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铃薯块茎酶促褐变及与相关生理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块茎具有易褐变的特性,严重影响其加工产品的品质以及加工产业的发展。通过对50个马铃薯品种(系)块茎横切后不同时间的褐变程度(B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总酚含量的测定,采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隶属函数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了酶促褐变特性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酶促褐变程度与PPO和POD活性显著正相关,而与总酚含量不相关。50个马铃薯品种(系)可分为4种类型,其中第Ⅰ类只包含‘滇薯6号’1个品种,属于极易褐变类型;第Ⅱ类包括‘乐薯1号’等19个品种(系),属于易褐变类型;第Ⅲ类包括‘冀张20号’等15个品种(系),属于中度褐变品种;第Ⅳ类包括‘大西洋’等15个品种(系),属于不易褐变类型。其中,‘兴佳2号’、‘冀张8号’有望作为马铃薯抗酶促褐变育种材料;而‘滇薯6号’可作为马铃薯块茎酶促褐变机理研究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对蒲县引进的5个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通过对出苗率、生育期、植株形态、块茎性状和产量的详细记录和分析,结果表明:晋薯16号产量最高,其次是青薯9号和冀张薯8号,比紫花白(CK)分别增产27.98%和3.86%,晋薯16号、青薯9号和对照产量差异显著,且综合农艺性状好,可大面积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3.
以“青芋2号”和“青芋3号”菊芋为试材,研究了整个生长周期内菊芋不同器官中以果聚糖为主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动态特征以及在各器官的分配情况.结果表明:苗期叶、茎中果聚糖含量和总量增加迅速,主要贮存在叶中;植株迅速生长期和块茎形成期叶、茎中果聚糖含量呈起伏变化;全株果聚糖积累总量呈持续上升趋势,主要贮存在叶和茎中;开花期叶、茎中的果聚糖含量和积累总量先后达到全生育期的最高值,并完成果聚糖从叶片向茎的转运;块茎内含量稳定,积累总量增加缓慢;果聚糖主要贮存在茎内;块茎膨大期,全株的果聚糖积累量增加缓慢,以植株内部转运为主,果聚糖开始迅速从茎向块茎分配,到生育期末,全株果聚糖70%分配到块茎.  相似文献   

4.
在重庆北碚槽上(海拔650m),研究了马铃薯/玉米套作2∶2和3∶2行比下,4个不同类型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中薯5号、鄂马铃薯5号和米拉)的光合生理响应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2∶2较之3∶2行比,马铃薯平均株高更高,LAI偏低,HI、单株主茎数和分枝数差异因品种而异,单株结薯数和薯重偏低;套作条件下单株结薯数以‘中薯5号’最多;套作生物产量2种行比均以‘费乌瑞它’和‘鄂马铃薯5号’较高,‘中薯5号’和‘米拉’较低;复合产量和总产值均较高的组合为费乌瑞它3∶2行比;套作LER(土地当量比)>1,套作优势大小依品种和行比而不同。2.中、下位叶PAR截获,米拉群体高于中薯5号群体;两品种冠层群体平均PAR3∶2行比高于2∶2;随着叶位从高至低,马铃薯群体中、下位叶PAR呈下降趋势,降低幅度套作高于单作。3.套作提高了马铃薯叶片Chla、Chlb、Chla+Chlb含量;2种行比套作之间叶绿素含量、SLW的差异因品种和生育时期不尽一致,但LAI和叶绿素a/b值3∶2行比套作高于2∶2行比套作;套作降低了马铃薯Pn、Gs、Tr,提高了WUE。两品种3∶2行比套作Pn、Gs、Tr均高于2∶2行比套作;套作降低了马铃薯上位叶Pn、Gs,提高了中、下位叶Pn、Gs,不同叶位Ci、Tr、WUE存在品种间差异。4.马铃薯叶、茎、块茎干物质积累及全株干物质积累总量2∶2行比低于3∶2行比;套作中薯5号干物质积累总量高于套作米拉。5.套作降低了马铃薯SPC(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了叶片Pro(脯氨酸)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套作提高了中薯5号MDA含量和CAT活性,降低了米拉MDA含量和CAT活性;两品种套作CAT活性3∶2行比高于2∶2行比;套作中薯5号SPC高于套作米拉,SOD活性低于套作米拉。6.适合与玉米套作的马铃薯品种和套作行比为费乌瑞它/玉米3∶2行比和2∶2行比、中薯5号/玉米3∶2行比、米拉/玉米3∶2行比。  相似文献   

5.
大中微量元素配施对陇薯5号养分吸收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陇中高寒阴湿区研究大中微量元素配施对马铃薯陇薯5号NPK吸收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育阶段不同养分在陇薯5号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不同,生育期单株氮磷钾养分吸收速率呈单峰曲线。生育前期吸收的养分主要分配在茎叶中;块茎膨大期,养分在茎叶和块茎中的分配约为8∶2;成熟期,块茎中氮磷钾的比例分别约为50%,65%,60%。出苗后45 d,65~75 d分别是马铃薯陇薯5号P、NK需求关键期。此外,NPK+微量元素配施可以提高马铃薯块茎干物质、粗淀粉、VC、粗蛋白含量,提高马铃薯产量,说明均衡施肥可实现马铃薯稳产优质。  相似文献   

6.
以马铃薯冀张薯8号为材料,在现蕾期、开花期、淀粉积累期喷施多效唑和矮壮素,对其叶绿素含量、株高、大小薯数和产量指标进行测定,以期明确马铃薯喷施多效唑和矮壮素的最佳时期.试验结果表明,在现蕾期喷施多效唑和矮壮素,株高最低;开花期喷施多效唑,叶绿素含量、产量最高;淀粉积累期喷施,效果最差.综合试验结果表明,开花期是马铃薯喷...  相似文献   

7.
在冬闲稻田分别施用硫酸钾型复合肥、氯化钾型复合肥及其等量配比处理,研究对‘兴佳2号’和‘冀张薯12号’马铃薯生长、产量、品质及矿质元素、镉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出苗后60 d两个品种硫酸钾处理的株高、茎粗、叶片SPAD值、生物量显著高于氯化钾处理,等量配比处理居中;硫酸钾处理植株硫、氮、磷含量最高,氯化钾处理含量最低;氯化钾处理植株氯、镉含量最高,硫酸钾处理含量最低。‘兴佳2号’和‘冀张薯12号’硫酸钾处理的产量最高,分别为31 442和30 512 kg·hm-2,其次为等量配比处理,氯化钾处理产量最低;钾肥种类显著影响块茎蛋白质、维生素C和镉含量,硫酸钾处理的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最高,氯化钾处理最低,氯化钾处理块茎镉含量最高,硫酸钾处理最低。因此,与氯化钾相比,硫酸钾能促进植株对氮、磷的吸收,降低镉的吸收,促进植株生长,增加块茎产量,提高块茎品质。  相似文献   

8.
中原二季作区春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中原二季作区春地膜覆盖栽培的优质、高产、抗病的马铃薯新品种,以郑薯5号为对照,采用春播地膜覆盖方式,在商丘地区对引进的6个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6个品种中除青薯9号不能正常成熟外,其余品种均能正常生长。冀张薯12号、中薯10号、中薯8号比对照增产13.60%~19.76%,其中冀张薯12号667 m2产量最高,为1 864.22 kg。中薯5号、中薯7号虽较对照略有减产,但植株较低、早熟,既能提早上市,又适合套作,可考虑作为双膜防寒早熟栽培品种推广。青薯9号虽然生育期长、产量低,但红皮黄肉、抗病性强,可作为特色品种进行小面积试种。  相似文献   

9.
在陇中半干旱区,采用黑膜下滴灌模式种植,研究了19个马铃薯品种(系)淀粉积累期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淀粉积累期,马铃薯干物质主要通过叶片合成并在块茎积累,块茎干物质含量约占干物质总量的70%;19个品种中,陇薯9号和中薯18号干物质总量最高,中薯18号、中薯19号、中薯901、LY08104-12和庄薯3号干物质总量和块茎干物质分配比率均较高;另外,19个马铃薯品种的茎秆干物质含量差异较大,L0527-4、陇薯8号、陇薯9号茎秆干物质含量很高,基本达到干物质总量的15%以上,同时,这3个品种的块茎干物质分配率较低,均在60%以下,说明干物质从叶片向块茎运输时,茎秆截留也是块茎干物质积累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氯化钾和硫酸钾对5个品种马铃薯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明确陕西榆林风沙草滩地区马铃薯氯化钾替代硫酸钾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同一品种马铃薯施用氯化钾或硫酸钾后株高、单株块茎质量、单株块茎数和商品薯率等差异均不显著。同一品种马铃薯施用氯化钾或硫酸钾后产量差异不显著,但5个品种施用氯化钾处理的产量均高于硫酸钾处理,且产量提高5.28%~24.79%。同一品种马铃薯施用氯化钾或硫酸钾后干物质、粗蛋白、维生素C含量差异均不显著;除冀张薯8号外,其余4个品种施用氯化钾或硫酸钾后淀粉含量差异均不显著;除青薯9号外,其余4个品种施用氯化钾或硫酸钾后还原糖含量差异不显著。供试5个品种施用硫酸钾处理后维生素C和还原糖含量均高于氯化钾处理。在供试条件下,氯化钾对马铃薯有一定的增产潜能,对品质没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在生产中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马铃薯,氯化钾可以部分替代硫酸钾。  相似文献   

11.
叶广继  郑贞贞  纳添仓  王舰 《园艺学报》2022,(11):2357-2366
检测11个马铃薯资源叶片和薯皮中糖苷生物碱(Steroidalglycoalkaloids,SGA)含量,筛选低SGA含量的马铃薯资源,并对下寨65、LZ111、Q072625、陇薯7号、青薯9号和青薯11号薯皮中SGA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以期明确马铃薯SGA生物合成关键基因,为创制低SGA马铃薯资源提供新思路。结果表明:(1)11个马铃薯资源叶片中SGA含量范围为0.08600~1.58066 mg·g-1FW;(2)11个马铃薯资源薯皮中SGA含量范围为0.01415~0.18450 mg·g-1 FW,薯皮总SGA含量均小于0.20 mg·g-1FW(安全范围);(3)6个马铃薯资源块茎中SGA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表明,StSQS1、StCAS、StSSR2和StGAME4是马铃薯块茎SGA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马铃薯/玉米套作体系不同行比对马铃薯商品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筛选适宜与
玉米套作的马铃薯品种,以4 个不同类型马铃薯品种单作为对照,设置2∶2 和3∶2 两种马铃薯/玉米套
作 的行比,研究套作条件下马铃薯商品性和总产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套作极显著降低了马铃薯单个商品
薯质量、单株商品薯数、单株商品薯质量、单株块茎质量、商品薯率和商品薯质量占总薯质量的比率(商
品薯≥ 50 g)。单株商品薯质量、单株块茎数量和单株块茎质量3∶2 行比套作极显著高于2∶2 行比套作,
单株商品薯数和商品薯率两种套作行比之间的差异随马铃薯品种而不同,单个商品薯质量和商品薯质量占
总薯质量的比率两种套作行比之间无显著差异。马铃薯生物产量(干质量和鲜质量)、块茎产量和商品薯
产量套作明显低于单作,2∶2 行比套作低于3∶2 行比套作。套作条件下费乌瑞它商品性较好,中薯5 号
商品性较差,鄂薯5 号、米拉中等。套作总产值的高低并不总与马铃薯的商品性成正向关系。套作总产值
高于单作玉米产值,但与单作马铃薯产值相比存在品种及套作行比间的差异。适合与玉米套作的品种与行
比依次为:费乌瑞它3∶2 行比、中薯5 号3∶2 行比、米拉3∶2 行比、费乌瑞它2∶2 行比。  相似文献   

13.
以"中薯1号"、"早大白"、"大西洋"3种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品种的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及同一品种不同来源植株脱毒苗的成活情况。结果表明,"中薯1号"的成苗率可到达70%,"早大白"的成苗率为50%,而"大西洋"的成苗率仅为40%,表明不同品种马铃薯茎尖脱毒成效存在差异。"中薯1号"种薯侧芽培养出的脱毒苗染菌率较高,生长情况较差,成活率为50%,培养箱培养成活率为80%。  相似文献   

14.
以马铃薯玉米2∶1行比,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在重庆市巫溪县尖山镇(海拔950m)研究了不同品种、窝距、间距、带宽下马铃薯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产量情况。主要结果如下:1.马铃薯品种是影响株高的主要因子,其次是带宽;套作群体马铃薯株高和茎粗高于单作;在费乌瑞它的整个生育期玉米对其株高的影响不明显;套作玉米的遮阴效应影响晚熟马铃薯长势,带宽越大影响越小,同时马铃薯长势还受自身密度的影响。2.各马铃薯品种叶、茎及块茎干重在块茎形成期及之前套作与单作差异不大,块茎形成期后套作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单作;套作加速了马铃薯叶片的衰老。3.生育前期马铃薯植株高于玉米,玉米群体光合有效辐射竞争处于劣势;套作中马铃薯光合有效辐射低于单作,随着叶面积的增加,所能获得的光合有效辐射逐渐减少,上位叶对下位叶的遮阴率上升,叶面积与遮阴率呈现对数关系。4.套作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叶片的Chla+Chlb含量,共生期短的早熟品种提高较小;套作降低了马铃薯叶片的Pn,Gs,Ci和Tr含量。5.带宽越大,大中薯率越高;鄂马铃薯5号在中等密度下产量最大,费乌瑞它密度越大产量越高;而玉米的产量与带宽及马铃薯密度的关系不明显,与费乌瑞它套作的玉米各处理的总产量要高于其他品种的处理,套作玉米的空秆率要高于净作,单穗重小于净作。套作LER(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呈现明显的套作优势。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优良品种冀张薯8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冀张薯8号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育成的马铃薯优良品种,2006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陕西省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陕北地区,并进行了为期  相似文献   

16.
‘富农1号’马铃薯是以费乌瑞它作母本,米拉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通过有性杂交,系统筛选培育而成的新品种。中熟品种,生育期96天左右。株高65.2cm左右,茎绿色,叶深绿色,花冠白色、少花,天然不结实。薯块椭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芽眼浅。单株结薯10个左右,薯块整齐,商品率70.4%,比重1.0717,干物质含量19.44%。植株田间表现中抗马铃薯花叶病,中抗马铃薯卷叶病,抗晚疫病,抗早疫病。2012~2013年吉林省马铃薯区域试验中,块茎公顷产量分别为45133kg和38099kg,两年平均公顷产量41616kg。2013年生产试验,块茎公顷产量34771kg。  相似文献   

17.
陇薯20号是以LK99为母本,以冀张薯8号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早中熟,生育期89 d(天)左右;株型半直立,成株繁茂,结薯集中,平均单株结薯数4.5个,大中薯(> 75 g)率80%以上;块茎椭圆形,薯皮光滑,芽眼浅,白皮白肉,单薯质量160 g左右,干物质含量17.28%,粗淀粉含量11.64%,粗蛋白含量2.17%,VC含量139.0 mg · kg-1,还原糖含量0.29%;每667 m2产量2600 kg左右,田间对晚疫病的抗性强于对照LK99,适宜甘肃省陇南、天水、兰州、白银、平凉地区川水地栽培。  相似文献   

18.
以马铃薯/玉米套作行比2∶2为基础,在重庆市巫溪县尖山镇(海拔950m)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窝距、马铃薯品种、马铃薯小行距及带宽的不同配置下套种作物的光合特性及其在光胁迫时叶片内抗性指标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套作处理促进了马铃薯株高及茎粗的增长;株高主要受品种和窝距因素影响,其次为带宽因素;茎粗则主要由品种决定,‘渝马铃薯1号’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茎粗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马铃薯的主茎数仅由品种决定而不受田间配置影响;叶面积系数受窝距和带宽因素影响,且上位叶叶面积系数明显大于下位叶,占全株比例为64.59%~83.69%。2.马铃薯随着窝距的增加,单株叶片、茎和茎叶干重增加,但随着带宽的增加反而降低;叶干重先于茎干重达到峰值;在块茎中的干物质积累呈现前慢后快的趋势,在不同品种中茎、叶、块茎的积累差异较大。3.影响群体复合产量的因素为窝距>品种>马铃薯小行距>带宽。以处理5和处理6最为接近,折粮复合产量分别为797.62kg/667m2、788.94kg/667m2。处理5为‘渝马铃薯1号’+窝距25cm+马铃薯小行距30cm+带宽180cm,其马铃薯密度2963株/667m2;处理6为‘鄂马铃薯5号’+窝距25cm+马铃薯小行距50cm+带宽160cm,其马铃薯密度3334株/667m2。试验中套作各处理的LER(土地当量比)介于1.32~1.51,套作优势明显。4.不同叶位间马铃薯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以上位叶大于下位叶,胞间CO2浓度则为下位叶大于上位叶,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上位叶蒸腾速率与产量呈正相关。套作促进了下位叶净光合速率的增加,处理6净光合速率极显著大于其他处理。5.套作促进了POD活性和SOD活性的增加,降低了MDA含量。  相似文献   

19.
京张薯4号是以Saturna作母本、BD7-1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通过多代鉴定筛选,经系谱法选育而成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属中晚熟鲜食型品种,株型半直立,茎绿色,叶绿色。薯块形状长卵圆形,薯皮和薯肉黄色,芽眼浅,薯皮光滑。块茎单株结薯数4.4个,单株结薯质量0.73 kg,商品薯率77.8%。平均667 m2产量2 260.1 kg。块茎干物质含量(w,后同)18.6 g·100 g-1,淀粉含量13.4 g.100 g-1,还原糖含量0.24 g.100 g-1,蛋白质含量1.77 g.100 g-1,维生素C含量29.8 mg.100 g-1。中抗晚疫病;对轻花叶病毒病、重花叶病毒病表现为中抗。2021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20.
王迪轩  胡为 《蔬菜》2010,(9):27-28
<正>1收获食用薯块和加工薯块以达到成熟期收获为宜,一般认为在生理成熟期时收获产量最高。马铃薯生理成熟标志是:叶色变黄转枯,块茎脐部易与匍匐茎脱离,块茎表皮韧性大,皮层厚,色泽正常。种用薯块应适当早收,一般可提前5~7d收获。此外,马铃薯的收获还应依气候、品种等多种因素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