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尊敬的龚凫羌、宁守容老师:你们好! 我叫王彩喜,家住河南省平顶山市白庙乡下叶村二组.看见别人养蜂自己也挺好奇,决心弄几群试试.大前年花费1 500元买了5箱蜂,从此正式学养蜂.虽然看了些养蜂书,还有本村的养蜂前辈作指导,但到现在还是只有8箱蜂,总也发展不起来,都是"爬蜂病"给闹的.  相似文献   

2.
我是 2 0 0 2年开始订阅《蜜蜂杂志》的 ,由原来对养蜂一窍不通 ,到熟练掌握了养蜂技术 ,是《蜜蜂杂志》帮了我的大忙。《蜜蜂杂志》内容丰富 ,刊登的文章通俗易懂 ,是养蜂人学习交流的极好园地。2年来 ,我认真学习《蜜蜂杂志》中的养蜂技术 ,借鉴各地蜂友们成功的养蜂经验 ,由原来的 3群蜂发展到了现在的 60群蜂。今年我饲养的蜂无一群患病 ,蜂螨危害也降到最低点。尤其在今年山东雨水较多的情况下 ,蜂群基本上没有螨害。蜂蜜、蜂蜡、蜂胶生产也取得了很好的效益。由于我对养蜂事业的爱好 ,养蜂技术不断提高 ,在我的家乡已小有名气 ,邻村的…  相似文献   

3.
李建国 《中国蜂业》2008,59(1):41-42
一、引进意蜂1954年,我父亲李启东从承德农校买回两群意蜂,丰宁县的养蜂业也就开始了。由于当时没有人会养蜂,我父亲就到书店买了本养蜂小册子,又托  相似文献   

4.
<正>我一朋友退休之后闲着,看我养蜂不错,也喜欢上了蜜蜂,想跟我学养蜂。我对他说:"养蜂是个苦差事,要吃苦受累,风餐露宿,还要挨蜇受疼。"他说:"我闲着也没事干,只当是一种休闲娱乐罢了,你能干,我也干得了。"于是买了2套蜂箱,我送了2群蜂给他,就此开始了养蜂。1年后,他的蜂由2群变成了6群,4年后,仍然是6群。在这期间,每到关键时刻我就去指导他,  相似文献   

5.
养蜂要尽量开发蜂产品现在不少养蜂员因循守旧日,不订杂志,不讲科学技术,信息也不灵,养蜂只搞单打一(指光取蜜),加之蜂种退化,防治蜂病失策,故而年年养蜂不见收入。而我的胞弟孙继进订有《中国养蜂》、《蜜蜂杂志》。善于学习与实践,注意改良蜂种,尽量开发蜂产...  相似文献   

6.
我与蜜蜂     
<正>养蜂至今,前后有4年了,一路走过来,确实不容易。从一开始的无人支持,到现在的有人认可,倍感欣慰。养蜂路上经历许多风风雨雨:买蜂、逃蜂、死蜂、分蜂、收蜂、诱蜂……酸甜苦辣,百感交集。刚开始,走过好多弯路,失败过,曾几何时有放弃养蜂的念头?但我不甘心,凭着对蜜蜂那份热爱和执着,我坚持了下来,上网向前辈讨教,自己总结经验,终于从一个门外汉摸到养蜂的门槛。蜂养好了,越繁越多,蜜也有生产,不但够自己家人食用,还可送亲戚朋  相似文献   

7.
汪平 《中国蜂业》2003,54(4):17-17
我是湖北黄石的一名青年养蜂者 ,在黄冈武穴市春繁和采油菜 ,后到安徽定远县赶油菜。可没过一周 ,便爬蜂遍地 ,让人看了心痛。我赶紧走访了一起来的几家蜂场 ,也全都爬蜂遍地。有蜂友说是从武穴采了一种有毒花粉 ,可往年却没有这种现象。请问爬蜂病有何好办法治疗 ?通过《中国养蜂》向广大蜂友征答。我实在是对遍地的爬蜂一点办法都没有。最后 ,祝《中国养蜂》越办越好 !希望有经验的蜂友们关注爬蜂病 ,共同献计献策。爬蜂病有何办法治?!湖北黄石@汪平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从1970年养蜂至今,发现有2位蜂友在使用蜂扫时不沾水,干扫,而问题出现在老养蜂员。一位是与笔者同村的养蜂员,今年75岁,1980年6月我回家看望父母时,让我给他组织育王群,发现他在扫蜂时使用蜂扫不沾水。今年3月15日,笔者去附近县蜂友家去看蜂,有位蜂友今年73岁,养蜂超过40年。这天最高温度达14℃,蜜蜂飞翔很好,他紧了几群准备春繁,我也发现他使用蜂扫不沾水,干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蜂业》2007年第7期看到王汉生蜂友的批评文章,我表示接受。因为蜂友们和我是一个心情,都是为了养蜂技术的提高和养蜂事业的兴旺。我们国家地域这么大,我更同意王汉生蜂友提出的养蜂技术应因地制宜的说法。  相似文献   

10.
本人热爱蜜蜂事业,现在更热爱蜂疗事业。在养蜂岁月里尝到人生百味,了解到蜜蜂对人类的益处,更令我震撼并亲身体验到的就是——蜂针疗法。自从加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疗分会后,对蜂疗更有深切体会,认识到蜂疗的良好保健养生,以及疾病治疗的效果。我从小就是一个爱折腾的人,正因为这个性格让我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拿着大学文凭去当一名蜂农。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蜂农,必须全面了解蜜蜂所有的一切。  相似文献   

11.
龚凫羌、宁守容二位老师:你们好! 我是广东省增城市的一位养蜂爱好者.自从7年前收捕到一群中蜂后,我便与蜜蜂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没有养蜂经验,蜂群很快便得了幼虫病.首次养蜂就这样以失败告终,我心有不甘.听说意蜂好养,便去买了3框来饲养,后因为螨害严重又差点放弃.  相似文献   

12.
养蜂问答     
养蜂问答问:我现在业余定地养20多群蜂,像我这样小型家庭业余蜂场,养什么样的蜂种好?(陕西武维扬)答:如果你业余养蜂只取蜜,则应养黑色血统的蜂,如喀尼阿兰蜂、喀尔巴阡蜂、高加索蜂、东北黑蜂等;黑色蜂种采集力强,产蜜量高,节省饲料,适合北方地区定地业余...  相似文献   

13.
我的一位蜂友海杰 (为尊重 ,不注真实姓名 )。平时和我相处得很好 ,他常和我交流如何养蜂。不过有一次 ,那是 2 0 0 2年 6月份 ,我地正值养蜂缺蜜期 ,一天上午他来我家时 ,我母亲对他说我不在家 ,到县城卖蜂王浆去了。于是他便开箱看我的蜜蜂 ,由于他粗心大意 ,没有将我的 1箱交尾群的箱盖和副盖盖好。等我回来时 ,那箱交尾群中的蜜脾被盗得一干二净。虽然当时我不开心 ,但考虑到是蜂友 ,也就没把这事放在心里。2 0 0 3年春天 ,海杰和我一同到一家转地蜂场去看看。一到那里 ,他就要去开别人的蜂箱 ,被这家浙江蜂友好言相劝 :气温低 ,开箱影…  相似文献   

14.
我是密山市裴德镇裴德村八组的一个蜂农,今年57岁。从1970年开始养蜂,到现在已近30年了。当时我在新村,只有1箱蜂,现在已有蜂群300箱,可以说是咱们密山市本地的养蜂大户。目前我的儿子和儿媳、大女婿、小女儿和小女婿都在我的蜂场内工作,跟着我学养蜂。1981年以前,农村是集体所有制。当时乡里综合场有蜂群120多箱,分成5个蜂场,我当技术员并领导一个蜂场。1981年以后,允许单干,我退出了蜂场,自己买了38箱蜂,去东方红林区放蜂,那年因洪涝灾害亏损了7000元,不幸还得了出血热病,差点送了命。1982年我搬到东方…  相似文献   

15.
本人养蜂时间不长 ,但闯过了蜂螫肿痛一关。现在挨螫以后 ,虽然只当时刺痛红肿一下 ,但若遇上老蜂行螫也疼痛难忍。因此 ,不断的在找资料或请教老蜂友 ,寻求一种被螫后 ,药到痛止、不红不肿的良药。加之我是在阳台上养蜂 ,晚上总有少数蜂飞到邻居家螫人 ,友邻虽然没有找我论理 ,但自己心里总感到不安 ,只好向他们介绍一些预防和治螫刺的方法和药物。有一天 ,一位邻居向我说他家有3人被蜂螫后 ,用“鼎龙红花油”涂上就不痛不红不肿了。我去买了一瓶来试用 ,搽到被蜂螫处 ,果然立即见效。此药各医药门市均有出售 ,价格也不贵。怕蜂螫的蜂友不…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七九年夏季,听说别人养蜂发了财,我也起了发财心,开始张罗买蜜蜂。有的好心人劝我不要买蜂,说养蜂挨螫,没有技术不能养蜂。我心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别人能做的事我为什么不能做?买几本书看看不就什么都明白了吗。我没听别人劝阻,买了一箱蜂,当年无收益。直至现在,相继买了三箱蜂,共花四百元,买养蜂用具又花了三百元,经历了养蜂的苦、辣、辛、酸。  相似文献   

17.
丰产初报     
广东韶关专署养蜂场所饲养的30群本国蜂,到2月底每群蜂已平均采油菜花蜜37斤,这充分说明了本国蜂一经改良每群采蜜100斤以上是完全可能的。今年我场的高产试验群指标是400斤,现在全体养蜂员在丰收的鼓舞下,信心百倍,正采取一切措施,为取得更  相似文献   

18.
问题解答     
问:我定地养蜂,还种地,养蜂主要指望取蜜,少量取浆,你们看我养什么蜂种较合适?(湖北 襄樊市 方从华)答:建议饲养意喀或喀意杂交蜂,即以意蜂为母本同喀蜂为父本的杂交蜂,或以喀蜂为母本同意蜂为父本杂交蜂。原因是你是业余养蜂,以取蜜为主、取浆为辅,加上湖北夏季天气比较热,饲养这两种杂交蜂比较合适。但也有一个问题不好办,就是你自己不容易组配杂交组合。所以,建议直接购买专业育王场组配好的该种组合的生产用商品王。问:用“杀螨剂一号”或升华硫治螨,落到巢箱底板上的大小蜂螨能否再爬到蜜蜂身上?(甘肃 泾州县 王文俊)答:试验证明:…  相似文献   

19.
应多登些养蜂人为精神文明建设做奉献的文章我是业余养蜂爱好者,我的本职工作是乡电视台台长。十多年来我在《蜜蜂杂志》上学到了很多养蜂知识、经验及做人的道理。现在我有一种感觉,假如没有《蜜蜂杂志》这份刊物,好像是要养好蜂就没啥信心和把握似的,生活中和心里总...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个退休干部,至今已坚持养蜂25年,开始没有经验、技术,到处求师,访友,向有经验、懂技术的蜂友们求教。通过拜师,自己学到初步的养蜂知识,后来又通过看养蜂书,订《中国养蜂》杂志,从《中国养蜂》上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找到了真正的老师。由于自己能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