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氏肿腿蜂成蜂贮藏时间对平均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项研究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管氏肿腿蜂的存活率呈下降的趋势。经分析得出:0~30d为最佳的贮藏时间,30~45d为适宜的贮藏时间,45~60d为最长的贮藏时间。在防治生产中应尽量减少贮藏时间,根据目标害虫的防治适期,有计划地安排繁育时间。  相似文献   

2.
研究表明,在5~10℃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管氏肿腿蜂的繁蜂效果呈下降趋势,子代蜂的平均单管出蜂量下降幅度较大,平均千头重和平均体长下降幅度较小。经分析得出:0~30d为最佳贮藏时间,31~45d为适宜贮藏时间,46~60d为最长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在5~10℃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管氏肿腿蜂的繁蜂效果呈下降趋势,子代蜂的平均单管出蜂量下降幅度较大,平均千头重和平均体长下降幅度较小.经分析得出:0~30 d为最佳贮藏时间,31~45 d为适宜贮藏时间,46~60 d为最长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4.
应用管氏肿腿蜂防治青杨天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镇赉县大岗机械林场、莫莫格机械林场、建平乡、镇赉镇的杨树纯林中,采用逐棵释放、间隔一棵释放、间隔二棵释放、隔行间隔一棵释放4种方法释放管氏肿腿蜂防治青杨天牛,平均寄生率为19.56%,总体效果不理想。其中,逐棵释放效果好于其它释放方法,隔行间隔释放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5.
管氏肿腿蜂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阐述了管氏肿腿蜂人工繁殖的寄主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可为管氏肿腿蜂的研究及在生物防治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管氏肿腿蜂防治松墨天牛技术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试验结果表明:在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2至3龄幼虫期,按1:4的虫蜂比,于晴天的11至15时在林间投放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效果好。当年寄生率达到81.3%,第2年仍有53.5%的寄生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管氏肿腿蜂的生物学特性,人工繁育技术,防治害虫的应用进展等,讨论了实际应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展望,旨在为深入研究管氏肿腿蜂提供参考,以促进管氏肿腿蜂在生物防治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管氏肿腿蜂的人工繁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氏肿腿蜂是青杨天牛、青杨虎天牛、光肩星天牛等钻蛀性害虫的体外寄主天敌。本文以青杨天牛为繁殖寄主,介绍了人工繁殖管氏肿腿蜂的方法及适宜的温、湿度条件。  相似文献   

9.
管氏肿腿蜂在天牛类害虫的生物防治和维持生态平衡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明确管氏肿腿蜂产卵器和其上感器结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其产卵器结构和感器类型分布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管氏肿腿蜂的产卵器为一般产卵器,由第1产卵瓣、第2产卵瓣以及第3产卵瓣构成。管氏肿腿蜂产卵器上共具5种感器类型,为末梢锥状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毛形感器和凹窝感器。第1、第2产卵瓣上皆未观察到感器分布,第3产卵瓣端部密布感器,侧边具十几个凹窝感器。根据感器形态结构和以往研究对各类型感器在管氏肿腿蜂产卵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合理推测。初步探讨了该昆虫天敌的产卵感受机制,对掌握其产卵选择机制具有重大意义,也为进一步的电生理、电化学实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管氏肿腿蜂防治双条杉天牛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贵州省普定县的人工柏木林内,利用管氏肿腿蜂进行了防治危害柏木的双条杉天牛幼虫的试验。每0.67 hm2柏木林分别施放1 500头和2 000头管氏肿腿蜂,1个月后寄生率分别为62.1%和67.7%;并表明其为一项环保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松材线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松墨天牛来控制松材互虫病的发生,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该蜂在林间当代扩散半径达50m左右,寄生率平均为31.2%,3个月后各在林间扩散半径达150m左右,寄生率提高到25.0-46.1%。当年林间实际防效达74.30-87.44%,下一年的持续防效达85.16-95.68%  相似文献   

12.
管氏肿腿蜂防治双条杉天牛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氏肿腿蜂 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防治双条杉天牛在北京地区最适放蜂时间为 5月下旬至 6月上旬 ,虫蜂数量比为 1∶ 3~ 1∶ 6。化学农药对蜂的杀伤力大于植物性农药  相似文献   

13.
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华山松木蠹象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将管氏肿腿蜂应用于华山松木蠹象的防治实践,结果表明:该蜂对华山松木蠹象有很强的搜寻能力。在室内管氏肿腿蜂对华山松木蠹象寄生率最高达71.43%,最低51.61%。在林内防治试验中,它对华山松木蠹象寄生率最高达41.67%,最低22.22%;防治效果均在25%以上,最高达38.27%。  相似文献   

14.
近年革命圣地西柏坡柏树林内双条杉天牛危害较重,为有效地控制该虫危害,进行了管氏肿蜂防治该虫的试验,结果表明此法效果显著,即能避免环境污染又省工省时。  相似文献   

15.
研究繁蜂替代寄主黄粉甲蛹经-9℃贮存5、15、25、35和45 d后所繁育出的管氏硬皮肿腿蜂对青杨天牛寄生的影响.母代蜂在产卵前期、幼虫期、寄生率、幼虫存活率以及产卵量、出蜂量间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但子代蜂各阶段发育历期、存活率、产卵量、出蜂量等各方面与对照则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贵阳市从2003年开始引进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进行相关的实验和大规模放蜂防治,到2008年6年间,共释放管氏肿腿蜂1800万头,累计防治面积8120 hm2.调查结果表明,释放管氏肿腿蜂防治松墨天牛是一种操作简便、省工省力、能够实现可持续控制的有效防治方法.放蜂时间应掌握在松墨天牛幼虫的幼龄期,以9月初为宜.连续放蜂3 a,松墨天牛的发生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管氏肿腿蜂防治锈斑楔天牛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锈斑楔天牛是危害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利用管氏肿腿蜂对锈斑楔天牛进行了防治,结果表明:6月上旬,每天9~11时和15~17时放蜂效果最好;放蜂量按虫与蜂比例为1:2为宜。  相似文献   

18.
经解剖观察管氏肿腿蜂雌性生殖系统,得知其内部生殖系统由卵巢、侧输卵管、中输卵管、受精囊、毒囊及毒腺等组成;卵巢由左右两部分卵巢管组成,卵巢管总数为6~8条,单侧的卵巢管数为3~4条,两侧存在不对称现象;毒囊多呈葫芦状,中部缢缩处附着1对上端分支毒腺,分支数为1~7条不等.外生殖器由载瓣片、产卵瓣、产卵瓣鞘和已经特化为毒针的1对内产卵瓣等组成,相互呈嵌套结构.研究雌性生殖系统的形态结构,尤其是毒囊、毒腺等,对了解其寄生机理具有重要价值,且可为确定人工扩繁的商品蜂有效保藏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系统研究了温度对管氏肿腿蜂的寄生率、产卵量、子代蜂数量的影响,并通过温度、湿度、接蜂时间的蜂蛹比3个因素为指标设计正交表进行分析,寻求繁蜂重要参数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6℃,相对湿度为60%,接蜂的蜂蛹比为2∶1时,繁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利用管氏肿腿蜂和诱饵植物控制天牛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2010年进行了利用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和诱饵植物控制天牛的林间试验.结果表明,释放管氏肿腿蜂防治柳树上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2009年受害株率下降38.69%,而2010年却上升4.1%.在种植复叶槭引诱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保护柳树的试验中,2a中复叶槭平均诱虫数为2.9头/株,受害株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2009年柳树受害株率从37.14%降低到28.00%,但2010年柳树株受害率反而上升至67.00%.在种植构树引诱桑天牛保护西府海棠的试验中,构树平均诱虫数为37.9头/株,2009年和2010年西府海棠的受害株率分别为71.04%和93.60%.在种植白蜡树引诱云斑天牛保护柳树的试验中,白蜡诱集的云斑天牛成虫数平均为55头/株,柳树的受害株率从43%下降至30%.比较经药剂处理和人工捕捉的诱饵植物诱集的天牛数量,喷施高效氯氰菊酯微胶囊剂后诱饵植物所诱集的天牛成虫数量明显少于人工捕捉到的数量,但药剂处理仍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