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仁波  窦全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592-4593,4620
[目的]分析疏花婆婆纳中的化学成分,为婆婆纳属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疏花婆婆纳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在疏花婆婆纳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9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油量的92.827%,其中相对含量超过1%的有17种,含量相对较高的有各种烷烃、十六烷酸(8.236%)、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865%)、亚麻酸甲酯(2.421%)和肉豆蔻酸(1.067%)等。[结论]婆婆纳属植物中的挥发油可以作为精细化工的工业原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密蒙花(Buddleia offiinalis Maxim)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密蒙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密蒙花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归一化法计算各个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出46个峰,鉴定了其中27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2.41%。[结论]密蒙花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棕榈酸(14.07%)、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12.92%)、二十一烷(6.15%)、二十七烷(3.28%)。  相似文献   

3.
张成江  谢增琨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758-15761
[目的]研究湄潭绿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超声波和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绿茶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的成分含量。[结果]3种方法所得绿茶挥发油中共分析鉴定了99种成分,主要成分为叶绿醇(12.75%)、棕榈酸(12.43%)、二十九烷(11.07%)、芳樟醇(10.97%)、α-松油醇(2.65%)、香叶醇(2.50%)和β-大马士酮(2.32%)等,检出的组分中有些尚未见报道。[结论]绿茶挥发油的成分、含量与其品种和提取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4.
武子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562-4562,4574
[目的]对远志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为评价其药用价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远志中的挥发油,通过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远志挥发油中含有16种化合物,鉴定出其中14种化合物的分子式、分子量和相对含量。[结论]远志挥发油中油酸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总量的52.81%,其次是棕榈酸(28.26%)和硬脂酸(12.78%)。  相似文献   

5.
张伟  倪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948-15949,15951
[目的]研究白木香叶挥发油的提取及其化学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分离白木香叶中的挥发油,通过GC-MS联用仪对白木香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相对含量。[结果]结果共鉴定出48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9-二十六烯(4.17%)、N′-羟基-4-(三氟甲基)吡啶-3-甲酰胺(3.95%)、二十八烷(3.76%)、二十四烷(3.50%)、二十二烷(3.32%)、1-碘十六烷(2.82%)、4,6-二甲基十二烷(2.76%)和1-溴二十二烷(2.58%)。[结论]该研究为白木香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北京丁香叶中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丁香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具体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个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分离鉴定了其中48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5.6%。[结论]含量在3%以上组分有:苯甲醛(8.03%)、β-蒎烯(4.53%)、苯甲醇(22.92%)、苯乙醇(4.03%)、3-烯丙基-2-甲氧基酚(4.17%)。  相似文献   

7.
杨彩霞  刘宁  苏小龙  魏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087-7088,7094
[目的]研究梧桐花挥发油化学成分,为梧桐属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2种提取方法所得的梧桐花挥发油提取物中共鉴定出6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6.78%。梧桐花挥发油能为某些药物和精细化工提供原料。[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可用于梧桐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相似文献   

8.
娄方明  白志川  李群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741-5742,5745
[目的]通过研究椿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椿皮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椿皮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椿皮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3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8.02%,其中相对百分含量较高的有(+)-Spa-thulenol(11.59%)、顺-α-可巴烯-8-醇(8.37%)、α-胡椒烯(5.87%)、△-杜松烯(5.76%)、α-荜澄茄油烯(4.40%)。[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分离度好,是分析椿皮挥发油成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石琳  阳元娥  姚勇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41-21643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艾叶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艾叶中的挥发油,然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的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存在较大差异;超临界萃取得到艾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1,2-苯二羧酸-2-乙基己基酯(17.81%)1、,2,34,4,a5,,6,8a-八氢-7-甲基-7-亚甲基-1-(1-亚甲基)-(1a,4a8,a)萘(11.13%);水蒸馏法得到艾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4,66,-三甲基-[1S-(1a,2β,5a)]-二环[3.1.1]-3-庚烯-2-醇(22.05%)、4-甲基-1-(1-甲基乙基)-[1S-(1a,4b.5,a)]-二环[3.1.0]己烷-3-醇(10.69%)、石竹烯氧化物(10.62%)。[结论]超临界萃取所得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较多,其中极性较小的成分含量较高;水蒸馏法所得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集中在极性较大的醇类,极性较小的挥发成分用水蒸馏法相对难以提取。  相似文献   

10.
何忠梅  王慧  包海鹰  白冰  刘汉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646-10648
[目的]研究栽培千里光和野生千里光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以期为千里光的合理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栽培千里光和野生千里光中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结果]栽培千里光和野生千里光挥发油的成分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别,即从栽培千里光挥发油中鉴定出23种化合物,从野生千里光挥发油中鉴定出21种化合物,其中有13种化合物是相同的。栽培千里光挥发油中含有17种萜类化合物,6种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而野生千里光挥发油中含有9种萜类化合物,12种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2种千里光挥发油成分的含量也不同,即栽培千里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α-金合欢烯(11.60%)、α-石竹烯(13.49%)、石竹烯氧化物(8.57%)、棕榈酸(10.86%)和亚油酸(9.00%);而野生千里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α-金合欢烯(8.10%)、α-石竹烯(19.50%)、石竹烯氧化物(14.22%)、棕榈酸(21.45%)和亚油酸(13.66%)。[结论]该法测定出栽培千里光和野生千里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这为千里光的合理开发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徐多多  郑炜  高阳  高其品 《安徽农业科学》2012,(7):4058-4059,4062
[目的]分析荔枝核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采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鉴定出53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60.54%。[结论]荔枝核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酯、烯、萘等成分。  相似文献   

12.
刘世巍  黄述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075-17076,17112
[目的]对桃儿七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GC-MS质谱分析。[方法]采用超声-索氏抽提组合法提取桃儿七中挥发油化学成分,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计算机标准谱库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合质谱数据库NIST2008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通过总离子流色谱图的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初步确认出其中48种化合物的可能结构,有32个化合物与质谱数据库匹配度较高,占桃儿七挥发油成分的66.66%。其中胺类5种,占挥发油含量的1.16%;酸类6种,占挥发油含量的6.04%;醇类5种,占挥发油含量的6.55%;酯类9种,占挥发油含量的38.82%;酮类4种占挥发油含量的10.09%。[结论]分析桃儿七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有助于发现桃儿七挥发油的特征性成分,为针对性地提取分离挥发油中的化合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柱果铁线莲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探讨柱果铁线莲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柱果铁线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柱果铁线莲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从柱果铁线莲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1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3.014%。柱果铁线莲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亚油酸(29.696%),其次是棕榈酸(12.370%)、α-松油醇(8.554%)、4-乙烯-2-甲氧基-苯酚(6.474%)、2-正戊基呋喃(4.063%)。圆底烧瓶的大小、温度及加水量是柱果铁线莲挥发油提取的关键,而添加正己烷有利于挥发油的提取与收集。[结论]该研究从柱果铁线莲挥发油中鉴定出51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小叶丁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叶丁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以采自河南嵩县车村镇的小叶丁香花为试材,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萃取小叶丁香挥发油,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小叶丁香挥发油经GC-MS分析,共鉴定出29种化合物,占总量的85.332%。小叶丁香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有4-羟基-苯乙醇、油酸、棕榈酸、己内酰胺、苯乙醇、顺-氧化芳樟醇等,其中醇类化合物占所鉴定化合物含量的54.533%,酸类占21.413%,酚类占3.560%,酮类占6.346%。[结论]小叶丁香挥发油中含有大量的醇、酸类化合物,而没有其他挥发油中常见的萜类及萜的含氧化合物,表明其有特殊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顶坛花椒和四川茂县大红袍花椒挥发油的GC-MS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训  贺瑞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1879-1880
[目的]分析顶坛花椒挥发油的含量和化学组成。[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贵州顶坛花椒和四川省茂县大红袍花椒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已确定组分的相对含量,并对2种花椒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贵州顶坛花椒共鉴定出29个化合物,按峰面积计算,检出率为99.417%,四川省茂县大红袍鉴定出38个化合物,检出率为97.685%;顶坛花椒挥发性成分中的芳樟醇含量尤其高,达到茂县大红袍的4.56倍。顶坛花椒挥发油中单萜和倍半萜衍生物含量高达93.985%,而茂县大红袍只有77.256%。感官评价表明,顶坛花椒的香味比茂县大红袍浓郁。[结论]顶坛花椒与茂县大红袍的挥发油均有多种成分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水蒸气蒸馏法和溶剂萃取法提取金钱草鲜草与干草叶中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金钱草鲜草与干草叶中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金钱草鲜叶和干叶所得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了19和14种化合物,采用溶剂萃取法从金钱草鲜叶和干叶所得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了20和11种化合物。用两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组成不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成分都为β-香叶烯(鲜叶和干叶中分别达到39.67%和42.80%),而用溶剂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中,相对含量最高的都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鲜叶和干叶中分别达到18.05%和28.64%)。[结论]不同的提取方法所得金钱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不同,且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对挥发油的成分也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枇杷叶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枇杷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得到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具体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个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已经鉴定组分共47个,占流出组分总量的86.33%。含量较高的组分有β-倍半水芹烯(4.14%)、异桉叶油(5.07%)、环己酮(5.25%)、顺-3-己烯-1-醇(5.30%)、香叶烯D(5.35%)、10,10-二甲基-2,6二(亚甲基)-双环[7.2.0]十一烷(7.95%)、水杨酸甲酯(11.72%)等。[结论]GC-MS法分析、鉴定枇杷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技术简单易行,操作简便,为枇杷叶的深入开发提供了基础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18.
豫产连翘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更好地利用卢氏连翘。[方法]以豫产连翘为材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挥发油,再用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豫产连翘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经GC-MS分析,所得质谱与标准图谱对照,确认了35个成分,占总量的72.965%,主要化学成分为β-蒎烯、香叶醇、1-松油醇-4、肉豆蔻酸、顺-亚油酸、环氧异香橙烯、角鲨烯、二十八烷、乙酸羽扇烯酸酯,其中乙酸羽扇烯酸酯尚未见文献报道。连翘挥发油烯类化合物的含量占所鉴定成分含量的40.050%,烷类占15.100%,醇类占7.135%,酸类占10.785%,酯类占24.327%。[结论]豫产连翘挥发油化学成分中含量最大的成分为乙酸羽扇烯酸酯(17.068%),而非β-蒎烯,提示了豫产连翘挥发油的药用效果可能与其他产地不同。  相似文献   

19.
汤丽昌  王宁  杨先会  邓世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805-5806,5809
[目的]分析和鉴定假臭草地上部分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新鲜假臭草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成分,通过NIST化合物谱库检索,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得到所提取各组分在该化学成分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毛细管分离出27个峰,确认了其中的26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58%。新鲜假臭草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大牻牛儿烯D,含量23.63%;石竹烯,含量14.95%;α-杜松醇,含量8.00%;6-亚甲基-1,5,5-三甲基-环己烯,含量6.79%;(+)-表-双环倍半水芹烯,含量6.02%。[结论]新鲜假臭草挥发油成分主要是萜类,还含有少量的羧酸和芳香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