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新法育蚌效益高人工培育珍珠蚌──三角帆蚌,老法是静水塘、田或网箱培育。塘四育蚌,亩放密度6000—8000只,培育面大,成本高.工效低,单位面积产量低。现在用循环水育蚌,亩放密度6—10万只,密度提高十至十几倍,经济效益也相应增长。1992年我县用循...  相似文献   

2.
我县近两年来珍珠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育珠蚌自然资源逐渐减少,尤以生产优质珍珠的三角帆蚌比例更小(据测定,三角帆蚌仅占育珠蚌的2%)。为了人工增殖优质蚌资源,八二年我县国营渔场在珊珀湖进行了三角帆蚌的人工繁殖试验。共用亲蚌450只,其中雌蚌200只,雄蚌250只,进行自然排卵受精,人工孵化,到目前为止共获3-5.5厘米的幼蚌33万余个。  相似文献   

3.
三角帆蚌与池蝶蚌杂交繁育初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解决目前我国淡水育珠贝类种质资源退化、缺少优良品种的问题,使用人工自然受精法进行了三角帆蚌与池蝶蚌杂交试验,共获得三角帆蚌与池蝶蚌正交后代20万只,反交后代15万只,三角帆蚌自交后代13万只,池蝶蚌自交后代10万只。养殖及育珠试验表明,以反交F1代生产性能最优,插片手术后第3年的杂交F1代大规格优质珍珠(粒径>8 mm)所占比例达37.98%。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两种育珠蚌即池蝶蚌和三角帆蚌进行培育有核珍珠和无核珍珠生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池蝶蚌育珠性能明显优于三角帆蚌;池蝶蚌育珠蚌的成活率、所育珍蛛层厚度和珍珠质量均高于三角帆蚌的育珠蚌;至2005年4月,池蝶蚌育珠蚌的成活率、珍珠产量和所培育无核珍珠的3级、8、9、10mm以上珍珠比例都高于三角帆蚌的育珠蚌,显示出较大的经济优势和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群众性养蚌育珠生产的日益普及,蚌病的流行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2001年春季以来,江、浙一带的养蚌区,蚌病呈泛滥之势。其中诸暨养蚌户更是深受其害。2002年湘、鄂等省的蚌病亦十分严重,控制蚌病成了育珠生产成败的关键。但由于大规模人工育珠生产的历史较短,研究蚌病的历史更为短暂,蚌病防治的理论和技术并未被广大水产科技人员所普遍掌握,养蚌户对蚌病的科学防治更是知之甚少。正因为如此,在养蚌育珠管理上产生了许多误区。本文结合多年来的蚌病防治工作经验,试图剖析实际生产中的一些问题,旨在唤起珍珠蚌养殖户科学…  相似文献   

6.
1979年以来,我县三角帆蚌蚌病蔓延严重,育珠蚌的成活率甚低,严重的地方甚至全部死亡。据统计,1979年以前,全县养殖的三角帆蚌要占总数的80%左右,三级以上的优质珠占21.6%。尔后,随着蚌病的蔓延,三角帆蚌的比例下降到10~20%(1981),三级以上的优质珠下降到3.2%;当年繁殖的三角帆蚌幼蚌也只长到3~4厘米,到第三年后才能达到10厘米左右,方能作育珠蚌用,接种后三年才能收珠,整个周期共需六年时间。  相似文献   

7.
三角帆蚌年龄与培育珍珠产量和质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试验拟通过对不同年龄三角帆蚌育珠培育的珍珠产量、质量检测,探讨三角帆蚌育珠采收的最佳年龄。一、材料与方法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采取2、3、4、5龄三角帆蚌各10只。对每只三角帆蚌进行编号,标明来源地、采样目的及其编号,然后测定每只蚌的壳长、壳高,并称量每只蚌的体重。  相似文献   

8.
荣家平 《内陆水产》2002,27(8):17-18
河蚌育珠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人们在不断摸索育珠新技术,努力提高育珠水平,以培育质优价廉的珍珠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安徽贵池市地处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和沿江重点水产经济带,有养鱼水面1.186万公顷,水质优良,养殖条件得天独厚,素有“珍珠之乡”美誉。早在20世纪70年代贵池率先在全省取得人工育珠和河蚌繁殖的突破,到2001年,贵池地区三角帆蚌繁育能力达3亿只,育珠水面2000多公顷,吊养手术蚌1200万只,已成功地探索了一条三角帆蚌当年繁殖当年插珠新路子。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人工繁…  相似文献   

9.
三种幼蚌培育方法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快速培育幼蚌的最佳途径,笔者于1994年下半年就本县三角帆蚌幼蚌流水泥地,塑料筛,网箱三种培育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经过90天的试养结果表明,塑料筛育蚌效更更好。成活率达97.51%壳均增长4厘米,只蚌增值0.268元,这三项指标均高于流水泥地和网箱培育方法。  相似文献   

10.
库湾育蚌试验报告万云辉,陆晓鸿(江西省万年县水产局335500)江西万年县养蚌珍珠有20多年的历史,过去小蚌培育惯于采用泥池、水泥沟、网箱等形式,但都成本较高。为了探索育蚌的新路子,1993年大东山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与台商合资企业)开始利用库湾育蚌试...  相似文献   

11.
祖国各地     
繁育幼蚌有新招亩均创值1万多江苏省常熟市任阳乡1986年农田育蚌2000多万只,创值320多万元。本刊讯:河蚌育珠是一项高收入的养殖业,近几年发展很快,但是蚌种常常供不应求。任阳乡水产公司大胆改革传统的养殖河蚌方法,进行用农田代替网箱快速育蚌和提高成活率的试验,繁育的幼蚌当年  相似文献   

12.
严清华 《内陆水产》1993,(12):18-19
1990年以来,湖南省科委将《山区水域珍珠养殖技术研究》课题,列入重点科研项目,将湖区未发病区亲本蚌移植到石门山区水域中驯养繁殖、插片育珠,经过3年的努力,全面完成了计划任务,仅1993年就繁育幼蚌110余万只,现就其繁育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宝应湖郭家荡滩涂开发区,是江苏省金湖县河蚌育珠重点养殖区之一,总面积5300亩,其中1992年新开发育珠三角帆蚌水面1100亩。1993年夏秋以来,郭家荡地区三角帆蚌死亡严重。五个养殖户于1992~1993两年,共养育手术蚌69.5万只,死亡28.9万只,占41.6%。养育幼蚌229万只,死亡127.6万  相似文献   

14.
我国年产珍珠约200吨左右,其中淡水珍珠占95%以上,我国培育淡水珍珠的主要河蚌品种为三角帆蚌然而,近十年来,由于这种育珠蚌感染了病毒性“蚌瘟”病,并在全国各珍珠主产区广泛流行,导致我国淡水珍珠产业遭到严重的损失,育珍蚌死亡70%左右。一、病毒性“蚌瘟”病在我国流行情况我国首次发现三角帆蚌病毒性“蚌瘟”病,是1975年在江苏省珍珠主产区的吴县,当年该县仅黄棣乡死亡育珠蚌数达200万只,并迅速在各地蔓延,1979  相似文献   

15.
我们和西充县养鱼专业户樊良臣同志合作进行了三角帆蚌的人工育苗实用技术的试验,1988年在60平方米的蚌苗池中繁育出壳长5厘米的幼蚌1.8万只,纯收入900元。今年,扩大了养殖面积,预计能生产幼蚌20万只。现将我们的育苗工艺介绍如下,供育蚌养珠的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 自1989年帆蚌快速育苗技术被列入我县水产养殖主要研究课题,至1991年该技术得到大规模发展,已推广到全县8个育蚌基地,培育小蚌308.27万只,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是1991年泥池育蚌生产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河蚌育珠工艺的几项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金湖县近年来大力发展育珠生产,推广鱼蚌混养,改革育珠工艺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1990年全县鱼蚌混养面积达2000亩,吊养育珠蚌近100万只,生产珍珠近5000公斤,增加经济效益150多万元。该县在育珠工艺上  相似文献   

18.
池蝶蚌育珠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池蝶蚌原产日本琵琶湖,日本以该蚌培育优质淡水珍珠产品享誉世界珍珠市场。近年来,我国主要淡水育珠蚌三角帆蚌因近亲繁殖,引起种质退化严重,育珠性能下降,育珠蚌抗病力低,培育的珍珠产品颗粒小、质量差,从而造成珍珠品位低,经济效益差。为此,我市于1997年底,引进池蝶蚌原种,1998年繁殖成功。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临浬县新合珍珠场,有育珠吊蚌水面200亩,每年为插片、取珠要杀蚌8万只左右,若按只平0.5—1两蚌肉计算,共出蚌肉6,000斤。过去,这些蚌肉少部分被村民拣去饲养母猪,大部分连同贝壳堆在场房旁,腐烂发臭,严重污染环境。后来,该场利用这些蚌肉养鳖,获得了可喜的成绩。 1983年7月,他们收购了亲鳖281斤(242只,其中雌鳖170只),每天投喂蚌肉25—30斤,约为体重的1%左右。养至1984年11月底,只只膘肥体壮,共计增重560斤,  相似文献   

20.
张坚 《水利渔业》1987,(1):37-37
为了更好地利用水利资源,浙江省新昌县红旗乡桐丰坂水库引进珠蚌进行人工育珠试验,两年来获得了显著的效益.该库水面25亩,共收获珍珠18.3公斤,创值4.5万元,并成功地自繁自育小蚌2万余只,有效地解决了种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