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搞好农田工程建设,是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基础工作,建好井、渠、畦,是实施农田工程建设的基础。建好工程的关键是搞好规划,严格技术规范,统一组织实施。田、林、路、井、渠要综合实施。地上水灌区要实现干、支、斗、农、毛五级渠道配套。畦田质量要达到“埂直如线...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已经渐渐摆脱了传统的铁犁农耕,自动化设备被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之中.随着社会对农业的需求不断增加,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方向逐渐转向提高农业生产率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农业生产总值成为了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方向.本文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高标准农田施工设计为题,简要分析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已经渐渐摆脱了传统的铁犁农耕,自动化设备被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之中。随着社会对农业的需求不断增加,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方向逐渐转向提高农业生产率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农业生产总值成为了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方向。本文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高标准农田施工设计为题,简要分析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些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4.
据水利部消息,为解决农田输水“卡脖子”问题,增加农业效益,2005年国家将继续实施以粮食主产区为主的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中央投入13亿元,重点安排北方地区、粮食主产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续建项目,  相似文献   

5.
关于发展我国农田建设机械的设想刘百合农田建设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应成为我们的国策。1.农田建设的主要任务我国现有耕地1亿hm2。其中有近1/3的土地质量很差。人多地少,特别是人口增长和工农业发展,占用耕地多的矛盾日益突出,每年...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中节水灌溉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以晋中市为例,对水资源分布特点、农业灌溉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节水灌溉效益和潜力进行了客观分析,认为农业节水潜力巨大,效果显著。并提出发展农业节水灌溉的对策和措施,即要以节水为目标加快对现有灌区的技术改造充分发挥工程效益,要加强不同区域农业节水灌溉发展规划和发展模式的研究,要制定激励节水灌溉发展的投入政策,要加强提高节水意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7.
西北现代生态灌区建设理论与技术保障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灌区是我国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石。然而西北地区独特的气候、地貌及社会经济状况导致了灌区生产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难以满足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通过系统分析西北灌溉农业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过度开发、土壤盐碱化严重、生态环境功能低下等方面的问题,阐述了西北现代生态灌区的内涵与特征,并基于农业生产“功能水分”来源,将西北灌区划分成了灌溉依赖型灌区、灌溉主导型灌区、灌溉补充型灌区和灌溉提质型灌区4类。以灌区农业生产系统、物能输配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为建设对象,提出了灌区生态服务功能优化配置、灌区农田物能调控和灌区生态系统安全评估三大核心理论,构建了灌区系统控污与景观价值提升技术、灌排系统管控技术、作物生境要素综合调控技术三大关键技术,从而形成了西北现代生态灌区理论与技术保障体系,为我国西北灌溉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
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解决吃饭这一最为重要的民生问题,要坚持立足国内,除了继续实行严格保护农田耕地、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作用、建立粮食储备制度、补贴粮食生产并适度提高粮食购销价格等政策措施外,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大力加强以农田水利特别是灌区节水改造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9.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重要举措之一,湖北省漳河灌区通过持续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项目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灌区内工程设施得到改善,抗灾减灾效益突出,节水效益显著增加,输配水能力和用水效率大幅度提高,供用水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水价改革稳步推进,灌区末级渠系试点建设积极开展,灌区环境得到美化,工业、生活供水安全得到切实保障,灌区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工程建设与管理明显规范,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本灌区开展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灌区建设与管理新思路,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漳河灌区灌溉用水量及水分生产率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湖北省漳河灌区长系列灌溉用水量、作物产量及灌溉面积等资料,从田间、灌溉系统及整个灌区3个不同尺度分析了漳河灌区历年来灌溉用水量及灌溉水分生产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漳河水库农业灌溉供水从第一阶段的8.5亿m^3减少到第三阶段的3.94亿m^3,单位面积灌溉供水量从第一阶段的5946m^3/hm^2减少到第三阶段的3091m^3/hm^2,灌溉水分生产率从第一阶段的0.65kg/m^3提高到第三阶段的2.37kg/hm^3。相应的在灌溉系统和田间尺度,单位面积灌溉供水量及灌溉水分生产率呈现同样变化规律。由于灌溉系统和灌区尺度水的重复利用程度逐渐提高,使从田间、灌溉系统到灌区灌溉水分生产率逐渐提高。分析灌溉水利用率及水分生产率提高的原因表明,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通过各类调蓄设施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占一半,农业结构的调整及作物品种改进使粮食单产提高等占另一半。  相似文献   

11.
漳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重要举措之一,湖北省漳河灌区通过持续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项目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灌区内工程设施得到改善,抗灾减灾效益突出,节水效益显著增加,输配水能力和用水效率大幅度提高,供用水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水价改革稳步推进,灌区末级渠系试点建设积极开展,灌区环境得到美化,工业、生活供水安全得到切实保障,灌区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工程建设与管理明显规范,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本灌区开展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灌区建设与管理新思路,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黄河流域典型灌区灌溉节水管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河流域上下游2个典型灌区为背景,针对灌区有其农业水管理现状,开发了灌溉节水策略分析决策支持系统(DSS)原型。DSS是一个规划工具,通过对不同策略下田间配水及供水系统的模拟分析及综合决策,寻求最优的策略集合,以达到节约灌溉用水量、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及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该DSS系统主要用于黄河流域灌区提高农业水管理水平的策略分析,也可用于评估灌区续建配套及土地最佳利用方案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田间实测法"对河套灌区上中下游不同灌域、不同土壤质地、不同田块大小的田间水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并对河套灌区田间水利用效率分异规律进行分析,证实了河套灌区相同区域内不同作物和相同作物的田间水利用效率以及不同区域的田间水利用效率随田块面积的增大而减小,说明了缩地(减少畦块面积)可以有效提高田间水利用效率,从而可以节约田间用水量;拟合出了内蒙古河套灌区不同区域田间水利用效率与田块大小的变化规律。这些结论对于提高灌区建设水平和灌溉管理水平,加强农业节水工作的指导,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落实国家、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三条红线"考核指标等方面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井渠结合灌区农业高效用水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井渠结合灌区近年来出现的地下水严重超采,地面水和洪水引用减少,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水生态的良性循环,分析原因,工程建设方面是投资不足,对地面水的控制工程欠缺;田间节水工程不达标准。管理方面主要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业生产体系变化;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转变;农民素质不高等。为保持此类灌区持续正常运行,必须高效利用地下水,有效引用地面水,强化农艺节水。同时,用政策、技术、经济、监控等管理措施来保证。  相似文献   

15.
针对2006年区域性特大伏旱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从气象因素、工程设施、用水管理、水价机制、地理环境、种植结构和抗旱服务救灾机制等方面分析了造成旱灾损失的原因,并结合丘陵地区农村经济和水利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八个方面的对策措施:一是要加大投入,加强水源工程建设;二是要加快节水改造步伐,增强末级渠系输水能力;三是要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引导群众积极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四是要大力实施旱区生态移民工程,加快旱区生态修复能力建设;五是要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提高作物抵御干旱的能力;六是要加快灌区管理改革,促进和谐灌区建设;七是要完善丘陵农业水价政策,合理分摊抗旱用水风险;八是要加快抗旱信息化建设,完善旱灾救助机制。  相似文献   

16.
灌区灌溉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纪晓华  汤方平 《灌溉排水》2002,21(4):25-27,52
介绍了1种灌区灌溉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实现方法。系统利用田间传感器实时测量田间参数,通过网络传送给控制计算机,由控制计算机根据决策模型自动控泵房电机起停、渠首闸门启闭实现灌区内农田自动灌溉,系统具有实时控制、实时数据采集与保存,现场实时视频监视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黄兴平 《河北农机》2023,(17):154-156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推进农村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提高农田水利设施水平、完善田间道路和电力通信设施、提升土壤肥力与耕地质量等措施,可以夯实农村生产基础,提升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和规模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和集体经济收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本文旨在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助推农村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的路径进行探究。首先,明确当前农业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阐述其必要性与可行性。其次,结合农村产业与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目标,最后,推出高标准农村建设助推农村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任务是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切实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这几项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点,也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当前,农业综合开发已跨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形势下,农业综合开发如何挖掘内涵、扩大外延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9.
甘肃河西及沿黄灌区水资源严重不足,大力推广灌区农田节水技术十分必要。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联合有关生产企业,研制开发了2BLGF-13行垄作沟灌分层施肥麦类播种机。该机具是根据灌区春小麦、啤酒大麦等作物垄作沟灌节水技术的大量推广应用,结合农艺要求而研制开发的新型机具,一次作业可完成开沟、起垄、整形、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减少了田间作业工序,提高了起垄和播种质量,提高了作业效率,有效解决了麦类垄作沟  相似文献   

20.
林郁 《河北农机》2023,(22):76-78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用水矛盾、提高农业亩均产值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滴灌、喷灌、管灌等多种灌溉方式的应用,完全实现了从灌溉水源到田间地头的管道输水,提高了渠系水和管道水利用系数,极大降低了灌溉用水总量,降低了土壤板结风险。在未来发展中,灌溉自动化控制、大数据分析和农业全程可视化已成为趋势。在高标准建设过程中提高资金保障、加强农田示范区建设、构建科学节水管理体制等策略将进一步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普及与应用。这一系列技术创新不仅有助于提升水资源利用率,也为农业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经营和确保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