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巢虫是危害中蜂群的最大"杀手".中蜂群一旦遭受巢虫危害,轻者群势发展受阻、产蜜量低,重者全群逃跑.巢虫是中蜂的天敌,常年在蜂群内为害,从农历1月起呈上升趋势,到秋末才慢慢衰退,尤其在气温高时巢虫发展十分猖獗.  相似文献   

2.
在江西省部份地区的芝麻花期,容易发生蜜蜂卷翅病。患病蜂群的新蜂出房以后,在翅膀上有一点凹陷或残缺部份。当蜜蜂试飞时,患卷翅病的蜜蜂因不能起飞而爬出巢门口死亡。被害卷翅病的蜂群群势大大削弱,使养蜂生产遭到很大损失。为了寻找卷翅病发生的原因,进行防治,1964年曾利用30群蜜蜂,运到历年容易发生卷  相似文献   

3.
正蜂友们在一起交谈,认为中蜂濒临灭绝的原因是:群势小产量低,怕病怕盗蜂爱逃跑。我养蜂超过50年,实验观察研究蜂群超过30年,现在将中蜂改良为活框继箱饲养,《蜜蜂杂志》曾报道水飞蓟一个花期群产蜂蜜115 kg。2014年至今来我家看蜂交流经验的蜂友很多:有时一天之内来过三汽车,还有附近骑车来的蜂友。我们一  相似文献   

4.
我们开始有中蜂10群,群势4~5框,老脾多,蜂王老幼不一,贮蜜不多。因春蜜中断,一个5框群逃跑了。当时,我们采取相互调剂的办法,结果反使蜂群群势减弱,蜂王产卵下降。  相似文献   

5.
前 言双群同箱饲养 ,就是在 1个蜂箱中同时饲养 2群蜜蜂 ,2群蜜蜂虽同处于 1个蜂箱中 ,但相对独立。双群同箱饲养 ,可以解决中蜂群势弱 ,产量低的缺点。广东省的中蜂群势近 10多年来出现下降趋势 ,群势繁殖慢 ,生产力下降 ,蜂产品产量低。广东冬春季节气温低 ,山区日夜温差大等原因 ,使群势弱 ,影响繁殖和生产的问题更加突出。近年来 ,我们在广东省推广中蜂双群同箱饲养技术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蜂农也乐于接受。现将有关蜂群的组织和管理方法介绍如下 :1 双群同箱饲养蜂群的组织1 1 双群同箱饲养蜂群的生物学依据蜜蜂群与群之间靠“群味…  相似文献   

6.
《中国蜂业》2020,(1):48-49
<正>蜂群数量和蜂蜜产量是养蜂生产统计常用指标,它们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养蜂规模和养蜂生产情况。在编制养蜂业发展规划时,蜂群数量和蜂蜜产量经常被作为主要指标来陈述发展目标。通过蜂蜜产量和蜂群数量计算的年群均产蜜量是反映养蜂生产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中蜂和意蜂是广西饲养的主要蜜蜂品种,在放蜂方式、生产投入和产出效益等方面有较大差别,非活框饲养中蜂与意蜂比差别更大。在蜂群数量和蜂蜜产量的统计上,由于国家统计和农业部门统计均没有按蜜蜂品  相似文献   

7.
蜂箱的摆放方位对设施草莓蜜蜂授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蜂业》2015,(12):14-16
蜜蜂授粉是设施草莓生产配套技术,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是设施草莓的主要授粉蜂种。在设施环境中,蜂群的摆放位置对蜜蜂活动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通过比较设施草莓园内不同摆放方位的蜂群活动规律及群势下降情况,结果表明,蜜蜂蜂群在设施草莓园内的摆放方位对于蜜蜂访花密度有显著影响(p0.01),其中蜜蜂蜂箱坐东朝西摆放时,蜜蜂访花密度显著高于其他3种摆放方式;在草莓整个花期授粉过程中,蜜蜂蜂群群势呈现逐渐下降趋势;然而,蜜蜂蜂群在设施草莓园内的摆放方位对群势下降程度无显著影响(p0.05);蜜蜂访花密度与蜂群群势呈正相关,与草莓开花数量无显著相关性。本研究明确了设施草莓园内授粉蜂群的放置方位对蜜蜂访花行为及蜂群群势的影响,为设施草莓内蜜蜂科学授粉技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夏季,闽南地区的中蜂发病率较高。发病蜂群的症状是:蜂巢内只有卵没有幼虫,或者仅有少数幼虫,继之差不多群群断子。有的蜂群,还伴有幼蜂午后飞出巢门乱爬而死亡,病群蜜蜂情绪不安,群势迅速下降,蜂群多、排放较集中的蜂场,则可能形成全场性三、五十群蜂飞出结成乱蜂团。蜂群普遍由强变弱直至垮完。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采取了一定防治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促进了蜂群较快的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蜂业》2016,(9):24-27
蜂群生产力的测定是确定蜂种优劣、生产力的具体指标。以每天称取蜂群重量(蜂箱与蜂群总重量),计算蜂群采集量、取蜜量的增减变化,较单群逐脾称重取蜜称重测定蜂群生产力的方法更加直接、简单、准确。在流蜜期,对中蜂生产群称重来测定中蜂蜂群生产力试验研究发现:组织继箱生产群的时间、方法不同,与群势相当的两群平箱饲养群对比结果差异很大,即一个试验三种结果;中蜂蜂群在生产过程中,当蜂群重量增加到一定数量时,则表现出增重缓慢或停止增长;如平箱群(4脾蜂)达到21~23kg,继箱群(8脾蜂)42~44 kg时,称重不再增长,为蜂蜜成熟期,蜜蜂表现出怠工情绪;经取蜜后称取蜂群重量与所取蜜重,确定初始值,次日称重,则花蜜进箱量呈大幅度增加态势。结果表明:适时取蜜是提高中蜂生产力的重要措施,培育适龄采集蜂是增产的根本因素,饲养强群是提高中蜂产量和质量的主要途径,分区饲养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方法。本试验为中蜂生产优质高产蜂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在庭院、房前屋后放置三五群中蜂,不用管理,无需饲喂,能长期存活并繁殖下去,大流蜜期到来,则可开箱取蜜.但是,如果群数过多则容易出现群势削弱,逃跑,甚至成群饿死等现象.我认为原因很简单:中蜂擅长采集零散蜜源,但活动区域小;如果一个区域内蜂群少,则蜂群食物充足,所以三五群中蜂可以生存、繁殖,但是一旦区域内蜂群过多,又缺乏饲喂,蜂群食物不足,所以只有逃跑或被饿死.  相似文献   

11.
蜜蜂卷翅病 ,是一种生理性病害 ,多发生在芝麻花期。卷翅病对蜂群的损失很大 ,既消耗饲料 ,又育不成蜂 ,也采不到芝麻蜜。严重时 ,还会给越冬蜂的培育带来困难 ,影响来年的收入。蜜蜂卷翅病的发生很普遍。为了使更多的蜂友更好地预防蜜蜂卷翅病的发生 ,我谈谈以下几点防治措施。蜜蜂卷翅病通常发生在夏季 ,发病地区在此时大多是没有任何蜜粉源。蜂群群势下降 ,子脾减少或停产。因为天热 ,大都采用脾多蜂少的管理方法。7月份 ,有了新的蜜粉源———芝麻花。芝麻花蜜粉俱佳 ,蜂群经过1个多月的停产后 ,工蜂特别兴奋 ,蜂王产卵上升 ,20多天…  相似文献   

12.
正大流蜜季节收割蜂蜜,从操作上看,貌似简单,但颇有讲究。如不充分了解中蜂特性、群势、季节、蜜源、割蜜量等因素极可能造成失王、逃群、盗蜂、饿死蜂群等严重后果。一、天气情况阴雨天气尽量不收割蜂蜜,因为阴雨天气蜜蜂十分暴躁,追蜇周边人畜。如果未来多天连续阴雨,尽量不割蜜,以防蜂群挨饿而衰减或飞逃。  相似文献   

13.
小蜡螟是为害蜂群的一种常见虫害,中蜂比意蜂受害严重。小蜡螟的幼虫蛀食巢脾,潜入蜜蜂子脾底部,穿成隧道,吐丝作茧,毁坏巢脾,杀害蜜蜂的幼虫和蛹,常使蜂蛹封盖被咬开,出现“白头蛹”。受害严重的蜂群,群势下降,有的由于内勤蜂清巢不及,受扰弃巢逃亡。小蜡螟的发生与蜂群的饲养管理、饲料、  相似文献   

14.
《中国蜂业》2017,(11):30-31
<正>今年春季,江西省养蜂研究所先后多次接到来自赣北、赣南、赣西、赣东及赣中的蜂农反映,中蜂大面积出现烂子病,轻则使蜜蜂群势削弱,生产力下降,重则使蜂群飞逃或死亡,严重影响蜂群春繁,蜂农损失惨重。接到报告后,科研人员于4月20~21日前往病害发生严重的铜鼓县和武宁县进行调查研究与诊治蜂病。一、现场调查情况1.蜂群患病症状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重庆市城口县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的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性能,提高本土中蜂资源的利用效率,试验组织了50群城口县本土中蜂,在东安镇观察测定其春繁及秋繁阶段的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性能。结果表明:春繁阶段,蜂群的日产卵量及群势增长率随时间的增加呈显著上升趋势,各时间段蜂群日产卵数差异显著(P0.05),第33~44天蜂群的群势增长率显著高于其他阶段(P0.05),蜂群的日产卵量与环境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平均群产蜂蜜(8.00±3.79)kg;秋繁阶段,蜂群的日产卵量与群势增长率随时间的增加变化较小,仅第33~44天蜂群的日产卵量显著高于第0~11天(P0.05),该时期蜂群的日产卵量与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平均群产蜂蜜(10.00±5.44)kg;在分蜂高峰期,分蜂发生率为24%;中蜂囊状幼虫病患病率为10%。  相似文献   

16.
《中国蜂业》2020,(5):20-22
<正>生产群是指具有较强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蜂产品生产能力的蜂群。要实现蜂产品的优质高效生产(如实现成熟蜂蜜高产),除了良好的蜜粉源条件外,生产群至少应拥有以下特征:适龄工作蜂个体数量达到高峰,各日龄工蜂比例合理,子脾、空脾、蜜粉脾排列结构和比例合理,工蜂健康状态良好。对于优质成熟蜂蜜生产而言,要求西方蜜蜂群势至少达到16足框4万只蜜蜂(条件允许,最好能达到20足框以上),中蜂达到8足框(2万只蜜蜂)以上。但在我国,受蜂种、蜜源条件、气候环境和药害等多种因素影响,多数自然蜂群的群势达不到以上要求,这就必须改变传统养蜂模式,在主要蜜源大流蜜期前,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把生产蜂群扶壮,使群势达到优质成熟蜂蜜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7.
蜜蜂卷翅病,俗称“焦翅”。患此病的蜂群,幼蜂羽化出房后,大部分翅膀残缺,部分幼蜂虽有翅,但软弱无力,不能展翅飞翔。到试飞时,跃出巢外在地上焦躁地爬行,然后死去。蜂群发生此病后,常导致几代蜂的死亡,群势陡然下降,强群变弱群,以至覆灭。  相似文献   

18.
正蜜蜂群势是指一群蜜蜂中工蜂个体的数量和密度,是反映蜂群繁殖力和生产力的主要标志。蜜蜂群势强盛是养蜂优质高产的基础。蜜蜂群势随气候和蜜粉源等的周期性改变而有规律的变化。影响蜜蜂群势有蜂王产卵力、蜂群哺育力、工蜂寿命和蜂群分蜂性、管理方法等因素。一、蜂群中何为"势"蜂群群势,什么是势?我认为,中蜂每群3~4框、意蜂每群6~8框为基本群;蜂略多于脾为基本势。高于这一指标为强群,低于这一指标为弱群。强群在采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中蜂在秋繁季节饲喂营养饲料得到营养补充,繁蜂效果更好,达到采集冬季蜜源优质高产的目的。2009年8月25日至2009年1 0月1 2日饲喂几种营养饲料,进行蜂群的取食情况和蜂群群势增殖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新鲜乳品+花粉+糖粉揉成的团状饲料蜜蜂取食较快,蜂群群势增殖效果较好。对中蜂蜂蜜质量安全和蜂群健康稳定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庭院、房前屋后放置三五群中蜂,不用管理,无需饲喂,能长期存活并繁殖下去,大流蜜期到来,则可开箱取蜜。但是,如果群数过多则容易出现群势削弱,逃跑,甚至成群饿死等现象。我认为原因很简单:中蜂擅长采集零散蜜源,但活动区域小;如果一个区域内蜂群少,则蜂群食物充足,所以三五群中蜂可以生存、繁殖,但是一旦区域内蜂群过多,又缺乏饲喂,蜂群食物不足,所以只有逃跑或被饿死。鉴于上述情形,笔者利用本地自然条件进行了多年实践,摸索出一套适于小型中蜂场的分散繁殖和集中采蜜的方法。该方法不用长期转地,也不用太多的饲喂,效果还不错,现拿出来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