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苏南是我国土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的先行地区。自80年代中期以来,该地区由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且收入比较稳定,致使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大大减弱,从而出现了农田“抛荒”、“半抛荒”现象,农业生产一度徘徊不前。在这种情况下,苏南地区的基层群众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途径,将农民不愿种的土地集中起来,实行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重庆某县某镇农地抛荒现象的调查统计,从农地边际效益、城市化进程、农村土地制度3个方面对农村农地抛荒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指出只有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等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地抛荒现象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粮食危机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地抛荒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重庆某县某镇农地抛荒现象的调查统计,从农地边际效益、城市化进程、农村土地制度3个方面对农村农地抛荒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指出只有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等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地抛荒现象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粮食危机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 苏南是我国土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的先行地区。自80年代中期以来,该地区由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且收入比较稳定,致使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大大减弱,从而出现了农田“抛荒”、“半抛荒”现象,农业生产一度徘徊不前。在这种情况下,苏南地区的基层群众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途径,将农民不愿种的土地集中起来,实行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提高了农民的务农收入,有效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该地区农业生产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在前十年耕地减少近53333.3公顷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农村耕地抛荒问题日益严重,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还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在指出了我国现阶段农村耕地抛荒的现状,分析了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影响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解决耕地抛荒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耕地抛荒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自古以来都是人们极为重视的宝贵资源,然而当前我国农村抛荒现象日益严重。耕地抛荒的演进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与周期性,其形成因素很多,但深层次原因在制度上。耕地抛荒造成的损失包括物质损益与价值损益。治理耕地抛荒的对策为:构架合理有效的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农地非正式制度;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7.
论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胜利 《现代农业》2005,(10):35-35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实现了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形成了土地集体所有,农户承包使用的格局,特别是土地三十年不变的政策更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随之农村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过去群众爱田、惜田,争相要田,以满腔热情投入土地,比谁的田种的好发展到现在出现了群众不愿多种田,不愿种好田,也不愿不种田,他们为了留后路,将来生活有保障,宁可种不好,田也不肯丢,一些地方出现了土地抛荒、半抛荒现象。目前农农村土地处于这种“种不好,流不动”的状态。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促使农业生…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农村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土地(包括农地)征用现象突出,导致农地大量缩减,同时出现征地农民处于待业、无业,生活得不到保障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应建立就业保障机制,确定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被征地农户及时得到土地补偿费机制等措施,这样才能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9.
粤北长市村的调查发现,在务工与守土的生计选择中,出现了农地抛荒现象。农民收入结构转变,耕地条件、机械化程度、土地观念等因素导致耕地抛荒。应对抛荒,需要转变土地观念,改善耕地条件,加强村组责任等。  相似文献   

10.
农地弃耕抛荒的生态经济学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针对近年来农地弃耕抛荒的现象和现状,总结了农地弃耕抛荒的几个特点,分析了产生弃耕抛荒的主要原因和生态经济代价,并对遏制农地弃耕抛荒,进一步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国农村农民老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原先的一大批老农民不再有精力从事农业的生产,同时农村的适龄劳动力也在逐渐的淡化农业的经营而转向其它的行业。比如,很多年轻的劳动力开始逐渐离开农村选择进城务工。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农村的土地抛荒,进一步导致农业事业的危机。当前在农村有大量的土地被抛荒,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农村的土地抛荒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且要能够合理的解决。1农村土地抛荒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2.
王温鑫 《安徽农业科学》2015,(7):318-320,361
随着农户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下降,农村抛荒愈演愈烈.为了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有必要找到引发这一现象的原因所在,对症下药有效治理.该研究以福建省霞浦县崇儒乡为例,就农户撂荒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依靠国家法律法规是治理农村抛荒的最佳手段,并从现行的法律法规的角度,归纳总结了解决土地抛荒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村田地抛荒现象伴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打工潮”开始而出现。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农业生产者不断减少,加上农民粮食生产意识淡化,农村承包田地特别是偏远田地抛荒面积逐渐增加。目前,我国农村农田抛荒的现象已较为普遍,在丘陵山区这一现象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家庭承包的农用土地流转现象在农村地区较为普遍,在流转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要使农地流转不仅促进农地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且保障农民拥有基本生产资料的权益,则必须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创新,明确交易和其它法定流转形式的交易路径,保证各种交易行为合法且无所障碍,从而实现物权拥有者的基本权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农地流转已经成为农村普遍的现象,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由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不完整性、部分基层政府集体的政府寻租行为以及农民法律意识、文化素质及信息资源的局限性,农户在农地流转过程中权益受到损害。农地流转进程中的农民权益保障问题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以库尔勒市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受损现象,分析受损的原因,给予对策,希望能够为农地流转过程中保障农民权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台湾土地改革及对农民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曾经进行三次土地改革。土地政策目标依次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扩大农地经营规模、促成"农地释出"。土地管制从保护农用耕地转变为放宽农地买卖与所有权流转,这标志着土地管理制度与政策的根本性变化。三次土地改革对农民就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致使台湾农村出现了农民隐性失业、农业劳动力大量外流谋求非农就业以及农民从事兼业化就业等现象。  相似文献   

17.
我国近年来农村耕地抛荒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不利于我国土地利用和农民增收的,因此耕 地抛荒也成为了我国农村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就应当充 分利用耕地。首先分析我国农村耕地抛荒的主要原因,针对具体的问题分析治理对策,多层治理是指 从国家政策、地方政府和农民三层提出多个治理措施,只有在三层相互促进的措施下我国耕地抛荒问 题才能真正得到改善。耕地抛荒问题的治理不仅有利于发展我国农业和经济,还有利于提高农民积 极性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打下牢靠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村委会、村民小组侵害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权纠纷 (一)越俎代庖纠纷.20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农地抛荒现象极为严重.不少地方的村委会、村民小组在原承包农户知情或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这些抛荒的农地集中流转出去.而如今原来抛荒的农民返乡要求返还其农地,甚至有些地方还形成了"争地风波".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7):188-189
近些年宜都市农业耕地出现新一轮抛荒现象,且出现一些新的特点,是新形势下"三农"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之所以称之为新一轮土地抛荒,原因有:1此次抛荒和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农业税费包袱"沉重而导致的土地抛荒存在差异。2农业生产中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不等所产生的,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土地抛荒体现了农民的自主权,对土地资源流转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其消极影响不可忽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农地流转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农地制度的创新形式,但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侵害,实际权益缺失成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绊脚石,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和重要环节。强化政府职能、完善法律制度、加大国家对农村金融财政的支持力度、改革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组织机构、健全信息平台、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等措施可以有序推进土地流转,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