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稻免耕抛秧田病虫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稻免耕抛秧新技术推广应用以来病虫发生严重的因为进行了分析.越冬病虫基数大,免耕抛秧田偏施氮肥及抛秧田生长的特殊性,地区气候适宜病虫生长,药剂防治不当等,都会造成危害严重.针对重发因为,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不采取病虫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抛秧田病虫总体发生要重于插秧田.稻纹枯病发生从重到轻依次为:常规抛秧、免耕抛秧、常规插秧;稻飞虱的发生从重到轻依次为:常规抛秧、常规插秧、免耕抛秧;稻纵卷叶螟以常规抛秧区发生最重,常规插秧和免耕抛秧相当.本文针对三种栽培方式病虫发生的特点及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在清新县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应用结果表明:免耕抛秧比常耕抛秧增产,其原因是免耕抛秧稻具有低节位分蘖的优势,有效穗数较多、穗较大。不同土壤类型的增产效果不同,山坑冷底田、黄泥浆田、历史发赤田增产显著,而肥沃砂壤田增幅不大。免耕抛秧既节省耕作成本,又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免耕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免耕抛秧高产栽培技术具有省工、节本、节能、高效、保护土壤等特点,深受山区农民欢迎。本文介绍了杂交水稻免耕抛秧高产栽培技术:选择排灌方便地段田块、除草灭茬、培育壮秧、适时抛秧、合理密植、施足基肥、科学肥水管理,病虫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5.
双季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21  
首次提出了双季稻田完全除去犁翻耕耙的免耕抛秧栽培技术,论述了免耕秧稻的生育特性,指出免耕抛秧在目前传统常耕抛秧栽培水平条件下,其产量水平略低的原因主要是,施肥水平及栽培管理未能适应免耕抛秧稻生育特性而使有效穗数及总粒数减少等。  相似文献   

6.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较多的是在早稻常规稻上和晚稻上应用。近年来的示范结果表明.杂交中稻免耕抛秧增产效果显著。免耕抛秧比翻耕抛秧每亩增产25公斤至30公斤:虽然增加了除草剂的使用量并由此增加了种田成本.如用克无踪每亩大田8元.但每亩节药大田机耕费用50元至60元.两者相抵后可节支42元至52元;杂交中稻免耕抛秧具有省工、省时、节约成本等优点.较好地解决山区机耕难和耕牛不足的难题.杂交中稻免耕抛秧.本田生长快.由于免耕土壤表层肥沃.加上抛秧浅植.抛秧后秧苗返青分蘖快,对于深泥冷底田、烂泥田,还有抗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 免耕抛秧增产的原因。 1.保持了较好的土层结构。水旱轮作区的两季田实行免耕栽  相似文献   

8.
晚稻免耕抛秧在湘南已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该技术省工、节本、增效,深受广大农民欢迎。但晚稻免耕抛秧由于前期生长旺、根系分布浅、入土不深,以及密度不均、病虫危害重等多方面因素,如管理不当容易造成后期倒状,影响产量。因此,晚稻免耕抛秧抛栽后,就应采取以下相应措施防止倒伏。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蒙山县汉豪乡大面积推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大大解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免耕抛秧是一种轻型栽培技术,具有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稳产高产、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结构、促进生态平衡等优点;但免耕抛秧的稻田,秧龄小,抛秧不均匀,株行距不规则,杂草萌发早,发生量大,繁殖快,人工除草困难,免耕抛秧田杂草是影响汉豪乡早稻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掌握免耕抛秧田杂草的种类和发生特点,为防除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10年对汉豪乡早稻免耕抛秧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及统计分析,并提出了综合防除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区2004年实施了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下达我区2004年的示范推广任务是3万亩,要求项目区示范推广田100%应用免(少)耕抛秧技术、优良品种或杂交组合、合理密植、平衡施肥和综合防治病虫害等配套技术应用率90%以上,薄露灌溉技术应用率75%以上,免耕抛秧示范田比翻耕抛秧田、翻耕插秧田单产分别增加2%和7%左右,亩增收节支50元以上。我站以扩大粮食生产面、提高粮食总量、增收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贯彻执行、认真组织落实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现就其实施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水稻免耕抛秧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的农作制,具有省工、节能、节本、高效的特点。但是,在水稻免耕抛秧时,如技术方法掌握不当,往往造成秧苗扎根立苗难,抛到大田的秧苗出现漂浮、死苗、生长不齐等现象,甚至导致水稻免耕抛秧失败,有些农户因此不易接受免耕抛秧技术。针对水稻免耕抛秧失败的现象和原因,可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免耕抛秧稻田土壤的板结问题,应用“免深耕”进行土壤调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抛秧田应用“免深耕”土壤调理剂后水稻根量、白根数、分蘖数增加,禾苗生长旺盛,有效穗增加,最高产量达6120kg/hm2,比对照增产6.1%。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连州市从1998年开始用金优桂99、优优77、Ⅱ优46、汕优96等杂交水稻组合实施免耕抛秧技术,进行两造多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免耕抛秧比翻耕抛秧亩增产8~21kg,增幅1.9%~4.3%。 杂交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是节省成本,经济效益明显。免耕抛秧增加支出项目为除草剂,如用克芜踪每亩大田8~15元,但亩节约大田机耕费60~80元,不计增产稻谷,可节支增收50~65元。二是社会效益好。免耕抛秧具有省工、省时、节约成本,减轻劳动强度,解决山区机耕难和耕牛不足的难题,可将剩余劳动力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增加收入。三是免耕法秧苗本田生长表现快,由于免耕土壤表层肥沃,加上抛秧浅植,抛秧后秧苗易扎根,返青分蘖快,对于深泥冷底田、烂碰田,还有抗赤枯病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水稻免耕抛秧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水稻免耕抛秧栽培存在草害严重、立苗慢、容易倒伏问题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措施,对水稻免耕抛秧栽培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田间条件下,连续4年对免耕抛秧水稻的大穗优势及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耕抛秧水稻相比,免耕抛秧水稻的每穗总粒数更多,表现出明显的大穗优势。免耕抛秧水稻的分蘖位较低,后期积累干物质和养分的能力强,后期生理代谢旺盛、生理功能强,剑叶衰老慢,能充分保证籽粒生长等是免耕抛秧水稻大穗优势形成的内在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16.
绿肥田免耕抛秧栽培与无绿肥对照相比平均每hm^2增收稻谷975kg;与绿肥犁耙田抛秧栽培相比,平均每hm^2增稻谷98.25kg。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绿肥田免耕增加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质。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水稻免耕抛秧栽培中存在草害严重、立苗慢、容易倒伏等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措施.对水稻免耕抛秧栽培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介绍超级稻品种Y两优3218免耕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免耕抛秧田处理、适时早抛、科学用水好气灌溉、配方施肥提高肥效、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内容,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稻旱育抛秧技术不仅具有一般抛秧的省工、增产的优点,还能发挥水稻旱育秧的生理优势,进一步实现节本增效和挖掘水稻的生产潜力。介绍了广德县中稻免耕旱育无盘抛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旱育秧、免耕抛秧田处理、大田抛植、大田管理、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20.
水稻免耕抛秧生育特性及其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免耕抛秧是指收获前季作物未经耕犁的田块,先使用茎叶处理除草剂摧枯前季作物绿色的茎叶和杀灭杂草植株后,灌入水层沤田数日,然后排水保持薄水施基肥抛秧的一项新的耕作技术。为了推广该项技术,2005年晚季我们承担先正达公司水稻免耕抛秧栽培示范项目,旨在探讨水稻免耕抛秧生育特性及其配套技术,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