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比较了不同CPPU浓度和处理时期对无核椪柑着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PPU处理对提高无核椪柑着果率、单果重和果实品质有显著影响.在CPPU5~10 mg/L范围内,随浓度增加,着果率增加,但浓度大于10 mg/L时,着果率呈下降趋势,单果重则与CPPU浓度呈正比.CPPU与GA3混合处理对提高着果率和单果重有加合效应.随CPPU浓度增加,果皮厚度呈增加趋势,而果形指数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下降趋势.CPPU10 mg/L不同时期处理的着果率均显著高于对照,且以谢花后处理的效果最好,其着果率显著高于第一次生理落果后处理的着果率.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不同时期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与对照之间的差异明显.CPPU处理2次的效果略强于处理1次的,但成本也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2.
柑桔落花落果与使用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柑桔落花落果动态的试验结果表明,长沙地区柑桔主栽品种南桔、椪柑、沙田柚、华脐、宫川蜜桔的落蕾落花在4月中旬,第一次生理落果高峰在5月上、中旬,即谢花后1—2周,大量幼果从果梗脱落;第二次生理落果高峰在6月上、中旬。在第一、二次生理落果前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刑进行保果,以赤霉素效果最好,植保素综合效益最佳,其它亦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汕优63生育中后期碳水化合物的转运及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14)C示踪,探索中稻汕优63生育中后期碳水化合物的转运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标记同化的~(14)C产物,各期测定均以穗部分配最多,茎内次之,鞘内再次,芽内最少。  相似文献   

4.
在巨峰葡萄开花前,盛花期和落果期.将~(14)CO_2导入不摘心、摘心及花穗用GA_350mL/L,GA_350mL/L+BA25mL/L处理结果枝花(果)穗的邻近叶中,然后测定新消各部位~(14)C—光合产物的放射性强度。结果表明:1.开花前和盛花期导入~(14)CO_2的两处理,表现出花穗邻近叶的~(14)C—光合产物的运输方向与落果期不同、开花前和盛花期~(14)C—光合产物主要供给花序生长发育,供给枝梢先端极少。而在落果高峰期则大量供应枝梢生长,仅少量供应果穗。2、初花期果枝摘心在落果期能显著促进~(14)C—光合产物运向果穗,同时表现营养生长受抑。3.盛花期用GA_350mL/L、GA_350mL/L+BA25mL/L处理花穗,可促使~(14)C—光合产物大量运向果穗。  相似文献   

5.
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设置D1(16 529株/hm2)、D2(18 182株/hm2)、D3(20 202株/hm2)3个种植密度处理,于圆顶期对各处理烟株上、中、下3个部位叶片进行13C同位素标记,研究了烤烟不同部位叶片的碳同化能力差异和同化产物的分配特点,并探讨了种植密度对烤烟叶片碳同化能力差异和同化产物分配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烤烟不同部位叶片的13C同化能力表现为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同一叶片不同区段13C同化能力大小依次为叶中部叶基部叶尖部。上部叶的13C同化产物平均有19.71%运往根系,42.22%运往茎秆,38.07%留在叶片且大部分留在被标记的上部叶;中部叶的13C同化产物有33.42%运往根系,26.00%运往茎秆,40.58%留在叶片且大部分留在被标记的中部叶;下部叶的13C同化产物有33.67%运往根系,23.72%运往茎秆,42.61%留在叶片且大部分留在被标记的下部叶。上部叶的13C同化产物向茎秆的中部供应较多,中部叶和下部叶的13C同化产物向茎秆基部分配较多。随着种植密度增大,叶片的碳同化能力降低,向根、茎分配的同化产物量减少,尤其是在较高的种植密度(D3)下,各部位叶片的碳同化能力显著降低。综上,烟叶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主要来源于烟叶生长期间自身的同化作用,种植密度对烤烟叶片的13C同化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在设置试验条件下,18 182株/hm2左右的种植密度有利于提高烤烟叶片碳同化能力和协调同化产物的运输分配。  相似文献   

6.
1985年5月6、10、20、24日,在本所伏令夏橙园用细胞激动素(BA)和赤霉素(GA)防止伏令夏橙生理落果,收到良好效果。BA对生理落果前期(细胞分裂期)有明显效果,而对生理落果后期(细胞膨大期)无效。如用BA300ppm处理3次,第二次落果高峰(细胞分裂期)着果86%,第三次落果高峰(细胞膨大期)着果28%;BA300ppm处理,次,第二次落果高峰着果68%,第三次落果高峰着果25%;BA500ppm  相似文献   

7.
应用^14C示踪活体动力学和离体测量方法,探讨小麦旗叶碳同化产物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运输分配情况和化学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期旗叶同化物活跃输出时间为饲喂后1.5d内,^14C同化物输出百分率随饲喂后时间的变化动态,在灌浆前期可拟合为对数方程,而灌浆后期可拟合为直线方程。土壤欠水处理加快了灌浆后期同化物输出,影响同化物在植株各部位的分配比例,其中向根系的分配明显增加。系统化控缓和了欠水的影响,显著缩短了^14C同化物输出半时,促进了同化物输出。  相似文献   

8.
引言随着我院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近几年在核技术应用上有很大的推动。特别是应用放射性核素~(14)C 的示踪研究农作物体内同化产物的运转分配的实验,为生产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如;“番茄不同叶片与各层果实的源库关系”,从不同部位叶片上的~(14)C运转规律研究,为番茄生长合理整枝打叶提供了理论依据。放射性核素~(14)C 是由靶素~(14)N 在反应堆内吸收慢中子发生(n、p)反应产生的。其半衰期很长,有5568年.利用它所制备的实验样品,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测量时不必考虑衰变的校正,比短半衰期的放射性核素方便得多。放射性核素~(14)C 衰变时单纯的放射β射线,能谱是连续  相似文献   

9.
水稻不同节位叶的光合强度和光合产物的运转与分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水稻品种蜀丰一号为材料,在抽穗期用红外线CO_2气体分析仪测定主茎各节位叶的净光合速率和用~(14)C研究光合产物的运转与分配。研究表明:主茎各节位叶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5.97,12.85,11.07,11.37mg CO_2·小时~(-1)·分米~(-2)。经统计检验,剑叶与倒二叶、倒三叶,倒四叶差异均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准,倒二叶,倒三叶,倒四叶之间差异不显著。主茎不同节位叶同化的~(14)C都能运转分配至稻株的各器官,其分配的比率不相同,分配到主穗的比率较高,分蘖穗的比率较少。主茎下位叶(倒三、倒四叶)同化的~(14)C分配到分蘖穗、茎叶和根的比率比上位叶(剑叶、倒二叶)高。  相似文献   

10.
秋季以~(14)C喂饲红星苹果幼树,矮化中间砧树地上部~(14)C同化物质相对量高于根系,高于乔砧树。休眼期仍高于根系,高于乔砧树,主要贮存于多年生枝和一年生枝,根内较少。新梢不同部位及叶片内其含量由下往上递减,显著高于乔砧树。一年生枝由上往下递减,养分积累期和休眼期高于乔砧树。矮化中间砧段对~(14)C同化物质的输送有滞阻作用,从而影响地上部和根系的生育、花芽的形成、产量和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影响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Lindl.)G.Don]开花习性的内在因素及机理,研究了樱桃结果母枝直径与开花习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樱桃结果母枝直径与结果母枝长度和总芽量之间呈高度正相关,与叶芽量、4朵花芽量和4朵花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萌芽率、3朵花芽量和3朵花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与2朵花芽量、总花芽量和2朵花量之间呈低度负相关,与总花量呈负相关。作图分析结果表明,樱桃结果母枝直径以4.4~6.5 mm最好,其次以6.5~7.3 mm较好;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樱桃结果母枝直径与结果母枝长度、总芽量、叶芽量、萌芽率、2朵花芽量、3朵花芽量、4朵花芽量、总花芽量和总花量等指标的回归曲线都符合二次回归方程。建议可以通过培养优质枝梢来提高花的质量,通过调查樱桃结果母枝直径来预测各类花芽量和开花量等指标。  相似文献   

12.
应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枣(Ziziphus jujuba Mill.)生长初期结果枝的cDNA文库ESTs进行了功能注释,查找核糖体蛋白基因,并对其氨基酸序列组成、基本理化性质、蛋白质二级结构、疏水性/亲水性及潜在磷酸化位点等进行了初步分析预测,旨在了解其结构特征,进而发掘枣树的优良基因。结果表明,625个ESTs中,有397个ESTs与NCBI中已知功能基因相似性较高(其中重复ESTs 77个);将320条ESTs通过KEGG数据库进行代谢分析,得到123条ESTs的62个代谢途径。对获得的枣树24个核糖体蛋白进行分析发现,其分子量在6 931.12~32 764.44之间,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是其主要的结构元件,多肽链都表现为亲水性,磷酸化潜在位点普遍存在于核糖体蛋白多肽链中;并构建了24个核糖体蛋白的进化树,对其分子进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以“燕山早丰”板栗为试材,在授粉受精期间采集结果枝叶片,测定营养物质含量,以期探明板栗授粉受精的营养基础.结果表明:板栗授粉受精期间,除P以外,结果枝叶片内可溶性糖、淀粉、C/N、N、K、Ca 、Mg、Fe、B的含量变化显著,且存在一定相关性.(1)可溶性糖、淀粉、C/N在授粉前期增加,之后逐渐下降;(2)N和K含最在授粉前期保持稳定,之后逐渐下降,其中K降幅较大;Ca、Mg含量均呈现降-增-降的变化趋势;Fe、B 含量在授粉前期呈增加趋势,之后大幅下降;(3)N、K、Fe、B营养元素彼此间存在协同作用,而Ca、Mg对上述元素存在拮抗作用.因此,板栗授粉受精期间需要N、K、Ca、Mg、Fe、B,在盛花期及时施肥,但应考虑元素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杏树结果枝及花芽形成规律.[方法]选取不同栽植密度的小白杏树,对其行间两侧主枝上的结果枝类型和花芽的形成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了不同栽植密度下结果枝、花芽和花器官的形成规律.[结果]在5种栽植密度下,结果枝的构成比例不同,但均以花簇状结果枝和短果枝为主,其次为中果枝和长果枝,徒长性果枝最少;花芽在不同类型枝条上分布从多到少依次为:花簇状果枝>短果枝>中果枝>长果枝>徒长性果枝,并以2×4(m)和5×6(m)的花簇状果枝和短果枝的形成量最多,分别为85.12;和83.62;;杏树的花芽越冬存活率从大到小依次为3 m×6 m > 2 m×8 m > 1.5 m×4 m > 2 m×4 m > 5 m×6 m.可育花的比率从多到少依次为:5 m×6 m >2 m×4 m >1.5 m×4 m > 2 m×8 m> 3 m×6 m.[结论]不同栽植密度下小白杏的结果枝和花器官形成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较详细地研究了丹东桧柏扦插繁殖和科学管理措施。试验结果表明有用河沙和珍珠岩做扦插基质生根率均较高,为52.8%-75.2%;用一年生枝条做插条生根率最高,为76.3%;在长春地区每年5月28日-6月10日为最适宜的扦插时期,生根率分别为75.4%-75.8%;用200mg/L的萘乙酸浸泡插条12h,生根率最高,为76.2%;郁蔽度为60%时,生根率为75.。4%。  相似文献   

16.
樟子松枯梢病菌的潜伏侵染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应用森林病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病区和非病区不同时期健康株针叶、芽、梢、枝、果等不同部位的组织进行分离培养、接种和套袋隔离试验,测定樟子松估梢病在病区和非病区健康株上的潜伏侵染带菌率,并对照病区和非病区不同部位,不同时期健康组织的分离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以得以樟子松枯梢病的潜伏侵染规律,为此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樟子松枯梢病的侵染规律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对樟子松枯梢病、健组织病菌的分离、孢子萌发和接种试验等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枯梢病是一种寄主主导性病害。引起该病的松壳色二孢[Diplodia pinea(Dem.)Kickx]可在历年病树上的针叶、芽、梢、枝和果鳞上越冬,又可在健康树上的针叶、芽、梢、枝和果鳞上潜代侵染。其潜伏侵染带菌率:健康樟子松越冬各部位比当年生各部位潜伏带菌率高,分别为20%-70%和6%-30%,其中以针叶、梢、枝和每年4,5月份、9,10月份潜伏带菌率最高。病害的初次侵染源主要来自历年病树上病菌子实体飞散出来的分生孢子,借风和雨水淋洗传播,种子上不带菌。病菌可直接侵入当年嫩梢和嫩针叶,也可通过伤口、气孔侵入针叶、芽、梢和枝。潜伏期7-14d,繁殖期23-28d。  相似文献   

18.
以茄科药用植物木本曼陀罗的叶片为外植体,通过一步法再生获得丛生芽及其再生植株,建立了木本曼陀罗的快速无性繁殖体系.结果表明:木本曼陀罗最佳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0.2 mg/L,丛生芽分化率可达91.4%,平均丛生芽倍增数为13.5.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以1/2MS+IBA 1.0 mg/L最好,生根率高达94.5%.  相似文献   

19.
木本曼陀罗丛生芽的诱导及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茄科药用植物木本曼陀罗的叶片为外植体,通过一步法再生获得丛生芽及其再生植株,建立了木本曼陀罗的快速无性繁殖体系.结果表明:木本曼陀罗最佳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3.0mg/L+NAA0.2mg/L,丛生芽分化率可达91.4%,平均丛生芽倍增数为13.5.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以1/2MS+IBA1.0mg/L最好,生根率高达94.5%.  相似文献   

20.
从樟子松枯梢病病害的症状、病原菌、病菌生物学特性、寄主范围、侵染规律、流行规律和防治技术等7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樟子松枯梢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