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数学模糊聚类分析法,对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并应用Patrick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比较分析了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空间位置的物种多样性特点.结果表明:(1)街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的植物群落可分为3种群丛类型,分别为Ⅰ.马尾松+杉木-牡荆+六月雪-野菊花+夏枯草群丛;Ⅱ.糯米条+紫薇-野菊花+蒲公英群丛;Ⅲ.须芒草+狗尾草群丛,它们分别位于紫色土丘陵坡地的下坡、中坡与上坡.(2)通过分析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的物种多样性可知:①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其大小顺序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②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有一定的坡性特征,阴坡植被无论是乔木层、还是灌木层和草本层,它们的物种丰富度、均匀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是大于同一水平空间的阳坡;③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生物多样性在不同的垂直空间位置上表现各异,无论是阳坡还是阴坡其物种丰富度、均匀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从总体上来说从上坡至下坡有逐步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将缙云山草珊瑚生存群落分为7个群丛,并论述了各类型的特征. 采用样方法统计分析其多样性,应用丰富度指数(R1)、Shannaon-Wiener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1)研究7个群丛的植物物种多样性. 结果表明: 1)群丛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大小受立地生境和人为活动的综合影响,群丛间植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表明7个群丛对缙云山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相似的适应性;2)依据草珊瑚生存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大小对7个群丛进行排序后发现立地条件好,人为干扰小的群丛其物种多样性相对较高. 3)用H'指数、λ指数和E1指数描述群丛性质时存在较好的一致性,λ指数和H'指数可较好地测度优势种在群丛中作用的大小.  相似文献   

3.
等高反坡阶对松华坝水源区弃荒坡地植被恢复的初期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高反坡阶是一项能对坡面径流和泥沙产量起到调控作用的水保措施,为了解昆明松华坝水源区弃荒坡地次生林在等高反坡阶作用下,植被恢复的动态与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在试验林地进行等高反坡阶对植被恢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坡地弃荒地次生林地植物共有31种,分属15科22属,其中灌木层植物7科9属10种,草本层植物10科18属21种;反坡阶处理样地观测到32种植物,分属15科22属,其中禾本科、菊科和茜草科植物达14种,占植物种总数量的438%;草本层在等高反坡阶的影响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草本种的数量,Simpson指数、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大于对照样地;在等高反坡阶的影响下,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分布不均匀性趋势增大,植物在趋利应激性的作用下,从分布较为均匀的状态逐渐形成镶嵌型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4.
缙云山草珊瑚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将缙云山草珊瑚生存群落分为7个群丛,并论述了各类型的特征.采用样方法统计分析其多样性,应用丰富度指数(R1)、Shannaon-Wiener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1)研究7个群丛的植物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群丛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大小受立地生境和人为活动的综合影响,群丛间植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表明7个群丛对缙云山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相似的适应性;2)依据草珊瑚生存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大小对7个群丛进行排序后发现立地条件好,人为干扰小的群丛其物种多样性相对较高.3)用H′指数、λ指数和E1指数描述群丛性质时存在较好的一致性,λ指数和H′指数可较好地测度优势种在群丛中作用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秦岭华山松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应用香农指数、辛普森指数等多样性指数对秦岭林区华山松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草本层的多样性>灌木层>藤本层>乔木层;西南坡的多样性最大,东坡和东北坡最小;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为1 700~2 000 m>1 000~1 400 m>1 400~1 700 m;各群丛的物种多样大小顺序为:崖棕+蔷薇+华山松群丛>荩草+美丽胡枝子+华山松群丛群丛>深绿蒿+短梗胡枝子+华山松群丛>香青+陕西绣线菊+华山松群丛>毛叶轴脉蕨+美丽胡枝子+华山松群丛>光蹄盖蕨+陕西绣线菊+华山松群丛>蛇莓+华山松群丛.  相似文献   

6.
以小兴安岭北部公别拉河流域原生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群落类型进行了植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乔木群落多样性指数——白桦—乌拉苔草群丛>白桦—柴桦—修氏苔草群丛;灌木群落多样性——柴桦—五蕊柳—沼泽皱蒴藓群丛>细叶沼柳—五蕊柳—修氏苔草群丛>柴桦—乌拉苔草群丛;草本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篷子菜拉拉藤—修氏苔草群丛>小白花地榆—丛苔草群丛>大叶樟—修氏苔草群丛>小白花地榆—修氏苔草群丛。篷子菜拉拉藤—修氏苔草群丛和柴桦—五蕊柳—沼泽皱蒴藓群丛的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和Pielou的均匀度指数(Jsi)较高,而白桦—柴桦—修氏苔草群丛和柴桦—乌拉苔草群丛多样性指数较低。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入侵植物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特征,以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4种入侵植物根际土壤为对象,连续5年(2013—2017年)研究不同入侵植物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特征并探讨其入侵机制.结果显示:(1)入侵植物的根际土壤pH值排序为飞机草>黄顶菊>三叶鬼针草>紫茎泽兰,其中飞机草和黄顶菊间、三叶鬼针草和紫茎泽兰间的pH值差异不显著;土壤有机碳、全氮、全钾、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含量排序为紫茎泽兰>三叶鬼针草>黄顶菊>飞机草,不同入侵植物根际土壤有机碳、全氮、全钾、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含量间的差异均显著(P<0.05),而土壤全磷、微生物量磷含量间的差异均不显著.(2)不同入侵植物土壤微生物数量以细菌最多,其次是放线菌,真菌最少;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和微生物总数量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其排序为紫茎泽兰>三叶鬼针草>黄顶菊>飞机草,不同入侵植物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和微生物总数量的差异均显著(P<0.05).(3)不同入侵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丰富度指数(H)、均匀度指数(E)、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S)和优势度指数(Ds)的排序为飞机草>黄顶菊>三叶鬼针草>紫茎泽兰,其中不同入侵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差异均显著(P<0.05).(4)不同入侵植物根际土壤纤维素酶活性、硝酸还原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和转化酶活性呈一致的变化趋势,其排序为飞机草>黄顶菊>三叶鬼针草>紫茎泽兰.(5)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适宜pH值的降低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繁殖,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是维持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关键因子.由此可知,不同入侵植物可以改变土壤微生物特性和酶活性,创造对自身生长有利的土壤环境,并借此增强其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植物群落调查样地资料为基础,对福建龙栖山和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测定了群落植物生长型构成以及各层次植物物种的重要值,采用多种测度方法计算了群落各层次植物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群落总体上物种多样性高,种类组成复杂;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毛竹群落植物生长型在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等多样性指数上表现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的规律;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则表现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玛曲退化草地主要植被特征对不同施肥处理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甘肃玛曲县退化草地的科学恢复途径,通过小区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玛曲高寒退化草地植被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磷肥可以显著提高退化草地植被的平均高度,是最佳的施肥处理;施有机肥加氮磷肥可以显著提高莎草类植被的高度,施氮磷肥可以显著提高禾草类和豆科类植物的高度,施肥对杂类草高度无显著影响.施氮磷肥可以显著提高退化草地的地上生物量,是最佳的施肥处理;而施有机肥加磷肥可以显著提高莎草类和豆科类地上生物量,施氮磷肥可以显著提高禾草类植物的地上生物量,施肥对杂类草地上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单施氮肥或有机肥可以增加退化草地的多样性指数,单施有机肥的草地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施有机肥加氮肥的草地物种多样性指数最低.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南漪湖不同螃蟹养殖区域内的植物多样性进行研究发现围网养殖的蟹田内水生植物多样性指数为0.5以下,非围网养殖区域内植物多样性指数在0.6~0.7之间,非养殖区域植物多样性指数达到了0.8以上.植物群丛有明显的不同.在围网养殖区,群丛比较单一,主要是苦草和黑藻群丛,伴生植物简单,而且出现了危害极强的外来种凤眼莲和水花生.在非围网养殖区主要群丛出现了菱、小叶眼子菜,在非养殖区主要群丛则进一步增加,有马来眼子菜、菹草、金鱼藻、槐叶萍等,伴生种也比较丰富.通过本研究共采集鉴定南漪湖水生植物25科49种,其占安徽省水生维管植物所属科(41科)的69%,所属种(151种)的35.2%,多样性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11.
北京牡荆属增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现在已经调查到的牡荆属(Vitex Linn.)植物为1种、4变种,在《北京植物志》(1)的基础上增补1种、3变种。其中黄荆(V.negundo)为新记录种。牡荆(V.negundo var.cannabifolia)、小叶荆(V.negundo var.microphylla)为新记录变种。妙峰山荆条(V.negundo var.lobata)是已经发表的以北京为模式产地的新变种。  相似文献   

12.
基于植物柔韧性的土壤生物工程护岸材料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北京市怀柔区怀九河为例,运用三点抗弯的方法,对金丝柳、旱柳、紫穗槐和荆条4 种植物进行枝条抗弯实 验,通过对植物枝条柔韧性的研究,筛选出适用于退化河岸带土壤生物工程生态修复的植物材料。结果表明:将植 物的力学特性分析作为河岸带土壤生物工程植物材料的选择依据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弹性模量小、抗弯力大的植 物是土壤生物工程施工中优先选择的植物材料。研究表明:抗弯力强度与植物直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荆条弹性 模量最大且远高于其他3 种植物,其次为紫穗槐;旱柳和金丝柳弹性模量差异不大;荆条的抗弯力最大,旱柳最小。 因此从力学角度出发,在土壤生物工程植物材料筛选中,乔木树种优先选择金丝柳,其次为旱柳;灌木树种优选紫 穗槐,荆条次之。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植物根系增强土体抗剪强度的模型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黄土高原植物根系固土力学机制,通过Wu & Waldron(WWM)模型和Fiber Bundle(FBM)模型, 确定了黄土高原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油松、刺槐、荆条和丁香4种植物根系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增强作用,并用原位直剪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构建造林边坡稳定性分析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从边坡尺度上量化4种不同植物根系固土作用。结果表明:通过原位直剪试验的验证,发现评价植物根系对土体抗剪强度增强作用的WWM、FBM模型均存在一定的误差,因而建议进一步完善该理论模型。同时,基于原位直剪试验测定的根系对土体抗剪强度的增强作用,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发现4种植物造林边坡稳定性均高于裸坡,边坡安全系数平均提高4.38%,最大等效塑性应变平均减小50.08%,最大水平位移平均减小40.83%,最大竖向位移平均减小14.84%;4种植物措施中,荆条造林措施对浅表层土体的固土效果最佳。研究结论为评价造林边坡的稳定性,揭示根系固土的力学机理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3种典型立地荆条种群及种间分布的空间点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荆条Vitex negundo var. heterophylla群落种群及种间特征,以空间点格局分析法对3种典型立地的荆条及种间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荆条空间分布格局整体为随机分布,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立地部分尺度下为集群分布;在99%的置信区间下,荆条与细叶小檗Berberis poiretii,小叶鼠李Rhamnus parvifolia,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 spinosa,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和油松种间格局相关关系不显著,在样地中可以长期共存;荆条与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太平花Philadelphus pekinensis,叶底珠Securinega suffruticosa和三裂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在小尺度下为正相关、互利共存;随着尺度变大,荆条与胡枝子、三裂绣线菊为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竞争生存空间;并提出水源涵养林营造生物多样性配置建议。图5表2参26  相似文献   

15.
山东石灰岩山地的植被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石灰岩山地植被结构特征,初步提出了适宜石灰岩山地植被恢复和重建的植物种类。研究结果表明:高位芽植物是灌木层中的优势层片;地面芽植物是草本植物的优势层片;卷柏是地被层的唯一植物,在侧柏纯林和混交林中分布都很广,在林下植物中占有重要地位。沂源县的石灰岩山地以黄荆 酸枣 胡枝子—结缕草为建群种,博山区的石灰岩山地以黄荆 酸枣 胡枝子—结缕草 荩草 白羊草为建群种。在数量和功能上占优势的是灌草丛,这些种类的绝大多数为旱中生植物。两个地区的侧柏混交林与侧柏纯林林下植物种类贫乏,在植物种类组成上,侧柏纯林与混交林没有明显的不同,但也存在某些差异,即同一种植物在不同林分中的重要性不同,具体表现为重要值的排列次序不同。喜光耐旱的植物种类在纯林中的重要程度大,中生的比较耐阴的植物种类在混交林中的重要程度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适宜的荆条经营技术。[方法]以多年生山区生物质能源树种实生荆条林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平茬高度、不同轮伐期及其干质量热值、连续平茬和栽植密度等经营技术研究,分析不同处理的荆条地上部生物量。[结果]采取平茬高度控制在10 cm左右,平茬2年后要休养2年以上,种植密度为1 m×1 m,轮伐期控制在3年1次以内,能有效提高荆条基部新萌发枝的地上部生物量。[结论]通过不同平茬高度,不同轮伐期及干热值连续平茬和栽培密度等处理,可有效提高荆条枝条地上部生物量。  相似文献   

17.
要:通过对王母垴山植物公园的植被及其类型特征进行全面调查与小班区划。调查结果表明:(1)公园一期规划区有种子植物47科130属190余种;(2)公园现有植被类型呈现以刺槐、侧柏、山楂、蒿类灌草丛及广布的杂生草本植物为主的特征;(3)王母垴山基本具备建设植物公园的前提条件,但应注重水土保持、充分利用小地形微环境,解决好公园建设与地方风俗之间的矛盾,并保证景观的整体性与协调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数量聚类和演化趋势分析的方法,讨论了以前的分类学处理和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黄荆种以下分类群组成2个类型:花序展开型,包括变型laxipaniculata和变型alba,和花序狭窄型,包括其他5个变种。在黄荆中,花序类型表现出一定的分类学重要性,将变型laxipaniculata和变型alba归并为黄荆异名的分类处理在本研究中没有被支持。本文还通过原始性状与衍生性状的比较,确定了黄荆种以下分类群是以黄荆为原始分类群,形态特征向着4个方向演化,形成目前种以下分类群的格局。本文还报道了原变种黄荆在河北省东部的地理分布与荆条小叶羽状分裂这一形态特征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间伐对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人工林林下荆条Vitex negundo var. heterophylla根、茎、叶功能性状的影响,为人工林林分结构优化和林下幼苗更新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以间伐后3 a栓皮栎人工林灌木层荆条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叶面积、比叶面积、叶干物质质量分数、茎干物质质量分数、总根长、比根长等结构性状,以及植株各器官全氮、全磷、全钾和总有机碳质量分数等化学性状的差异性,研究植物功能性状与林下光环境及土壤理化特征的关系。  结果  间伐后荆条地上部分植物功能性状指标(叶总有机碳、叶面积、比叶面积、叶有机氮、茎总有机碳)和地下部分植物功能性状指标(总根长、根体积、根生物量、根总有机碳)均显著高于对照样地(P<0.05)。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林下散射辐射是影响荆条叶结构性状的主要因子,林下直射辐射通量、光合有效辐射和太阳总辐射时间是影响叶化学性状的关键因子,茎功能性状主要受林下直射辐射和散射辐射的共同作用。总根长、比根长和根有机碳与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存在显著相关(P<0.05),其中,土壤有机质是影响荆条根功能性状的关键因子。  结论  间伐能显著促进栓皮栎人工林下荆条叶和根功能性状的发育,对茎功能性状的影响较弱。图1表6参31  相似文献   

20.
黄琼  田玉红  林翠梧  陈海燕  韦万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857+10921-10857,10921
[目的]优化牡荆总黄酮提取工艺,并对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比较。[方法]采用微波法提取,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用Lq(3^4)正交试验对牡荆叶、茎、花、果实和根部中的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进行优选,并比较了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差异。[结果]牡荆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体积分数为0.30的乙醇溶液作为溶剂,温度为90℃,固液比为1:30,微波辐射时间为12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测得牡荆叶的黄酮含量为9.33%,茎为3.19%,花为8.52%,果实为5.67%,根部为4.31%。[结论]该研究可为牡荆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