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我们和平镇18万亩玉米90%以上感染纹枯病,一般减产5—10%,严重的减产15%。玉米纹枯病症状:主要为害叶鞘,也为害茎杆,严最时玉米果穗受害。发病初期多在茎基部1—2节叶鞘上产生水浸状病斑,后病斑融合成不规则形或云纹状大斑。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病斑由茎基部向上扩展蔓延。果穗苞叶感病后也产生同样的纹状病斑。果穗感病后秃尖,籽粒不饱满或变褐腐烂。  相似文献   

2.
水稻纹枯病俗称花足秆、烂脚瘟、眉目斑、云纹病,是目前我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纹枯病主要为害叶鞘,也能为害叶片、茎杆和稻穗。叶鞘染病,首先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渍状边缘模糊小斑点,逐渐扩大成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色或灰白色,并可相互汇合成云纹状大斑。病斑边缘明显,褐色,中间褪为淡绿色或淡褐色,最后  相似文献   

3.
<正>1.发病症状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最初为黄褐多功能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或椭圆形到线形,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散出褐色粉末(病原菌的孢子囊),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茎上病多发生于节的附近。  相似文献   

4.
襄城县2008年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症状 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最初为黄褐色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或椭圆形到线形,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散出褐色粉末(病原菌的孢子囊),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  相似文献   

5.
一、症状 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最初为黄褐色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或椭圆形到线形,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  相似文献   

6.
玉米灰斑病是一种对玉米危害很大的病害,玉米灰斑病在多雨潮湿季节较易发生.尤其在连年种植单一品种的地块更易大面积发生,造成玉米减产。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成株的叶片、叶鞘及苞叶上。发病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斑点,逐渐扩展为浅褐色条纹或不规则的灰色到褐色长条斑,病斑与叶脉平行延伸,病斑中间灰色,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纹枯病已成为我国玉米主产区的一种重要病害其危害日趋严重,系统地综述了玉米纹枯病的症状表现病原菌及致病因子发病传播危害损失玉米对纹枯病的抗性研究及综合防治等。1.为害症状玉米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对春玉米的危害主要在籽粒形成期至灌浆期,对夏玉米危害时间长,从苗期(2叶期)即发生危害。该病主要侵害叶鞘和叶片。基部叶鞘感病后,初在叶鞘基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小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病斑多时,可形成云纹状灰白色大斑,使叶鞘腐  相似文献   

8.
一、病害的种类与防治1、玉米大、小斑病玉米大斑病和小斑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小斑病除为害上述部位外,还可为害果穗。许多地区常将这二种病统称为"玉米斑病"。1.1症状识别:玉米大斑病的典型症状是由小的病斑迅速扩展成为长棱形大斑,严重的长达10-30厘米,有时几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形大斑。病斑最初水浸状,很快变为青灰色,最后变为褐色枯死斑。空气潮湿时,病斑  相似文献   

9.
<正>1发生特点玉米纹枯病主要危害玉米叶鞘、果穗和茎秆。发病初期多在基部1~2茎节叶鞘上产生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后扩展成不规则形或云纹状大病斑。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由下向上蔓延扩展。果穗苞叶染病也产生同样的云纹状斑。湿度大时发病部位可见到浓密的菌丝体,菌丝结成白色小绒球,后来变成褐色菌核,大小不一,发生严重的可使基部茎秆松软而折断。  相似文献   

10.
正1病害的种类与防治1.1玉米大、小斑病玉米大斑病和小斑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小斑病除为害上述部位外,还可为害果穗。许多地区常将这二种病统称为"玉米斑病"。1.2症状识别:玉米大斑病的典型症状是由小的病斑迅速扩展成为长棱形大斑,严重的长达10~30厘米,有时几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形大斑。病斑最初水浸状,很快变为青灰色,最后变为褐色枯死斑。空气潮湿时,病斑上可长出黑色  相似文献   

11.
正1发生规律玉米灰斑病又称尾孢菌叶斑病,是对玉米生产为害较大的一种病害。重病时地块叶片大部变黄枯焦,果穗下垂,百粒重下降,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1.1症状本病主要发生在玉米成熟期的叶片、叶鞘及苞叶上。发病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展为浅褐色条纹或不规则的灰色到褐色长条斑,这些褐斑与叶脉平行延伸,病斑中间灰色,边缘有褐色线,病斑大小为0 5~20 mm×0 5~2 mm,  相似文献   

12.
<正>1病害的种类与防治1.1玉米大、小斑病玉米大斑病和小斑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小斑病除为害上述部位外,还可为害果穗。许多地区常将这二种病统称为"玉米斑病"。症状识别:玉米大斑病的典型症状是由小的病斑迅速扩展成为长棱形大斑,严重的长达10-30厘米,有时几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形大斑。病斑最初水浸状,很快变为青灰色,最后变为褐色枯死斑。空气潮湿时,病斑上可长出黑色霉状物,即病  相似文献   

13.
玉米灰斑病是一种对玉米危害很大的病害,玉米灰斑病在多雨潮湿季节较易发生.尤其在连年种植单一品种的地块更易大面积发生,造成玉米减产。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成株的叶片、叶鞘及苞叶上。发病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斑点,逐渐扩展为浅褐色条纹或不规则的灰色到褐色长条斑,病斑与叶脉平行延伸,病斑中间灰色,后期  相似文献   

14.
一、症状 病原菌主要为菊欧文氏玉米致病变种.是一种杆状植物病原菌。细菌性茎腐病多在玉米生育中期发生,主要危害植株中部茎杆和叶鞘,叶鞘上初见水渍状.病斑扩展后形状不规则.呈黑褐色,边缘波浪状,浅红褐色。与健康组织交界处水渍状尤其明显.发病部位的叶鞘和茎杆迅速软化、腐烂,散发出臭味,有褐色菌脓.条件适宜时,病斑迅速向上、向下扩展蔓延。  相似文献   

15.
1纹枯病 发病特点为,玉米全生育期均发病,发病盛期为拔节期至举灌浆期。主要危害叶鞘、叶片、苞叶和茎秆,果穗和籽粒,严重时引起茎腐、倒伏、穗腐。先由近地面叶鞘发病,出现水渍状灰绿色病斑,由下而上蔓延,逐渐变成中间灰白,边缘褐色椭圆或不规则形,病斑连接成云纹状,空气潮湿时产生白色菌丝体,  相似文献   

16.
1玉米小斑病 大斑病 1.1症状识别。属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叶鞘、苞叶、果穗和茎等处也有发生,小斑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半透明水渍状褐色小点,后变为椭圆形、黄褐色、灰褐色病斑,有时病斑上具轮纹,其横向扩展受叶脉限制。天气潮湿时,病斑上生出暗黑色霉状物。高温、阴雨、高湿条件下,低洼地、田间密度过大郁闭时易发病。  相似文献   

17.
一、玉米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1、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小斑病除为害上述部位外,还可为害果穗.许多地区常将这二种病统称为“玉米斑病”. (1)症状:玉米大斑病的典型症状是由小的病斑迅速扩展成为长棱形大斑,严重的长达10-30厘米,有时几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形大斑.病斑最初水浸状,很快变为青灰色,最后变为褐色枯死斑.空气潮湿时,病斑上可长出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玉米小斑病的症状特点是病斑小,一般长不超过1厘米,宽只限在两个叶脉之间,近椭圆形,病斑边缘色泽较深,为赤褐色.  相似文献   

18.
正一、褐斑病发病症状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上。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最初为浅黄色,逐渐变为黄褐色或深褐色小斑点,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病斑的表面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散出褐色粉末(病原菌的孢子囊),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农业措施1.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组织,并深翻土壤;施足底肥,适时追肥。一般应在玉米4~5片叶期追施苗肥,每667平方米追施氮、  相似文献   

19.
一、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危害特点 1、主要症状玉米大斑病一般在玉米株高70—100厘米开始发病,直至成熟期。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一般是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扩展,但也常有从中上部叶片开始发病。病斑一般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可长达15—20厘米,宽2-3厘米,后期变为青褐色或黄褐色。叶上病斑较多时,常相互连接成不规则形大斑,引起叶片早枯。  相似文献   

20.
一、玉米病害防治1、玉米大、小斑病(1)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和包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斑上产生黑灰色霉状物,致病部纵裂或枯黄萎焉,果穗包叶染病,病斑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