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弹涂鱼俗称“跳跳鱼”.属鲈形目弹涂鱼料、大弹涂鱼属。是我区沿海广温盐两栖鱼类。广泛分布于潮间带区域。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我区沿海开始人工养殖。经济效益显著,苗种主要依靠自然海区采捕。由于大弹涂鱼资源急剧衰减,而人工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其苗种供不应求。因此。我所于2004年、2005年两年在本所基地洲洋乡长沙村进行土池人工育苗试验.  相似文献   

2.
结合蚶类人工育苗与养殖生产实践,对毛蚶、泥蚶、魁蚶、橄榄蚶、古蚶及青蚶等我国常见经济蚶类的繁殖习性、人工育苗和养殖进行综述,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其进一步规模化、可持续健康养殖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棘胸蛙俗名石顿、石磷、骨栋,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开展棘胸蛙人工繁殖,为人工养殖提供充足的种苗,对发展人工养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福建省古田县“清源棘胸蛙生态养殖场”通过10多年的潜心摸索,积累了丰富的人工育苗经验,2004年采用人工饲养的亲蛙进行人工繁殖、育苗获得成功,培育出变态幼蛙1万多只,为内陆山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水产养殖,提高淡水养殖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供了一条致富的好途径。现就棘胸蛙人工育苗的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南美白对虾是世界上三大优良虾种之一,原产于北至墨西哥、南至智利的东太平洋沿岸海域。我国于1988年从美国引入该虾种,1994年完成人工育苗试验,在沿海地区得到了大规模养殖推广。2003年,通过有关部门论证:南美白对虾经过淡化驯养后,可以适应内陆地区纯淡水养殖。因此,广丰县农  相似文献   

5.
2004年11月28日,辽宁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由大连水产学院与庄河市海洋贝类养殖场合作完成的“美国硬壳蛤的引种、人工育苗及养殖”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在硬壳蛤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等方面具有创新,总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6.
南美白对虾自然分布于太平洋西岸至墨西哥湾中部。以厄瓜多尔沿岸分布最为集中。该虾1988年从美国引进.1994年人工育苗批量生产获得成功。由于具有生长快、适应力强、对饵料要求低、可高密度养殖等特点.1999年在龙海市东泗乡推广养殖,开始了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的大规模生产。其育苗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7.
乌鳢养殖及人工育苗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近几年乌鳢养殖、人工繁殖与育苗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指出了我国乌鳢养殖和育苗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就我国乌鳢人工养殖及育苗的研究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科技前沿     
《农家致富》2006,(11):17-17
长江刀鱼繁育成功 江苏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近年实施“长江刀鱼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研究”课题,并取得突破性进展。(联系电话:0513-85099623)  相似文献   

9.
2005年12月22日,由周一兵教授主持的《双齿围沙蚕人工育苗和虾池养殖技术研究》项目,在大连市科技局的主持下圆满通过会议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以基础性研究带动应用技术开发,在查明双齿围沙蚕繁殖周期及其与温度和光照时间的基础上,准确掌握沙蚕亲体群浮规律,建立了双齿围沙蚕人工育苗和虾池养殖完整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为人工控制沙蚕繁殖提供了关键技术。通过三年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实践,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该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0.
金刚  俞振华 《农技服务》2006,(12):33-34
麦瑞加拉鲮简称麦鲮,属鲤科、亚科、鲮属,亚热带底栖鱼类,原产印度(又称印度鲮),上世纪80年代由珠江水产研究所引进,90年代在广东地区大力推广养殖,目前,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区也开始大面积养殖。麦鲮在分类上与我国华南地区传统养殖的鲮鱼同为一属,经我国试养,证明其具有食性  相似文献   

11.
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是一种热带海参,不仅是珍贵食品,也是名贵药材,综述了糙海参的繁育生物学特征和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南方糙海参人工育苗和养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海参育苗、养殖及科研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二、海胆的苗种生产 在我国开发规模化海胆人工育苗与养殖只有十几年的历史,因此,国内很少建有专门的海胆育苗室。由于海胆浮游幼体阶段所使用的设备及其培育方法与海参基本相同,而匍匐变态之后稚海胆阶段所使用的设施与培育方法则与稚鲍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可利用现有的海参或贝类的育苗系统进行苗种生产。海胆幼体的饵料培育包括浮游单胞藻和底栖硅藻,海胆浮游幼体阶段的饵料有牟氏角毛藻、纤细角毛藻、角刺藻等。  相似文献   

13.
在广大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我场经过十多年的肉鸽人工孵化试验,成功地完成了肉鸽养殖人工孵化、人工育苗的应用课题,突破了人工鸽乳合成在实践应用中成活率低的技术难题,解决了传统养殖肉鸽繁殖力偏低、使用年限短、乳鸽生产成本高、商品乳鸽市场竞争力弱的系列问题。该技术将同孵鸡、孵鸭一样,操作程度简单化,其规模可大可小,非常适合在我国农村肉鸽养殖户中推广应用。其技术要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孵化设备首先要准备孵化机、出雏机、雏鸽保温箱等基础设施。农村可自制,其成本低,操作简单,效果与大型孵化机基本相似。2.取蛋每天上午喂完饲…  相似文献   

14.
大弹涂鱼俗称"跳跳鱼",属鲈形目弹涂鱼科、大弹涂鱼属,是沿海广温两栖鱼类,广泛分布于潮间带区域。近年来沿海开始人工养殖,经济效益显著,苗种依靠自然海区采捕。由于大弹涂鱼资源急剧衰减,而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15.
刺海参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的特点,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和医用价值。我国仿刺参(常用名刺参)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近年,江苏、山东、大连沿海地区刺海参人工育苗及养殖发展如此之快,主要是受市场价格的影响。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刺海参作为一种高级滋补品,其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刺海参的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因此,其产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同时,随着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关键技术的不断完善与进步,使这一新兴产业有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棕点石斑鱼池塘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杨  冯永勤  梁盛  刘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043-9044
[目的]利用对虾养殖高位池进行棕点石斑鱼人工育苗试验,探索棕点石斑鱼大水体育苗技术,提高育苗的成活率并培育出健壮苗种,缓解当前棕点石斑鱼养殖苗种匮乏问题。[方法]先利用微生物在池中建立稳定平衡的生态系统,然后进行棕点石斑鱼受精卵的孵化和鱼苗培育。[结果]2007和2008年2年中共进行5批育苗试验,共购买棕点石斑鱼受精卵5 kg,其中每批购受精卵量均为1 kg,平均孵化率为91.5%,5批共孵出仔鱼593.5万尾。5批孵化的仔鱼育苗均取得成功,共培育出体长2.0~3.5 cm的鱼苗82.3万尾,仔鱼平均育苗成活率为13.9%。[结论]利用对虾养殖高位池进行棕点石斑鱼仔、稚鱼培育能有效提高鱼卵的孵化率、育苗的成活率和减少互相残食,因此该育苗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南方鲆     
《中国农业信息》2006,(1):30-30
南方鲆不但适合海水养殖,淡水也可以进行养殖。南方鲆是从美国引进,经过人工驯化的高档养殖新品种。它的体形扁平,两眼在头部的左侧,它身上有很多不规则的斑点,所以又叫它漠班牙鲆。这种鱼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它有非常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首先这种鱼属于广盐性鱼类,可以适于在沿  相似文献   

18.
大黄鱼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Richardson) ,系石首鱼科黄鱼属 ,俗称黄花鱼 ,为我国特有的地方性种类 ,是我国传统四大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 ,大黄鱼自然资源日趋衰退 ,在海洲湾渔场濒临绝迹。为保护繁衍大黄鱼资源 ,发展大黄鱼增养殖业 ,1 998年 4月 ,我局承担了江苏省海洋渔业开发项目大黄鱼人工育苗技术研究。本文系该项育苗技术的生产性试验结果 ,旨在为石首鱼科鱼类的人工育苗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1 )育苗室设施。育苗室屋顶为玻璃框架结构 ,顶部及四周备有遮光黑塑料布。( 2 )育苗池。为 7.…  相似文献   

19.
大黄鱼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Richardson) ,系石首鱼科黄鱼属 ,俗称黄花鱼 ,为我国特有的地方性种类 ,是我国传统四大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 ,大黄鱼自然资源日趋衰退 ,在海洲湾渔场濒临绝迹。为保护繁衍大黄鱼资源 ,发展大黄鱼增养殖业 ,1 998年 4月 ,我局承担了江苏省海洋渔业开发项目大黄鱼人工育苗技术研究。本文系该项育苗技术的生产性试验结果 ,旨在为石首鱼科鱼类的人工育苗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1 )育苗室设施。育苗室屋顶为玻璃框架结构 ,顶部及四周备有遮光黑塑料布。( 2 )育苗池。为 7.…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2013~2014年在宁化县水参水产养殖场(城郊乡瓦庄村)内开展泥鳅苗种人工繁育与成鳅土池养殖技术初探情况。笔者初步摸索和总结出山区土池养殖泥鳅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有利今后进一步推广,从此优化调整宁化县水产养殖品种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