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续上期)青年点带队干部李队长和我们谈完话之后,我们10个人收拾一下行头就离开了水产养殖场,到县土产公司报到。土产公司的领导也跟我们开会,讲了办蜂场的重要性和蜂场的发展前景,并鼓励大家努力成为一名有技术的养蜂员。由于当时工作的需要,我们10个人中要选一个出来负责蜂场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杨玉华 《蜜蜂杂志》2018,(11):42-43
笔者自从1974年到蜂场之后,就担任蜂场场长,肩负起管人管事的责任。这个职务是个即没有权力又吃苦费力不讨好的差事。那些年,在管理蜂场的工作中有过多少烦恼、辛酸、痛苦和委屈只有自己心里知道。  相似文献   

3.
(续上期)在蜂场的那些年,由于条件艰苦来蜂场工作的青年是来去频繁,人员十分不固定。当时的小青年思想相当复杂,是是非非,矛盾和问题自然少不了。闹意见的、打架的、找对象的,一帮一派小哥们的现象和问题总是不断。笔者当时虽然是蜂场的负责人,可也是一个青年人,整天和大家生活在一起,如何能不把自己陷入这些矛盾和是非当中,而且还要正确处理好这些矛盾和问题,确实需要有一点智慧和担当。  相似文献   

4.
(续上期)当年在蜂场养蜂,由于养蜂员的能力和业务素质问题。导致蜂场出现过许多事故。平时如果损失只蜂王或者蜂群繁殖和发展慢一点,这些都可以原谅。但有些错误却是常识性和责任心的问题,一旦出现造成的损失将无法弥补。同时,也让你对解决这种问题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5.
(续上期)1979年春节刚过,笔者就从虎林回到虎头上班。渔场每年利用春节渔工回家过年的机会,春节收假一上班就开始举办职工学习班。这样的学习班每年举办一次,年年都办。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传达上级的有关文件和政治学习以及渔场的工作要求和技术什么的,还有外事部门的外事工作培训以及民兵的军事训练。  相似文献   

6.
在蜂场工作的那些年,一年回不了几次家,回一趟家也是来去匆匆,家里的大事小事都帮不上忙,父母亲的辛苦和劳累,笔者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总觉得对她们很愧疚。那个时候我家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家里只靠父亲的工资生活,母亲在土产公司干临时工,挣点钱补贴家用。  相似文献   

7.
杨玉华 《蜜蜂杂志》2019,(5):I0002-I0003
(续上期)在蜂场生活的7年中,回想起来真是不容易。笔者除了要承担工作方面的压力外还要和疾病抗争,这7年是咬着牙坚持过来的。笔者的身体从小就不太好,这也许和1959—1961年的3年自然灾害有关。1960年前后,笔者才五六岁。那时候因为粮食不够吃导致天天都吃不饱饭,身体发育肯定就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1981年,笔者和同伴们一起乘坐火车开始了天府之国的养蜂旅程。在我们4个人当中,只有梨水村的东许出过远门。第一次长途放蜂,笔者心里不免有些紧张,三千里外的四川人生地不熟的,场地安排?蜜源如何?养蜂人员的生活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9.
杨玉华 《蜜蜂杂志》2019,(1):I0005-I0006
自从1974年从事养蜂工作以来,在40多年的时间里,我始终把蜜蜂当作朋友、亲人、知己,不离不弃,直接和间接地饲养着蜜蜂,没有和蜜蜂断了联系。  相似文献   

10.
从下乡到青年点又到虎头小西山蜂场养蜜蜂,在这8年时间里,笔者基本上奉行不谈恋爱主义。所以,笔者1980年从蜂场回到虎林时,仍旧是个没有谈过恋爱的人。那么这8年是平平静静过来的吗?笔者自己都说肯定不是。刚到蜂场的时候,我们这8个人互相不太了解,特别是女生,过去更是接触的不多。在青年点,男生基本都在砖厂上班,女生都在鱼种组养鱼,平时只有在食堂吃饭时见着面,其它时间都很少有接触。来的女生中有2个是共青团员,有时团支部搞活动大家才能接触一下。  相似文献   

11.
(续上期)小西山蜂场建立之后,由于住在山林里难免有安全问题。何况上山放蜂时,受黑瞎子、野猪、狼这些凶猛野兽侵害的问题也不能忽视。所以,笔者几次和土产公司领导申请,要求给蜂场配备一支猎枪。那时候枪支管制不像现在这么严,只要是工作需要,通过正常渠道申请,经过公安局批准就可以持有猎枪。像养蜂、养蚕这样的行业,都可以申请配枪。  相似文献   

12.
杨玉华 《蜜蜂杂志》2020,40(3):I0006-I0007
49岁的陈吉林,在虎林从事养蜂生产已经20多年了。1990年刚满18岁的他,为了讨生活,从四川老家投亲靠友来到虎林。先是到处打工,干了几年也一事无成。1998年在大家的劝说之下,他开始跟随姐夫学习养蜂。学会养蜂后他自建了一个自己的蜂场,一干就是20多年。  相似文献   

13.
蜂群转地是养蜂生产中最辛苦也是最累人的活。如果是南北方大转地,那一年装卸的次数起码要几十次。像我们在县内小转地还好一些,一年之中装装卸卸也就6~8次。虽然次数不太多,但也非常辛苦,每次转场我们都像被扒了一层皮似的。  相似文献   

14.
邓天佑师傅是四川冕宁人,从1982年开始养蜂,至今已30多年。刚开始养蜂时只有10群,发展到现在已超过200群。30多年的养蜂生涯让他摸索并积累了许多养蜂经验。2015年9月30日,在云南农业大学东方蜜蜂研究所董霞教授的带领下,我们有幸在四川泸沽和漫水湾两地参观他的蜂场。  相似文献   

15.
当年来到虎头这个地方,笔者是两眼一抹黑谁也不认识。要想在虎头立下足扎下根,自己就要充分融入到虎头这个小社会。那个年代虽然民风非常淳朴,但是物资非常短缺,要想办点事情买点东西,不认识人是很难办的。也是从那个年代开始,笔者就充分认识到在中国这个社会里,熟人好办事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16.
杨玉华 《蜜蜂杂志》2020,40(1):50-51
<正>(续上期)笔者离开蜂场其实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但这个机会给了我也在情理之中。所以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1980年5月8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黑政办发(1980) 85号《关于将饶河、虎林、宝清三县划为东北黑蜂保护区的通知》的文件。这个文件的下发,使黑龙江省养蜂业有了一个突破性的改变。也正是这样一个难得的机遇,才让我走出了大山。当年省政府办公厅的文件下发之后,督办落实文件的力度挺大。1980年6月下旬的一  相似文献   

17.
杨玉华 《蜜蜂杂志》2016,(11):44-45
(续上期)在黑龙江省蜜蜂的越冬期很长。如果蜂群从9月下旬喂完越冬饲料开始算起,到11月中下旬人窖,再到第2年的3月中下旬排泄,整个越冬期需要5个多月。蜂群在越冬窖里需要呆4个月。  相似文献   

18.
正(续上期)虎林地处边疆,开发较晚,深山老林里面的老虎、黑熊、野猪很多。在山里养蜂,而且是在完达山的深山老林里,就难免受到野兽的侵扰。就在2015年,虎林、饶河这一带还发生多起黑熊祸害蜂场的事情。虎林最严重的一家,十几箱蜜蜂都让黑熊给祸害了。当年,我们在完达山林区养蜂的时候,有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谁也说不清。但是在笔者的记忆中,那次惊险的蜂场保卫战就十分精彩。那一年,我们有一个小组在山里放蜂,蜂场就放  相似文献   

19.
说起我家养蜂历史已有14个年头了。这其中有过好收成,当然也有许多歉收的年份。但我们始终坚持,没有放弃养蜂。养蜂不仅给家里增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  相似文献   

20.
杨玉华 《蜜蜂杂志》2021,41(3):43-43
(续上期)1980年冬天和1981年一季度,我下乡跑了一段时间蜂场之后,就静下心来开始做一些文字方面的工作。总结当时下乡调查来的先进事例或编写一些技术资料,并且开始编辑《馈林养蜂》简报。我根据养蜂生产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技术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