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培德 《中国蜂业》2006,57(3):16-16
误区一:人工育的蜂王一定比自然蜂王好不可否认,人工育王是养蜂技术上的一大突破,有了人工育王,蜂场随时可以补充蜂王.换王或换种。但在同等条件下,自然蜂王的素质远远超过人工育王.,根据笔者数十年的观察和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2.
关山峰 《蜜蜂杂志》2006,26(8):33-34
人工育王可以精选良种、杂交繁育,按照人们的意愿培育适应生产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品种品系。按计划定时定量成批培育蜂王,为组织完成完善人工分蜂、换王、储存蜂王等提供方便。1蜂王人工培育“春育一只王,全年一箱蜂”“王优、群强、场旺”,这些谚语说明了良种蜂王的作用,以及促进和提高养蜂生产和发展所起的作用。人工育王是养蜂致富必不可少的重大技术措施之一,被当今养蜂生产和科研单位广泛应用和研究,并在不断完善、发展和提高。1.1精选良种使用良种是人工育王之基础。蜜蜂良种的来源:一是向品种优良、信誉好、实力强、效益佳的国内外良种…  相似文献   

3.
提早育王分蜂,对提高蜂王产卵率,培养和维持强群,增加蜂群数量,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 无论是用普通方法养蜂还是多箱体养蜂,在蜂群进入幼虫积累期,外界蜜粉源日益丰富、蜜蜂分蜂季节即将来临时,应进行人工育王和分蜂。 春季蜂群里的蜂王,多数是头年秋天培育的,经过秋季和早春两个产育季节,产卵高峰期即将结束,产卵力也开始逐渐下降;尤其是那些质量不理想的蜂王,腺体开始老化,维持强大的群势已无能力,如不提前更换,等到产卵力明显下降时再行换王,将会造成损失。所以有经验的养蜂者,都在春末秋初择机育…  相似文献   

4.
养蜂生产实践告诉我们 ,育王季节与优良蜂种的选择当否 ,直接影响到蜂王的正常生长发育 ,蜂群的群势 ,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现就这个问题谈点体会 ,仅供参考。1 育王季节的选择从全年各个养蜂生产季节的育王效果来看 ,除了我国北方地区在冬季和南方地区在盛夏季节不宜育王之外 ,其它季节均可育王。根据养蜂生产的实际需要和育王要求 ,我地适宜在春季的第一个流蜜期和秋季的最后一个流蜜期进行育王。1.1 春季育王很重要 ,“一只春王一群蜂” ,一些有经验的养蜂员非常重视春季育王工作。春季育王有利于提高蜂王产卵力 ,增加蜂群数量 ,…  相似文献   

5.
<正>新王产卵比老王好,这是养蜂界的共识。每到春季育王换王期间,我会向一些相熟的养蜂员了解当年育王换王的情况。通话时,他们十有八九会问我:“徐老师,有些老蜂王产子还比较好,能否保留下来不换?”看来这个问题带有普遍性。当然,这个问题也可以简单地回答,但要让养蜂员明白要不要换的道理,决定是否换掉老蜂王,还是要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分析。  相似文献   

6.
李在兴 《蜜蜂杂志》2007,27(4):16-16
近些年来,随着浆型蜂王的推广利用,蜂王浆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这是一件大好事,但也给育王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侏儒蜂王的产生和蜂王蛹的死亡,给养蜂生产带来了不少麻烦和损失.许多蜂友因育王成功率低,错过一年中最佳育王时间,大量利用老蜂王,给养蜂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随着浆型蜂王的推广利用,蜂王浆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这是一件大好事,但也给育王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侏儒蜂王的产生和蜂王蛹的死亡,给养蜂生产带来了不少麻烦和损失.许多蜂友因育王成功率低,错过一年中最佳育王时间,大量利用老蜂王,给养蜂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养蜂就是养王,一只年轻优良的蜂王,就能维持一个强群,一个蜂场想要健康发展,全场的蜂王都要年轻、健康、优良。这就需要养蜂人学会养王,不停地育王、换王。如果蜂场较小,每年换王几十只,甚至上百只,使用简单的育王方法,使用标准箱或继箱开前后巢门的方法组织交尾群,就能满足需要。大型养蜂场或育种场,每年需要育王几千只甚至上万只,  相似文献   

9.
育王、换王是一项重要而细致的养蜂工作,事关蜂场兴衰。在每年换王、育王时,蜂王的交尾成功率是每个养蜂员最关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影响处女王交尾成功的几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与广大蜂友商榷。1 哺育群首先在育王前就要选择无病、群壮、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均优良的蜂群。在群势达不到要求时,可以用相邻的两群蜂合并成一群蜂来培育蜂王,合并后的蜂群能达到20框的群势。在头一天傍晚拿走其中较差的那只蜂王,第二天把无王群放在继箱里,然后搬放在有王群的上面,底箱与继箱中间放一块塑料纱网。第三天拿走纱网调脾育王。这样的强群哺育蜂充…  相似文献   

10.
巧用老蜂王     
两年以上年龄的老蜂王,一般应该淘汰的。在换除之前,可选留部分应用于养蜂生产。 (一)老蜂王易培育雄蜂,且遗传性稳定。蜂场宜选留几群经济性状优良的老王群,为早春育王作父群用。  相似文献   

11.
至2012年,河南省新乡养蜂站每年都从吉林蜜蜂研究所种蜂场引进一批良种蜂王,免费送给我省蜂业合作社。我们尉氏县蜂友养蜂专业合作社每年都能得到新乡养蜂站的关怀,得到一两只良种蜂王。蜂王寄来后,养在我的蜂场。我选出几个各方面表现好、群势壮的蜂群不间断育王,并通知蜂友们,需要换王的可打电话预约来拿成熟王台,路远的可以拿卵脾自己育王,这样远近都能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2.
蜜蜂引种、换种中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黎明 《中国蜂业》2003,54(6):20-21
常有一些蜂友询问蜜蜂引种、换种的问题 ,下面就这两方面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一、引种有无必要蜂种可以说是“养蜂之本”。有了优良的蜂种 ,才能在同等投入的条件下有更大的产出 ,定时换种能有效地提高蜂群的单产和抗病能力。我国养蜂科研和实践经验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养蜂业发达国家早已实现蜜蜂良种育王产业化 ,一般生产蜂场每两年从种蜂场购入 1~ 2只蜂王作种王 ,改善本场蜜蜂种质 ;有许多蜂场干脆从育王场购买生产用王 ,自己从不育王。目前 ,我国已有不少蜂友意识到了这一点 ;但仍有不少蜂友沿袭传统的“自繁自养”的育王方式 ,致…  相似文献   

13.
华北定地养蜂秋繁的几个要点天津市武清县下伍旗职专养蜂小组(301705)陈宝金一、幽王和换王8月初,将蜂场的蜂王都幽起来,采用复式移虫育一批王,要多育一些,这时交尾的成功率只有60~70%。8月20日后放王和换王培育越冬蜂。二、治螨8月20日前后利用...  相似文献   

14.
简便育王法     
在养蜂生产中,因优良品种的推广及蜂场的扩建等原因一次性大批量地更换上一年的老弱病残蜂王,仅依靠自然王台是不够的.当前,中蜂囊状幼虫病蔓延在八闽大地已久,推广一些简单的育王方法,对部分尚未掌握人工育王的养蜂户来说尤为重要.下面针对几个培育蜂王的关键问题,向养蜂者介绍简便的育王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志 《蜜蜂杂志》2004,(3):32-33
引进优良种王是养蜂高效增产的基本保证,然而,有些从专业育王场购买的种蜂王,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在春季,引种成功率相对较低。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气候气候是养蜂的重要条件,制约着蜜源植物的开花泌蜜及蜂群的生存繁衍。早春温度相对较低,一些种王场育王时没有充分考虑气候因子,计划不周,蜂群不强,保温不当,对连续数天的阴冷天气及突然袭来的寒流不能及时抵御,致使蜂群受冻,影响了育王各环节的正常进行。另外,养蜂者春季不能满足蜂群对水的需求,使采集蜂在恶劣环境下采水而大量损失;邮寄蜂王时,侍卫蜂不适龄,数…  相似文献   

16.
张绪林 《蜜蜂杂志》2005,25(4):27-27
随着蜜蜂育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普及方式、范围的增加与扩大,广大养蜂生产者的知识水平逐渐提高,深刻意识到蜜蜂良种在蜂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引种者逐年增多,多数用户使用良种后从中受益,经济收入显著提高,但也有部分引种用户因技术、经验等因素影响,收效甚微,因此,良种使用技术一直是困扰养蜂生产者的关键问题。1 当前国内养蜂生产用种现状蜂业发达国家蜂场主在换王季节根据所需蜂王数量,批量从专业种蜂王繁育场购进蜂王,进行全场性换王。而国内养蜂者基本为家庭式小型蜂场经营者,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养蜂经济效益制约,只能从国内种王场购…  相似文献   

17.
育王是养蜂生产的关键一环,好王是奠定丰产的基础。一只好王不仅具有良好的繁殖力,而且还要具有较高的护群力。在目前人工授精没有普及、蜂王在空中自然交配的情况下,要想获得一只好王确实不容易,本人在近几年的实践中,采用大群交尾,巧换蜂王,取得一定的效益,特提供定地结合小转地蜂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何人工蜂王的某些特性不如自然蜂王?由于人工育王能有计划按时养出所需王数并能准确掌握蜂王的出房时间,为蜂群的增殖、良种的普及以及生产赢得主动等有利方面。所以,养蜂者较为普遍地用“人工育王”手段来达到增加蜂群或更换蜂王等目的。但是,人工王不具备自然王的...  相似文献   

19.
意大利是名贵蜂种“金黄色蜜蜂”(Apis melliferaf,Iigustea)的老家。很久以前,意大利就以优良的育王埸闻名于西欧。这些蜂场每年向国外输出的纯种蜂王数以万种。意大利最好的育王场设在博洛尼亚省内。“皮亚纳兄弟”养蜂公司在意大利算是最大的养蜂公司。1958个公司拥有33个养蜂场,其中一个最大的固定蜂场专门生产蜂王,20个流动蜂场生产蜂蜜,另有12个固定蜂埸生产王浆。  相似文献   

20.
孙善成 《蜜蜂杂志》2010,30(6):38-38
<正>蜂王交尾的成功与失败直接影响养蜂生产,因此在育王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气象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对育王成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