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两者经脉络属,互为表里,生理上协同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治疗时相提并论,用药时互相兼顾。 1 脾胃的生理功能以“升”、“降”为主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是畜体赖以生存之仓廪,为后天之本。功能主要为升清降浊,脾气主升,将草料中的精微上输于心肺而化生气血,胃气主降,使水谷草料下行,以便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2.
1)从中医角度来分析,猪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主要是脾虚胃燥所引发的。脾与胃以膜相连,位于腹中,一脏一腑,互为表里,为机体气化升降的枢纽。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为胃行其津液,升清降浊,输布水谷之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胃强脾健,则水谷气盛,精神足旺,气机畅和,先天得养,后天得济。另外,脾还有益气、统血、主肌肉、主四肢等重要功用,脾胃还能使糟粕腑气自大肠传导、输化,以化腑浊泄毒热,故称之为“后天之本”。  相似文献   

3.
治脾疗喘案     
脾胃学说是中医学说一大支柱。它认为脾胃为水谷之海,是血气津液之源。脾是身之本,为五脏之母;胃为腑,若胃不和,则脾不磨。所以脾胃正,则五脏受荫;脾胃伤,则百病丛生。脾主运化,化生气血;胃主受纳,熟化水谷。脾胃分工协作,相辅相成,以造化营养,运滋全身。故善治者,注重调理脾胃。多年来,中兽医引用此学说,指导临床辨证施治,疗效甚为满意。如肺部  相似文献   

4.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机体赖以生存的仓库.脾主运化,主肌肉四肢,升清降浊;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互为表里,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共同完成草料的消化,吸收和输布.一旦由于饲养管理不善,病邪侵入,导致脾失健运,胃不腐熟,出现消化吸收障碍,升降失常,诸湿胀满,气虚下陷等.既有实证,也有虚证.本人采用补脾法(即助运法、益气法及升阳法三种法则),诊治牛病136例,其中治愈129例,治愈率达95%,现总结归纳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脾胃学说在中兽医脏腑学说极其重要,向为祖国医学所重视。有关脾胃的论述,《内经》、《难经》、《金匮》、《伤寒》等书皆有记述。到了南宋,医家李东垣有了较大的发展。由于李氏所处的时代战乱频繁,人民劳役沉重,饥饱失调,所以脾胃损伤之证尤多。他结合自己的丰富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具有独创性的理论,继《内外伤辨惑论》之后,又写成了著名的《脾胃论》,为祖国的医学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循“内经”与李氏学说,运用于临床,体察其效验,增进甚广,现略述于下: 1 脾胃学说的生理 脾胃在动物体有着复杂而重要的生理功能。脾胃皆属土,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胃属阳土,喜柔润而恶燥;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内经》谓:“脾胃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为之使,胃为之市”,“胃为水谷之海”,“脾为胃行其津液”。脾胃有着共同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输布、化生气血、充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维持动物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脏器。所以有“后天之本”、“生化之源”之称。此外,脾尚有主肌肉、四肢、统血等功能。   东垣遵《难经》元气之说,而谓脾胃与元气之关系甚为密切,气为维持生命之本,因元气从脾而生,因此他倡导“养生当实元气,欲实元气,当调脾胃”。李氏这一理论,深得后世拥护。如叶天士提出:“内伤必取法东垣”;张景岳说:“动物始生本乎精血之源,人之既生由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主形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之壮,……”他指出了先天以肾为主,后天以脾为主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脾胃在中兽医藏象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认为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是机体赖以生存的重要脏腑。称之为“后天之本”。由于脾胃在家畜机体生理上的重要作用。脾胃虚弱是构成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即所谓“内伤脾胃,百病由  相似文献   

7.
脾与胃,一脏一腑,一运一纳,升清降浊,调和阴阳。二者皆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幼畜脏腑柔弱,脾常不足,易为六淫所犯和饮食所伤。脾胃虚损,运纳失司,是幼畜脾胃疾病的主要因素。笔者在临床上应用“脾以运为健,胃以通为补”的理论,治疗幼畜脾胃病,收效较好,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泄泻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多见,并且致病原因和发病机制错综复杂.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脾胃功能的紊乱而引起.<司牧安骥集·马师皇五脏论>说:"脾是脏中之母".故大凡泄泻多责之于脾.古人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的认识.若脾的运化功能不足,则消化、吸收和运输功能失职,就会出现泄泻、少食或不食、腹胀、精神倦怠、消瘦等病理现象.  相似文献   

9.
家畜脾胃病在兽医临床诊疗中较为常见,其多由脏腑生理功能虚弱,常因饮食、寒湿等伤及脾胃,或因脾胃本身气虚运化无力等,以致饮食积滞,湿浊困脾,以本虚标实或虚中夹湿者居多。其虚在脾为本,其实在胃为标,与张仲景“虚则太阳,实则阳明”之论相符。脾胃同居中焦,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肝主疏泄,协助脾胃纳化,脾、胃与肝,三者一气相通,则升降有度,纳化有常,共同完成水谷的受纳、运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
牛前胃弛缓,是以牛前胃兴奋性和收缩性减弱为主征的消化道病。多因长期饲喂稻草、麦秸等粗纤维多的饲料,饮水不足,而损伤脾胃。因“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故其治疗原则是健脾为主,脾气充则可运化水谷之营养,达到康健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一、脾胃学说概况祖国医学的“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有关对疾病辩证施治的重要学说。它是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把脾胃归属于五行中的“土”,认为“土”为万物之母,是生发万物的根本。《内经》指出:“脾胃者,仓廪之友,五味出焉。”、“安谷者昌,绝谷者亡。”、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可见古人对脾胃的重要性早有明确认识。脾主运化(运化输布营养精微,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胃为水谷之海,所以说脾胃是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集约化养殖的发展,为提高生产性能,降低养殖成本,许多养殖场采用仔猪21天或者28天断奶,但该日龄仔猪脾胃及肠道未发育完全,进而导致仔猪断奶腹泻发生率高.中兽医认为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若脾胃虚弱,则水谷不化,清浊不分而致泄泻.仔猪断奶过料性腹泻主要是由于脾胃虚弱导致的腹泻.对于脾胃虚弱的泄泻病证,健脾胃利消化是根本.基于上述理论,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并根据临床实际辨证,开发了以"健脾益气、开胃消食"为治则的四类新兽药五味健脾颗粒.方中白术为君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党参、山药为臣药,补中益气,固肾益肺,增强君药益气健脾之职,并协调上、中、下三焦功能;神曲健脾和胃,消食调中为佐药;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五味健脾颗粒从脾胃病证根本出发,以脾虚证的治疗为主,达到促进断奶仔猪生长之目的.主治断奶仔猪脾虚泄泻,食欲不振,生长迟缓.本文将五味健脾颗粒饲喂28~30日龄的脾虚仔猪,以腹泻率和生产性能为指标,探索五味健脾颗粒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耕牛的湿热证多因脾胃功能失调所致。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一是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水谷草料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以滋养全身。二是脾主升,胃主降。脾气升则水谷精微得以输布  相似文献   

14.
补养药物多用于治疗家畜气血、阴阳虚损 ,可分为补气、补血、壮阳、滋阴四类。补血和滋阴药物多为甘、平、咸、寒。补气和壮阳药多为甘、温、辛、热。补气药物多入肺脾二经。肺主一身之气 ,有赖于脾胃水谷精微 ,以营养全身 ;脾气旺则肺气足 ,健脾可益气。壮阳药物多入脾、肾、肝三经 ,阳虚多见于脾、肾、肝 ,脾、肾之精气足 ,则阳虚象自除。补血药物多入心脾、肾、肝经。心主血 ,肝藏血 ,脾统血 ,脾为生化之源 ,肾为真阳之本 ,肾藏精 ,主骨生髓 ,精髓化血。滋阴药物多入肝、肾经 ,阴不足也必须先补肝肾。1 补气药的配伍应用补气药物用于脾…  相似文献   

15.
1 祖国医学脾及其功能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脾位于腹中,其主要生理功能为主运化、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在液为涎。其经脉络于胃,与胃相表里。机体的各脏腑、四肢百骸、筋肉、皮毛,均有赖脾的运化,以获取营养,故脾为“后天之本”“五脏之母”。脾主运化的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化水谷精微。  相似文献   

16.
<正>脾胃不和是指脾胃的升降失调纳运失常,而引起消化机能降低的病症。脾主运化,胃主纳藏,互为表里,为后天之本,又为中气之源,两者共同担负消化机能,当脾胃发生障碍,即可产生消化机能的变化,所以脾胃不和是多种消化机能反常后而出现的多种综合症。常见有胃寒、胃热、脾虚、过食四种。  相似文献   

17.
泄泻即腹疾,而腹纳三脏,为三阴三都会(后肢太阴脾,后肢厥阴肝,后肢少阴肾)一脏不调,便能泻痢。三脏以脾为主,因脾为后天之本,主管食物和水液运化,饲料中的精微上输于肺生化气血,又由胃把糟粕下排入肠出体外,协调完成“运化水谷,升清降浊”之功能。任何外邪或内伤因素影响脾胃功能,都能引起运化失调,清浊不分,并走大肠形成泄泻,故有“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的说法。泄泻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导致久泻不止,滑脱不禁,日久由于病程长,邪气渐盛,正气不足以拒邪。患畜此时内脏虚寒,唇色淡白,脉迟细、食少神萎、消瘦赢弱、四肢无力。甚则中气…  相似文献   

18.
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产后缺乳,亦称产后乳汁分泌不足。中医认为,乳汁乃血液所化,产时损伤气血,脾胃亏虚,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或肝郁气滞,乳汁运行受阻,均可发生,当以益气养血,通络下乳为治。介绍几则膏疗方,可使乳汁重新分泌旺盛。  相似文献   

19.
人秉“癸水”,马秉“午火”,牛秉“丑土”……。土者,脾胃也。脾胃的功能是消化食物运送养分,供养全身各器管的需要,是气、血、精、液生化的源泉,有主血统血,益气生津,养转化湿的功能,故称为“脏中之母”,后天之本”也。就是说出生以后的生存、生活、生长、发育、繁延等都是靠它去完成的。其牛,胃腑之大,是它家  相似文献   

20.
耕牛湿证忌当虚治唐志义(安徽省旌德县三溪农技站242601)《抱犊集》载有:“湿症者皆因春雨连绵不止,或被大雨淋漓,或在湿地久卧,或受栏中湿气,日久透入肌肉,传肾经而得病。”湿是阴邪,其性重浊粘滞;湿多困脾,脾喜燥恶湿,主运化水谷,为气血生化之源。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