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文蛤稚贝室外网箱越冬技术研究,解决了文蛤育苗产业化生产中稚贝在北方地区越冬难度大越冬成活率低等技术问题,找出一条适合北方特点的有效越冬方法及途径。2000年10月至2001年5月在盘山县双良育苗场2个室外越冬池,放入20个越冬网箱,稚贝2.0亿枚,稚贝越冬密度44万枚/m^2,平均壳长1000μm,进行了室外越冬试验。在盐度25.8—28.8,pH值7.5—8.5,DO7.0mg/L以上,用直径5.08cm潜水泵在池内间断性循环水,自然水温条件下,越冬后稚贝共计1.612亿枚,平均壳长1095μm(最大l650μm),成活率达80.6%。试验结果表明,其越冬方法在北方地区是可行的,为文蛤苗种产业化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3.
影响刺参室内越冬保苗成活率的因素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越冬期间发病刺参苗的症状和病原、影响刺参室内越冬保苗成活率的因素(亲参种质、饲料营养成分、养殖密度、抗生素的使用、水环境的变化)及相应的解决措施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阐明了刺参的健康生态保苗技术是提高刺参室内越冬保苗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改良威海地区仿刺参的生物性状,在水温20.0~22.0℃,盐度30.0~31.0,幼体密度0.2个/m L的条件下,以中国威海的仿刺参群体(W)和韩国东海岸浦项市的仿刺参群体(P)为亲本,采用群体内自交和群体间杂交的方法建立了WW(W♀×W♂)、WP(W♀×P♂)、PP(P♀×P♂)等3个试验组,并于幼体孵化选育后,先后进行了为期11 d的浮游幼体培育和近1年的苗种中间培育(水温3.0~30.0℃,盐度28.0~31.0),测算了各组浮游幼体、稚参、幼参的生长速度。结果表明,组间受精率、孵化率、变态附着率差异不显著(P0.05);在浮游阶段,各组在大耳幼体时期的体长差异极显著(P0.01),WW组的体长最大[(1 121.5±68.4)μm],在小耳幼体、中耳幼体、樽型幼体时期各组的体长差异不显著(P0.05);在中间培育阶段,WP组的苗种生长速度先慢后快,其330日龄苗种的平均体质量最大[(123.6±8.6)mg],且与其余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表明,威海仿刺参群体与浦项仿刺参群体的杂交子代在90日龄以前表现为杂种劣势,在90~330日龄表现为杂种优势,杂种优势率为31.5%。试验还发现300~330日龄的PP组雄性幼参中出现了性早熟现象。 相似文献
5.
仿刺参自然群体和养殖群体间遗传变异的微卫星标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微卫星DNA技术对仿刺参自然群体和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在经过筛选的9个座位中,每个座位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4~12个。自然和养殖群体中,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数分别为6.5556和5.8889,观测杂合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6416和0.5635。根据群体中各座位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两群体间的遗传相似度为0.7970、遗传距离为0.2269。对两群体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发现,两群体在某些位点都出现了杂合子缺失现象,特别是养殖群体在位点Psj2022,其Hardy-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达0.5164。结果表明,与自然群体相比,仿刺参养殖群体存在杂合度降低,遗传多样性下降的现象,这可能与人工养殖过程中,亲本群体较小,引起近交机会增加有关。应制定相应的渔业生产和管理措施加以保护,以使仿刺参养殖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7.
<正>在刺参人工育苗过程中,到10月中旬~11月上旬,稚参大部分个体体长已达到1 cm左右的变色参,即由原来的半透明变为棕褐色、赤褐色或淡绿色,这时虽然参苗已达到出池规格,但苗种的规格有很多还很小,个体差异也较大,用此苗种进行养殖和增殖放流,往往会因为冬季温度较低和规格较小,造成养殖成活率和增殖回捕率过低。通过采取地下井水或室内锅炉适当升温方式进行越冬保苗,可有效的提高刺参苗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加养殖苗种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罗氏沼虾死亡的最低温度14℃。12月前后,由于冷空气流的南移,使广东水温经常在14℃以下,从而使罗氏沼虾的养殖时间被限制在3-11月份之间。由于近几年来罗氏沼虾的养殖面积不断地增加,罗氏沼虾在短时间内供大于求,价值从原来的60多元/公斤下跌到20多元/公斤, 相似文献
9.
对刺参(Appostichopus japonicus)苗种越冬期室内正常池和发病池的水环境因子变化进行了跟踪监测和比较.结果表明:正常池和发病池水环境中总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差异显著(P<0.05),发病池明显高于正常池.并进行了水环境因子变化对刺参急性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为(11.0±1.0)℃、pH 8.0±0.2条件下,氨氮(NH3-N)对刺参幼参(3 cm左右)48 h、72 h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09 mg/L、3.29 mg/L和1.75 mg/L;水温为(13.0±0.5)℃,刺参幼参96 h能够耐受的pH范围为7~9,能耐受的盐度范围为16~42. 相似文献
10.
<正>在刺参人工育苗过程中,到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其稚参大部分个体体长已达到1cm左右和变色参,即由原来的半透明变为棕褐色、赤褐色或淡绿色,这时虽然参苗已达到出池规格,但苗种的规格有很多还很小,个体差异也较大,用此苗种进行养殖和增殖放流,往往会因为冬季温度较低和规格较小,造成养殖成活率和增殖回捕率过低。 相似文献
11.
笔者根据几年来的生产实践,就刺参(图见彩中插2)越冬保苗期如何减少疾病发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苗种产量提出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刺参以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得到了国内消费大众的广泛关注,市场需求量大,加上刺参的育苗、养殖技术和加工工艺已经比较成熟,使得产业发展迅速,渔民养殖收益明显提高。据统计,2009年我国海参增养殖产量为10.2万t,海参产业总产值达到200多亿元。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刺参的养殖面积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3.
14.
15.
近年来,随着海参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对大规格的刺参苗需求量越来越多,在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带育苗场,利用空闲的海带育苗池及地下海水进行了2次刺参苗的越冬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整个试验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海产珍品,是我国北方特有的名贵海珍品,其不仅为一种美味佳肴和保健食品,又是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海洋药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刺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商品参(干品)每公斤高达2000元以上,且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紧俏局面。由于刺参消费的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18.
目前,刺参养殖已成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重要经济产业,其发展势头迅猛。2006年~2008年,锦州市刺参养殖面积已增至4万余亩,约占全市海水养殖面积的三分之一。而伴随养殖规模的日益扩大,造成了局部外海海区及养参池水的有机污染加重,病害现象日渐显露。如何避免刺参养殖重走养虾业大起大落的弯路,充分重视水环境的保护问题,切实解决好刺参养殖的自身污染,在当前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20.
为有效解决目前刺参人工藻礁养殖生产中存在的海区超负荷盲目发展、海区环境与养殖池底污染程度不断加剧、养殖品种生长性状与抗病能力逐步减退、暴雨等自然灾害影响逐渐增强及管理技术滞后等突出问题,以实现刺参人工藻礁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进一步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全面推行无公害生态养殖模式及在刺参养殖过程中确保放养健康苗种、严格控制水质环境、严防暴雨袭击、搞好种质改良、重视防治病害、落实定期清池消毒制度等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