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1 毫秒
1.
研究产奶量对热应激和非热应激期间奶牛血液、乳、和毛中微量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测到全血中7种微量元素中,在非热应激期间,产奶量为10~20 kg时,奶牛血液中Zn、Mn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Fe的含量减少,差异显著(P<0.05)。热应激期间,Fe、Cu的含量随产奶量增加逐渐减少,Zn含量增加,其它元素的含量无规律性变化。在热应激期,随奶牛的产奶量的增加,排泄到乳中的Zn也明显增加。非热应激反应的牛,随着产奶量的增加,而排泄到乳中的Cr明显增加(P<0.05),而热应激反应牛,Cr含量有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高产奶牛的乳中Se含量明显高于低产牛的(P<0.05),在产奶量为5-10 kg时排泄到乳中Mn的含量比其它产奶阶段有明显增加(P<0.05)。在非应激期,不同的产奶量对毛中Fe、Cr、Se有明显的影响(P<0.05)。对毛中的Zn、Co、Cu、Mn无明显影响。在热应激期,不同的产奶量对毛中Fe、Se、Co分布影响极明显(P<0.01)。  相似文献   

2.
在高温季节,选择体重相近,体质外貌相似,生产性能相近,泌乳量为10~15kg健康牛20头。采用单因素对比试验方法将20头奶牛随机分为四组,研究添加不同抗热应激荆对奶牛血液、乳和毛中微量元素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血中Zn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Cr、Se的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复合抗热应激荆,血液中Fe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Cr含量比对照组高出2倍,差异极显著(P〈0.01),Co含量明显减少(P〈O.01)。添加中草药抗热应激添加剂,血液中Fe、Se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毛Cr含量比对照组高出2倍,差异极显著(P〈p.01)。乳中Zn、Cr呈下降趋势,差异显著(P〈0.01)。毛Cr的含量各组均比对照组有增加,差异极显著(P〈0.01),Sc、Mn、Co含量明显减少(P〈0.05)。  相似文献   

3.
在适宜室温中,选择产奶量为5~10kg、10~20kg、20kg以上的健康牛各5头,分别对试验牛采集全血、乳汁和毛,消化处理后,研究产奶量对奶牛血液、乳和毛中微量元素影响。结果表明,产奶量为10~20kg,奶牛血液中Zn,Co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Fe的含量随产奶重增加速渐减少(P〈0.05);产奶量高的牛比产奶量低的牛乳中Zn含 量有下降趋势,排泄到乳中Fe、Cr的含量增加(P〈0.05),产奶量低牛乳中Se的含量比产奶量高牛乳中Se的含量高(P〉0.05);毛中的Fe含量,产奶量在20kg以上的奶牛比产奶量为5~10kg的奶牛增加了1.5倍(P〈0.05)。毛中的Se分布随奶牛产奶量增高有下降趋势。产奶量在5~10kg阶段与产奶量在10~20kg和20kg以上的奶牛乳中Co的含量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产奶量对毛中的Cu、Mn、Co无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4.
选择5头体重相近,体质外貌相似,生产性能相近,日产奶量为15kg左右的健康牛。在气温为10℃以下、10~20℃、20~30℃、30~40℃左右维持15d,分别采取试验牛的血、乳和毛样,经消化处理后,研究不同气温对其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气温达20℃以上,牛血液中Zn含量开始下降,当气温达30-40℃,牛全血中Zn含量最低(P〈0.01),Fe浓度明显下降(P〈0.05),Cr含量急剧减少(P〈0.01),Cu、Mn、Co的含量增加、Se含量有减少,但差异不显著(P〉0.05)。环境温度升高可明显增加乳中Zn、Fe含量(P〈0.01),同时,Se、Cr、Mn含量也增加,Co的含量减少(P〈0.05),Cu含量变化无规律。环境温度对毛中Zn、Fe、Cu无规律性影响,但环境温度升高,Se、Mn含量增加,Cr、Co含量减少(P〈0.05)。  相似文献   

5.
在高温季节,选择体重相近,体质外貌相似,生产性能相近,泌乳量为10-15 kg健康牛20头。采用单因素对比试验方法将20头奶牛随机分为四组,研究添加不同抗热应激剂对奶牛血液、乳和毛中微量元素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血中Zn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Cr、Se的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复合抗热应激剂,血液中Fe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r含量比对照组高出2倍,差异极显著(P< 0.01),Co含量明显减少(P<0.01)。添加中草药抗热应激添加剂,血液中Fc、Se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毛Cr含量比对照组高出2倍,差异极显著(P<0.01)。乳中Zn、Cr呈下降趋势,差异显著(P<0.01)。毛Cr的含量各组均比对照组有增加,差异极显著(P<0.01), Se、Mn、Co含量明显减少(P<0.05)。  相似文献   

6.
选择5头体重相近,体质外貌相似,生产性能相近,日产奶量为15 kg左右的健康 牛。在气温为10℃以下、10-20℃、20-30℃、30-40℃左右维持15 d,分别采取试验牛的血、 乳和毛样,经消化处理后,研究不同气温对其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气温达20℃以上,牛血液中 Zn含量开始下降,当气温达30-40℃,牛全血中Zn含量最低(P<0.01),Fe浓度明显下降(P <0.05),Cr含量急剧减少(P<0.011),Cu、Mn、Co的含量增加、Se含量有减少,但差异不显著 (P>0.05)。环境温度升高可明显增加乳中Zn、Fe含量(P<0.01),同时,Se、Cr、Mn含量也增 加,Co的含量减少(P<0.05),Cu含量变化无规律。环境温度对毛中Zn、Fe、Cu无规律性影 响,但环境温度升高,Se、Mn含量增加,Cr、Co含量减少(P<0.05)。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热应激对科尔沁牛和科尔沁肉牛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择体况相近、身体健康的母牛各20头,分别在热应激(夏季)和非应激(春季)对其进行了抗氧化指标比较。结果表明,在热应激状态下,科尔沁肉牛血清中的SOD、GSH含量差异显著高于科尔沁牛(P<0.05),T-AOC含量有比科尔沁牛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MDA含量极显著低于科尔沁牛(P<0.01);在非应激期间科尔沁肉牛和科尔沁牛差异不显著(P>0.05);热应激下科尔沁牛和科尔沁肉牛血清中的SOD、GSH、T-AOC含量较非应激状态极显著降低(P<0.01),科尔沁牛的MDA含量较非应激状态极显著升高(P<0.01),科尔沁肉牛的MDA含量较非应激状态显著升高(P<0.05)。生理指标中热应激期间科尔沁牛的直肠温度显著高于科尔沁肉牛(P<0.05),而呼吸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表明,在热应激状态下科尔沁肉牛比科尔沁牛的抗氧化能力更强,耐热应激能力强于科尔沁牛,更能较好地适应高热环境。  相似文献   

8.
从奥系西门塔尔牛群中选公母牛各3头,检测被毛、全血和乳中Fe、Cu、Co、Mn、Zn与Se的含量;还检测3种公牛(16头次)精液中Co、Mn、Zn和Se的含量。将测定值与日粮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综合分析看出,该牛群日粮中Mn含量明显不足,Cu、Zn略欠,Fe和Se足够。被毛中微量元素含量是衡量牛微量元素营养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将6头患有化脓性关节滑膜炎的奶牛为试验组,抽取6头健康牛为对照组,分别对采取血、乳汁和毛,消化处理后,检测患有关节滑膜炎的奶牛血液、乳和毛中微量元素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全血中Zn、Co两种元素的含量,试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极显著(P<0.01);Fe、Ca、Se的含量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患病奶牛排泄到乳中的Fe的含量比健康牛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而Co、Ca含量明显减少,两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毛中M n、Co的含量两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Se、Ca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在连续3年时间里测定了上海地区热应激周期变化对泌乳中期奶牛生产性能和牛奶品质的影响。通过实地测定并计算分析,绘制了上海地区热应激周期变化图谱,揭示了整个热应激周期中不同热应激程度的分布状况。研究对比了自然生产环境下无热应激与中度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牛奶品质的影响,发现中度热应激极显著降低了奶牛采食量、产奶量、乳脂校正乳产量、能量校正乳产量、乳脂率、乳蛋白含量、总固体含量(P<0.01),而且显著增加了乳中尿素氮含量(P<0.05)。在热应激周期变化研究中发现,中度热应激显著升高泌乳奶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P<0.05),而且呼吸频率比直肠温度对热应激变化的反应更快、更敏感。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的影响取决于热应激程度,2012年整个热应激周期的热应激程度比较低,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2013年热应激程度更加严重,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产生了极显著影响(P<0.01)。在牛奶品质中,受热应激影响最大的是乳蛋白合成量(P<0.01)。2012年和2013年2个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其他乳成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是两年的热应激周期变化都导致乳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和乳中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P<0.0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热应激周期变化并没有导致奶牛采食量下降(P>0.05),而且产奶量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仍然出现了乳蛋白含量下降和乳中尿素氮含量升高(P<0.05)。这表明热应激周期变化改变了泌乳中期奶牛氮代谢的途径,发生了氮营养重分配(repartitioning)现象,而且这种现象不依赖于采食量和产奶量,可以称之为“热应激乳蛋白降低征”(heat-stressed milk protein decrease syndrome,HS-MPD)。  相似文献   

11.
热应激对鸡的影响及抗热应激药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热应激引起鸡生长速度、繁殖能力、种蛋品质、胴体组成、采食量、行为、呼吸、循环、体温、消化、代谢、免疫应答的影响和糖皮质激素、中枢神经镇静剂、电解质、维生素C、维生素 E、中草药等抗热应激药物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并指出了热应激对鸡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以及对免疫机能的影响和可能发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袁博 《中国乳业》2021,(1):13-14
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牛调节体温的中枢无法做到有效调节体温,会导致牛产生热应激.热应激会导致奶牛采食量降低,呼吸频率加快,营养物质消化率下降等,严重影响其生产性能.目前缓解热应激的方法主要是改善环境及使用缓解热应激的添加剂.主要从热应激的危害和缓解方法两方面来阐述热应激对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减少夏季奶牛热应激提供参...  相似文献   

13.
家禽热应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随着我国集约化高密度饲养方式的迅速发展,全球气候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以及养殖场设施、结构及环境的简陋,使人们日益重视热应激对养殖业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有效预防鸡热应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有业 《中国家禽》2003,25(15):36-37
每逢夏季来临,特别是当梅雨天气之后,天气闷热,鸡群易发生热应激:造成产蛋鸡的产蛋率下降、蛋重减轻,有的品种鸡甚至会出现死亡;种鸡则会导致受精率下降;肉仔鸡会影响增重速度乃至出现死亡.  相似文献   

15.
热应激条件下机体发生氧化应激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应激是指机体在高温条件下对热暴露所做出的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的总和。有研究表明热应激会引起机体氧化还原平衡紊乱,发生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和组织,从而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热应激一直都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热应激问题将会更加突出,本文就热应激条件下氧化应激发生的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奶牛与热应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盛夏,气候炎热,空气潮湿,极易引起奶牛热应激。由于炎热对奶牛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远高于寒冷对其产生的影响,所以在夏季避免奶牛热应激,是保证奶牛有较高生产性能的根本措施。因此,广大奶农要切实加强对奶牛的饲养管理工作,确保奶牛顺利度过夏暑季节,以保持牛场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夏季的奶牛场,由于温度和湿度上升,奶牛普遍经历着“热应激”。母牛舒适度是奶牛生产性能能否达到最大的关键。一般来说,当温度超过20℃、湿度高于85%,母牛开始遭受热应激,其具体表现为牛场70%以上的奶牛呼吸频率超过80次/分钟,直肠温度超过39℃,干物质采食量降低10%以上,产奶量降低10%以上。泌乳母牛自身产生大量体热,如果畜舍内空气流通不利,母牛自身体温就与周围空气的温度十分接近,那么高温高湿就会降低奶牛的采食量,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进而降低奶牛繁殖性能。除此之外,在夏季新的饲草料的供应变化(饲料种类变化包括高浓度精饲料、新刈…  相似文献   

18.
热应激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季高温季节,蛋鸡代谢旺盛、皮肤无汗腺且被羽毛覆盖,犹如夏季穿着一件小棉袄,使鸡散热困难.在各种应激中,热应激对蛋鸡影响尤其突出,危害较大,主要表现在影响产蛋数和蛋重、降低蛋壳厚度、增加蛋壳破损率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热应激与反刍动物营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0年代以来,全球牛肉的产量平均每年以1-3%的速度在增长。其中,发展中国家则平均每年以4-2%的速度在增长,而我国仅1990至1995年,牛肉的增长速度达到了24-5%,牛肉在肉类总产量中的比例由4-1%升至7-9%(陈耀春,1996)。据农业部的规划,我国计划在2010年牛肉产量要达到1000万t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但由于肉用反刍家畜的日粮代谢能转化为净能的效率(Kf)远远低于产奶牛和单胃动物,很难达到50%(冯仰廉,1999),加上我国优质粗饲料和精料又存在很大的缺口,这对我国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