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民俗文化的角度研究传统民居中的居住形态,能够满足现代人对社会文化体系的认同:要创造有地域特色的建筑,传统民居可以提供有力的地域文化、设计手法和创作规律,因此研究民居与民俗文化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以“长富2号”苹果为试验材料,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系统定量研究套袋栽培对苹果果皮特征、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套袋后,果实角质膜明显变薄。表皮细胞的大小及排列方式、机械组织细胞的大小及排列方式均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套袋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外观品质,减少虫果率,但加重了日灼现象,同时对果实的内在品质有一定的负效应。与对照相比,套袋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降幅分别达6.55%、8.71%、10.34%。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宜在陇东地区种植的秋播小黑麦品系。以‘中饲1048’小黑麦品种与‘石大1号’小黑麦品种为对照,在陇东旱塬区对22个小黑麦品系的株高、枝条数、茎粗、穗长、穗粗、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进行了2个年度(2020-2021年度,2021-2022年度)的研究,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2020-2021年度各指标值均显著高于2021-2022年度。2个年度小黑麦材料的平均株高为125.00~185.90 cm,平均枝条数为515.83×104~663.33×104 hm-2,平均茎粗为3.33~3.89 mm,平均穗长为10.06~12.01 cm,平均穗粗为 6.00~8.57 mm,平均鲜、干草产量分别为33.71~43.44 t/hm2、11.22~15.78 t/hm2。2020-2021年度TP17 20、TP17 45、TP17 39、TP17 51、TP17 1、TP17 27与TP17 34的干草产量较高,丰产性较好;2021-2022年度 TP17 34、TP17 15、TP17 51、TP17 20与TP17 48的干草产量较高,抗旱性强。综合评价表明,品系TP17 20、TP17 56、TP17 34、TP17 60、TP17 48、TP17 15、TP17 45、TP17 38、TP17 51的加权关联度值较高,并高于2个对照品种;品系TP17 34、TP17 51、TP17 20既高产又稳产,且抗旱性强,适宜于陇东旱塬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解决好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居住问题,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关键一步,也关系着社会稳定和城市的长远发展。本文以杭州、温州、义乌三地为例,调查两地新生代农民工的居住现状及其原因,并从近期和长远两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6.
选取13个主要的人类活动指标因子,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计算了人类活动与土壤侵蚀之间的关联度指数,探讨了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干扰度,并建立了驱动力定量模型;采用替代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恢复费用法对陇东黄土高原项目区土壤侵蚀经济损失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坡耕地面积比重和人口密度是陇东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主要驱动力;项目区2004年度的土壤侵蚀经济损失达5734万元。  相似文献   

7.
以成都市藏汉民族居住格局为研究视角,分析了成都市藏汉民族居住格局的形成原因,以及现有城市居住格局对成都市藏汉民族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免耕覆盖技术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覆盖技术可以保水蓄墒,提高作物抗旱能力,同时具有增温、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比传统的栽培方式增产15.8%~25.4%,可为陇东旱塬区冬小麦创高产提供新的抗旱增产技术。  相似文献   

9.
因为我国陇东地区的干旱发生频率较高,持续的时间较长,影响的范围也比较广,后延影响也非常大,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生产方面最为严重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本文中,笔者就对陇东地区长期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因为我国陇东地区的干旱发生频率较高,持续的时间较长,影响的范围也比较广,后延影响也非常大,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生产方面最为严重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本文中,笔者就对陇东地区长期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静态经济效益分析和动态经济效益分析方法,对平凉市大寨回族乡土地整理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静态投资回收期为7a,投资收益率为14.11%,单位面积增加净产值为0.41万元/hm2;动态投资回收期为10a,净现值为88.11万元,内部收益率为7.31%.  相似文献   

12.
地表覆盖对陇东旱地苹果园水分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针对甘肃陇东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季节性干旱问题,以15年生长富2号为试材,测定分析覆黑地膜、覆草、覆沙对树体蒸腾、棵间蒸发和土壤水分及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覆盖物可以明显降低地面蒸发,并使树体维持较高的蒸腾,其中覆黑地膜的保水性最佳,相当于每年贮藏水61.52 m3/hm2,覆沙和覆草分别相当于每年贮藏水11.60 m3/hm2和38.40 m3/hm2。  相似文献   

13.
陇东旱塬区作物生产潜力估算研究——以镇原试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镇原试区主栽作物冬小麦、春玉米为例,选用国内应用较为广泛的模拟公式,计算陇东旱塬区主栽作物的光合生产潜势、光温生产潜势、气候生产潜势.结果表明,水分是该地区实现生产潜力的最低限制因子;作物可增产潜力均较大,光合、光温、气候生产潜力分别是冬小麦:24 394、16 978、5 323 kg/hm2,春玉米:138 400、110 979、16 868 kg/hm2.生产中应通过优化种植结构,建立与水资源状况相适应的抗逆应变型种植制度,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农业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不同地膜残留量模拟试验研究,将不同重量的塑料地膜粉碎,均匀混入25 cm耕层,统计分析玉米关键生育期、生长特性及产量指标变化特征。旨在探讨不同残留量对陇东雨养区玉米生产的影响。结果显示:地膜残留量对玉米的株高、叶片数、穗长、穗粗、穗行数、穗重和穗粒重的影响较小,随着残留量的增加,株高呈现降低趋势,叶片数、穗长和穗行数呈现增加趋势,当残留量超过225 kg·hm~(-2)时,开始下降;百粒重以150~225 kg·hm~(-2)位为临界值,低于临界值呈增加趋势,高于临界值呈下降趋势。陇东雨养区农膜残留量对玉米产量影响的临界值为225 kg·hm~(-2),低于临界值产量呈增加趋势,高于临界值产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氮肥施用量对陇东旱塬地膜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农 10 4 3、庆农 5号和西峰 2 4为材料 ,研究了氮肥不同施用量对陇东旱塬地膜冬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实现地膜小麦高产的纯氮施用量以 180~ 2 2 5 kg/ hm2 最为理想 ,平均产量 4 4 84 .2~ 4 70 9.6 kg/ hm2 ,成穗数 6 4 3万~ 6 86万穗 / hm2 ,穗粒数 2 1.4~ 2 2 .6粒 ,千粒重 4 0 .3~ 4 2 .2 g,水分利用效率 12 .0 6~ 13.2 5 kg/ ( mm· hm2 )。  相似文献   

16.
雨害对陇东地区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其发芽率变化的顺序为:正常成熟晾晒的种子>经雨后萌动在株上干后收获的种子>经雨后收获在麦堆(垛)上萌动的种子>高温高湿条件下胚部发霉的种子>热闷的种子。在生产实际中应科学合理调整品种布局,选择抗病、抗倒、早熟、品质硬度高的品种,改进栽培技术措施,平衡配方施肥或采用全膜覆土穴播技术模式,以应对气候异常,确保陇东地区小麦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7.
气候资源变化对陇东地区苹果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气候资源变化对陇东地区苹果生产的影响,为苹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有代表性的气象站西峰、崆峒及麦积的气象资料,分析苹果各生长发育物候期的气象条件变化及灾害影响。结果表明,陇东地区开展苹果观测以来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南部麦积的平均气温明显高于西峰、崆峒,西峰的升温趋势较快,尤其进入21世纪后平均气温明显上升,麦积近年来平均气温屡创新高,热量资源增加。降水的地域差异明显,西峰、麦积降水量为微弱增多趋势,崆峒增多趋势最为明显,有利缓解干旱危害。崆峒、麦积的日照为增加趋势,西峰呈减少趋势,但西峰的日照最为充足。各物候期的气候条件变化不一,花期冻害及膨大期高温干旱对苹果生产影响最大。总体来看,气候变化对陇东地区苹果生长影响的利大于弊,有利于苹果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但部分年份灾害对苹果的产量、品质及商品率影响很大。因此,在苹果产业发展规划中要调整布局,引进优化品种,各成熟期合理搭配。在生产管理上,加强科技创新,引用新技术、新方法,有效防御气象灾害的危害,促进陇东地区苹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孙君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820-9821,9824
首先从理论上揭示了集中居住对农民非农就业的影响机理,并在此基础上,以实地调查数据为根据,构建影响模型,依据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东海县)典型村庄的农户调查资料,将集中居住纳入农民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再结合农户个人和家庭特征,通过实证分析揭示欠发达地区集中居住对农民非农就业影响的主要特征和规律.提出了有序推进农民集中居住、改善农地利用条件以及降低集中居住区农民生活成本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建设作为现代文明的重要衡量尺度之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直观的表现。但是城市文明的高度发达,并不能以传统的建筑用地规模的广泛、城市人口的增加等因素予以参照。城市环境的建设如今更是凌驾于传统因素之上的一份重要话题,代表着城市文明进展在当代社会中的新一轮里程碑式的坐标。现代建筑居住范围内,景观园林的设计便是城市环境建设体系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0.
宋福忠  赵宏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709-3712,3714
在阐述重庆市农村居民居住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由于受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山地地貌特征、农民小农意识、资金匮乏等因素影响,重庆市农村居民以散居状态为主。结合城市扩张带动、农村市场开发、农村资源开发、农村产业发展、农村生态移民等契机,倡议采用城镇发展推动模式、市场开发带动模式、土地开发驱动模式、乡村产业构建模式、移民安置迁建模式引导农村居民相对集中居住。提出了引导农村居民相对集中居住的政策建议:一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设计;二是广泛宣传,激发农民意愿;三是先行试点,发挥示范引导;四是完善政策,确保农民利益;五是加强领导,降低集居风险;六是逐步推进,实现适度集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