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文信 《蜜蜂杂志》2005,25(7):31-32
现在有许多蜂友意识到,沿着传统的自繁自养的方式,导致蜂种退化严重。表现在繁蜂慢、单产低、蜂病层出不穷。究其原因,一是受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二是花期使用农药所致;三是品种老化。要想养好蜂,必须把蜂种更新换代。向信誉好、有实力的正规种蜂场购买种王。防止将以假乱真的劣等蜂王购进蜂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1良种与蜂王的关系引进良种蜂王,如果育王技术不佳,同样育不出好王。前者是选种技术,后者是育王技术,两者必须统一起来。选择适合当地饲养的良种,运用良好的育王手段,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的蜂王。2良种好王具备的优点2.1繁殖方面产卵…  相似文献   

2.
关山峰 《蜜蜂杂志》2006,26(8):33-34
人工育王可以精选良种、杂交繁育,按照人们的意愿培育适应生产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品种品系。按计划定时定量成批培育蜂王,为组织完成完善人工分蜂、换王、储存蜂王等提供方便。1蜂王人工培育“春育一只王,全年一箱蜂”“王优、群强、场旺”,这些谚语说明了良种蜂王的作用,以及促进和提高养蜂生产和发展所起的作用。人工育王是养蜂致富必不可少的重大技术措施之一,被当今养蜂生产和科研单位广泛应用和研究,并在不断完善、发展和提高。1.1精选良种使用良种是人工育王之基础。蜜蜂良种的来源:一是向品种优良、信誉好、实力强、效益佳的国内外良种…  相似文献   

3.
如何获得和使用优质高产蜂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优良品种与优质高产蜂王的关系优质高产蜂王(以下简称好王)来源于优良品种。良种是前提,辅以正确的育王技术手段,才能育出好王。劣种也会育出蜂王,但受劣种自身遗传因素的制约,不能表现出优质高产的性能,生产效益不会好。有了良种,但育王技术不恰当,同样育不出好王。孬王不能充分延续和遗传其优良性状,故同样达不到目的。因此,良种不等于好王,好王又无法替代良种。前者为育种技术,后者为育王技术,两者必须统一。即选择并使用优良品种,运用良好的育王技术手段,才能育出良种好王,使其优良性状及生物学特性一并发挥出来,取得优势和效益。运用人工育种技术,使其优势更为明显并得以保持,并且有多面性。2良种好王具有的主要特点及优势2.1繁殖方面:产卵力强,日产卵多,外界有蜜粉源,日产卵量应达2000粒左右或以上;育成效率高,繁殖速度快,适龄蜂(无论采集蜂与越冬蜂)出房集中,能在较短时间内繁殖成强群。且能维持强群。一般双王群应维持16~24框蜂,单王群应维持12框蜂以上而不发生“分蜂热”,在保持饲料充足的情况下,一个双王8框平箱群应在30天左右满继箱。2.2采集力强,群势稳定:工蜂体格健壮,寿命长,群体强大,蜂群整体能维持较高的日产蜜量和较长的...  相似文献   

4.
刍议育王     
养蜂人都希望自己饲养的蜜蜂群势强、经济效益高。为此 ,许多蜂友不断更新养蜂技术和经营方法 ,重视引进良种 ,在人工育王和自然育王方面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力求培育理想的优质蜂王。人工育王就是在具备育王的气候和充足的蜜粉源条件下 ,根据蜜蜂生物学特性 ,在强大健壮蜂群的人工王台里移虫或移卵来培育蜂王的方法。能够根据人们的需要定向培育出适宜的蜂王。自然育王是在有分蜂热并有强烈分蜂情绪条件下 (急造王和自然交替王例外 ) ,由工蜂自然筑造王台 ,老王在台里产卵 ,由蜂群自己培养蜂王的方法。因自然育王筑造的王台数量极其有限 ,…  相似文献   

5.
正要想养好中蜂,获得较好的效益,必须做好这16个字:良种好王,蜂多于脾,饲料充足,多造新脾。一、怎样繁育良种优良的中蜂品种抗病力强,产卵力强,分蜂性弱,采集力强。蜂友们要高度重视良种的选育与培养,可以在本场、周边蜂场、种蜂场观察发现或引进良种,选取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品系的几个种群进行人工育王,培育新一代蜂王。在养蜂生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正>换王有自然育王、失王育王、人工介王三种方法。自然育王比较方便,就是靠自然分蜂而育王;失王育王是人为捉走蜂王或不慎失王之后再急造蜂王;人工介王是人为模仿自然分蜂。如果蜂群数量太少应该使用自然育王,如果要快速育王可用失王群育王,如果群势太弱可人工介王。自然育王有花期限制,后两种随机。为什么要人工育王?因为蜜蜂是一种社会行为的生物,如果不人为分群,可能出现自然分蜂逃飞到野外,不但削弱了蜂群,还会造成经济损失,并且增加了  相似文献   

7.
人工育王是养蜂工作中的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明智的养蜂员必须在做好蜂场其它工作的同时,抓紧做好育王工作,使蜂场的每群蜂都有优质的蜂王产卵繁殖,强大的群势投入生产,这是提高养蜂经济效益的基本保证。但要培育优质的蜂王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笔者就自己多年育王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发表以下看法,供养蜂者育王  相似文献   

8.
<正>说起中蜂育王,经历颇多,感想也多。一、中蜂育王的现状中蜂饲养者以六七十岁的老人居多,以粗放管理为主,多利用自然王台。有部分人重视良种选育和人工育王,但所移虫龄偏大,制作的蜡台不够标准,蜡碗直径过大、高度偏高、底座太薄,使得王台接受率低,处女王品质差,还不如自然王台育出的蜂王好。许多蜂友不愿意采用复式移虫育王技术,嫌麻烦。认为复式移虫与单移虫蜂王质量无多大区别,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 ,强群是丰收的保证 ,王好是强群的根本。育出一批好蜂王是每个养蜂人的共同愿望。怎样才能育出一批好蜂王呢 ?作者经过数年的观察、对比、试验 ,发现一条规律 ,凡是强群自然分蜂留下的自然王台 ,育出的蜂王 ,不光形体粗壮、健康 ,而且交尾快、成功率高 ,产子节率陡 ,适应外界环境变化敏感 ,其优良品性都超过人工培育的蜂王。然而 ,这些王台再优越 ,却远远满足不了大型蜂场的需要。为此 ,笔者以蜜蜂生物学为理论指导 ,以蜂群自然生活规律为依据 ,总结了一套模拟自然王台的育王方法。1 良种的选育良好的育王方法必须以良种为前提。…  相似文献   

10.
自2010年以来,河南省新乡养蜂站推出一项新的举措扶持养蜂业,每年向吉林省蜜蜂研究所种蜂场购买良种蜂王无偿发放给本省蜂农. 河南省尉氏县蜂友养蜂专业合作社是省级示范社,每年都能得到吉林省蜜蜂研究所种蜂场选育的良种蜂王1~2只.孙根亮师傅是合作社的理事长,他将得到的良种蜂王先在自己蜂场不间断的培育蜂王,然后提供给合作社的社员.养蜂专业合作社的蜂友们需要换王,只需提前电话预约就可以无偿得到成熟王台,路远的可拿卵脾自己育王.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强群是丰收的保证,王好是强群的根本。育出一批好蜂王是每个养蜂人的共同愿望。怎样才能育出好蜂王呢?作者经过数年的观察、对比、试验,发现一条规律,凡是强群自然分蜂留下的自然王台,育出的蜂王,不但形体粗壮、健康,而且交尾快、成功率高,产子节率陡,适应外界环境变化敏感,其优良品性都超过人工培育的蜂王。然而,这些王台再优越,却远满足不了大型蜂场的需要。为此,笔者以蜜蜂生物学为理论指导,以蜂群自然生活规律为依据,总结了一套模拟自然王台的育王方法。1良种的选育良好的育王方法必须以良种为前提。所谓良种,就是以自己蜂场所在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蜜源情况及其本人的客观条件选定一个当家品种,然后从信誉好的种蜂场引进种王。如果当地蜂场较密,还要协调起来,统一引种,统一时间育王,统一时间培育雄蜂,统一时间杀净非种用雄蜂。当年邮寄的种王,本年不能使用,必须观察1年等其优良性状稳定以后,方可大力推广。只有认真做好以上工作,才有可能得到良好的后代。2良好的育王方法2.1育王时间的选定蜂场习惯什么时候缺王就什么时间培育,那是绝对错误的。应该选在春秋2个自然分蜂期,和自然分蜂相吻合。因此时气候适宜,蜜源丰富,群势强大,一般蜂群有轻微的...  相似文献   

12.
<正>龙口市三高种蜂场经过多年的育种磨砺,基本掌握了蜜蜂良种繁育所必须的人工授精技术、蜂场育种、蜂群饲养三位一体的现代蜜蜂育种技术,形成了选育制种、扩繁推广等相互配套的原良种繁育体系。目前本蜂场拥有父、母本种群、育王群一千多群,交尾群一万多群,每年可向全国供应三十多万只优质生产蜂王,五千只人工授精种蜂王,一万多只自然交尾种蜂王。主要有意蜂、卡尼阿兰、喀尔巴阡、高加索、单交、三交、双交等种蜂王。  相似文献   

13.
中蜂新法饲养,必须有目的按计划的分蜂、换王,蜂王的选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地区1967年开始人工育王。当时是利用人工台基移虫育王。我们正安地区早春只有油菜一个花期,3月底结束,到主要蜜源乌桕开花,有70天左右的断蜜期。几年来,我们在育王工作中有过失败的教训,早了没有王浆,晚了油菜花期结束,中蜂的培养群对人工台基不接受,迫使我们改进方法。首先观察蜂群的习性,发现失王的蜂群,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培养新蜂王,我们就将幼虫移入自然台基里作试验,效果比较  相似文献   

14.
《中国蜂业》2017,(1):39-40
<正>饲养强群有诸多的优点,拥有优良的蜂王是饲养强群的关键,而人工育王是培育优良蜂王的重要措施。本文将详细介绍在人工育王的过程中,对父本、母本、育王群、交尾群选择、组织、管理的方法,希望能方便操作者掌握,饲养出强群,提高蜂蜜产量。中蜂的饲养管理中,人工育王技术很重要。蜂场在进行大批量人工分蜂、更换老蜂王时,都需要大量的蜂王。培育和提供优良的蜂王是饲养强群的关键,可以预  相似文献   

15.
蜂王是蜂群的遗传载体之一,决定蜂群的生产性能和其它特性、特征。学习和掌握科学的人工培育蜂王的理论和技术,使用优质的蜂王是获得蜂产品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大量的资料证明,国外有些国家建立了大规模的育种场和规定了生产用王单位,不符合条件的蜂场不得培育蜂王。从而保证了蜂种的纯度、提高了蜂王的质量。在我国也有不少的育种场为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保持纯种及良种的繁育和推广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推动了我国养蜂业的发展。据了解,国内大多数蜂农都是在种王场邮购1只普通蜂王(在交尾群中已开始产卵的新王)当种王用。这…  相似文献   

16.
正大家知道,养蜂中蜂王很关键,有自然分蜂王、急造王、人工育王(分移虫、移卵),最好是自然分蜂王,这是蜜蜂本身的意愿,因气温环境适宜,蜂群强大了,所以育的王好。而人工育的王,是人为挑选移到王台里的虫或卵,就没有蜂王自己产到王台里的好。所以在有分蜂热的蜂群里,用人工王台诱导蜂王在其中产卵育的王,与自然蜂王本质是一样的,可以说是用最简单轻松的方法育出最优质的蜂王。  相似文献   

17.
1选用优良蜂王,并常换新王在中蜂生产实践中,我们常见到有分蜂热的强群,其工蜂采集情绪低迷,产蜜量大大低于没有分蜂情绪的较小群势。养蜂有句话:“养蜂就是养王”,可见蜂王对蜂群的发展和产量有决定性的影响,蜂种的品性是蜂群本质的遗传现象所决定的。因此,在饲养管理中要坚决去劣选优,选用优良蜂群进行育王,除掉劣群中产生的雄蜂。蜂王的生理状况受育王时的气候、蜜粉源、群势和育王技术的影响,同样也随着蜂王的老化而降低其生活力,中蜂王的老化要比意蜂王更快些,因此要强调结合春、冬2个分蜂季节更换新王,这样既提高了蜂…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中蜂人工育王接受率低,育王品质不理想,甚至育王失败等情况较为普遍。然而人工育王技术对中蜂的繁育饲养确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为了认识和掌握中蜂人工育王的规律,通过观察分析中蜂自然育王的条件,曾在我校教学蜂场作过几个小试验。对中蜂育王做了些初步探讨工作,现小结如下。中蜂人工育王的基本技术与意蜂人工育王技术是一样的。但由于中蜂生物学特性与意蜂有些不同,因而反映在育王的具体操作及步骤上也有其特殊性。现归纳如下:1.计算蜂王发育的历期以发育最短的11天为标准。即在移一日龄幼虫后的第9天分配母蜂房给交尾群。2.育王季节应以当地主要蜜源花期为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俄罗斯蜜蜂育种相关工作主要集中在种质资源保存新技术、新品系选育、新发现蜂种分类以及蜂王繁殖性能提高等方面。俄罗斯养蜂研究中心隶属于俄罗斯联邦预算科学部门,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建立蜂种选育信息平台中心、为俄罗斯联邦境内蜜蜂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以及协调工作,此外,还包括改进蜜蜂选育方案、推动良种选育技术发展以及整  相似文献   

20.
为何人工蜂王的某些特性不如自然蜂王?由于人工育王能有计划按时养出所需王数并能准确掌握蜂王的出房时间,为蜂群的增殖、良种的普及以及生产赢得主动等有利方面。所以,养蜂者较为普遍地用“人工育王”手段来达到增加蜂群或更换蜂王等目的。但是,人工王不具备自然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