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枇杷种质资源枝梢与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家果树种质福州枇杷圃内不同来源地的240份枇杷种质资源的枝梢与叶片主要性状进行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枇杷的中心枝长度、中心枝粗度、侧枝长度、侧枝粗度、叶片长度和叶片宽度都存在丰富的多样性;性状相关性分析显示,枇杷中心枝长度和粗度之间、侧枝长度和粗度之间、叶片长度和宽度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国外枇杷种质的中心枝和侧枝总体水平比国内的细小,叶片长、宽度则均比国内的大;栽培种在表型特征上表现为枝长叶大,其中心枝长度、中心枝粗度、侧枝长度、侧枝粗度、叶片长度和叶片宽度均大于野生种和野生近缘种;红肉和白肉枇杷的中心枝长度、中心枝粗度、侧枝长度、侧枝粗度、叶片长度和叶片宽度差异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云南、贵州部分野生枇杷种质资源花序性状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保存于国家果树种质福州枇杷圃备份圃的来源于云南、贵州的30份野生枇杷种质花序性状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各种质的花序长度、花序宽度、花序支轴数、花序花朵数、花冠直径的次数分布存在差异,两两间均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变异系数22.7%~85.1%;(2)花序形状、花序支轴姿态、花序支轴紧密度和花瓣颜色等4个描述性状也表现丰富的多样性;(3)112号野生枇杷花瓣表现特异,其花瓣数平均为6.3瓣(其他种质均为5瓣)。  相似文献   

3.
枇杷种质资源果实描述性状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家果树种质福州枇杷圃内不同来源地的172份枇杷种质资源进行了果实的风味、剥皮难易、果肉颜色、心皮质地、种子形状、种皮颜色、种皮开裂、种子斑点、种子基套大小、果肉化渣程度、果肉质地和汁液等12个描述性状的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枇杷种质的12个果实描述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28.34%-78.75%,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0.349-0.834,果实风味、果肉质地和果肉颜色的多样性指数较高,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种皮开裂和种子形状的多样性指数较低,多样性较差。在不同果肉类型当中,红肉类型枇杷种质的果肉化渣程度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比白肉类型高3.2倍,而种皮开裂的Simpson指数比白肉类型低0.196,其余描述性状的Simpson指数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4.
对国内外128份枇杷种质资源的3个测量性状(种子数、种子重、种子瘪粒数)和5个描述性状(种子形状、种皮颜色、种子斑点、种子基套大小和种皮开裂)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枇杷种质资源的种子测量性状表现出较丰富的多样性,集中表现为:种子数2~4粒,种子重1~3g,瘪粒较少;种子描述性状则较多地表现为三角体形、浅褐色、斑点少、基套小、不开裂。和云南枇杷种质资源相比,福建枇杷种质资源的种子个体较大,数量较多,出现瘪粒概率较大,种子形状、种皮颜色、种子斑点、种子基套大小和种皮开裂的分布表现较集中,这可能是枇杷种质资源种子性状的进化趋势,表明云南枇杷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更为丰富。此外,还就枇杷种质资源种子数和种子重的分级标准进行探讨,为今后更科学地开展枇杷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43份云南野生枇杷种质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SSR、SRAP等2种分子标记方法,分析了43份云南野生枇杷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部分栽培品种、野生近缘种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云南野生枇杷种质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多态性位点百分数为91.32%,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3165,平均香农多样性指数为0.4753;在相似系数0.751水平上,43份材料可被划分入4个大类,其中类Ⅲ在相似系数0.816处可细分为6个亚类;主成分分析则更为直观地展现了种质间的亲缘关系。聚类结果与种质类型相关,并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分布规律。结合形态学特征,鉴定该批云南野生种质以栎叶枇杷种内类型居多,甚至有出现变种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对国家果树种质福州枇杷圃内231份枇杷种质资源果穗和果实的外观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枇杷在果实着生姿态、果实整齐度、果实排列紧密度、果形、果基、果顶、果皮颜色、果面茸毛密度、果面茸毛长短、果粉、条斑、果点密度、果点大小、萼片姿态和萼孔等15个性状上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具有近圆或倒卵形、橙黄色、茸毛稀疏且短、果粉薄、条斑不明显、萼片外凸、萼孔闭合等性状的资源较多。  相似文献   

7.
为了给燕山板栗资源保护、开发和科学利用提供数据基础和依据,对燕山地区11个群体的149份板栗资源的28个叶片表型性状进行了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群体间23个数量表型性状中仅有4个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 <0.05或P <0.01),5个质量性状均无显著差异,但在群体内所有数量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说明燕山板栗叶片表型在群体间变异处于较低水平,在群体内存在丰富变异。(2)群体间叶片表型分化系数VST为7.80%,远小于群体内变异在总变异中的占比(92.20%),认为燕山板栗叶片表型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3)燕山板栗28个叶片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CV)和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15.91%和1.24,5个质量性状中以叶片形状的CV和H’最高(34.44%,0.82)、叶缘特征最低(只有具锯齿表型);23个数量性状的CV在4.52%(气孔宽)~28.32%(锯齿深度)之间,H’在1.97(叶片长/宽)~2.09(叶柄长)之间。生理指标、外观形态和解剖结构这3类性状的平均H’分别为2.05、2.04和2.04,CV为外观形态(12.61%...  相似文献   

8.
贵州野生枇杷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SSR标记,构建了贵州39份野生枇杷种质的DNA指纹图谱,并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以筛选出的15条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清晰、重复性好的谱带125条,其中多态性谱带108条,多态性比例为86.4%;应用引物815、825和841的组合,构建了39份枇杷种质的ISSR指纹图谱,可以有效区分所有供试材料;15条引物的谱带数据聚类分析表明,供试种质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40~0.98,在相似性系数为0.70时,可将供试种质分成五大类;聚类结果与种质表型相关,与地理分布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护野生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资源,我们对普通枇杷11个野生居群的典型生境及群口尺度、年龄结构及濒危程度等进行了调查及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在我国的湖北、四川、贵州、广东4省的部分山区还残存若干普通枇杷野生居群;其中湖北五峰及建始居群、四川石棉居群、贵州湄潭居群有较大的资源保有量,生境没有受到破坏,居群树龄结构合理,但是湖北通山及巴东居群、广东乳源及阳山居群的群口数量则相对较少,居群树龄结构不合理。分析后我们认为:人类活动是导致普通枇杷野生资源濒危的主要因素,物种之间的生存竞争也危及到野生枇杷的生存。  相似文献   

10.
枇杷种质资源坐果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国家果树种质福州枇杷资源圃内239份枇杷种质的坐果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显示,枇杷种质资源坐果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种质类型的枇杷坐果遗传多样性较大,野生枇杷种质坐果达29.5个,大于其他枇杷种质类型,不同国家间枇杷种质坐果遗传多样性不大,但中国13个省(区)间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源自云南的种质坐果46.1个,源自台湾的种质坐果仅为9.2个。枇杷种质坐果分布广,种质问差异大,坐果最高的为63.8个,最低的仅为3.8个,平均15.1个,以坐果在6~15个的枇杷种质最多,达150份,占62.8%:高于33个的枇杷种质11份;低于6个的有5份。根据综合分析结果,初步提出了枇杷种质坐果的分级标准。为了解枇杷种质坐果的影响因素,对6个质量性状因子各自不同水平下坐果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野生枇杷与地方品种、选育品种和野生近缘种的坐果有极显著差异;枇杷种质不同果实排列紧密度间的坐果以及源自云南的枇杷种质与其他省(区)枇杷的坐果均有极显著差异;6个国家(中国、日本、西班牙、新西兰、美国和南非)间、不同果实着生姿态间和果肉颜色间的枇杷种质坐果的差异均不显著。对9个数量性状因子与坐果的相关分析表明,果穗长度和花序支轴数对枇杷种质坐果有极显著影响;花冠直径和侧枝数对坐果有显著影响;其他性状(叶片宽度、总叶片数、叶片长度、中心枝长度和中心枝粗度)对坐果没有影响。本文为枇杷种质资源的坐果生物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枇杷种质资源叶斑病抗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自然发病情况下,调查了168份枇杷种质资源对叶斑病的抗病情况。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种质资源表现为中抗或感病,表现高抗的有4份,分别为卓南1号、塘头3号、木罗枇杷和栎叶枇杷;枇杷近缘种与普通枇杷之间、野生种与栽培种之间的抗性也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枇杷种质资源果实若干性状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224份枇杷种质果实11个性状的分布情况及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枇杷种质资源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率、果实纵经、果实横径、果实侧径、果形指数、萼片长度、萼片基部宽度、萼筒宽度和深度等11个性状存在广泛的分布,变异系数在11.81%~48.92%之间,分布区间以单果重为最大,果形指数为最小;(2)果形指数不能完全反映果实形状;果形指数在0.91~1.10之间的种质果形最为丰富;(3)单果重与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侧径、萼片长度、萼片基部宽度、萼筒深度、可食率及果形指数等8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可食率与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侧径、萼片长度、萼片基部宽度、萼筒深度及果形指数等8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果形指数与果实纵经、单果重、萼筒深度、可食率等4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枇杷种质资源果实锈斑病抗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国家果树种质福州枇杷圃内251份枇杷种质资源的果实锈斑病抗性进行了调查评价。结果表明:141份枇杷种质资源对果实锈斑病抗性表现中等,59份资源抗性弱,51份资源抗性强,其中大坡顶2号、大坡项3号、豆枇杷、笃山枇杷(2)、笃山晚熟、埂坡2号、麻栗坡枇杷、沙锅酸、沙锅寨1号、天星桥1亏、兴安1号、兴安4号、以且枇杷和重瓣枇杷等14份资源抗性极强,未发生锈斑;来源于西班牙的资源病情指数极显著地高于其他来源地的资源,来源于贵州和云南的资源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其他来源地的资源;野生资源的抗性极显著地优于栽培资源;红肉类型种质资源的抗性极显著地优于白肉类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国家果树种质福州龙眼枇杷圃内收集保存的国内外枇杷种质资源进行图像采集、鉴定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建立枇杷种质资源植株形态、果实性状、解剖性状等图像库及鉴定评价数据信息库,进而建立共享体系;通过国家e平台向社会提供信息共享,实现种质资源的智能化管理与网络化共享,提高种质资源在育种和基础研究方面的共享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对国家果树种质福州枇杷圃内251份枇杷种质资源的果实抗逆性(抗锈斑病、裂果病、日灼病和皱果病)进行了调查评价。结果表明:22份种质对这4种生理病害均表现强抗性;41份种质表现较强抗性(对其中3种病害抗性强、1种病害抗性中);9份种质的抗逆性较差,特别是坑本、纳溪早红和杨柳白肉等3份种质仅对日灼病抗性表现中等,对其他3种病害抗性弱;野生种质抗逆性优于栽培种质;红肉类型种质抗逆性优于白肉类型;不同来源地种质资源的果实抗逆性也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