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16只发情周期正常的母山羊随机分成3组:吗啡(Mor)组、纳洛酮(Nal)组和对照(Con)组,分别注射阿片受体兴奋剂Mor、阿片受体拮抗剂Nal和等量生理盐水。通过收集垂体门脉血样,监测注射前后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HRH)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山羊中黄体期和早卵泡期注射Mor均能显著抑制丘脑下部LHRH的分泌(P<0.05),而注射Nal则促进其分泌(P<0.05),在中黄体期注射比在早卵泡期注射效果更为明显。因而认为,在山羊,体内类阿片肽参与生殖内分泌的调节,它们可能参与丘脑下部—垂体—卵巢轴,通过卵巢类固醇的负反馈机理抑制丘脑下部LHRH的分泌。  相似文献   

2.
以周期母山羊为研究对象,在其中黄体期和早卵泡期注射阿片受体兴奋剂吗啡和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研究了类阿片肽对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黄体期注射吗啡引起LH分泌波幅度和血浆平均水平显著降低(P<0.05),注射纳洛酮使LH血浆平均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在早卵泡期,注射吗啡和纳洛酮,只分别降低和升高血浆LH水平(P<0.05),对其分泌波幅度无显著影响(P>0.05)。在以上2种生理状态下,吗啡和纳洛酮对FSH分泌均无显著影响(P>0.05)。因而认为,在山羊,体内类阿片肽参与LH分泌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以周期母山羊为研究对象,在其中黄体期和早卵泡期注射阿片受体兴奋剂吗啡和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研究了类阿片肽对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黄体期注射吗啡引起LH分泌波幅度和血浆平均水平显著降低(P〈0.05),注射纳洛酮使LH血浆平均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在早期卵泡期,注射吗啡和纳洛酮,只分别降低和升高血浆LH水平,对其分泌波幅度无显著影响。在以上2种生理状态下,吗啡和纳洛酮对  相似文献   

4.
利用含早卵泡期山羊血清或中黄体期山羊血清的培养液,对山羊腺垂体细胞进行24h体外培养,并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阿片受体兴奋剂——盐酸吗啡和其拮抗剂——盐酸纳洛酮,研究了类阿片肽对山羊垂体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种培养条件下,吗啡或纳洛酮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均无显著影响(P>0.05)。因而认为,在山羊,类阿片肽对垂体细胞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无直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麻醉和手术对母山羊垂体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给母山羊注射846麻醉注射液或实施外科手术前后收集颈静脉血样,监测846麻醉注射液或外科手术对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846麻醉注射液对山羊垂体LH和FSH分泌无显著影响(P>0.05);但外科手术对LH和FSH分泌影响显著(P<0.05),在手术期间血浆LH和FSH水平较手术前显著降低(P<0.05),而在手术结束后,血浆LH和FSH水平又升高,与手术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山羊GnRH和促性腺激素的释放特点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通过外科手术分别连续收集活体山羊中黄体期及早卵泡期的垂体门脉血样和外周血样,经放射免疫测定,山羊中黄体期和早卵泡期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素(FSH)均呈波动式释放。在早卵泡期,FSH单位时间内波动次数和血浆平均水平显著高于中黄体期;GnRH与LH的波动型基本一致,FSH的变化不太规则。表明山羊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受丘脑下部GnRH的调节,但FSH似乎还存在其他调节机理。  相似文献   

7.
将12只摘除卵巢后6~7周的山羊随机分为4组,按2×2因子实验设计进行处理。实验因子为:(1)肌肉注射孕酮(P4):第1~5d每天10mg;第6~12d每天20mg。(2)肌肉注射雌二醇(E2):第13d20μg第14d40μg。对照处理则注射相应体积的玉米油。在第15d上午,给实验羊安置后腔静脉导管。经颈静脉给每只山羊注射10U催产素(OT)。在注射OT前后经导管采12份血样:─30,─10,─5,0,2,5,10,15,20,30,45和60min时采样。用RIA方法测定每份血样中的前列腺素F2α(PGF2α)水平。在注射OT之前和注射后的45和60min,血浆PGF2α处于基础水平,各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在注射OT后的2~30min,P4+E2组的PGF2α水平极显著地高于其他3组(P<0.01),其他3组之间的PGF2α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E2组在注射OT之后也有明显的PGF2α分泌活动。结果表明,山羊经用E2或用P4和E2先后处理后,OT可以引起子宫分泌PGF2α。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给山羊静注大肠杆菌内毒素诱导内毒素休克,探讨内毒素休克时血液流变性的变化规律,并观察山莨菪碱(654-2)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山羊内毒素休克时,低切率全血比粘度(LBV)和低切率全血还原比粘度(LBRV)明显升高(P<0.05),血浆比粘度(PV)和红细胞聚集指数(AI)均显著增高(P<0.01,P<0.05),红细胞变形能力(RCD)显著下降(P<0.05,P<0.01),当静注内毒素前10min给予654-2(2.5mg/kg)山羊的LBV和LBRV在1~5h显著高于对照组,5h前PV和AI值比对照组有明显升高,第7h后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且显著低于休克组(P<0.05),其RCD亦趋于正常。提示山羊内毒素休克时血液流变参数明显改变,血液粘度增加,红细胞聚集加剧,而应用654-2具有显著改变血液状态,缓解微循环障碍发生。  相似文献   

9.
采用 1,6二苯基1,3,5己三烯(1,6diphenyl1,3,5hexatriene, P H, Sigm a Chem ical Co)分子荧光偏振法研究了内毒素诱导山羊红细胞膜的流动性( P),膜脂区微粘度(η)及脂双层分子排列有序性系数( A)的变化及6542 的影响。结果表明, E T 处理组(Ⅱ组) E C M 的 P、和 A参数除在1h 高于对照组(Ⅰ组)和654 Z2处理(Ⅲ组)且差异不显著( P> 0.05)外,在 3,5,7,9,12h 均高于Ⅰ组和Ⅲ组( P<0.05), P< 0.01);Ⅲ组 P、和 A 参数在1 h低于Ⅰ组且差异不显著( P> 0.05),在3 h显著低于Ⅰ组( P< 0.01),在5 和7 h 高于Ⅰ组( P< 0.05, P< 0.01),在9 h,12 h 虽高于Ⅰ组但无显著差异( P> 0.05)。结果显示, E T 可使 E C M 荧光偏振度( P)、微粘度(η)和脂双层分子排列有序性( A)增加。膜流动性降低,而6542 能有效地改善 E T诱导的这些损伤变化,支持了6542 具有维护膜结构和功能的生理作用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用波尔山羊改良当地奶山羊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观察从出生到6 月龄的波尔山羊与当地奶山羊杂交一代( 波奶杂交一代) 与当地奶山羊的生长状况, 测定全期日增重,结果波奶杂交一代明显高于当地奶山羊,差异极显著( P< 0 .01) ;出生重差异不显著( P> 0 .05) ;从断奶到6 月龄,舍饲日增重显著高于放牧,波奶杂交一代日增重高于当地奶山羊,差异极显著( P< 0 .01) ;试验期发病率( 主要为羔羊下痢) ,差异不显著( P> 0 .05) 。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制备了一种中药口服液(宫复康),并在活体条件下观察了其对山羊子宫肌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宫复康能使山羊子宫肌收缩强度和频率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2.
1日龄AA肉用雏鸡以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人工感染后,马立克氏病(MD)发病率33.75%,死亡率11.25%。同健康雏鸡相比,IL-2诱生活性和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降低(P>0.05)和显著降低(P<0.05)。vMDV感染雏鸡注射香菇多糖和黄芪多糖,MD发病率分别为20%、17.5%,死亡率分别为7.5%、5%。同感染组相比,感染/香菇组和感染/黄芪组的IL-2诱生活性和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均升高(P>0.05)和显著升高(P<0.05)。  相似文献   

13.
胚胎移植供受体山羊发情控制及配比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含18甲基炔诺酮60 m g 的阴道海绵栓预处理113 只供体羊 14~15 d后注射 F S H 进行超排,36 h 或48 h 后撤栓。199 只受体羊用含炔诺酮50 m g 的阴道栓处理,撤栓时注射或不注射 F S H 进行同期发情。结果表明,供、受体羊发情开始距撤栓的平均间隔时间分别为(33.9±99) h 和(44.3±16.1) h( P< 0.05),供、受体羊发情持续期长短相似( P> 0.05)。撤栓时注射 F S H 25 I U 或 33 I U 的受体羊,卵巢上形成功能黄体的比率分别为64.0% 和 60.7% ,显著高于不注射 F S H的受体羊(42.2% , P< 0.05)。结论认为,用本研究采用的超排及同期发情程序,受体撤栓时间应与供体相同或早于供体羊12 h;受体羊撤栓时应注射 F S H 25 I U;根据供体羊回收可用胚胎数及同期发情后可用受体数量,供、受体羊的适宜比例为1∶6~1∶8。  相似文献   

14.
首次应用XXG-A型心血管功能测试仪对29头健康成年黄牛和28头热证黄牛部分血液动力学指标进行了无创检测和分析。与正常黄牛相比,热证组CO(P<0.001),CI(P<0.001),PR(P<0.001),VPE(P<0.05),EWK(P<0.001),HOI(P<0.05),LVWI(P<0.05),PP(P<0.001),BLK(P<0.001),AC,BV,MHR(P<0.001)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TPR(P>0.05),MRT(P<0.001),MST(P<0.01)都有明显的下降。结果表明,血液循环的高切变态和心血管机能兴奋是热证黄牛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香菇多糖和黄芪多糖对vAMV感染雏鸡Se—GSHPX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日龄AA肉用雏鸡禽成髓细胞性白血病强毒(vAMV)感染并注射香菇多糖后,均可降低禽成髓细胞性白血病(AMB)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强中枢、外周淋巴器官和主要实质器官的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活性(P<0.05,P<0.01)。香菇多糖的生物效应17日龄后显著增强(P<0.05,P<0.01),黄芪多糖的生物效应则全程均见显著增强(P<0.05,P<0.01)。  相似文献   

16.
山羊卵泡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及受精卵的体外发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山羊卵泡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及受精卵体外培养的系列研究表明,在成熟培养液中添加15μg/L重组牛生长激素(rbGH),与FSH和LH配合使用,卵泡卵母细胞的成熟率(67.9%)显著高于不含rbGH的培养组(53.1%,P<0.05);38.5℃和39.0℃的培养温度对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BO液上浮法对山羊冷冻精子的活精子分离效果优于Percol分层液法,并得到较高的受精率(64.3%∶49.0%,P<0.05);颗粒细胞单层和输卵管上皮细胞单层的共同培养体系均有益于受精卵的体外发育。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在饲粮中分别添加 3个不同剂量的玉米源异麦芽寡糖菌质粉(IBS),旨在研究其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和内源性激素分泌的影响。选择 1日龄黄羽肉鸡 270只,公母各占 1/2,随机分成 5组。对照 1组饲喂基础饲粮,对照 2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 4.27g/kg市售食品级低聚异麦芽寡糖粉,试验 1、2、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 6、12、24g/kgIBS。结果表明:1)与对照 1组相比,试验 1、2、3组死亡率分别降低 33.30%、49.95%、49.95%;1~52日龄,试验 1、2、3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 8.80%(P<0.01)、11.02%(P<0.01)、7.80%(P<0.01);试验 1、2、3组料重比分别降低 8.73%(P<0.05)、9.09%(P<0.01)、6.91%(P<0.05);试验 2组血清中甲状腺素含量提高 8.68%(P<0.05);试验 3组血清中胰高血糖素含量降低 24.75%(P<0.05);在血清胰岛素动态变化过程中,采食后 1h,试验 1组提高 40.31%(P<0.05),采食后2h,试验 2组提高 40.09%(P<0.05);在血清生长激素动态变化过程中,采食后 1h,试验 3组提高 35.18%(P<0.05),采食后 2h,试验 2、3组分别提高 48.26%(P<0.05)、42.72%(P<0.05);试验 2、3组血清中生长激素含量总体平均值分别提高 23.65%(P<0.05)、26.29%(P<0.05)。2)与对照2组相比,试验2、3组死亡率均降低24.97%;1~52日龄,试验1、2、3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 6.57%(P<0.05)、8.75%(P<0.01)、5.59%(P<0.05);在血清胰岛素动态变化过程中,采食后 2h,试验 2组提高 44.55%(P<0.05);在血清生长激素动态变化过程中,采食后 2h,试验 2、3组分别提高 50.24%(P<0.05)、44.63%(P<0.05);试验 3组血清中生长激素含量总体平均值提高 23.80%(P<0.05)。结果提示,黄羽肉鸡饲粮中添加一定剂量的 IBS,对其生长性能、激素分泌有促进作用,且在本试验的 3个剂量中,以添加 12g/kgIBS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锌对离体boPBMC的增殖和分泌Ig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 ̄3H-TdR掺入法和ELISA测定了锌和其它微量元素对离休boPBMC增殖和分泌免疫球蛋白(Ig)的影响。结果表明,0.01mmol/L的锌能促进boPBMC增殖(P<0.05)和分泌Ig(IgG_1,p<0.05;IgM,P<0.01);其它微量元素,诸如镍,铜,铁,镉等均无这种作用。此外锌对培养2d后的细胞不表现出促进作用的结果表明,锌主要作用于免疫细胞被活化的初始阶段,提高了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配种期饲喂金霉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用40头母猪进行配种期饲喂金霉素试验,以估价配种期喂金霉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配种期母猪饲喂含金霉素200mg/kg饲料的日粮增加母猪体重。与对照组相比,配种期(P<0.05)、怀孕110天(P<0.01)、产仔后24小时(P<0.01)、产仔后21天(P<0.05)和断奶期(P<0.01)母猪体重显著增加;除怀孕增重外,分娩失重和哺乳失重略高(P>0.05);哺乳期饲料摄入降低(P<0.05);配种受孕率略高。配种期母猪饲喂金霉素显著提高每窝产仔数(P<0.05),出生时、21日龄和断奶时存活仔猪数都略高于对照组(P>0.05)。出生时存活仔猪体重、21日龄仔猪体重都略低于对照组(P>0.05),断奶时仔猪体重略高于对照组。断奶至发情的间隔略长于对照组。结论:配种期母猪饲喂金霉素可提高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20.
许国林  金穗华 《养猪》1996,(1):17-17
本试验在稀释液中添加庆大霉素为试验组,添加青、链霉素为对照组,对12头(份)种公猪精液稀释、保存和输精,结果表明,试验组的精子存活期(小时)及顶体完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1和P<0.05;输精后试验组情期受胎率91.05%(122/1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情期受胎率82.11%(101/123),差异显著(P<0.05);精液有效使用期(小时),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19.43±65.56和72.14±25.58,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