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台数量与蜂王浆产量和质量关系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陈世璧等摘要试验证明:蜂群的王浆产量随着王台数量增多而极显著增加,台浆量随着王台数量增加而极显著降低,王浆中的10—HDA含量及酸度随王台数量增加而显著降低,王浆中的水分含量随王台数增加显著提高,王浆中的总蛋白质含量及其pH值与王台数关系不大。▲“44型蜂箱”的研制山西省灵石县养蜂协会段继远▲不同的喂水方法对蜂群产浆量的影响黑龙江省克山县曙光乡丰富小学谷春玲黑龙江省克山县农业局吕双  相似文献   

2.
选择基本情况相近的蜜蜂48群,随机分成4组,每组12群,在外界环境缺少粉源季节分别利用茶花粉、油菜花粉、鲜牛奶和大豆粉饲喂蜜蜂,测定工蜂初生重、蜂王浆产量和10-HDA含量。结果表明,饲喂纯花粉与饲喂大豆粉的蜂群相比,其所育工蜂初生重、蜂王浆产量和10-HDA含量,差异显著;饲喂纯花粉与饲喂鲜牛奶的蜂群相比,其所育工蜂初生重和10-HDA含量,差异不显著,而蜂王浆产量以饲喂鲜牛奶组最高,且差异显著。因此,建议在缺少粉源的蜜蜂繁殖期使用纯花粉饲喂蜂群,蜂王浆生产期可用鲜牛奶作为蛋白质饲料饲喂蜂群。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硬脂酸对工蜂10-羟基-2-癸烯酸(10-HDA)合成的影响,为高品质蜂王浆的生产提供技术指导。选取群势相近的浙江浆蜂10群,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硬脂酸组,每个组5群。试验期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硬脂酸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的硬脂酸。整个试验期为7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外源供给2%的硬脂酸显著降低了工蜂的总采食量和粉料采食量(P<0.05),显著降低了第24天蜂群群势(P<0.05),但对各时间点(第12天、第24天和第36天)蜂群封盖子数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外源供给2%的硬脂酸显著提高了蜂王浆中10-HDA的含量(P<0.05),但对蜂王浆产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外源供给2%的硬脂酸显著增加了9和18日龄工蜂头部10-HDA含量(P <0.05)。3)与对照组相比,外源供给2%的硬脂酸显著提高了18日龄工蜂上颚腺中10-HDA合成相关基因脂肪酸合成酶(FAS)、细胞色素P450 6AS8 (CYP6AS8)、酰基辅酶A氧化酶1(ACOX1)、酰基辅酶A氧化酶3(ACO...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定浙农大1号意蜂高王浆酸蜂种的13个蜂群生产的鲜蜂王浆的10-HDA含量、酸度、pH。采用生物统计方法分析10-HDA含量与王浆酸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8,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在大批量的样品测定中可以通过测定酸度的办法预测其10-HDA含量的大致高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配比油菜花粉与黄豆粉混合蛋白质饲料对意蜂王浆中10-HDA、粗蛋白、灰分和水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5种不同配比油菜花粉与黄豆粉混合蛋白质饲料饲喂意大利蜜蜂,测定比较其所产蜂王浆中10-HDA、粗蛋白、灰分和水分含量。结果:(1)不同配比蛋白质饲料对意蜂蜂王浆中的10-HDA和水分含量无影响(P>0.05);(2)不同配比的蛋白质饲料对意蜂王浆的粗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呈现配比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越多,所生产王浆中粗蛋白的含量越高的趋势;(3)不同配比的蛋白质饲料对意蜂王浆的灰分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呈现蛋白质饲料中花粉的含量越多,生产的王浆中灰分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6.
提高蜂王浆产量,就会提高养蜂经济效益.如何提高蜂王浆产量呢?其主要技术措施有: 一、培养强群,蜂群群势要达到16框以上 在蜂群中,蜂王浆是由青年蜂分泌的,所以,要提高蜂王浆产量,蜂群中就必须要有大量的青年蜂.如果只有8~10框足蜂,就不可能夺取蜂王浆高产.为此,必须培育青年蜂多的强群,使群势达到并较长时间保持在16框以上,为增产蜂王浆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利用不同配比的茶花粉和黄豆粉饲料饲喂蜂群,测定蜂群的蜂王浆产量及成分.结果表明,蛋白质营养水平对蜂群蜂王浆产量、蜂王浆中的粗蛋白、粗脂肪、10-HDA等含量均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日粮中不同水平亮氨酸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蜂群发展的影响,试验在越冬期前选用本地意大利蜜蜂8群(无花粉贮备),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基础日粮组、低亮氨酸添加组(3.0 g/kg)、高亮氨酸添加组(20.5 g/kg),每组试验日粮亮氨酸的水平分别为0、14.5 g/kg、17.5 g/kg、35.0 g/kg,并在试验期间测定亮氨酸对意大利蜜蜂群势、封盖子量、取食量及蜂群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低亮氨酸添加水平对意大利蜜蜂群势、封盖子量及取食量的影响较小,仅有低亮氨酸添加组在36天的蜂群群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低亮氨酸添加水平能够促进意大利蜜蜂营造自然王台,在12天时,高、低亮氨酸添加试验组均发现自然王台,而该王台在其后12 d内被蜂群移除。因此,在越冬期前,配方日粮中不同水平的亮氨酸不能显著影响意大利蜜蜂的群势、封盖子量及取食量,但添加额外的亮氨酸能够促进蜂群营造自然王台,刺激蜂群繁殖。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麦饭石中华I号对意蜂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其对蜂群的王台接受率、蜂王浆产量及蜂群群势都有明显作用,其中王台接受率提高11.79%,蜂王浆产量提高10.44%。本文就麦饭石的作用机理作了理论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培养强群,使蜂群群势达到12框以上的足群。蜂王浆是由青年蜂分泌的,是供给蜂王和蜜蜂幼虫的主要食料,所以,要增加蜂王浆产量,就必须要有较多青年蜂的强群,并要适时调整产浆群。如  相似文献   

11.
蜂王浆是哺育工蜂饲喂蜂王幼虫的浆状食物。蜂王浆中含有包括10-HDA在内的许多生物活性物质。该研究主要利用2016-2019年葆春蜂王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葆春公司)检测的蜂王浆样品,观察不同地域和收购年份的原料蜂王浆中10-HDA含量变化,表明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蜂王浆中10-HDA含量差异明显,其中2019年的蜂王浆原料中鄂州市的蜂王浆10-HDA含量较高。蜂王浆的10-HDA含量与浆框浆条上的王台基数量、蜜粉源条件、王种、蜂量有密切的关系。研究结果给生产优质蜂王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07年春繁,蜂群非常理想,每箱平均4~5框蜂,"五一"前全部加上继箱,并且开始生产蜂王浆。5月16日洋槐始花,这时每箱蜂已达12~15框,群势特别强,几位南方蜂友看后感慨地说:没想到今年你的蜂群这么强壮。槐花盛开时天气非常好,洋槐蜜产量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3.
我业余饲养的十群中蜂,经过多年选育,能维持较强的群势,一般都在十框蜂(标准框)以上,才会出现台基。今年油菜花期,一群达十框蜂而未发生自然分蜂(用的十六框横卧式箱)。同时,有造自然王台少的特点,春季分蜂季节,最多造自然王台四至五个;夏季流蜜期,常年是造一个王台,不管是新王、老王均是如此。这就说明蜂群具有自然交替的习性,也就蕴藏有多王同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掌握重庆市城口县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的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性能,提高本土中蜂资源的利用效率,试验组织了50群城口县本土中蜂,在东安镇观察测定其春繁及秋繁阶段的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性能。结果表明:春繁阶段,蜂群的日产卵量及群势增长率随时间的增加呈显著上升趋势,各时间段蜂群日产卵数差异显著(P0.05),第33~44天蜂群的群势增长率显著高于其他阶段(P0.05),蜂群的日产卵量与环境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平均群产蜂蜜(8.00±3.79)kg;秋繁阶段,蜂群的日产卵量与群势增长率随时间的增加变化较小,仅第33~44天蜂群的日产卵量显著高于第0~11天(P0.05),该时期蜂群的日产卵量与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平均群产蜂蜜(10.00±5.44)kg;在分蜂高峰期,分蜂发生率为24%;中蜂囊状幼虫病患病率为10%。  相似文献   

15.
在贵州锦屏进行的中蜂越夏及秋繁试验表明,4框以上的群势越夏较为安全。越夏期间每框足蜂约需补喂白糖1.5公斤。越夏后,蜂群群势约下降1/3左右。蜂群在越夏期间飞逃的主要原因是缺蜜及巢虫危害。当地中蜂在秋季大流蜜初期发生分蜂,分蜂群势均为8框足蜂以上,7框左右不分群。为控制不同起繁群势的蜂群在秋季大流蜜初期正好繁殖到7框左右,不致因分蜂影响秋冬蜜的采集,应分期起步秋繁。根据本试验所建秋季起繁群势(x)与达7框群势所需繁殖天数(y)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推算,在起繁群势为1~5框蜂量时,最适的秋繁开始期,1框群为7月31日,2框群8月10日……蜂群的基础群势每增加一框,则秋繁开始期应相应推迟10~11天。  相似文献   

16.
电取蜂毒对生产蜂王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意蜂同步生产蜂毒、蜂王浆,不仅不影响蜂群的繁殖和蜂王浆产量,而且能增加蜂群的生产效益。在试验期间,试验群生产蜂王浆2,752克,生产蜂毒2,988毫克;对照群生产蜂王浆2,819克,经t检验,试验群和对照群蜂王浆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文岩 《中国蜂业》2005,56(7):42
据江山蜂协消息:由于今年春季气温普遍较低,造成在江西和江山本地进行春繁的蜂群复壮缓慢,蜂病较多,特别是蜜蜂幼虫病较严重。至油菜花期蜂群才达6~7框蜂,而正常年份已达10框左右。江山本地的早春油菜花期遭遇连续的阴雨低温天气,流蜜比往年推迟约25天,一些蜂农到4月11日为止仍未取蜜,即使连续放晴6~7天,群势情况一般的取蜜1次,少数群势好的才取2~3次,蜂蜜均减产50%。在江西地区进行春繁的蜂群也遭遇了同样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世界养蜂大国,饲养蜜蜂700~800万群,有2万个以上大蜂场生产蜂王浆。200群以上的大蜂场如全年满负荷生产蜂王浆产量可达1T。因我国培育出的“浆蜂”和生产蜂王浆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群年产蜂王浆已经由2~3kg,达到8~10kg。但因受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每个大蜂场年生产蜂王浆不能百分之百达到1T。还有为数众多的小蜂场不生产蜂王浆,中蜂场也不生产蜂王浆。我国蜂王浆年产量4000T左右。目前我国蜂王浆的生产过程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而影响了蜂王浆的质量,主要是10-HDA含量逐年下降,达不到2.0%;其次是抗生素超标;第三是以次充好…  相似文献   

19.
自然分蜂时 ,带领工蜂飞出的多数是老王 (但也有处女王 ) ,老蜂王飞出时 ,能带走本群 1 2工蜂甚至还多 ,留下 1 2的幼蜂和成熟王台 (或处女王 ) ,等处女王交尾产卵 ,工蜂出勤非常积极。老王分出群 ,收回后 ,老蜂王会马上放肚产卵 ,工蜂出勤也特别积极。如刺槐花期自然分出群有 5框蜂 ,加 5张空脾 ,2 4小时后 ,这 5张空脾就成了 5张蜜脾。从自然分蜂蜂群采蜜特别积极的现象 ,我得到启示 ,改提王台分群为提老王分群。具体做法 :在蜂群发展到高峰前 12天左右 ,着手培育王台 ,在处女王出房前 5天 ,将群势强大并有分蜂情绪的蜂群中的老蜂王带 5框…  相似文献   

20.
2001-2003年在安徽合肥与池州进行的对比试验表明,"九华山EH-R意蜂"比本地意蜂Ea产育能力强,春繁速度快,群势强;春夏季蜜源花期,蜂蜜群均产量EH-R比Ea高6.24~10.01kg,蜂王浆群均产量EH-R比Ea高37.63~58.07g,蜂王浆中10-HDA质量分数EH-R高于Ea,EH-R(池州)10-HDA的质量分数高达2.14%;越夏期Ea蜂王停卵15 d,EH-R蜂王未停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