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旱作区膜侧沟播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景东田 《作物杂志》2007,23(4):92-94
膜侧沟播栽培技术明显改善了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适合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气候、土壤和耕作特点。介绍了该技术的综合效益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作物水分利用率的影响因素及其提高途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作物水分利用率的研究进展。在探讨水分利用率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作物水分利用率的影响因素如作物,环境因素,化学制剂,栽培措施和耕作制度等人类活动等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土壤因素和化学制剂对作物水分利用率的影响,探讨了作物水分利用率的提高途径,包括优化种植结构;选用节水高产型品种;农田覆盖保水技术;水肥耦合技术;化学调控节水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等  相似文献   

3.
印度的花生主要作为雨养作物,种植于低投入的旱地上,或者作为灌溉作物,在高投入种植体系中种植。在雨养条件下,其低产的主要原因是干旱;而在灌溉条件下,在夏季由于地下水的不断开采造成水资源日益减少,因此,水将成为其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北、东北和华北广大地区,往往是“十年九春旱”,影响旱地作物春播出苗,甚至造成缺苗断垄,最终导致大田作物减产,因此,采取各种耕作措施,力求一播全苗,是“三北”地区大田作物生产的基础和增产的前提。“三北”地区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搞好“五墒”,一播全苗的技术,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小麦探墒沟播技术是一种将传统种植方式与现代科技有效结合的新型种植技术。就小麦探墒沟播技术的要点进行了简单概述,并着重探究了小麦探墒沟播技术在实际种植过程中所具备的优势,以此来实现小麦种植产量以及质量的提升,从而推动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旱地麦田探墒沟播增产增效机理,2015-2016年在山西农业大学闻喜小麦基地开展大田试验,研究休闲期耕作播种方式对旱地麦田土壤水分消耗、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旱地麦田休闲期深翻利于蓄积降雨,提高底墒46.74mm,增产10.77%~13.38%,提高净收入1.62%~5.56%。探墒沟播较常规条播越冬、拔节期0~300cm土壤蓄水量显著提高,分别达11.24~22.35、17.11~25.56mm,深翻条件下显著降低播前–拔节耗水量及其所占比例,提高拔节后耗水量,提高生育期总耗水量11.89~21.13mm;降低越冬–拔节群体分蘖增加率和拔节–开花减少率,提高成穗率、穗长、小穗数和可孕小穗数;增加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6.39%~19.12%和12.67%~13.15%,分别提高净收入和产投比103.25%~111.12%和30.27%~35.93%。此外,生育期探墒沟播耗水增产作用大于休闲期深翻。总之,旱地麦田休闲期深翻结合探墒沟播有利于降低生育前期耗水,减少早春无效分蘖发生,提高成穗率和可孕小穗数,实现增产增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在保证周年较高产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是促进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20世纪中晚期开始国内学者便从节水灌溉技术创新、灌溉制度优化、替代节水种植制度构建和节水抗旱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开展了以冬小麦-夏玉米两熟种植体系为核心的周年水分高效利用途径的探索,取得了重要进展,显著提高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本文综述了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体系水分高效利用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通过耕作或播/收期调控冬小麦-夏玉米周年降水与地下水平衡利用,促进周年水分(灌溉水和降水)高效利用的技术途径,以充分挖掘华北平原水分生产潜力,为该区冬小麦-夏玉米种植体系节水高产栽培及节水种植制度建立提供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黄淮海地区一年两熟制下土壤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相结合的适宜模式,2010—2012年进行了两年度的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干物质生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通过比较常规耕作+秸秆还田、常规耕作+无秸秆还田、深耕+秸秆还田、深耕+无秸秆还田、深松+秸秆还田、深松+无秸秆还田6个处理,发现深松(耕)与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农田耗水量,降低休闲期农田耗水量,提高作物叶片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茎秆伤流量,促进植株干物质积累,进而提高作物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干物质生产和水分利用效率存在显著交互作用。与常规耕作+无秸秆还田相比,深耕+秸秆还田和深松+秸秆还田处理的作物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19.3%和22.9%,周年作物产量分别提高18.0%和19.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5.9%和15.1%,且两处理无显著差异。因此认为,与本试验相似环境条件下,宜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配合深松或深耕。  相似文献   

9.
“调水说”确定半干旱地区旱作地膜玉米播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需水较多的作物,对水分代谢的临界期在开花前8~10d开始的约30d之内。半干旱地区旱作地膜玉米的主要障碍因子是“干旱缺水”,降水高峰期在小暑至立秋的约30d时间,拔节后的水分供应唯一靠自然降水。因此,确定半干旱地区旱作地膜玉米的最佳播期,应以“降水高峰期”因子为主要指标,即应用“调水说”播期理论。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田间试验和观测方法研究了渭北旱塬东部旱作区的农田土壤水分特征和水分生产效率,结果表明,该区在麦田夏闲蓄水期(7—9月)降水量在212.7mm以下时,1~1.2m深处存在一相对干土层,使小麦生育后期对深层土壤水分利用产生一定影响,并使旱地农田水分生效率降低。研究还看出,旱地农田水分生产效率具有明显地随播前土壤储水量增加而提高的趋势,说明渭北旱塬使东部的土壤水库在旱农条件下作物供水调节中的不可代替作用。  相似文献   

11.
保护性耕作下农田土壤风蚀量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琳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5):0-214
本研究采用移动式风洞仪对北京市保护性耕作下农田土壤风蚀影响进行研究,并得出以下初步结论:(1)六种地块下土壤风蚀量以裸露翻旋地最高,种植越冬覆盖作物能显著降低土壤风蚀量;不同免耕播种机和秸秆处理方式下,风蚀量区别主要在于播种机,以迪尔风蚀量最低,农哈哈机型最高;四种耕作方式下土壤风蚀量以旋耕地最高,翻耕地比旋耕地降低80.81%,重耙和免耕地风蚀量分别比旋耕地降低95.35%和97.71%;冬小麦五种不同播期下土壤风蚀量随着播期的推后逐渐增大。(2)四种作物中小麦田的覆盖率最高,其次为紫花苜蓿和小黑麦,油菜覆盖率最低;四种耕作方式下耙耕小麦田覆盖率最高为84.00%,旋耕最低为55.33%;五个播期下9月27日播种的小麦田覆盖率显著高于其他播期,10月7日和10月12日最低。(3)将土壤风蚀量作为依变量,覆盖率、作物株高和土壤容重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并建立多元回归方程:Y=173.186-0.449x1-0.485x2-72.699x3。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黄土高原雨养农田高产栽培的适宜播期,于2013-2015年选用运旱20410作为试验材料,设置休闲期深松(SS)、传统耕作(CK) 2个耕作方式,设9月20日(早播,D1)、10月1日(中播,D2)、10月10日(晚播,D3) 3个播期,分析休闲期深松条件下不同播期对土壤蓄水量、干物质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休闲期深松有利于提高各生育时期土壤蓄水量、各生育阶段干物质累积量及累积速率、花前各器官干物质累积量、产量。休闲期深松条件下,越冬期-孕穗期土壤蓄水量以中播处理最高,以早播处理最低;而开花后土壤蓄水量以中播处理最低。中播处理可显著提高各阶段干物质累积量、累积速率。休闲期深松条件下,中播处理较早、晚播显著提高产量5%~10%。对照条件下,中播处理较早、晚播处理显著提高产量9%~11%。开花期不同器官中干物质累积量大小表现为茎秆叶片穗。产量的形成与花后干物质累积量的关系更为密切。叶片、茎秆+叶鞘干物质累积量与产量呈线性关系,且正相关,颖壳+穗轴干物质累积量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总之,休闲期深松配套10月1日播种有利于改善土壤水分,提高干物质累积转运,从而实现增产。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优化灌溉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土壤有效水分贮存量、作物耗水量和有效降水量是农田水分平衡的主要组成因子。土壤水分预报模型综合分析了它们的动态变化,给出了未来农田实际蒸散量和土壤有效水分含量;决策模型则根据不同生育阶段的作物水分批、产量反庆系数、和以取得最大目的的目标函数,优化函数决策-灌或不灌、灌溉期和灌溉量。  相似文献   

14.
玉米品种京单28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淑伶  杨学文 《作物杂志》2008,24(1):107-107
京单28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选育的优良玉米品种。顺义区于2005年开始引进该品种并进行示范,2006年示范种植面积超过1333.3hm2。2007年借助北京市科委“玉米雨养旱作节水科技示范推广工程”项目实施的契机,顺义区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京单28。到目前累计推广面积达6666.7hm2。京单28在播期上适应性比较广,可春、夏两季播种,夏播生育期98d,春播生育期125d,具有早播不早衰,晚播能成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光热资源利用率低,种植结构单一,中轻度盐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秸秆还田的中轻度盐碱地冬小麦-夏谷子轮作高产栽培模式。通过小麦、谷子秸秆全量还田的方式提高盐碱地有机质含量;通过耐盐碱小麦品种和沟播的栽培方式,改善了盐碱地小麦群体不足和后期早衰的问题;适宜早熟杂交谷子品种宽泛的适播期,可以抢墒播种或雨后播种,减少了谷子播前造墒对灌溉淡水的依赖。综合技术对充分利用黄河三角洲的光热资源,改良盐碱地和丰富当地种植结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缓解连作障碍,改善土壤,保证高粱原粮生产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2019—2020年,在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东白试验基地开展高粱连作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休闲期传统耕作、免耕、秋旋耕、秋深松、秋深耕、春深耕等不同耕作方式对连作高粱土壤水分、有机碳及产量的影响,旨在寻求连作高粱产量提升的适宜耕作方式和时间,及其蓄水保墒固碳增产机理,为高粱的稳定生产提供栽培技术及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休闲期耕作可增加连作高粱各生育时期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颗粒有机碳、轻组有机碳、重组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增加播前0~100 cm土壤蓄水量0.72~46.52 mm和各生育时期0~100 cm土壤蓄水量,且播前水分可延续用至拔节期,中后期由于降水多仍有效果;可增加产量4.75%~23.67%,增加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19.09~29.19 kg/(hm2·mm),尤其秋深耕耕作方式增加更明显。相关分析表明,连作高粱产量与土壤水分、有机质含量显著正相关;底墒较高时,产量与生长前期土壤水分关系更密切;底墒较低、中后期降水较多时产量与中后期土壤水分关系更密切。总之,连作...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作物生育期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作物生育进程受环境直接影响,其中气候条件是主要的影响因子之一。本文基于中国粮食主产区分布,阐述了历史气候变化对小麦、玉米和水稻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变化使北方冬麦区小麦播期推迟,传统品种生育期缩短;西北区冬麦越冬死亡率降低,水分利用率提高,但全生育期缩短。东北区春玉米适宜播期提前,近50年来潜在适宜生长期延长10天左右,晚熟玉米面积增加;华北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适宜生育期延长,推动了小麦—玉米“两晚技术”发展;西北区玉米整体播期提前,灌区玉米全生育期延长,旱区生育期缩短。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生育期普遍提前,除东北区水稻生育期延长约3天/10年,其他地区水稻全生育期基本呈缩短趋势。总体而言,气候变暖使生产中作物春季适宜播期提前,秋季适宜播期推迟,生产中传统作物品种生育期普遍缩短。通过品种选择和播期调整,可以充分发挥热量资源潜力,规避关键生育期灾害风险,并通过延长作物生长期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总结了小麦-花生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1)轮作倒茬,培肥土壤;(2)和物营养特点,实行麦油一体化配方施肥;(3)因地制宜,选择种植模式;(4)高稳产兼顾,合理搭配良种;(5)保前兼后,建立合理麦油复合群体;(6)适期播(套)种,充分利用作物生长季节内光热资源;(7精细播种,确保幼苗齐全匀壮;(8)根据土壤、作物及气候、,采取行之有效,促控的结合田管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晚播早熟冬小麦新品种‘衡科6021’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索该品种与"双晚技术"的结合,进行了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对该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的研究。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5个播期和6个种植密度处理,于2014—2015年在河北省深州试验站(37°44′N,115°42′E)进行试验。表明:(1)播期对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及产量有显著影响,但对穗粒数影响不显著,晚播会显著增加穗数,是晚播高产的基础,适合"两晚技术";种植密度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有显著影响。(2)产量随着播期的推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衡科6021’单位面积穗数随着播期的推迟和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在不同播期内差异不显著,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减少;千粒重随播期的推迟和种植密度的提高而减少。‘衡科6021’在春一水条件下,适宜播期为10月12—25日,最佳播期为10月17—21日,相应的种植密度为330万~390万株/hm2,结合"两晚技术",使作物周年理论总产量可达20221.85 kg/hm2。  相似文献   

20.
滨海低平原旱作农区,纯属依靠自然降水耕作的雨养农业。研究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农艺、农机综合配套技术,提高土壤耕作层有效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