分析流沙湾海域基本理化指标及变化趋势,采用有机污染评价指数(A)、营养状态指数(E)和海水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法综合评价该养殖海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结果显示,流沙湾海水养殖区溶解无机磷(DIP)浓度较低(普遍小于0.05 mg/L),而溶解无机氮(DIN)浓度则普遍较高,尤其是春季(0.692~3.067 mg/L)和夏季(0.521~0.979mg/L),水体属于明显的P限制;化学需氧量(COD)呈春夏两季较高的特征(分别为4.62~5.81和2.87~3.65mg/L);夏秋两季内港的叶绿素a(Chl-a)浓度较高(4.85~8.79μg/L)、水体呈中度富营养化,而夏季外港的1号及3号站位则呈明显的富营养化状态(叶绿素a浓度10μg/L);夏季至冬季的E指数普遍1,各季NQI指数均3,养殖海域已经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春夏季的有机污染严重(A指数普遍4),秋冬两季有机污染状况恢复至中度污染以下(A指数4)。与往年相比,流沙湾海水养殖区的DIN浓度明显增加,富营养化状态凸显。  相似文献   

5.
夜光藻斑块分布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16年4月珠江口广海湾和镇海湾暴发的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赤潮,分析了赤潮暴发海域水质状况和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变化,探讨了夜光藻斑块状分布与水环境因子及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调查海域营养状态(质量)指数均处于富营养化水平(E1,NQI3),且有毒污染指数、水质综合指数和有机污染指数处于轻度到中等污染等级。夜光藻的细胞密度介于0~29 444 inds·L~(-1)之间,且赤潮区硅藻和甲藻细胞密度显著增加,而绿藻、隐藻和蓝藻却显著降低,赤潮区、过渡区和非赤潮区平均微藻种类数为18,24和13。各调查站位水质因子聚类分析表明,河口区、港口码头区和水产养殖区均出现了夜光藻赤潮,其分布呈现出明显的斑块化特征;水质因子主成分分析表明,夜光藻赤潮改变了水质因子在主成分分组中的贡献率和相关系数;赤潮区水质因子的主成分旋转后载荷矩阵分布表明,第1主成分中主要反映了夜光藻大量生长导致的营养盐(氨氮、总氮、磷酸盐、总磷)的消耗及悬浮物、生化需氧量等的增加,第2主成分则反映了对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吸收。海水富营养化是夜光藻赤潮暴发的环境基础,且斑块化分布的夜光藻显著改变了局部海域海水中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和理化因子的组成。  相似文献   

6.
赤潮是河北省沿海地区主要海洋生态灾害之一。对河北省沿海赤潮的成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调控对策。研究表明:河北省沿海赤潮发生的内因是存在赤潮生物;外因是具备适宜的环境条件,如近海海域富营养化、适量的微量元素和有机物以及水文、气象和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等。  相似文献   

7.
2002 ~2011年舟山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了2002 ~ 2011年舟山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了舟山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基本变化及其成因.结果显示,近10年来舟山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日益恶化,海水盐度和悬浮物浓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部分海域海水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含量超出国家海水水质标准的一类海水标准,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标非常严重,只达到四类、劣四类海水标准,导致赤潮现象频繁发生.沉积物环境质量和海洋生物资源保持良好,沉积物各项指标基本达到一类海洋沉积物标准,海洋生物资源较为丰富.导致舟山近岸海域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入海污染物的排放、海水养殖污染以及船舶溢油污染等.  相似文献   

8.
大型海藻对富营养化海水养殖区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海水养殖区富营养化情况严重,近岸大规模的赤潮频发,造成海洋生态系统的退化。因此对海水养殖区富营养化的控制与环境修复日益紧迫。海带属、紫菜属、石莼属、江蓠属等大型海藻生产力高,在生长过程能大量吸收N、P等营养物质,并且抑制赤潮藻类植物的生长,有效地防治海水富营养化问题,是海水养殖区修复的重要生态材料。  相似文献   

9.
2015年10月,对海南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水质调查,调查站点布设三亚西瑁洲西端3个站点,鹿回头南端4个站点,亚龙湾2个站点,共布设9个调查站点。分析了水温、p H、盐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活性磷酸盐、无机氮、油类、铜、铅、锌、镉、汞、砷共14项指标。采用单项水质指数法、有机体污染指数法以及水质富营养化指数法对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近海域水质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该海域水质评价指数均小于1,单因子指数较小;有机污染评价指数A1,污染物浓度较低;富营养化评价指数E1,该海域海水水质均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水质处于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0.
以舟山东极青浜岛大黄鱼养殖基地2016年3~12月份的水质监测数据资料为依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潜在性富营养化法得出青浜岛海域水质评价等级,并分析了其海域的溶解无机氮和溶解无机磷的月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7、8、9、10月份其海域的无机氮超标,11、12月份的磷酸盐超标,其余均满足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要求。其中夏秋季,由于受台风天气和养殖模式的影响,海水中氮营养元素偏高,使得该海域易发生赤潮,从而影响该海域的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该文应用距平法、累积距平法以及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对清涧县温度、降水量及红枣产量数据进行了趋势及突变分析,以探求气候因子对该县45年间红枣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45年间清涧县红枣产量分别于1998和2006年发生趋势增加的突变;(2)1998和2006年清涧县春、夏季气温均具上升趋势。春、夏季温度是影响清涧县红枣产量的关键因子,清涧县红枣产量与温度呈正相关;(3)清涧县1998年的春季及夏季降水量均具显著下降趋势,春、夏季降水量是影响清涧县红枣产量的关键因子,清涧县红枣产量与降水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卫星遥感、海岛站、海岸带日照和EC渤海格点等资料,采用同步资料叠加分析,对2004—2013年5—8月出现在河北海区26次赤潮个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气象环境条件是赤潮发生、发展及消亡的新因素,赤潮发生后1~2 d环渤海地区地面维持均压场状态;赤潮发生的主要时间段为6—8月,持续时间7~15 d,最高气温30~34℃,相对湿度78%~88%,平均风速1~2 m/s,日照时数6~8 h;单一的海洋生物、物理、化学因子集成预测赤潮发生的空报次数偏多,叠加气象环境预测因子空报次数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香椿苗期几个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香椿品系间的光合能力和光合特性存在差异。红芽品系和红叶品系的光合能力高于绿芽品系。红芽品系的光饱和点为30KLX,而绿芽品系为10~40KLX。红芽品系的光合适温为20~22℃(春季),而绿芽品系为16~24℃。香椿苗期的光合能力和光合特性亦存在季节性差异。净光合速率(Pn)在春季出现高峰,夏初低谷,从仲夏至秋冬变化平缓且Pn值低于春季。秋季的光合适温比春季高2℃,为22~24℃。在晴天,香椿苗光合日变化呈双峰型,上午大峰,下午山峰,中午低谷。综合分析表明,小气候因子中强光、高温和低湿是造成中午Pn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青堆子湾池塘养殖区及邻近海域无机营养盐时空变化,评价其富营养化风险状况。[方法]根据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4个季节对青堆子湾池塘养殖区和邻近海域表层海水的无机营养盐调查,采用一种分类等级的海水富营养化评估模式,对该海域的营养化等级进行了评估。[结果]青堆子湾池塘养殖区和邻近海域营养盐含量呈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平面呈由养殖区向外海浓度逐渐降低的分布格局,受陆源污水排放和养殖活动影响;青堆子湾海域水质为中度营养等级,春夏季受氮限制,冬季受磷限制,可能面临赤潮暴发的危险,应加强陆源污水排放管理。[结论]青堆子湾池塘养殖区及邻近海域表层水体整体呈中度富营养化等级。  相似文献   

15.
为更清楚了解电厂温排水对邻近海域水体环境的影响程度,分析了2004-2011年夏、冬国华电厂附近海域大、小潮水体中部分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电厂温排水对邻近海域水体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温排水使水体中pH、DO呈下降态势;COD、石油类、氨氮呈升高态势;对活性磷酸盐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江苏沿岸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现状,分别于2014年春季(5月)、夏季(8月)和秋季(11月),对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种类组成、生物量、丰度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3个航次共采集到大型底栖生物种类6门(环节动物、棘皮动物、甲壳动物、软体动物、腔肠动物和鱼类)92种,其中,甲壳动物种类最多(31种),其次为鱼类(28种)和软体类(27种),大型底栖生物种类数呈现北部海域(54种)南部海域(32种)中部海域(30种)的特征,优势种类主要有伶鼬榧螺Oliva mustelina、海地瓜Acaudina molpadioides、马氏刺蛇尾Ophrothrix marenzelleri、沙蚕Nereis succinea、毛蚶Scapharca kagoshimensis和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3个航次大型底栖生物平均丰度为6.33 ind./m2,时空分布为春季南部海域中部海域和北部海域,夏季为南部海域北部海域中部海域,秋季为北部海域南部海域中部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平均生物量为13.22 g/m2,时空分布为春季和夏季南部海域北部海域中部海域,秋季为中部海域南部海域北部海域;以季节和海域为双因素对物种数、丰度、生物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物种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丰度不同海域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各项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与历史资料相比,江苏沿岸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种类数减少,优势种类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万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801-6803
根据烟台四十里湾海水增养殖区8个监测点的水质调查结果,分析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溶解性无机氮(DIN)、总氮(TN)、活性磷酸盐(PO4-P)和总磷(TP)浓度的季节变化,估算了贝类养殖的排泄物对海水污染的贡献率;采用营养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进行了水质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夏季各化学指标的浓度明显高于春季,COD、DIN和PO4-P浓度与往年同期相比有明显升高;TN和TP浓度超过海水水质二类标准值,TN值最高超标140%;整个海湾夏季富营养程度比较严重,平均E值为3.58,有机污染指数平均值为3.40,有机污染程度达到4级,属中度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18.
卢霞  焦明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369-19371
[目的]利用多元遥感数据提取连云港海域赤潮信息。[方法]以小尺度连云港海州湾赤潮为研究对象,选用2005年10月8日IRS-P6数据、2006年5月20日Landsat 5-TM数据、2006年10月6日MODIS 1B数据以及2009年4月22日HY-1B的2级数据为遥感数据源,对其进行几何校正、大气校正、图像裁剪等预处理后,结合同步观测的连云港赤潮监控区站位环境数据,采用二次滤波法、叶绿素a浓度法、波段比值法提取海州湾赤潮信息。[结果]2005年10月8日,连云港海域暴发面积约20.0 km2的赤潮;2006年5月20日,连云港海域赤潮处于消亡阶段;2006年10月6日,赤潮暴发规模大,面积约436.5 km2;2009年4月22日,连云港海域赤潮零星分布,面积约10.8 km2。[结论]该研究为连云港环境监测相关部门实施有效地赤潮预测与预警提供了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不同权重栖息地模型的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2006-2014年春季(8月~10月)、夏季(11月~翌年1月)、秋季(2月~4月)、冬季(5月~7月)秘鲁外海茎柔鱼渔获数据,结合3个关键海洋环境因子海表面温度(SST)、海表面高度(SSH)和净初级生产量(NPP)的数据,利用不同权重方案的栖息地适应性指数模型来分析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分布。利用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与SST、SSH和NPP建立适应性指数(SI)模型,采用算术加权法建立综合适应性指数(HSI)模型,依据捕捞量和努力量的比重来比较不同权重的HSI模型,选择不同季度下的最优模型,并用2015年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茎柔鱼CPUE 和渔场纬度重心(LATG)呈现显著的年际和季节变化。不同季节茎柔鱼最优栖息地模型中的权重方案不同,其中春季最优模型权重方案为案例9,权重比例最高的环境因子是SST;夏季最优模型权重方案为案例7,SST、SSH和NPP所占的权重比例均等;秋季最优模型权重方案为案例3,权重比例最高的是SSH;冬季与春季相同。研究表明,影响秘鲁外海茎柔鱼栖息地分布的环境因子随季节具有显著差异,春冬季节最主要的环境因子是SST。此外,建立茎柔鱼的栖息地预测模型需考虑环境因子权重以区分影响差异。  相似文献   

20.
黄浦江上游渔业水域鱼类组成及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波  王淼  张玉平  孙振中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737-6739,6741
2007~2008年在黄浦江上游渔业水域横潦泾和斜塘分别设立1个监测点,分春、夏、秋、冬季采集鱼类样品。横潦泾共采集2 521个鱼类标本,隶属4目、8科、34属,主要优势种有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鲫(Carassius auratus)、斑条鱊(Ataenianalis)等。斜塘共采集2 088个鱼类标本,隶属5目、12科、27属,主要优势种有似鳊(Pseudobrama simoni)、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鲫(Carassius aura-tus)等。利用香农威纳指数(H')、物种均匀度指数(J)和物种丰富度指数(D)方法分析2个水域鱼类组成及多样性。结果表明,2个水域四季的香农威纳指数(H')和物种均匀度指数(J)均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物种丰富度指数(D)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横潦泾水域全年的物种丰富度指数(D)要明显高于斜塘。刀鲚(Coilia ectenes)、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等的洄游活动以及溶解氧、水温等环境因素对物种多样性的季节变化起到明显的作用。浮游植物丰度的区域差异影响到植食性鱼类种类的分布,进而影响到了鱼类多样性指标的空间分布。此外,水流等环境因素以及航运等人为因素对鱼类多样性指标的空间分布也起到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